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武媚娘要收養李素節

李治嘆氣,不知以後該如何撫養皇幼子李素節。皇子的撫養,可是和普通老百姓家的不一樣。當然,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家,在撫養孩子時,也會希望孩子能身體健康,並且能得到好的教育。

皇子以後就是親王,不但要吃好喝好,還要受到好的教育,這些他們都是能輕而易舉得到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要學會輔佐兄長,也就是以後的皇帝。

在做父親的皇帝眼中,這點當然是很重要的,雖然在以後的新皇帝眼裡,並不這樣認爲。就如同李世民希望李恪能好好輔佐李治,當一對兄友弟恭的好兄弟,但兩個兒子卻誰也不這樣認爲。

李治自己當兒子時,沒有當好,但他卻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後能順着他的意長大。李治看着王平安,道:“無病,你說,把素節交給皇后撫養,這樣好不好?”

王平安立即搖頭,道:“皇上,臣以爲這樣做實在是不妥。別的不說,就說皇后娘娘要撫養兩個孩子,又是太子,又是素節,她又要管理這麼大一座皇宮,一個人哪兒能照顧得過來啊!所以,臣以爲,還是把素節交給一個位份較低,且沒有子女,但性格卻好的嬪妃撫養,這樣纔對皇幼子的成長最好,最能讓他長大後,讓皇上您滿意。”

王平安心腸不錯,對大人是對大人,對孩子是孩子,李素節這麼小,如被牽扯進宮鬥裡,會很無辜。要想讓他能正常成長,長大後能平平安安的,那就得保護他,而保護他最好的方法就是隱藏他。

找個位份低的嬪妃撫養他,嬪妃位份低,就意味着沒資格參加宮鬥,沒有子女便會對李素節好,把他當成以後的依靠,而嬪妃的性格好,這樣才意味着李素節長大後,性格有可能也好,少有爭強好勝之心……說得白了,就是李素節出局了,以後再沒有機會爭權奪位,不能成爲現在的皇太子,或以後的皇太子的威脅,老老實實地做個安樂王也就行了。

在別的王朝,皇子出風頭,後果各種各樣,可在李治朝當皇子,要是出風頭,那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了。王平安不想讓李素節遭遇橫禍,所以才這麼建議。

李治聽了,想了想,道:“位份低的嬪妃,這個倒是很多,但性格好的,朕倒是沒注意過,朕很少和她們玩耍的。”擺了擺手,他不再煩惱這個問題。

皇家子弟的事情,王平安不太好說得太多,他問道:“皇上,那您看蕭淑妃的案子,要怎麼個結法兒?”

李治一愣,啊了聲,道:“不是已經結了嗎,你剛纔給朕看的不就是結案文書嗎?”說着,他又拿起了那張結案文書,看了眼,似乎是在確定,這到底是不是結案文書。

王平安忙道:“是,這案子到現在是結了。臣是問皇上,要不要進行連坐,多抓些人來,畢竟蕭淑妃被害,這可是大事,不如辦得大些,要起到殺雞駭猴的效果,讓宮裡的宦官和宮女們,以後再不敢起害人之心。”

米小苗抱着皇幼子,他看了王平安一眼,心想:“你這麼個說法,皇帝肯定是不會答應的,肯定不願意多殺人。可這麼問也好,早結案早利索,免得夜長夢多,再牽扯什麼進來。”

米小苗道:“皇上,小奴以爲,這次案子確實應該起到殺雞駭猴的效果,那個害人的兇手,肯定是有九族的,小奴以爲,應該把他的九族都抓起來,全都砍了。而且在砍他們頭的時候,讓宮裡所有的人都去觀刑,這樣才最好,保準以後宮裡再沒人行兇了。“王平安放了一把火,他趕緊給加點兒柴,扇點兒風,兩人也算是配合默契了。

李治一聽這話,立時就搖了搖頭。王平安和米小苗是正話反說,真實意思是讓他不要牽連太多,趕緊完事兒得了。他這皇帝還真經不起忽悠,竟真的說道:“這樣不好,連坐之刑,早就廢除了,這是酷法,朕又不是暴君,哪可能因爲嬪妃被害,就恢復此酷法呢,當年的隋煬帝都沒這麼殘忍過。這案子就這麼結了吧,少殺些人,也可以讓宮人們知道皇家的寬厚,心存感激,以後行兇的事,自然也就不會再發生了。”

王平安答應一聲,拿回結案文書和那替罪羊的遺書,告退出殿,去忙乎自己的事了。

米小苗把李素節向前抱了抱,邊給李治看,邊問道:“皇上,皇幼子該如何安排?是繼續留在這裡,還是找別的嬪妃撫養?”

