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

,忙不誅地給圭平安磕頭,自只這餉沒白講城,不但件櫛新刺史的賞識,而且還得了一貫的賞錢。**一貫錢啊,這可不是小數兒,省着點花,都能花到明年這時候了!

一旁的杜老大心中失望之極,沒想到刺史大人會這麼判案,他不是答應自己撤銷以前的監視文書嗎?看來是不打算照辦了,自己餘孽的帽子。這輩子是甭想摘掉了!

王平安看向杜老大,又道:“至於說到被告杜老犬”他頓了頓,沒有馬上說出來結果,而是又看向了百姓,他問道:“杜老大確有過失。該怎麼判呢,鄉親們可有想法?不要怕,大聲說出來。誰要是說得對了,本官賞錢一百貫!”

下面的百姓齊聲驚呼,一百貫,這可是天大的一筆錢啊!在長安一百貫就不能算是小錢了,而在慶州更是大到無法想象,普通百姓一輩子都看不到一百貫錢,別說一百貫了,就算是能看到十貫的人家都不多!

百姓驚呼之後,卻仍舊沒人敢應聲,誰知道里面有什麼陷阱,萬一這位新刺史感覺殺一個杜老大不夠狠,嚇不住大夥兒,想着揪出幾個。同黨來啥的,一起砍。然後再加稅,那誰受得了啊?大家都有家有業的。犯不着當雞,英勇獻身嚇唬猴兒吧!

王平安見百姓們不吱聲,又問了一遍,百姓們還是沒有接話的。他用更大的聲音道:“本刺史說話算話,只要你們誰能說出杜老大該怎麼判。錯了沒關係,本刺史絕不追究。但只要說對了,本官就賞一百貫,言出必踐,絕不反悔。”

說完,他一揮手,讓差役們進府,擡出一百貫銅錢來,金燦燦的銅錢用一個大筐裝着,擺在臺階之上,讓所有圍觀的百姓們都看到。

可百姓們仍舊不說話,慶州這麼多年來。就沒一個刺史說話算過數”嗯,這種說法是冤枉以前的那些刺史了,他們也有說話算數的時候。比如說加稅。只要說加,那就一定會加。肯定不帶說加卻不加,不算數的!

如在長安。那麼定會有人站出來,捧王平安的場,可這裡是慶州,王平安既無恩於此處百姓,又無半點威信可言,百姓們都不相信他。

金三全心想:“要不然我出去說說,只乏不知道王公想讓我說什麼,這個杜老大該怎麼判啊,要是說錯了。我豈不是反幫了到忙?”他猶豫着,沒敢動地方。

此時,百姓中有讀過幾天書的人小聲道:“聽見了吧,新刺史說言出斃賤。你們明白啥意思不?言出就是誰說出話來,斃就是殺的意思。賤就是殺賤民,也就是殺你們!”

老百姓一聽更害怕了,原來言出斃賤是這麼個意思,這是挑明瞭要殺人啊!

王平安見還沒人出來,他便又坐回了椅中,道:“本刺史就在這裡等着,就等着你們來說,今天沒人說,就等到明天,明天沒人說,就等到後天。本刺史就不信了。偌大一個慶州。難道一個真爺兒們都沒有?一個有種敢說真話的都沒有?”

百姓們聽他出言諷刺,心中自然不快,可不快歸不快,要說誰敢有種地站出來,說出不快,卻是沒人敢的。反正要沒種大家一起沒種,又不是單單自己一個。王平安坐等好半天,連秋仁杰和邱亭軒都等得着急了,秋仁杰道:“大哥。讓百姓旁聽審案根本就行不通啊,他們懂什麼呀,鴨子聽雷罷了。你這是俏媚眼做給瞎子看了。”

王平安皺眉道:“不要亂說話。有點縣令的樣子。”

邱亭軒也道:“刺史大人。這都多半天了,府裡有還有很多公務要辦,而百姓們也得討生活啊,他們在這裡看熱鬧,不去幹活,他們吃什麼呀,難不成你還要請他們吃飯?”

王平安道:“你們都安靜。如不願在此等候,就各幹各的事情去吧,反正我是要在這裡等的。”

別的官員看兩位縣太爺說話都不好使,他們也只能悶聲發大財了,誰也不上來觸黴頭。

又等了好一會兒,忽然人羣中有一人叫道:“真是無趣,咱們一大羣人圍在這裡,是等着看太陽下山嗎?你們不說,我來說!”

終於有人敢站出來了!

這人是個,二十哂當歲的年輕後生,身高體壯,一身衣服破舊,顯見不是個有錢的,看樣子有些象個屠戶。

這年輕後生擠到人羣前面,大聲道:“刺史大人小人屠旺。乾的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買賣,爹孃早亡,沒有妻光棍一根,日子過得不富裕,爛命一條,你要殺就殺,我也不怕,反正我殺的畜生夠多了。死了也不虧!”

