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

隨着說話聲,帳簾一挑,李恪從外面走了進來。

王平安和長孫無忌一起向李恪看去,一看不要緊,兩人同時啊了聲,很是驚訝。就見原本風度翩翩,很有佳公子模樣的李恪,竟然長成了一個大胖子,比他離京時,至少重了四十斤往上,胖得臉都圓了,而且留了連鬢鬍子,看上去竟然有點武將的味道。當然,指的是那種原本很威武,但因爲酒色過度,從而身子發福的那種武將

兩人同感驚訝,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李恪便走到了他倆的跟前,滿臉關心地道:“長孫相爺,您的腿怎麼啦?可是因爲騎馬太久,或是在車上受了顛簸,所以出了毛病?”

長孫無忌啊了聲,搖頭道:“沒什麼,一切安好,只是今天坐得時間久了,所以有些麻。你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怎麼胖得沒了原本的模樣?”

李恪嘿了聲,拍了拍肚子,笑道:“心寬體胖唄,成天沒啥事兒,就是吃了睡,睡醒了吃,所以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說着話,他坐了下來,見滿桌子的酒菜,又道:“本王來得匆忙,還沒吃晚飯,要是長孫相爺不嫌棄,就讓本王蹭頓飯吧”

王平安忙道:“來人啊,加副碗筷”他看着李恪,道:“王爺,長孫大人和小王帶了十萬突厥兵東征高句麗,事先你沒得到信兒?”

李恪接過侍衛遞來的筷子,行挾了塊肉,放在嘴裡大嚼,含糊不清地道:“得到信兒了,這麼大的事,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王平安和長孫無忌互視一眼,心想:“果然有蹊蹺。好的不來,壞的來,看來他是有恃無恐啊”

長孫無忌見李恪絲毫不見外,而且大大咧咧的,和以前的表現完全不同,不象一個有教養的王爺,卻有些象無賴了,那種專門騙吃騙喝的小地痞。

長孫無忌皺起眉頭,心中反感,也不知李恪是故意這樣的,還是他自暴自棄,變成了這個樣子。他道:“老夫並非是奉了皇上之命,領兵前來,可是怎麼來的,你不想知道嗎?”

基本上,只要說明白了這件事,就能知道李恪知不知道武媚孃的事情。不過,看樣子李恪是知道的,表現得已經夠明顯了。可長孫無忌心中不快,所以非要確定一下不可。

李恪把肉嚥下去,放下筷子,嘿了聲,道:“長孫相爺是怎麼來的,本王當然知道,長安城裡早就有人把信兒給本王送來了。”

他擦了把嘴,又道:“聽說長孫相爺是奉了聖旨,去巡視大運河的,可卻中途改道,沒有南下,卻反而北上了,去了幽州,匯同王相爺來到了營州。本王一切都知道,別看地處北疆,可消息一點兒都不閉塞的。”

說完,李恪笑了笑,一臉一切盡在我的所知之中的表情。

長孫無忌臉色發青,又問道:“是誰給你送的信兒?”

李恪一點都不隱瞞,滿臉不在乎地道:“是一位叫史義府的監察御史,他現在負責門下省的監察事宜,知道很多事情,又是史愛國的兒子,長安城裡有什麼好玩的事情,他還不巴巴地送來麼。”

王平安道:“史愛國呢,他怎麼沒有和你一塊來?”

李恪看了他一眼,道:“史愛國陪高句麗的使者呢,你們白來了,不會有東征了,因爲高句麗投降了,那個叫啥來着,對了,叫寶藏王的小傢伙,派了一個叫車正賢的傢伙來,投降了,願意獻出地圖,把高句麗併入我大唐”

王平安和長孫無忌同時大驚,兩人對視,盡皆無語

李恪對他倆的表情,很感滿意,又道:“那個車正賢說是來向王相爺投降的,可王相爺遲遲不到,而高句麗併入我大唐版圖的事情,又不能耽擱,要及時向皇上奏報,所以便由本王寫了奏章,和寶藏王的降書順表,一起送去了長安。”

說着話,他伸出手來,很是得意對衝王平安拱了拱,笑道:“王相爺,不好意思了,你的大功,被本王給搶了。嗯,也不能說是搶,只是替你代奏而已,等回京論功時,照樣有你一份,只不過不是頭功罷了”他哈哈大笑。

王平安好半晌才反應過味兒來,可他卻沒說什麼氣話,只是道:“無所謂了,都是爲了大唐,功勞誰立不是立呢”

長孫無忌早就知道高句麗的事會被很快解決,只是沒想到解決得這麼快罷了。可高句麗的事畢竟是“小事”,又不會影響他什麼,他關心的是武媚孃的事,萬一她和李恪聯手,那麻煩可大了

長孫無忌道:“史義府給你送信兒?他有什麼資格和你有書信往來,你們在信裡說什麼了?”

李恪很大方地道:“他願意給本王寫信,本王難道還能攔着麼?而且他又不是私下給本王寫信,用的可是驛站送的信,光明正大。對了,長孫相爺是想知道信裡寫的是什麼吧?”

