第878章 停封

李世民從馬球場上下來,換上翼善冠,穿上團龍袍,回到殿中。

中書侍郎馬周迎上來,送上幾本奏疏。

有一道奏疏是李靖和武懷玉、秦瓊聯名上書,說的是關於世封策之事。

這不是直達天聽的密摺,而是走正常程序送來的。

李世民認真閱讀。

看的出來,這道奏疏是武懷玉親筆所寫,李靖秦瓊不過是武懷玉拉來聯名助威的,仍然是反對世封刺史。

不過這次反對的理由都比較務實。

以這次黃淮水災爲例,濮汴鄭宋陳青徐等許多州都已經世封給宗王、勳臣,但是這些世封刺史們,基本上都只是兼任。

要麼宗王年紀太小還沒就藩,就藩了的也還沒能力親自處理州務,而那些勳臣們更是都勳高功著,身居要職,沒誰有空真正任州刺史事。

而這次發生這麼大水災,還是朝廷早有預警準備,但救災事務依然繁重,諸世封刺史州,只能以長史代爲主持,

但這些長史們品級不夠,威望不足,在這突發大災面前,就顯得越發的不足,嚴重影響了救災安民。

皇帝世封刺史本爲賞賜功臣、優待宗室,可現在卻影響到地方安穩等。

起衝突了,

還很嚴重。

問題很大,必須重視,

武懷玉提出問題,也提出瞭解決的方案,他給皇帝一個建議。

就是在一些府州,增設別駕這麼一個上佐職事,僅次刺史,位在長史司馬之上,

綱紀衆務,通判列曹,協助刺史分擔府州行政事務。

歲終入計,年底充朝集使入京朝集覲見。

當然,這個別駕雖然品位尊崇,但無具體職務,可以算做是一個高品級的地方閒職,但又不完全是閒職,比如都督、刺史空缺的時候,他可以代替主持府州事務,

再比如有特殊情況時,只要朝廷授權,就可以取代都督刺史,代行主持。

雖是次官,並同官長。

其實別駕這個官職歷經多個朝代,很是複雜的,魏晉以降,諸州皆有別駕、治中,而刺史多帶將軍。

隋朝開皇,改別駕、治中爲長史、司馬。

唐開國初,改郡爲州,置刺史、別駕、治中各一人。後來又改別駕爲長史,治中爲司馬。

其實唐初,別駕治中和長史司馬是一個官兩個名。

而現在武懷玉提出要設別駕,不是把長史改爲別駕,而是在長史司馬之上,再設一個別駕。

這不是重複,

而是特意給宗室、勳臣世封用的。

刺史這樣的要職不能拿來世封,但增設個別駕卻是可以拿來安置宗室、功臣的,

以前武懷玉是堅持認爲應當把宗王分封到邊疆,爲國屏障的,可皇帝捨不得啊。

所以他現在換了條路,

不提把皇子皇孫們分封邊疆蠻荒了,改成分封他們爲府州上佐的別駕,

地位品級很高,但沒具體職事,

可是,

真有需要時,卻又能馬上拎出來用。

比如說萬一朝中出現奸臣篡位,那李唐宗室和功勳們世封的別駕,就可以立馬得到主持府州事務,率兵勤王討賊的許可。

當然,這種特殊情況,肯定得有特殊條件才能觸發,這個是可以約定的。

世封刺史改成世封別駕了,權力就少了許多,反正正常情況下,別駕們不能主持府州事務,

但是呢,武懷玉提出可以給這位別駕新增一個職權,那就是監察府州官吏,兼負責司法。

類似明朝的按察使,掌刑名按劾之事,具體來說,即糾官邪、戢奸暴,平訟獄,雪冤抑,以振揚風範而澄清吏治。

這類似於公司裡的監事,

刺史是管事做事的,這別駕就是監督的。

刺史是流官,別駕是世襲的,就算將來世襲別駕多了,但也限制在監察這塊,他們頂多算是貴族元老院的。

李世民把奏疏交給馬周,“你看看。”

“喏。”

李世民閉上眼睛,腦中在思考武懷玉的提議。

宗室諸王爲都督府別駕,勳臣爲州別駕,位尊職閒。

就算不能在任,也不影響。

比如諸王年輕沒經驗,可由他們的王府長史司馬代爲輔佐,而如勳臣在朝另有重要職事,也可由他們的成年子弟代領別駕之事。“陛下,臣以爲站在朝廷江山社稷長遠的角度來考慮,晉國公他們這道奏疏言之有物,比較合理。

宗王勳臣們將來就算封很多,但別駕也不會影響到府州地方的運轉,反而還能替朝廷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監察,

而另一方面,府州別駕位尊,也是不錯的賞賜優撫宗王勳臣之法。”

李世民點了點頭,沒急着下結論。

當天,皇帝又召房玄齡溫彥博魏徵長孫無忌等廷議,正是商討此事。

最近長孫無忌等一衆大臣一直在反對世封刺史之事,李百藥魏徵這些沒得世封的大臣一直反對,長孫無忌高士廉這些得了世封的還一直反對,

搞的李世民都很煩,

甚至都茫然了,

怎麼反對者這麼多?

他不得不認真反思。

特別是長孫無忌這段時間聲音很大,似有借題發揮之嫌,大舅子一遍遍問皇帝,他哪做的不好,要將他這樣從龍功臣趕出京師?