王平安笑道:“好端端的。幹嘛死呀活的,你說對了有賞,說錯了本刺史也不會怪你的!好,你有什麼想法,說出來吧!”

這年輕後生大聲道:“這案子”其實也算不上是啥案子。要依人看,就是吃飽了撐的破事兒。根本用不着這麼費力氣地審。”

王平安嗯了聲,道:“其實,本刺史也是這麼看的,你我英雄所見略同啊!”

這年輕後生道:“要說這個杜老大,他也沒犯啥罪啊,不過就是進城沒跟里正打招呼罷了,還說什麼前朝的餘孽,啥叫餘孽啊,這都多少年了,現在天下太平,誰沒事閒的造反?要依小人說,我們老百姓只要有口飽飯吃,只要腦袋頂上有個房蓋兒,誰就不能造反!”

王平安站起手,啪啪拍了拍手,大聲道:“好,說得好,咱們慶州百姓只要有富裕日子過,誰都不會造反。那你說這個杜老大該怎麼處置?”

杜老大一直跪在地上,他回頭看向年輕的後生,眼中充滿乞求。

年輕後生看着杜老大,心中酸酸的,這人當真可憐啊!他鼓足了氣,一臉豁出去的表情,大聲道:“這明明就是官府不對,非把良善百姓當成賊一樣防着,這杜老大沒有過錯,早就應該把他當成普通百姓一樣對待了,幾十年前的事了,還提它幹嘛!”

說完話,這年輕後生把眼一閉,等着差役們上來綁自己。他講了大實話,可這大實話太得罪人了,根本就是把整個慶州官場都給得罪了,當官的不修理他,還能饒得了他?

差役們都是大驚,還真有人敢說實話啊,這實話說的,不得把刺史大人激怒麼,敢當着成百上千”口二允官府不對。妝不是當衆打臉麼,而且打得啪啪響。糊。入人非把他當雞給宰了不可!

差役們一擁而上,就把這年輕後生給抓住了,將他按倒在地!

王平安大喝道:“住手,都放開他,你們要幹什麼?”

差役們只好又把年輕後生放開,退到一邊。

王平安沖年輕後生道:“好,你說得好,你說的是實話,本刺史也是這麼想的!”

年輕後生睜開眼睛,驚訝的看着王平安。他剛纔話說得那般激烈,絕對屬於當衆抽耳光的行爲,這位刺史大人被抽之後,竟然叫好,他不會是腦袋有毛病吧?

王平安衝百姓們道:“不刺史說了,說錯了不怪罪,說對了有賞。今天杜老大的案子,本就是官府在處理文份方面,出了重大的差錯。導致杜老大近三十年來。一直過着犯人般的生活,這是官府的過錯。這位老鄉沒有說錯”。

百姓們盡皆大驚,不會吧,天底下竟然有當衆認錯的官員,聞所未聞啊!

王平安又道:“亡羊補牢,爲時未晚。來人啊,將關於杜老大和他們村子裡鄉親的監視文書找出來,當衆銷燬,還有類似的文書,也都拿出來燒掉,現在就辦。當着慶州父老鄉親們的面辦!”

車四通趕緊配合。親自帶人進去找久書。

王平安親自下來,將杜老大扶起,道:“還你個清白!”

杜老大感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快三十年的委屈,今天終於當着慶州百姓的面,得以解決,他豈有不哭之理。

王平安拉過年輕後生,拍着他的肩膀。道:“你很好,你敢說實話。是條漢子他回身一招手,叫差役們把那裝錢的大筐擡過來,對年輕後生道:“這是你應得的,本刺史說話算話,言出必踐,絕不反悔”。

年輕後生喜得雙手直搓,道:“真,真的給小人?。“我說過的話,字字都算數,說給你,當然就是給你”。王平安大聲道。

王平安反身又上了臺階,對着百姓們道:“本刺史與前任不同。對於鄉親的實話,本刺史一定採納小並且給予重賞,絕不報復。所以鄉親們,你們不用擔心,有什麼好的建議,儘管提出來,只要能讓慶州變得富饒。鄉親們能夠安居樂業。本刺史就沒有什麼不敢聽的,沒有什麼不敢幹的!”

他這番話說完,底下的百姓靜了片刻。緊接着猶如暴雨一般的掌聲響了起來,百姓們大聲叫好,都大讚王平安,新刺史是個好官,大大的好官啊!

邱亭軒在後面聽着,忽然一拍大腿,小聲道:“我糊塗了。我只會死讀書,卻不會活學活用。無病用的這招,明明就是商鞋用過的啊,這明明就是徙木爲信嘛”。

秋仁杰心想:“是啊,我現在也看出來了!大哥真了不起啊。竟然能把商鞍的辦法運用得如此活靈。估計着他這招用出來,很快就會傳遍慶州,老百姓都會相信他,如此一來,他要幹什麼事兒,那百姓都得支持啊,因爲他們知道這位新刺史。絕對不會唬弄他們的!”

