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看病要仔細

龍傲天擡起頭來,看了眼王平安,又看向地上的貴婦,哦了聲,道:“我還沒做完辨證呢,不能再等等嗎?”

王平安道:“龍兄,今日事今日畢,辨證可以留到明日去做,也還來得及啊!”他一指地上的貴婦,又道:“這位婦人性命垂危,我輩行醫者,正當救死扶傷,她既然來了,你我豈有坐視之理,想來如果孫真人在此,他也不會答應吧?”

提別人不好使,一提孫思邈,龍傲天頓時一個激靈,道:“不錯,如果我恩師在此,必會爲這婦人診治。也好,那咱們就在這位夫人身上比一比吧!”

翁嗣廣啊了一聲,萬沒成想自己夫人竟會被京城兩大醫術高手,用來進行比試,心裡有些哆嗦,深怕出了問題,他道:“不知王侯爺想怎麼比試,可莫在賤內的身上試藥啊,她禁不起折騰了!”

王平安忙道:“翁兄莫要擔憂,不會折騰尊夫人的。”

龍傲天看了眼翁嗣廣,卻道:“我平常是不給你這樣人看病的,今天例外,你怎地竟然還要羅嗦!”

翁嗣廣臉色一變,心想:“趕情兒不是你夫人了,你說得倒是輕鬆!”

龍傲天從懷中取出一個扁扁的小盒子,打開盒蓋,露出裡面的一團線來,他取出線團,道:“我就用懸絲診脈,來給她看病吧!”

樓上衆人眼中放亮,懸絲診脈,這可是高深之極的醫術啊,往日裡只是聽說,卻沒有機會看到,不成想今天卻在藥膳坊裡看見了,還是由孫真人的弟子,親自實施!

太醫們同樣眼中放亮,他們經常要進宮去給嬪妃們看病,有諸多的不便之處,雖然他們當中有不少人號稱自己會懸絲診脈,可事實上,是真會還是假會,那就兩說了。

不少太醫都和宮裡的宦官關係良好,在給嬪妃們看病之前,先賄賂好宦官,從宦官口探知嬪妃的病情,各個方面都瞭解好,然後再裝模作樣地懸起根線,權當懸絲診脈,按症開方。

“會”與“精通”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此時的太醫院裡,一個真正精通懸絲診脈的太醫都沒有,統統都是號稱。而他們卻絕對相信,孫思邈是會懸絲診脈的,因爲孫思邈的的確確曾用懸絲診脈,給已故的長孫皇后看過病。師父會,那麼徒弟當然也應該會,所以龍傲天一拿出線團來,太醫盡皆大喜。

樓下的太醫們聽到消息,當即放下手中的病患,全都擁上樓來,想看看龍傲天到底是怎麼個懸絲診脈法的。

王平安額頭現出汗水,他舉起袖子擦了擦,心想:“這下子,可真的是被他比下去了。不管他懸絲診脈的水平如何,他只這麼一拿線團來,立時就證明,他的醫術比我高明瞭,我連怎麼個懸絲法兒,都不明白啊!”

龍傲天慢慢展開線團,這團線和普通的線不一樣,看樣子象是一種很特別的蠶絲,估計是所謂的天蠶絲吧,細細的,還有些透明。龍傲天捏着線,輕輕抻了抻,細線微彈!

太醫們齊聲發出驚歎,不看別的,光看這線,就是稀世之寶啊,彈性如此之佳,世所罕見!

王平安強忍住沒發出驚歎,嚥了口口水,他道:“這團細線,可是孫真人所授?”

龍傲天點頭道:“是啊,正是我恩師所授。”他見王平安的眼中顯出豔羨的神色,便將細線往前一送,道:“你是不是想看看?”

王平安大喜,他當然想看看了,懸絲診脈這種近乎神技的醫術,以前沒機會,他也就不想,可現在有機會了,要是再不想研究一下,那豈不是太笨了!

見王平安伸出手來,想要接過細線,龍傲天卻又將細線收了回去,搖頭道:“雖然這是恩師傳給我的寶物,但給你看看也是無妨,可你視懸絲診脈爲雕蟲小技,這細線不看也罷!”將手一縮,細線被他收了回去。

王平安手停在半空,真是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他說雕蟲小技是不想比試懸絲診脈,結果龍傲天別的不在乎,可對於醫術上的事特別在乎,竟把他的話用在這上頭了!

龍傲天衝翁嗣廣道:“煩勞你把這線綁到你夫人的手腕上,我要號她的左手尺脈!”說着把細線的一頭遞了過去。

翁嗣廣趕緊上前接過細線,回到了他夫人的身邊,拿起左手,卻停了下來,擡頭道:“敢問龍先生,尺脈在何處啊?”

龍傲天一皺眉頭,道:“怎麼你連尺脈在哪裡都不知道?在關脈的旁邊。”

翁嗣廣差點沒哭了,關脈在哪呢?