長孫無忌大聲道:“老夫剛纔可不就是這麼問的麼,難不成你沒聽……”忽然間,他感到失態,如果腦袋一熱,說出什麼過頭的話來,豈不是正中李恪的圈套。

他語氣立時轉好,道:“既然書信裡說的都是光明正大的事,可否讓老夫聽聽?”

李恪笑道:“成啊,長孫相爺要聽,本王說給你聽便是。”他清了清嗓子,慢慢地道:“史義府說了,最近宮中出了一位昭儀,叫做楊春花,她還是王相爺的親戚呢”

王平安急道:“昭儀?她被封了昭儀了?”

李恪道:“對啊,難不成你還不知道啊?沒關係,本王說給你們聽便是了。楊昭儀最近懷了身孕,聽宮中女醫說,是個男孩……”

長孫無忌啊地一聲,身子往後一靠,心想:“武妖女有了孩子了?且不管是男是女,她有了孩子,王皇后可就要遭殃了,怕是等不到我們回去,王皇后就得被廢,武媚娘手段何其狠辣,王皇后萬萬不是她的對手,而武媚娘一旦入主後宮,怕是連我都回不去了”

長孫無忌越吃驚,李恪越高興,他道:“史義府說楊昭儀德才兼備,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子,而且她系出名門。她可是王相爺你的親戚,怎麼說也都是名門吧”他又哈哈大笑起來。

王平安目瞪口呆,武媚娘系出名門,竟出的是自己這個門……這上哪兒說理去啊

李恪見王平安瞠目結舌地樣子,更高興得差點手舞足蹈起來,他大聲道:“本王聽了史義府的描述之後,深以爲然,如此好的女子,當爲我大唐之母,所以本王在上奏高句麗的奏章之後,又加送了一道,請求皇上立楊春花爲皇后”

這一句簡直有石破天驚的作用,王平安和長孫無忌一起驚叫起來,長孫無忌跳起身,一腳踢翻了桌子,指着李恪喝道:“你,你說什麼,你竟然送去了這種奏章”

桌子被踢翻,盤碗裡的菜餚崩到了李恪的身上,李恪半點不在乎,扒拉一下,他也站起身,嘆氣道:“本王這是爲了王相爺着想啊,王相爺的親戚中出了個皇后,這不是大好事麼,長孫相爺何必如此動怒”

長孫無忌擰眉立目,叫道:“你這個混帳東西,老夫殺了你”他轉身從帳中的兵器架上,抽出一把寶劍,又叫道:“李恪小兒,受死吧”

李恪大吃一驚,道:“你要幹什麼,不要以爲你是……”見長孫無忌被氣得形同中魔,他轉身就跑,想要離開帳篷

王平安以爲長孫無忌只是做做樣子呢,他道:“舅父大人,不要動怒,就饒了他吧,有事好好說”

他可不相信長孫無忌會親手殺掉李恪,雖然大家都盼着李恪死,不管是誰殺了李恪,皇帝李治都會非常的感謝。可是,他還是不相信,長孫無忌會真的殺了李恪,就算要殺人,也得讓別人動手才成,長孫無忌哪會

長孫無忌被趕出了長安,這些日子一直氣悶,火氣被壓在肚子裡,一直沒個機會噴出來,今天又被李恪刺激到了,還是用武媚娘刺激的他,他哪裡還忍耐得住?

當然,他就算再生氣,也是做做樣子,讓他真把李恪給捅了,他還是不敢的,怎麼說李恪也是一個親王,又沒抓到他的什麼實在罪證,這麼殺了,可是不行的,後果不堪設想

可想歸想,長孫無忌雙手端着寶劍,向前一刺,劍尖離着李恪還有兩尺多遠,從距離上看,這一劍是無論如何也刺不到李恪的

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的意思

萬不成想,這遙遙的一刺,竟真把李恪給刺中了,而且是刺了個透心涼

剛纔長孫無忌一腳踢翻了桌子,菜餚崩得滿地都是,李恪逃跑時,腳下一滑,竟然踩中了一塊大肥肉,向後仰面朝天地摔倒

結果,好巧不巧地,李恪的後背,正好撞到了劍尖上,一劍兩洞,被捅了個透心涼

李恪嗷地一聲大叫,摔倒在地,長孫無忌嚇得手一鬆,寶劍插在李恪的身上,沒有拔出來。而李恪向後一倒地,寶劍刺得更深,直沒劍柄,整把寶劍都刺進了他的身體

王平安大吃一驚,趕緊撲了上來,叫道:“這,這,這……”意外發生得太突然,他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偏偏這時,帳簾一挑,外面有人向裡張望,正是李恪帶來的隨從李恪的隨從一直等在帳外,他們陪着李恪來見長孫無忌和王平安,在來之前就知道,肯定會吵起來的,李恪壓抑了那麼長的時間,現在好不容易能揚眉吐氣一把,那還不玩了命的臭顯麼,不吵起來纔怪呢