李治沉默了一會兒,問道:“小苗,你說素節讓誰撫養比較好?”他自己拿不定主意,而米小苗又抱着孩子,所以順理成章地,就問起米小苗來了。

米小苗頓時一愣,如讓他自己在肚子裡胡思亂想,那他還行,可一旦讓他拿主意,他就不行了,就如同李義府說的那樣,他是個沒有什麼大出息的宦官。

米小苗頗有些張口結舌,腦筋急轉,想着哪個嬪妃可以撫養李素節。可他這麼一耽誤時間,雖然僅是短短的一小會兒,卻也讓李治感覺問錯了人。

李治平常問的都是大人物,什麼問題幾乎都是可以立即給出答案的,從沒有象米小苗這樣結結巴巴,一臉莫名的樣子。

李治很不滿地站起身,道:“素節孩兒,還是先留在此處吧,該由誰養他,讓朕再好好想想。”他又看了一眼孩子,卻見李素節有要哭的樣子,搞不明白孩子是餓了,還是又尿了。

李治趕緊離開,他可不想聽孩子哭來哭去,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他也沒興趣哄了。離了蕭淑妃的寢宮,李治回了更幽堂。

米小苗抱着孩子,在殿裡嘆了口氣,道:“可惜啊,好不容易皇上問咱家個重要問題,結果咱家還沒答出來,唉!”忽見小孩子嗚嗚地又要哭,他便不耐煩起來,揚聲叫道:“外面的,進來了兩個,好好照看皇幼子,如再不盡心,小心咱家要了你們的狗命!”

王平安出了皇宮,先到了承天門,帶上李義府,兩人一起去了尚書省。此時尚書省裡,大理寺的秦少卿早到,已然和長孫無忌說了此事。等王平安一來,帶來皇帝口諭,這案子便算是結了。

長孫無忌對這案子是無可無不可,並不怎麼太在乎,直接在結案文書上畫了圈,案卷交給大理寺封存,此案便算徹底完事,除非李素節長大,跑來要看蕭淑妃的案卷,否則不會再有人提起,這事到此爲止了。

王平安處理完此事,便即回了自己的國公府,而別的大官,則全都各自幹各自的活兒去了,誰也沒有理會一個小人物,那就是李義府。

李義府急啊,案子結束了,可自己呢,自己的官職怎樣呢?那兩份調令都沒有寫日期的,根本不做數啊,難道他還得回門下省,接着當個小小的典儀?

李義府心裡發狠,有心反抗一下,提醒王平安和長孫無忌,自己可也是在此案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就算是馬,立了功勞,也得多給幾把好料吧,你們就這麼把我給忘了?

可轉念又一想,想起來有想起來的好處,可想不起來,同樣有想不起來的好處,萬一把自己想起來了,然後一滅口,那自己多冤,死得冤啊!

只好忍了,誰讓他是小人物呢,沒有發言權,要想升官,只能慢慢熬!

王平安並沒有忘了李義府,但卻不想立即處理掉他。王平安感覺到自己和武媚娘可能存在些誤會,如果這時候把李義府給滅了口,怕這個誤會有可能更深,而且以後沒法彌補,兩人之間的猜疑會更大,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爲一個小小的李義府,使他和武媚娘產生隔閡,實在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

王平安的打算是這事先放一放,如果武媚娘想起了李義府,那再說想起來後的事,如果想不起來,那自己再收拾掉他。這事兒不着急,沒必要馬上就處理。

皇宮,更幽堂。

武媚娘一路跑回了更幽堂,從後門進入大殿,可等到了好半天,也沒把皇帝等回來。她心中焦急,卻又不敢再出去了,只好等在前院的大門口,那裡有李治留下的幾個小宦官,馬馬虎虎算是保護堂內的“佛門居士”,實際上一點用處沒有。但有一點,他們這幾個廢物雖然啥事辦不了,可有他們在,如有人想害武媚娘,那都是不敢從正門這裡來的,所以這裡算是最安全的地方。

武媚娘在大門後面,等了好久好久,這纔看到步輦,皇帝回來了。她想了想,決定還是暫時不把今天的事和皇帝說,因爲今天的事涉及到那個小官了,如果把事一說,皇帝震怒,使勁查起來,沒準會連累到王平安,那就不好了。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她感覺那個叫李義府的小官,是有利用價值的,留着他也許以後用得着。

李治進了更幽堂,見武媚娘竟等在門後,似是在翹首企盼自己回來,他原來很鬱悶的心情,這才稍稍開朗起來。

進了大門後,李治把門一關,道:“我有種感覺,只要是在這裡,我就能開心,可一出了這裡,我幾乎是立即的就不痛快。朝中宮裡的事太多,實在是讓我心力疲憊啊!”

武媚娘和李治手拉手進了大殿,李治坐下後,武媚娘就象是小媳婦兒似的,拿了手巾,給李治擦臉擦手,又沏了兩杯茶,她坐在李治的對面,陪着皇帝一起喝茶。

李治嘆道:“媚娘啊,你真的是和別的嬪妃不一樣。”他端着茶杯,吹了吹,說道:“就說這喝茶,別的嬪妃都是給我端來,然後站到一邊,看着我喝。只有媚娘你,是倒兩杯茶,坐在我的跟前,陪着我喝,這樣才象是夫妻嘛。相敬如賓什麼的,實在是無趣得很。”

武媚娘笑了笑,道:“皇上不是去了蕭淑妃那裡嗎,可是碰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兒?”