王平安道:“你是想問關脈在哪兒吧?其實就是在寸脈的旁邊,我來指給你看!”說着,他站起身,來到翁夫人跟前,順手就拿起細線,捏了捏,沒感覺出是什麼質材。

他道:“寸脈離手腕比較近,跟它並排,就是這裡,這就是關脈,然後你看隔三指的地方,就是尺脈了!”他邊說,邊將尺脈的位置指給翁嗣廣看。

將細線綁在翁夫人的左手手腕上,王平安看了眼滿臉緊張的翁嗣廣,道:“莫要害怕,龍先生的醫術還是很高明的。因爲你夫人是無法小便,而左手尺脈管的正是腎和膀胱,膀胱就是裝尿的地方,所以將這細線系在此處,是完全正確的!”

王平安並非多嘴之人,他也不會和一個完全不懂醫術的人,去解釋如何號脈,他是趁着說話的時間,去感受一下細線帶來的震動,他也試着懸絲診脈,看看這細線倒底會帶來什麼樣的脈象。

翁嗣廣哦哦兩聲,道:“果然高明啊!”

龍傲天哼了聲,卻道:“這就算是高明瞭?號個脈而已,難不成你以爲我連這個都不懂?”

王平安試了試細線,什麼都沒有感覺到,心中有些失望,站起身,又回到椅子上,等着看龍傲天懸絲診脈。

龍傲天將細線抻得筆直,緊接着將袖子甩開,蓋住了自己拿線的手,竟然不讓王平安看到他是怎麼捏線的。

王平安嘿了聲,心想:“這人真小器!”圍觀的太醫們也是大失所望,真沒想到,龍傲天竟然以袖蓋手,不將手法展示出來,想偷學一招都不可得!

屋裡鴉雀無聲,大家的目光都盯在龍傲天的袖子上,如果目光可以聚焦,那麼相信龍傲天的袖子都能着起火來了!

過了片刻,龍傲天吐出口氣,對翁嗣廣道:“可以了,你把線解開還我吧!”

王平安再忍耐不住了,發出一聲驚歎,隨着他的驚歎聲,屋裡的太醫們全都發出了驚駭之聲,這麼快就號好了,神技啊!

號脈可是大有講究的事情,明代李時珍曾總結出了二十八種脈,有浮脈、沉脈、滑脈、遲脈、數脈,澀脈……等等。

比如說浮脈,如果說得形象些,就象是江水之中浮着一根木頭,用手去按這根木頭,發現它很有彈性,可使勁向下一按,這木頭就沉下去了,這種感覺可以用來形容浮脈。

再比如說沉脈,沉脈有如水中之沙,都在底下呢,要想號到沉脈,就得循經捏骨,才能號得到。

這兩種脈象正好相反。

又比如說滑脈,古人云如盤走珠,要是說得更容易理解些,就是拿一個盤子,裡面放上玻璃球,然後一晃盤子,盤子上傳來的感覺,就和滑脈的感覺差不多。

痰多的人大多數會表現爲滑脈,還有一般情況下,特殊情況除外,孕婦的脈象多是滑脈,如果醫生見得病案多了,是可以號出孕婦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的。

還有遲脈,就是脈搏特別的緩慢,有這種脈象的多數身體寒涼;而數脈則是特別的快,有這種脈象的,一般來講是體內有熱;滯脈是號起來感覺比較粘滯,形象的說,就是如輕刀刮竹,就象拿小刀在竹子上刮的感覺。

脈象這麼多,各有不同,拿根細線就能都感覺出來,這樣的本事,就算不是神技,也是近乎神技了!

王平安重重地喘了口氣,看向其他太醫,見人人和他一樣,臉上又是羨慕,又是驚訝的表情。

翁嗣廣又啊了聲,道:“這就號好了,不再多號一會兒?”

龍傲天道:“你夫人身體康健得很,只是不能小便罷了,又不是什麼大毛病,哪用得着號上半天,快快把線還我!”

翁嗣廣連忙答應一聲,將細線從夫人手上解下,小心翼翼地收好,還給了龍傲天。龍傲天看了眼王平安,道:“換你了!”

王平安衝他笑道:“可否將這線借小弟一用?”

龍傲天一翻白眼兒,道:“不借!”

王平安一咧嘴,好麼,回答得真爽快!他站起身,衝衆人道:“實不相瞞,對於懸絲診脈這種醫術,我也是很精通的,但今天不巧,忘了帶線來,而龍兄又小器,不肯相借!沒辦法,我只好用平常的方法,給翁夫人號脈了!”說着,他嘆了口氣,再次來到翁夫人的跟前。

樓上看熱鬧的衆人都道:“王侯爺醫術高明,自然是會懸絲診脈的。”

太醫們則咧了咧嘴,心想:“從沒看你懸絲診脈過,估計你十有**不會!”

而歐陽利和兩個小丫頭,還有狄仁傑則一起鬆了口氣,還好龍傲天不借,要不然今天非得出大丑不可!

王平安拿起翁夫人的手,他也是號的左手尺脈,號了片刻,又拿起右手,接着再號。就聽後面嗤的一聲,是龍傲天的冷嘲聲,他在嘲笑王平安多此一舉,一隻手就能號出的脈象,何必要兩隻手齊號,可見王平安的醫術其實並不怎麼樣!

