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

王平安答應一聲,道:“是是,臣接着往下說……”他忽然停止,看向李恪,道:“王爺,你剛纔啊地一聲,怎麼了?可是傷口疼痛,要不要換換‘藥’啥的?”

李恪這時心‘亂’如麻,又氣又恨,卻又無可奈何,聽王平安假意關心自己,他氣得一擺手,喝道:“你吞吞吐吐地,可是有什麼話不敢說?好,既然不敢說,那就不要說了,這就散會吧!”

李治嘿了聲,道:“三哥,你怎麼不識好人心啊,無病這是關心你!再說了,是不是要散會,孤還沒說呢,你怎麼可以擅自下命令呢!”

李恪強自壓下怒火,道:“好好,那就接着開,王平安你接着往下說,本王聽着呢!”

商人和官員們見太子和吳王這哥倆,當衆鬧彆扭,都感好笑,大家早就聽說這哥倆不對付,但也只是道聽途說,很少有人親眼看過,尤其是商人們,他們平常連見太子和吳王一面的機會都沒有,今天卻能看到他倆唱對臺,都是大感興奮,感覺能看皇室兄弟吵架,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一件事啊!

不少人甚至偷偷拿出隨身帶着的筆來,想往衣袖上記載,這可是可以向自家後人大吹特吹的一件事。想當年,你爺爺我可是見過太子,就是皇帝,和他哥哥當衆互掐的。那是一個夏日炎炎的日子,太陽如火球一般,就在你爺爺我的頭頂上……

王平安道:“好,那下官就接着往下說。王爺和下官的計劃很好,足可稱得上是利國利民,但是因爲攤子將鋪得很大,要鋪到整個天下的啊,萬一有了閃失,豈不是會影響到太多人的生計了麼,也會影響到朝廷的收入。所以臣建議,能不能先找個試點,讓試點先開展這個計劃,然後再推廣到全天下呢?”

李治滿面笑容地,很配合王平安地,順着王平安的話,就問道:“試點,這是什麼意思?”

王平安笑道:“就象是普及大水車一樣,先在慶州試行,然後再推廣普及到整個大唐。我們可以先建一個慶州投資衙‘門’,然後試行這個計劃,在慶州看看反應,從中尋找紕漏,同時積累經驗,如此一來,再往整個大唐推廣普及,豈不是穩妥得多?”

李治笑得嘴都合不攏了,點頭道:“你這是穩妥之策,很好,非常好,孤非常贊同。不過,這個試點要由誰來主持呢?”

王平安一指李恪,道:“這個計劃是王爺提出來的,而且名字也是王爺取的,他佔主要的功勞,而臣也跟着借光,分潤了一小份。這話可不是臣胡說,是王爺剛纔反覆強調的,大家都聽見了。如此,不如就由王爺主持吧,由臣來輔助執行,什麼時候把這個試點辦成功了,王爺再回長安,向皇上述職,再建起大唐投資署,向全大唐推廣普及!”

李治拍手道:“很好,你的這個建議太好了,正和孤意。三哥,要不是你一再強調這功勞有無病的一份,想必過不了幾天,你就要被父皇招回京了。不過這樣也好,你留在慶州指導水利工程之後,接着指導……”

他話沒說完,就聽撲通一聲大響!

李治和王平安,以及在場的所有人,一起向李恪看去!就見吳王千歲,一個後仰,從椅子上摔了下去,姿勢很難看地躺到了地上!

堂裡堂外,短暫地出現了一片寂靜,衆人鴉雀無聲,都呆住了,看着摔倒在地的吳王千歲。過了片刻,這才轟地一下子,整個刺史府的前院全‘亂’了,大家紛紛叫嚷起來,而李治和王平安則一起跑向李恪,將他扶了起來。

李治叫道:“三哥,三哥,你沒事吧,你怎麼突然摔倒了?”

而王平安則叫道:“讓下官給王爺號脈。殿下莫急,這不是大‘毛’病,只是痰氣上涌……”他都不用號脈,只一看李恪的症狀,就知他犯的是什麼‘毛’病!

商人和官員們都圍了過來,看着李恪,心想:“何苦呢,何必呢,非要跟儲君作對,他可是未來的皇帝,你和他作對,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王平安道:“大家散開些,不要圍着,讓王爺透透氣!”他手按李恪的人中‘穴’,使勁兒一掐,李恪吃痛,悠悠醒轉!

www. ttκá n. ¢ o

李恪一醒過來,心裡這個後悔勁兒就別提了!

一個人,要是上過一次當,那是沒啥說的,沒經驗唄;可要是再上一次當,那就有些太笨了。而象李恪這樣並不笨的人,卻在同一個圈套上栽了兩次跟頭,而且時隔不久,還都是同樣的人給他下的圈套,一模一樣,連半點差別都沒有,那他豈能不痰氣上涌呢!

