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慈悲心腸

牛正宏順着教書先生的目光,看向了窗邊那張書案,卻發現案後無人,眉頭一皺,心想:“趕的時候不巧了,莫不是王平安去了茅廁?我堂堂刺史,竟要等一個學生上廁所,這可真是豈有此理了!”

幸好,教書先生反應挺快,顛了過來,陪着笑臉道:“大人,您是來找王平安的?他家中有事,提前回家去了!”

牛正宏這纔鬆下口氣,幸虧不是去茅廁,他又沒打算禮賢下士,如果在書堂外等一個學生拉臭臭,這可是大大丟面子的事兒,傳出去好說不好聽!他問道:“他家中有何事,你可知曉?”

這教書先生並非是程周同,今天和王平安也是頭回見面,還不知道王平安的出身,現在一看刺史大人親來,還以爲王平安是刺史大人的自家晚輩呢!

他忙道:“哎呀,小人可要恭喜大人了,您家出了平安這種少年郎,可真是好福氣,今天有人來說,不少百姓要送匾額給平安,已經到了他家,所以平安這便回去了,這是好事,小人哪能攔着!”想了想,又道:“莫非大人也得到信兒了,所以特地接他一同回家?”

牛正宏不置可否,嗯了一聲,心想:“難不成我還要去他家找人?唉,怪不得同僚們都不喜歡微服出訪,這辦起事來當真麻煩!”

他只是隨口嗯了聲,可看在別人眼裡,味道卻大不相同!趙璧和盧秀之互視一眼,心想:“一直以爲王平安是個鄉下土財主的兒子,不成想人家卻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堪稱徐州第一!”

別的學生也都吃驚,難不成王平安是刺史的親戚,以前怎麼沒聽說過?失算,失算,竟沒能第一時間交到這種好友!

趙璧反應最快,嗖地就竄了出來,叫道:“大人,恭喜您家出了王賢弟這樣的好少年,小人是他的結義兄長,名叫趙璧,今天報喜的人來到,還是小人替他墊錢賞人的呢。”

盧秀之反應也不慢,飛奔上前,叫道:“大人,小人盧秀之,也是王賢弟的義兄,我們曾發下誓言同生共死……小人曾隨家父去您府上拜訪過,您還記得我不?”

牛正宏心想:“這是什麼鳥?還讓我記得你,我連你爹都沒興趣記着,幹嘛還要記得你?”心裡這般想,臉上卻是笑容更盛,點頭道:“嗯,看來你二人也是人中秀傑,要不然平安也不會和你們結交!”

隨便客氣一句,他也沒當真,回頭衝常慶豐低聲道:“咱們去他家。”說罷便走,沒功夫和學生們閒磨牙!

小人物說句話,別人愛聽不聽,可大人物要是說句話,別人不但要聽,還要大大地琢磨其中含義!趙璧和盧秀之哪肯放過這個好機會,叫道:“大人可是要去王賢弟家裡,小人陪您一起去!”

後面的學生們可算是琢磨過味兒來了,和王平安結交就是人中秀傑?要論秀傑,我們大家都是啊!呼啦啦,大家一起衝出學堂,都非要陪着刺史大人一起去王平安他家,也不管牛正宏煩不煩他們!

俗話說得好,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着!這時候講矜持,那是大笨蛋的所爲,放眼望去,滿書堂的人……書堂裡已經沒人了,滿書院的人誰是大笨蛋?

“小人也陪大人一起去……”教書先生跑在人羣最後!

只是片刻之後,邱問普和邱亭軒父子二人快步出現,他們聽了老僕的話,都嚇個不輕,趕忙出來,想問問來報信兒的人,到底出了什麼事!

經過書堂之時,卻發現空空如也,不但學生跑光了,連教書先生都不見人影了!

邱亭軒急道:“父親大人,看來那人所言不假,你看書院裡的人都跑光了!”

邱問普也是一片茫然,想不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心中只是想着:“就算是老夫遇難,底下人也不至於跑得這麼快吧!”

又往前走,走不多遠,見從明算科書堂裡跑出一名學生,這學生一瘸一拐地小跑。邱亭軒忙叫住他,問道:“你的腳怎麼啦?還有,人呢,怎麼只剩下你一個?”心中卻贊,真是患難見真情,往常也沒注意過這人,不想今日大難臨頭,卻只剩下他一個!

誰知,這學生卻道:“剛纔出屋時,跑得急了些,崴了腳……”

邱氏父子齊齊愣住!

邱亭軒怒道:“人呢,都跑哪兒去啦?”

這學生忙道:“剛纔刺史大人親來,要見王平安,只因王平安提前回了家,所以刺史大人又去他家了!”

wωw◆ tt kan◆ ¢O

“剛纔來的竟是刺史大人!”邱問普的心頓時鬆了,明白那是個玩笑,可這玩笑也太大了些,差點把自己的老命嚇掉半條!

邱亭軒問道:“爲什麼要去王平安家?”

這學生是聽別人說的,凡事只要經過兩個人的嘴,傳着傳着就得變味兒。他道:“王平安今天成親,刺史大人是去喝喜酒的!”