王平安卻不理會,連頭都沒回,號完脈後,又看向翁夫人的臉,見她神志有些不清,大有犯糊塗的症狀。他道:“翁兄,我看下尊夫人的舌頭,沒關係吧?”男女授受不親,他有此一問,可卻不等翁嗣廣回答,就已然捏開了翁夫人的嘴,去看舌苔。

龍傲天在後面道:“真是多此一舉……不,是多此兩舉,浪費時間啊!”說着,他提筆寫了一個方子,扔到一邊,那意思是說有你看病的功夫,我的藥方都開好了,要是現在就拿去煎藥,說不定你病沒看好,藥都端上來了!

王平安不理他,看過舌苔之後,又問翁嗣廣,道:“尊夫人患這病多長時間了?”

翁嗣廣道:“數日之久!”

王平安搖頭道:“何謂數日,三天也是數日,十天也是數日,如果十天不能小便,那這病也不用看了,神仙來了也沒辦法!”

翁嗣廣忙道:“是三天,今天便是第三天……半!”

王平安道:“尊夫人在發病之前,吃過什麼?”

翁嗣廣道:“吃了烤兔肉,還有胡餅,還有喝了不少的酒!”

“尊夫人的身體其實是很康健的,我看她僅是不能小便而已,她在患病之前,可曾有過什麼活動,比如說跑步?”王平安又問道。

翁嗣廣啊了聲,忙點頭道:“有過有過,但不是跑步,而是騎馬打獵,她和幾個相好的姐妹,帶了僕人出城打獵,現在秋高氣爽,野物肥碩,正是打獵的好時候。那天她們沒打到什麼大獵物,只是打到幾隻野兔,便在城外烤了,還把帶去的胡餅和酒吃了,這纔回城來,然後就得了這個病!”

他剛說完,就聽後面的龍傲天啊地一聲,衆人一起看向他,見龍傲天滿臉的尷尬,伸手拿過剛纔寫的方子,提筆塗改,象是在加減藥物!

就算不懂醫術的人,也看明白了,這是開錯藥了啊!

王平安回頭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道:“看病不仔細,豈有不看錯的道理,會懸絲診脈又能怎地,還不如我這不會的呢!”

轉過頭,他又問道:“可是騎了一天的馬?”

翁嗣廣點頭道:“是啊,快一天,平常從沒騎過這麼久。”

王平安站起身來,道:“行,我也看好了。”回到龍傲天的桌旁,他坐了下來,道:“龍兄,一個病人沒法同時服用咱們兩個人的藥,是先服你的,還是先服我的?”

龍傲天想了想,道:“還是先比較一下吧!”他晃了晃手裡的藥方,道:“我這個藥方,乃是利水之劑,煎藥一刻鐘,喂病人服用後,兩刻鐘見效,所以一共需用三刻鐘!”

太醫們齊聲哦了起來,三刻鐘見效,那這方子相當地了不起啊!

王平安點了點頭,道:“好方,但能否少於三刻鐘?”

龍傲天哼了聲,道:“不能!豈有此理,治她的病,哪可能有少於三刻鐘,你倒是開一劑出來看看!”

強烈推薦:

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253章 大聖安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315章 送財童子王平安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173章 此詩只應天上有第517章 李治臨時抱佛腳第547章 王平安不能陪着去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602章 鼻洪第354章 不負衆望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443章 唐軍集結地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801章 要是把您獻出去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23章 結交第460章 救出第18章 鹹同學院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332章 龍傲天派人來挨抽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529章 小公主見父皇第101章 你不會是姓楊吧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征第577章 喜脈第296章 李治親來做收尾工作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682章 李恪非要往跟前湊合第811章 更幽堂第516章 太子妃的後援很給力第236章 第一首詩由你來做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776章 啥秘密也守不住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597章 李恪親來第680章 妊娠失音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73章 把全城醫生都給我抓來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263章 封侯,真的是委屈人家了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566章 去驪山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739章 襲擊淵蓋蘇文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750章 談判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219章 太子也要參加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445章 葫蘆河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292章 有效第7章 辨證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626章 偷看武媚孃的情書第33章 解甲歸田的齊莊主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685章 拜佛
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253章 大聖安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315章 送財童子王平安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173章 此詩只應天上有第517章 李治臨時抱佛腳第547章 王平安不能陪着去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602章 鼻洪第354章 不負衆望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443章 唐軍集結地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801章 要是把您獻出去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23章 結交第460章 救出第18章 鹹同學院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332章 龍傲天派人來挨抽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529章 小公主見父皇第101章 你不會是姓楊吧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征第577章 喜脈第296章 李治親來做收尾工作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682章 李恪非要往跟前湊合第811章 更幽堂第516章 太子妃的後援很給力第236章 第一首詩由你來做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776章 啥秘密也守不住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597章 李恪親來第680章 妊娠失音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73章 把全城醫生都給我抓來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263章 封侯,真的是委屈人家了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566章 去驪山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739章 襲擊淵蓋蘇文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750章 談判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219章 太子也要參加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445章 葫蘆河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292章 有效第7章 辨證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626章 偷看武媚孃的情書第33章 解甲歸田的齊莊主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685章 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