水車模型的那個圈套就是這樣,先把功勞給他,然後讓他去執行,不過那時還好,朝廷上總有馬周替他說了兩句好話;可現在呢,同樣是把功勞給他,然後再讓他去執行,再讓他去指導,當真是同一個圈套設了兩次,還都是在同一個地方設的,關鍵地都是慶州!

可是,這次誰給他說好話?

李恪心想:“普及水車,拿慶州當試點,我來指導,這水利工程,不管他們怎麼拖,總有修完的時候,要不然就會誤了農活,百姓會***的,所以就算他們再讓我挨個縣的跑,也總有跑完的時候,我還是能回京的。

可這搞投資的事,哪兒能有個頭兒啊!不說別的,就算錢都投進來了,一切都上了章程,可那些所謂的能工巧匠,要是一年半載,甚至三年五載的發明不出來東西,那我就一直等着啊?就算髮明出來了新工具,可再去推廣,也得一年以後才能出結果啊,好不好使還不一定,王平安讓我留在慶州,爲的啥呀?不就是爲了拖我的後‘腿’嗎?”

這個後悔啊,後悔得李恪腸子都快青了!自己咋就這麼笨呢,明知王平安一肚子壞水,自己還拼命往跟前湊合,越湊合越倒黴,連柺杖都柱上了,再這麼折騰下去,自己可是要玩完啊!

李治見李恪醒過來,忙叫人送水過來,王平安則給李恪做檢查。不大會兒的功夫,王平安做完檢查,道:“沒事,王爺只是一時‘激’動,以至於摔倒,事情是什麼也沒有的,不用服‘藥’,只要平穩一下心態就行了!”

李治和王平安一起站了起來,把李恪又按回到了椅子上。

李治道:“‘激’動?三哥你幹嘛要‘激’動?難道說你聽了孤要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你,所以你高興得摔倒?這是何必呢,三哥,你不用這麼高興的,兄弟我只是念及手足之情,所以才讓你留名青史,爲後世之人景仰,小事一樁,你不用謝孤了!”

李治別的本事沒見漲,可嘴皮子上的功夫卻日漸高超,說起話來順溜得很。本來他見李恪摔倒,心裡還‘挺’同情他的,可一聽說李恪啥事沒有,立即就又不同情了。自己要遇到這種事情,李恪又豈能同情自己?大哥別說二哥,該怎麼鬥,還怎麼鬥吧!

李治又坐了大案之後,道:“既然三哥這麼高興,那這件事情‘交’給三哥肯定沒錯,只要有熱情就好,只要有熱情,就能辦好差事。三哥,咱們大唐以後能否增加收入,就全靠你啦!”

他提筆續寫奏章,把王平安補充的話,全都寫到了上面。寫罷,立即蓋印蠟封,叫人送去長安,堅決不給李恪反抗的機會!

李恪這會蔫兒了,坐在椅上一言不發,半個字都不說。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鬥不過李治,因爲李治本身是不行的,但他有王平安,王平安是行到不能再行了,只要有王平安在,自己就別想在爭儲的戰鬥中獲得勝利。

既然鬥不過,那就離遠點,離得遠點,慢慢地發展自己的實力,好好地去尋找自己的張良,去尋找一個可以擊敗王平安的人,可不能象現在這樣,招了一大幫沒用的廢物,那些幕僚實在是沒用到了極點,根本就不能輔佐自己,還是趕緊找別人吧!

關於得力手下的這一點,只要想通了,那就全都通了。李恪再不說什麼,也不再計較什麼,乾脆就逆來順受,你們說怎麼樣,那就怎麼樣吧,我服軟還不行麼!

其實王平安和李治用的都是正規的手段去和李恪相鬥,沒什麼暗殺之類的,比李恪要強得多。但這世上的事就是這樣,李恪感到李治對自己太不留情面,卻沒有想過,他在鬥李治時,也沒有手下留情過,只是從沒成功過罷了!

李治見李恪不說話,便看向王平安。王平安忙衝他點了點頭,表示李恪的事就這樣,接着討論如何投資的事吧!

李治不再答理蔫頭耷腦的李恪,和商人們談起了如何投資,新買賣該如何開辦的事宜。雖然說是李恪去指導,可李恪真能指導出啥玩意來?關鍵決定,不還是得李治和王平安下麼!

可一旦談起具體細節,就要涉及很多東西了,比如各人投資的比例,分紅多少,還有官府和商人們的聯繫人,怎麼招集工匠,工匠的待遇如何,該怎樣運作,諸如此類的事情,多到猶如麻繩線團一樣,理都理不清。

李治剛開始還有點興趣,可只兩刻鐘的時間,就打起了哈欠,找了個藉口,就回後宅休息去了,去找武媚娘嬉戲玩樂。

而李恪則在李治走後不久,也以需要將養箭傷爲藉口,離開了刺史府,乾脆回了馬嶺縣,惹不起還躲不起麼,什麼指導不指導的,他不跟別人扯淡,別人也少跟他扯,大家誰也不理誰,那是最好的!