王平安今天成親?他怎麼沒有告訴過咱們?邱問普道:“咱們也去看看吧,有什麼話路上再說,不一定是成親!”父子兩人一起出了書院,坐車往五里村趕去!

有車的坐車,有馬的騎馬,啥也沒有的靠兩條腿,浩浩蕩蕩地,以刺史府車馬打頭,後面跟了好幾百的學生,都要出城。街上百姓見了,難免會問,衆口相傳,最後傳成了五里村王家有喜事,刺史大人親去道賀!

這種熱鬧,豈有不參與之理!於是乎,後面跟的人越來越多,待到出城門時,竟然跟了兩千來人!五里村並不遠,沒走多久,大家也就到了!

不需要去問村中哪戶人家是王家大院,剛一進村,就見村中一所大宅前,圍着幾百個老百姓,敲鑼打鼓,正在給大門口上匾!

牛正宏下了馬車,站在人羣之外,想要向裡面看看,卻發現由於自己個頭不高,看不清裡面的事情,只好轉身又上馬車,站在車上向裡張望!

就見大門口站着許多人,一對年老夫婦樂呵呵地在向百姓道謝,他們的身旁站着位少年,抱拳當胸,也在不停地說着話!而他們之前,是幾個壯漢,正吊起一塊披着紅綢的大匾,要往大門上方掛!

匾額上面書着四個大字:慈悲心腸!

百姓們是質樸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心裡清清楚楚,不需要別人告訴。徐州城雖大,可能爲窮苦百姓免費診治,並盡心盡力者,只此王平安一人!

從古至今,醫術高明者無數,可真能口口相傳,被世人記住的,唯有醫術和醫德並重者!百姓無法送妙手回春這樣的匾額,因爲王平安並沒有懸壺,並不是真正的醫生,卻送慈悲心腸,以表示對王平安的感謝!

牛正宏在車上看着,點頭道:“看來無需考較了,民心所向……”這個詞用在王平安身上不合適,改口道:“這麼多人都說他好,那便是好了!”

常慶豐道:“是啊,是啊,平安小神醫果然名不虛傳啊!”

趙璧跟上來了,嗷地一聲大叫:“刺史大人到!”

盧秀之不甘風頭他一個人出,緊接着叫道:“親來爲平安小神醫道賀!”

熱鬧的人羣瞬間靜了下來,百姓們紛紛回頭!牛正宏背光而立,百姓們看他都需眯起眼睛,只感刺史大人沐浴在陽光之中,光芒四射!

牛正宏心想:“在本官的治下,徐州竟出了這等人才,這是政績啊!”

------

附:平安感謝書友我是小小蛇,書友yu望天鬼,書友minacoo連續熱情的慷慨打賞,平安還要感謝書友090820203636765的熱情打賞,非常感謝你們的支持,平安在這裡拱手相謝,多謝多謝。

養腎藥膳

蜜棗燉銀耳

配方:蜜棗7顆,銀耳15克,山藥20克,冰糖30克。

製作:1.將銀耳用溫水發透,除去雜質、蒂根及泥沙,洗淨,用手撕成瓣;蜜棗洗淨去核;山藥研成粉;冰糖打碎。

2.將銀耳、山藥、冰糖及蜜棗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2小時即可食用。

食法:早晚單獨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潤肺滋腎。適合食用。

宜忌:感冒發熱者忌食。

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519章 狄仁傑終於熬出頭了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145章 照我說的做,保你生兒子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296章 李治親來做收尾工作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613章 旱情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900章 站隊第285章 王麻繩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326章 法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第432章 報捷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50章 談判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804章 王平安堅持正義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448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445章 葫蘆河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185章 如何報答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兒郎第488章 聖旨到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303章 王侯爺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844章 大理寺協同破案第743章 擊斃第221章 相思病怎麼治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285章 王麻繩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230章 詩文會盛大召開第458章 出兵陷空山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762章 了空是個好尼姑第488章 聖旨到第268章 李績很光明磊落第176章 沒落王孫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815章 一定要除掉那個女人第394章 失語症第13章 煎制偏方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294章 少年奴隸的秘密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417章 至少有五萬人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17章 笑個不停第835章 李義府就是那隻替罪羊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206章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253章 大聖安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55章 名不虛傳
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519章 狄仁傑終於熬出頭了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145章 照我說的做,保你生兒子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296章 李治親來做收尾工作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第一第613章 旱情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900章 站隊第285章 王麻繩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326章 法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第432章 報捷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50章 談判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804章 王平安堅持正義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448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445章 葫蘆河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185章 如何報答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兒郎第488章 聖旨到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303章 王侯爺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844章 大理寺協同破案第743章 擊斃第221章 相思病怎麼治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285章 王麻繩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230章 詩文會盛大召開第458章 出兵陷空山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762章 了空是個好尼姑第488章 聖旨到第268章 李績很光明磊落第176章 沒落王孫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815章 一定要除掉那個女人第394章 失語症第13章 煎制偏方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294章 少年奴隸的秘密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417章 至少有五萬人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17章 笑個不停第835章 李義府就是那隻替罪羊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206章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253章 大聖安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55章 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