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

“老爺,這一位嶺南來的公子似乎目的不純。”

當送走了馮智戴之後,來福眼眸帶着一絲警惕在自家老爺身邊說道。

因爲跟隨舒安幾十年的緣故,哪怕是來福看人也都有一套,所以不由提醒自家老爺。

“無妨,無非是想要藉助影響力,讓其父能夠安心駐守嶺南。”

“人言可畏,可以說得就是如此,各州的上諫,想必讓馮盎驚出一身冷汗吧。”

“甚至皇宮那一位都感覺這是事實了,所以想必馮盎這一次之後想必會留下一些人關注長安朝堂情況。”

“這一次若不是魏徵的話,怕是馮盎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說道,之前的他倒是沒有在意這件事情,不過在那一天看到嶺南的車隊之後則時候想起這件事情。

隨後便了解一下,畢竟這個時代可沒有通訊,嶺南的消息到長安,哪怕是快馬加鞭也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所以李世民懷疑是有道理的,自然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至於馮智戴倒算是一個人物吧,至於他的言語舒安倒是沒有信任,這一位青年還是有一些稚嫩了。

若是第一天進入長安就來拜訪的話,那麼舒安還信個七分,現在的話最多三分都不到。

或許馮盎對他確實有過推崇,但能夠在混亂之中崛起,雄踞嶺南幾年的時間又怎麼會簡單。

當然不信歸不信,這生意還是需要做的,所以舒安倒是不介意假裝相信一下。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馮盎值得信任,歷史之上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舒安纔敢給馮盎背書,不過想必此趟馮盎應該花費了不少錢財,送了不少禮物吧。

不用多想舒安都知曉馮智戴這兩天應該在朝中的王公大臣府邸之間奔波。

有時候名聲也是財富的阻礙,因爲他淡泊名利的關係,似乎導致他錯過一筆不錯的財富。

“倒是可惜了。”

舒安想到這裡不由暗暗道,誰也不會嫌棄錢多,特別接下來救濟可是要花費不少錢財。

若非是這幾十年積攢下不少家底的話,怕是這一輪下去都不夠,不過這一次能夠救下多少人,就代表他能得到多少的回報。

長安酒樓

因爲馮智戴進入長安的原因,加上拜訪各位大臣的緣故,所以哪怕勳貴子弟都在議論紛紛這件事情。

特別隨着馮智戴從安玄公求取一副字之後更是引起了一陣轟動。

用錢財求取,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這可是安玄公,還有有人看見馮智戴進入舒府並未帶什麼東西。

畢竟因爲舒門十問的關係,所以諸多士子都在舒府門口不遠處,自然是看見了馮智戴。

有了這樣的證據便率先排除了錢財的可能性,那麼馮智戴又是用什麼方法求取這一副字。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整個長安的勳貴以及世家好奇,此時處於宮中的李世民同樣好奇。

“這可不像自己這一位岳父的性格。”

哪怕是李世民都不由輕聲呢喃道,對於這一位嶺南而來的馮智戴他怎麼可能不關注。

整個長安都在百騎掌控之中,自然同樣不會錯過這一位,這兩天馮智戴都被這一位帝王看在眼中。

“看來嶺南倒是帶來了不少財富。”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一份單據不由有一些吃味說道,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收了不少。

這自然是讓李世民不滿了,此風不可漲,似乎只有幾位拒收了嶺南的禮物。

至於這一位岳父的話則看不透了,沒有收取嶺南的任何禮物,然而竟然還給人寫了一副字。

不過李世民雖然好奇但並沒有太多關注,因爲則是在想對於嶺南的處理。

“既然馮盎無反意的話,那麼讓他既然在嶺南又有何妨。”

李世民最後輕聲呢喃道,事實之上之前派往嶺南的使者就有百騎的人。

對於嶺南的情況自然清楚,馮盎此時在和俚僚人酋帥競爭,所以導致許久沒有入朝。

“正好藉助敲打一些人,連朕的利益都敢碰。”

這一位帝王很快就想起了另外的一件事情了,那就是茶樓的收益。

馮智戴雖然從嶺南帶來了不少貢品,但對於李世民而言只是短暫,茶樓纔是長久收益。

“這一些茶樓背後這一些人查清楚了麼,想必不少後臺是朝中的臣子,一羣尸位素餐的東西。”

哪怕李世民還沒有看過這一些茶樓的情況,但也知曉這一些人背後的貓膩。

“陛下,已經調查清楚了。”

李君羨在一旁恭敬道,隨後將一份名單遞了上去。

“駙馬都尉,員外郎,大理司直.....”

看着這一名單,哪怕是李世民面色一陣陰晴變化,最後從名單之上劃去了幾個名字,留下了兩三人。

這一次嶺南送禮幾乎在長安的百官可都有收到一份,就拿這幾人開刀了,至於更深層的原因他自然不會說。

......