大舅子閒職好幾年了,憋了不少氣,這次喊的很大聲。

而在家養了幾百歌伎舞姬整天沉浸酒色中不聞窗外事的河間王李孝恭,更是在皇帝讓他世封觀州刺史後,先是趕緊上了一道請皇帝封禪泰山疏,沒被同意後,

馬上就讓兒子上疏他病了,

病的很重,

病的出不了門,更不能去觀州任刺史。

這個觀州,在河北,曾併入滄州,現在從滄州中劃出,緊挨着德、冀、瀛,大運河、漳水穿州而過,治弓高,轄東光、景城、阜城、安陵幾縣,

挺富庶的州,開皇年置,大業初廢,武德初再置,貞觀初廢,如今又置。

可李孝恭不敢去就封。

他到現在還記得,武德八年他做揚州大都督時,李淵是怎麼憑一封誣告他謀反的信,就把他從揚州逮入長安下獄,關押訊問許久的。

雖然最後查無實據無罪開釋,但他卻也從揚州調回長安任閒職,經那些敲打後,他就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了。

從此只沉迷歌舞美人,不再過問政事。

有點驚弓之鳥的感覺,李世民要封他世封觀州刺史,他總覺得這後面刀光劍影十分可怕。

老老實實在長安當個不問世事的河間王不也挺好嗎?

武懷玉的改封別駕提議,在殿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這次魏徵溫彥博都鬆口了,

而長孫無忌也難得的沒再激烈反對,

這裡面關鍵還在於武懷玉所說的這個改封別駕,其實跟原來世封刺史完全不同了,

改封府州別駕,勳臣們只要有本職差事的,就無需去任這別駕,可由子弟代職。

甚至比如說長孫無忌,將來年老致仕了,也可以就留在京師,根本不用回到這趙州去,長孫家族也根本不用去趙州。

但這個趙州別駕,卻是以後長孫家世代子孫承襲的,這個別駕是從四品下,比長史的從五品上,高了三級。

既然不需要長孫家遷去趙州,也不用他長孫無忌去趙州,那麼這趙州別駕不過就是個兼銜,長孫無忌自然也就不在意,他反對世封刺史,最主要的是他一直沒有實職,怕李世民藉機趕他出京到地方上去,那就遠離權力中心,被邊緣化了。

至於說武懷玉現在提議改封別駕,取消了護軍府,甚至原來的州稅賦三分之一,改成了府州稅賦三分後,把留州的那三分之一,把這部份的三分之一分給世封別駕,

其實就是從三分之一變成九分之一了,

但一個兩三萬戶的州,哪怕是九分之一,那是實打實兩三千戶的稅賦,這還不僅是地戶的正稅,還包括其它州內的各種工商雜稅等稅收,比起實封功臣最高一檔的一千三百戶食邑稅賦三分之二,

那依然是多了好幾倍。

從諸王到勳臣,世封別駕都取消護軍府,但保留親事、帳內府,畢竟封在內地,要護軍府兵馬乾嘛。

當然,王公們也可以選擇不要親事帳內,拿納資納課的錢,或者部份錢部份人,隨便選擇。

大家討論熱烈,

魏徵問了一個關心的重點,

如果諸王也改封別駕,那是否取消諸王擔任的都督、刺史等職。

李世民想了想,“世封別駕,是世襲封賞,都督、刺史,則屬於官職,諸王有能力者也可以授都督刺史之職,但此職不世襲,世襲的只是別駕。”

諸王世襲府別駕,勳臣世封州別駕,

大都督府別駕從三品,中都督府別駕正四品下,下都督府別駕從四品下,

上州別駕從四品下,中州別駕正五品下,下州別駕從五品上。

諸王公世襲別駕者,若本職繁忙,則由王府、國公府的長史、司馬或子弟檢校。

以後所有府州別駕,都只用來世封宗王、勳臣。

皇帝坐在御榻上,

看着大臣們激烈的討論,

大臣們討論的只是一些細節,總體上卻是已經大都支持武懷玉的世封刺史改世封別駕了,

想到自己這世封諸王、勳臣刺史詔,還沒詔行半年,李世民也有些無奈,但他不是那種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到底的皇帝,

既然大家都反對世封刺史,願意接受世封別駕,那他就從諫如流吧。

一衆受封者都願意,他又何必勉強呢。

第807章 等一下第50章 登堂入室第158章 燒燒冷竈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218章 太子殺手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882章 鬧登州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423章 擡棺見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856章 武琉兒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491章 老卒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1061章 篳簬籃縷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116章 三面包圍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650章 祖孫三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628章 彈劾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713章 武閥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492章 逃人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947章 將死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942章 姑娘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596章 開竅了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763章 獨孤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227章 太子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940章 龍涎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234章 和親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337章 拒絕第46章 金風玉露第346章 爭路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477章 賜號帝心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741章 火槍隊第503章 老狐狸第1106章 告密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36章 長安居第763章 獨孤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675章 咬鉤第18章 高攀不起第650章 祖孫三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70章 拜見四叔第84章 戰場種菜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89章 半路遭遇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029章 起風了第50章 登堂入室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
第807章 等一下第50章 登堂入室第158章 燒燒冷竈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218章 太子殺手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882章 鬧登州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523章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423章 擡棺見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856章 武琉兒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491章 老卒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婦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1061章 篳簬籃縷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116章 三面包圍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650章 祖孫三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628章 彈劾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713章 武閥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492章 逃人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947章 將死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942章 姑娘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596章 開竅了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763章 獨孤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227章 太子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940章 龍涎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234章 和親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337章 拒絕第46章 金風玉露第346章 爭路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477章 賜號帝心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741章 火槍隊第503章 老狐狸第1106章 告密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36章 長安居第763章 獨孤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675章 咬鉤第18章 高攀不起第650章 祖孫三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70章 拜見四叔第84章 戰場種菜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89章 半路遭遇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029章 起風了第50章 登堂入室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