就剩下了王平安,這個計劃本來就是他想出來的,自然他要全權負責,叫過狄仁傑,兄弟兩個一起和商人們談事,逐條敲定各項事宜。

這麼重大的事情,自然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此後,接連開了足足五天的會議,把王平安忙得差點斷氣,這才總算把事情處理好,理清頭緒,並書寫了詳細的計劃書,發給商人和慶州的官員們看,同時也向朝廷上報!

李治在這幾天倒是悠哉遊哉,每日裡不是在屋子裡和武媚娘,過着糟糠夫妻的生活,就是跑到工地上,接受百姓的歡呼,這趟慶州之旅,他是收穫頗豐,又有政績,又得民心,還有美人相陪。

可舒服的日子總有到頭兒的一天,按着原定計劃,李治在慶州的行程算是告一段落了,長安方面八百里加急,送來公文,一是同意大唐投資署的計劃,可以先在慶州試行,二是催李治快些回京。

這日,李治把王平安叫到自己住的院子當中,由武媚娘陪着,和王平安說話。李治道:“無病啊,孤要回京了。按着當初舅舅給孤制定的路線,還要去其它幾個州,不能再在慶州待着了!”

王平安道:“殿下儘管放心回京便是,媚娘自有臣來照顧,不會讓她受半點委屈的。”

武媚娘神‘色’黯然,站起身給王平安福了福,卻沒有說話。

李治伸手想抱武媚孃的肩膀,又想到這是在王平安的面前,只好改成拍了拍武媚娘,以示安慰。

王平安看了武媚娘一眼,心想:“媚娘現實得很,她知道留不住李治,便不會強留,但卻一定想拿孩子做風箏線,牽住李治,這話她不好意思說,那就由我來替她說吧!”

王平安道:“等到秋季,媚娘就要足月了,不知對於孩子,殿下有何打算?是送到長安,還是留在慶州,由臣代爲撫養?”

李治看了眼武媚娘,武媚娘也眼巴巴地看着他。他只好道:“如果送去長安,孤沒法安置這孩子,不如就留在慶州吧!”

王平安自然知道孩子不能送進京去,便道:“要不臣每逢初一十五,就給殿下寫信,告訴您孩子情況,殿下最好也能及時回信,臣給孩子讀信,讓殿下的信伴他成長。如此一來,就算父親不在身邊,孩子也能感到父親的溫暖,日後相見,也不至於疏遠了殿下!”

他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是爲了孩子着想,並且也是爲了李治着想。

李治聽了,眼圈兒一下子就紅了,感覺自己太對不起孩子了,也對不起武媚娘!而武媚娘聽了,感觸更深,忍耐不住,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她的嗓子已然大好,王平安其間給她換過‘藥’,這時不但聲音不再嘶啞,更是逐日恢復往日的清亮。

武媚娘這一哭,把李治也給‘弄’哭了,懦弱本‘性’頃刻爆發。兩個人摟在一起,抱頭痛哭!

王平安一咧嘴,兩個皇帝嚎啕大哭,自己這個做大臣的,要是不陪一陪,那也太不忠心了,只好舉起袖子,假裝擦淚,也跟着嗚嗚痛哭起來!V

第613章 旱情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454章 房玄齡被問價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165章 白龍馬第334章 老子們不伺候你了第396章 神針王第7章 辨證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351章 不許商號打旗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22章 成名第141章 就是爲了見你啊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352章 不差錢第23章 結交第750章 談判第156章 淚娘子第396章 神針王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660章 親兄弟第517章 李治臨時抱佛腳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590章 李治的安排第451章 要錢不要命第696章 李治回京第178章 曲江池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476章 營嘯第529章 小公主見父皇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19章 鉅富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100章 就是跟着你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833章 事情越搞越大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329章 醫癡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332章 龍傲天派人來挨抽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700章 生了第622章 難道要有行動了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510章 王氏堵完第743章 擊斃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313章 想認個本家第217章 大肆宣傳詩文第602章 鼻洪第638章 村中有狗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570章 陰謀論第861章 武媚娘也會賣人情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482章 李世民再次暈倒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390章 許大人被舉薦了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714章 去當尼姑吧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
第613章 旱情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454章 房玄齡被問價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165章 白龍馬第334章 老子們不伺候你了第396章 神針王第7章 辨證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351章 不許商號打旗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22章 成名第141章 就是爲了見你啊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352章 不差錢第23章 結交第750章 談判第156章 淚娘子第396章 神針王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660章 親兄弟第517章 李治臨時抱佛腳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590章 李治的安排第451章 要錢不要命第696章 李治回京第178章 曲江池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476章 營嘯第529章 小公主見父皇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19章 鉅富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100章 就是跟着你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833章 事情越搞越大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329章 醫癡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332章 龍傲天派人來挨抽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700章 生了第622章 難道要有行動了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510章 王氏堵完第743章 擊斃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313章 想認個本家第217章 大肆宣傳詩文第602章 鼻洪第638章 村中有狗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570章 陰謀論第861章 武媚娘也會賣人情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482章 李世民再次暈倒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390章 許大人被舉薦了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714章 去當尼姑吧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