李世民的想法舒安並不知曉,此時他先是派人和馮智戴達成了合作,以20文每石的價格買了二十萬石。

平均下來一斗米只要2文錢,是現在長安米價的一半,不過付出的價格便是四十萬貫的價格,加上路上的運費,至少要將近五十萬貫。

這幾乎掏光了舒安多年的積蓄,哪怕是舒安都有一些肉疼,若非產業還在的話,加上沒有戰亂每一年能提供幾萬貫收入,怕是要喝西北風了。

在糾結一陣子之後,舒安便想開了,畢竟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夠用就好。

舒安馬上又將注意力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了,算一算日子的話,冬至快要到了。

若是放在後世冬至並不算什麼,但是在這個時代冬至可是一個不小的節日。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冬至似乎有祭天之禮。”

舒安輕聲呢喃道,後世的時候甚至爲了重現唐代皇家頂級禮制,延續中華傳統文化,每年都有冬至祭天禮。

當然一想到冬至的話,舒安自然是難免想起了湯圓和餃子了,北方冬至吃餃子,而南方則是湯圓。

餃子這個時代倒是有,不過湯圓起源是在宋朝自然沒有了,雖然沒有但不代表不能做出來。

第八百零四章 競爭,麴智盛第六百八十二章 選擇,善意謊言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驚訝,選擇第六百四十九章 松贊干布,遊園第六百六十章 海航噩耗,失落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二百零四章 李世民的方法第二章 薛仁貴,安玄公!第三百一十二章 聖旨,許王侯第四百九十三章 朝議爭論,結果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五百零六章 帝王的失誤第七百一十章 難度,李泰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實話實說,拜訪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八十二章 禮物,科舉改制第四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順帶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認栽,心血來潮第二百七十四章 到來的帝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送命題,唯一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四百一十一章 線索,嚴重第六百六十七章 閒談,意外的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八十七章 名單,李泰的變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選擇,善意謊言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七百九十四章 年輕人,緬懷第六百六十五章 見安玄,李淵執念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桑,下一步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三百六十一章 逆轉,頡利之傷第六百四十八章 疑惑,羞愧第一百五十四章 價格上漲,風靡第六百三十五章 蘇大山的小秘密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一次轟動的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一百八十七章 來歷,仗勢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二百零八章 對比,失望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果,感激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平靜的秀寧,歸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期許,麻煩問題(除夕快樂,祝福平安健康如意!)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九百四十三章 撲一場空,矚目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第二百零三章 不平,傳開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別第三百五十章 擔憂,朝聖第四百一十九章 籌謀,小叫花子第三百四十章 適合的學生第四百四十八章 抽獎,西南之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早有準備,針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排,探望第五百四十八章 林邑,海邊的少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四百五十章 安南家族,韓瑗第九百一十一章 天下轟動,改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七百八十三章 借名頭,提議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三百四十九章 偏離計劃的軌跡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二百七十章 馬周的機會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八百四十八章 擋箭牌,罪己詔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蘇大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早有準備,針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例常,下一年第二十九章 護衛,誤人子弟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淵變化,氣節第七百零六章 驚愕,允諾
第八百零四章 競爭,麴智盛第六百八十二章 選擇,善意謊言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驚訝,選擇第六百四十九章 松贊干布,遊園第六百六十章 海航噩耗,失落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二百零四章 李世民的方法第二章 薛仁貴,安玄公!第三百一十二章 聖旨,許王侯第四百九十三章 朝議爭論,結果第三百六十五章 陰山,舒安詩詞第四百四十七章 濃烈氛圍,看不透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五百零六章 帝王的失誤第七百一十章 難度,李泰決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實話實說,拜訪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八十二章 禮物,科舉改制第四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順帶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認栽,心血來潮第二百七十四章 到來的帝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送命題,唯一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四十八章 有心人,冬至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四百一十一章 線索,嚴重第六百六十七章 閒談,意外的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分,安南之變第八十七章 名單,李泰的變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選擇,善意謊言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七百九十四章 年輕人,緬懷第六百六十五章 見安玄,李淵執念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桑,下一步計劃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三百六十一章 逆轉,頡利之傷第六百四十八章 疑惑,羞愧第一百五十四章 價格上漲,風靡第六百三十五章 蘇大山的小秘密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一次轟動的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顯名,孫思邈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一百八十七章 來歷,仗勢第三百零五章 分歧,互不相讓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二百零八章 對比,失望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果,感激第五百零四章 威名,秋闈臨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平靜的秀寧,歸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期許,麻煩問題(除夕快樂,祝福平安健康如意!)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九百四十三章 撲一場空,矚目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刺激的李世民第二百零三章 不平,傳開第三百五十七章 薛仁貴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別第三百五十章 擔憂,朝聖第四百一十九章 籌謀,小叫花子第三百四十章 適合的學生第四百四十八章 抽獎,西南之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早有準備,針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排,探望第五百四十八章 林邑,海邊的少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相,帝王之怒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四百五十章 安南家族,韓瑗第九百一十一章 天下轟動,改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應答,喜悅的母女第七百八十三章 借名頭,提議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二百五十章 薛仁貴的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三百四十九章 偏離計劃的軌跡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二百七十章 馬周的機會第三十二章 主僕之情,神器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八百四十八章 擋箭牌,罪己詔第四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蘇大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早有準備,針對第六百三十一章 例常,下一年第二十九章 護衛,誤人子弟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淵變化,氣節第七百零六章 驚愕,允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