李治嘆氣道:“不順心的事太多了,一抓一大把,說也說不完。”他喝了口茶,然後便把蕭淑妃案子的事,和武媚娘說了。

武媚娘聽完之後,心中暗道:“不成想,我今天竟然摻合進了蕭淑妃的案子,還成了見證人之一。原來,朝中大臣們運作人命案子,用的是這種方法啊,真是下作,但也很簡單,換做是我,我也可以做好的,沒什麼難的嘛!”她對如何辦案子,心中有了些心得。

李治說完了案情,又嘆氣道:“蕭氏的案子結了,也算是了卻了我的一塊心病。可素節那孩子失母,實在是太讓我揪心了,到現在我都沒想好,是應該讓他留在蕭氏的宮裡,由宮人照顧他呢,還是爲他再找個母親。想來想去,我也沒想出個好人選來,宮中似乎沒有哪個嬪妃符合條件,真是讓我發愁啊!”

武媚娘奇道:“收養皇幼子,還要什麼條件嗎?”

李治道:“是無病說的,又要嬪妃的位份低,又要無子女,又要性格好……咦,媚娘,這些你都符合啊,不如就由你來收養素節吧,撫育他長大,把他當成是親生兒子一樣看待,這樣不好嗎?”

武媚娘心想:“我怎麼沒有子女,我有小太平呢!只可惜,小太平被王平安養着,我要是想得到他的外援之力,就得讓他接着養,只能等我自己位置穩了,才能接小太平進宮。”

怎麼對自己有利,就怎麼來,這是武媚孃的原則。她很有技巧地說道:“皇上,自從小太平離了媚娘之後,媚孃的心裡沒着沒落的,如果能把皇幼子交給媚娘撫養,那可實在是太好了。”

李治啊地一聲,道:“對啊,你還有……咱們還有小太平呢!奇怪了,王平安怎麼一直不提小太平的事,難不成他還沒有接小太平進京嗎?”

武媚娘道:“興許他是捨不得,再說媚娘現在在宮裡的地位尷尬,把小太平接進宮來,對她並不好,還不如先養在宮外呢!”

她現在自己尚處在危險之中,今天還被幾個小宦官追着跑,自然不肯讓女兒進宮了,那豈不是讓自己的女兒也身處危險之中。但別人的孩子就沒關係了,李素節嘛,正適合她養,說不定能有挺大的用處呢!

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137章 萬民旗第536章 開錢莊之空手套白狼第55章 名不虛傳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781章 真正的裙帶關係第505章 製造偶遇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451章 要錢不要命第38章 老神仙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366章 世所不知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144章 幼兒感冒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859章 震驚長安的宮中鬧鬼事件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征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519章 狄仁傑終於熬出頭了第339章 有膽,竟敢挑戰王平安第872章 李治坦白第868章 王皇后又發潑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第178章 曲江池第90章 徐州城外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300章 能讓李世民眼皮跳的事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13章 煎制偏方第432章 報捷第151章 你跟我走一趟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882章 王皇后沒去冷宮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284章 石坑村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308章 地下迷宮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442章 拿了糧食就走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618章 培土生金治肺癆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816章 怎麼會是她第859章 震驚長安的宮中鬧鬼事件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559章 名單第507章 四目相對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97章 骯髒不堪的護城河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746章 敵人盡滅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182章 泡藥酒第390章 許大人被舉薦了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586章 奇貨可居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876章 說不清,道不明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597章 李恪親來第494章 桃符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700章 生了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
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137章 萬民旗第536章 開錢莊之空手套白狼第55章 名不虛傳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781章 真正的裙帶關係第505章 製造偶遇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451章 要錢不要命第38章 老神仙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366章 世所不知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144章 幼兒感冒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859章 震驚長安的宮中鬧鬼事件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征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519章 狄仁傑終於熬出頭了第339章 有膽,竟敢挑戰王平安第872章 李治坦白第868章 王皇后又發潑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第178章 曲江池第90章 徐州城外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300章 能讓李世民眼皮跳的事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13章 煎制偏方第432章 報捷第151章 你跟我走一趟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882章 王皇后沒去冷宮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284章 石坑村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308章 地下迷宮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442章 拿了糧食就走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618章 培土生金治肺癆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816章 怎麼會是她第859章 震驚長安的宮中鬧鬼事件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559章 名單第507章 四目相對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97章 骯髒不堪的護城河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746章 敵人盡滅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182章 泡藥酒第390章 許大人被舉薦了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586章 奇貨可居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876章 說不清,道不明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597章 李恪親來第494章 桃符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700章 生了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