這時,車四通把所有關於餘孽的監視文書都捧了出來,交給王平安。王平安一看。好麼,足足有幾百份,看來大唐初定之際,這慶州是專門流放犯人的地方啊!

他叫人升起一堆火,把文書都扔到了火裡,當着百姓們的面銷燬!

百姓們的掌聲更加熱烈,不知是誰帶頭。給王平安跪了下來高叫青天大老爺。百姓們紛紛跪下,他們想不出別的詞來讚美,只是叫着青天大老爺。

王平安見目地達到,趕緊下來,去扶百姓,好生勉勵,讓百姓們勤儉持家,不要好逸惡勞,等等。

直忙乎了小半個時辰,百姓這才散去,王平安則帶着官員回了大堂。王平安坐在大案之後。道:”諸位大人。公開辦案這件事情,從今天開始,定爲我慶州常例。

當然了,不是所有過程都要公開,那隻會引閒人來看熱鬧,反倒不好。但每個案子在結案時,必須要公開,讓百姓們來旁聽,他們來不來是他們的事,你們叫不叫。可就是你們的事了。”

官員們無可奈何,這位新刺史太難伺候。但上官既然說了,而且還親自給做了示範。那他們除答應之外,也沒法不答應啊!

王平安又道:“我打算興修水利。昨天我看了大良河和良河口附近的地勢,感覺如果興修水利,挖掘水渠。是完全可行的,所以我打算給長安寫奏章,由朝廷派人支持。”

車四通站了出來,道:“王公,我慶州當然可以興修水利,這在前朝是做過的,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水渠沒有修成不說,還鬧了次水災,所以說嘛”

王平安衝他笑了笑,道:“所以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吧?”

車四通呃了聲,想了想,自己幹嘛和上官唱反調,不想幹了嗎?他鄭重地道:“不是,卑職不是這個意思。卑職是說既然要幹,不妨就幹大的,乾脆把大小良河連起來小把水渠修得象網一樣,造福整個慶州。讓慶州成爲魚米之鄉!,小

王平安點頭道:“好,你有造福一方的想法就好。諸位大人,你們呢?。

官員們趕緊都道:“是是。卑職們也是這麼想的。”

王平安取過紙筆,親自寫了封書信,向朝廷上報此事,寫好之後,他講信念了出來,問官員們的意見。

官員們能有什麼意見,自然齊聲稱好。

王平安將信封好,道:“等明天就將此信送去長安。好了,這便散了吧!”他拿着書信回了後面,而官員們則各自辦公去了。

進了書房,王平安立即提筆寫了幾封密信,一封是給長孫無忌的,一封是給馬周的,這兩封信的內容一樣,不偏不倚,免得這兩位大佬挑他的理。第三封信是寫給李治的,信中不落半點把柄,就算被人發現也無所謂,他只寫一切都好,讓李治不必掛念,這麼寫他相信,李治懂的。

寫完之後,王平安又想:“要不要讓武媚娘也寫封信,或者帶個口信兒給太子?可不能讓他倆的感情疏遠了呀。我辦事得給力才行”。(未完待續

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697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743章 擊斃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855章 驚怒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227章 全湊到一塊了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819章 全都行動起來第141章 就是爲了見你啊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91章 去買藥材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95章 暴熱天氣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261章 可用種痘法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893章 憤怒的皇帝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156章 淚娘子第346章 看誰跑的快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586章 奇貨可居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820章 王平安也成了舅父大人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660章 親兄弟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591章 賽馬第112章 混元金斗的妙用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467章 達顏部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776章 啥秘密也守不住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341章 造勢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403章 不用藥也能治好肩周炎第373章 皇帝的病不能生氣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587章 李恪丟臉第341章 造勢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666章 大別同樣勝新婚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5章 一劑見效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252章 無忌公府上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885章 得罪武媚娘第308章 地下迷宮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27章 那就收了吧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781章 真正的裙帶關係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393章 褚遂良有請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36章 猛藥治重病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
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697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743章 擊斃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855章 驚怒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227章 全湊到一塊了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819章 全都行動起來第141章 就是爲了見你啊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91章 去買藥材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95章 暴熱天氣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261章 可用種痘法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893章 憤怒的皇帝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156章 淚娘子第346章 看誰跑的快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586章 奇貨可居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820章 王平安也成了舅父大人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660章 親兄弟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591章 賽馬第112章 混元金斗的妙用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467章 達顏部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776章 啥秘密也守不住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341章 造勢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403章 不用藥也能治好肩周炎第373章 皇帝的病不能生氣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587章 李恪丟臉第341章 造勢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666章 大別同樣勝新婚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5章 一劑見效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252章 無忌公府上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885章 得罪武媚娘第308章 地下迷宮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27章 那就收了吧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781章 真正的裙帶關係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393章 褚遂良有請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36章 猛藥治重病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