可隨從們萬沒想到,李恪是壓抑了很久,必情不順,可長孫無忌壓抑的時間也不短,心情更不順,兩人不但吵了起來,竟然還動了傢伙但是,隨從們不知道剛纔動傢伙的人是長孫無忌,他們挑開帳簾時,長孫無忌手裡的寶劍已經鬆開了,而李恪已經倒到了地上

好巧不巧地,王平安此時正好撲過去,在李恪的身邊如此一來,現在的情況竟然變成了,王平安離李恪近,而長孫無忌離李恪遠了。在隨從們的眼中,就很“自然”地變成了,李恪是被王平安殺的

望着李恪肚子上露出來的那長長一截劍尖,隨從們愣了一下,隨即大喊起來:“王平安殺了咱家王爺啊”

能陪着李恪一起來的隨從,自然都是機靈的人,而且從忠心角度上,也還能算忠一忠的,兩個隨從立即跑進帳來,去查看李恪,而外面更多的隨從卻沒有進來

李恪身受重傷,卻一時不得立死,他慘叫着,可慘叫的聲音卻越來越小。突然間,兩腿一蹬,氣絕身亡

王平安叫道:“不是我殺的,跟我沒有關係”可他卻不好說是長孫無忌殺的,他只說不是自己殺的,其實就是在指明,是長孫無忌殺的了,畢竟當時帳裡只有三個人,李恪不能從後面把他自己給捅了,又不是王平安捅的,那不就只剩下長孫無忌了嘛

長孫無忌愣在當場,他可沒想到會真把李恪給殺掉,雖然他一直盼着李恪死,無時無刻不在想着把李恪幹掉。可幹掉李恪這種事,要由別人去做纔好,他自己哪能親自動手萬不成想,他現在竟然真的親自動手,還動手成功了

只亂得這麼一刻,外面那些沒進來的隨從,很顯然他們是“更機靈”的,轉身就跑,他們跑的時候大聲叫喊,都說是王平安殺了李恪而帳中那兩個隨從不敢把王平安怎麼樣,可他倆也挺機靈啊,竟然一起衝王平安跪倒,大聲求饒,求王平安不要殺了他們滅口

就在這時,阿史那奇鉢兒和歐陽兄弟他們也進來了。對於歐陽兄弟們來講,只要主人王平安沒事,別人有沒有事,他們並不放在心上,可對於阿史那奇鉢兒來講,自己的汗帳裡出了人命,還死的是個大唐親王,他當然恐駭

阿史那奇鉢兒叫道:“父王,要不要把他們追回來?”他指的是李恪的那些隨從。沒等王平安回答,他就衝外面叫道:“攔住那些人,都抓回來,快”

王平安這時正忙着查看李恪呢,沒功夫去管那些隨從的事,長孫無忌穩定心神,卻道:“如果抓不回來,就都射殺了吧”

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779章 皇后之家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577章 喜脈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325章 往大理寺塞人第818章 立太子,抽籤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231章 各國使者只差一個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479章 麗夏殿第476章 營嘯第582章 三件事第62章 頭頂戒尺,口背論語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77章 慈悲心腸第800章 白鵝老店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786章 去認識一下小尼姑第63章 刺史大人家的家規第584章 喬遷之喜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典禮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685章 拜佛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134章 做準備,去長安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1章 快速解酒法第192章 綠豆湯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769章 相逢卻不敢相識第588章 訓話第28章 王家佃戶第134章 做準備,去長安第254章 問題出在柳樹上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842章 武媚孃的第一個追隨者第321章 中書舍人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396章 神針王第404章 探望之人無數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872章 李治坦白第505章 製造偶遇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28章 王家佃戶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891章 長孫無忌終於知道了武媚孃的秘密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685章 拜佛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325章 往大理寺塞人第812章 李治要親自做法事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792章 李義府第211章 感業寺的後山門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604章 醫生可和醫生不一樣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342章 李世民龍顏大悅
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779章 皇后之家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577章 喜脈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325章 往大理寺塞人第818章 立太子,抽籤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231章 各國使者只差一個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479章 麗夏殿第476章 營嘯第582章 三件事第62章 頭頂戒尺,口背論語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77章 慈悲心腸第800章 白鵝老店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786章 去認識一下小尼姑第63章 刺史大人家的家規第584章 喬遷之喜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典禮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685章 拜佛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134章 做準備,去長安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1章 快速解酒法第192章 綠豆湯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769章 相逢卻不敢相識第588章 訓話第28章 王家佃戶第134章 做準備,去長安第254章 問題出在柳樹上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842章 武媚孃的第一個追隨者第321章 中書舍人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396章 神針王第404章 探望之人無數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872章 李治坦白第505章 製造偶遇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28章 王家佃戶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891章 長孫無忌終於知道了武媚孃的秘密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685章 拜佛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325章 往大理寺塞人第812章 李治要親自做法事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792章 李義府第211章 感業寺的後山門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604章 醫生可和醫生不一樣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342章 李世民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