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毅神情大變,仗刑那是要打死人的,他以及一衆跪着的大臣紛紛看向蘇全求助。
蘇全臉色有些難看,他本想能懲處蕭賢妃便懲處,不能就算了。
沒想到林楓如此大的反應,都要仗責十幾位大臣了。
他站出來,便會惹一身騷,不站出來會丟了人心。
“陛下,萬萬不可!”
“即使王大人他們進諫有失,那也是爲了朝廷好,如此重罰十餘位大臣,恐讓衆臣不服啊!”
蘇全一開口,開口的人就多了。
宰相劉長書,軍方蘇明等人帶頭,開始替王子毅等人說情。
但林楓一反常態,態度相當強硬,大手一揮,衝禁軍呵斥道:“你們還在等什麼?要朕親自抓人嗎?”
禁軍頭子,郎中令常鴻一凜,立刻抓人。
一時間,大殿鬨鬧,各種求饒的話響起。
蕭慶本來在看戲,卻忽然莫名其妙的被林楓看了一眼,他愣了好一會,眼睛一亮才反應過來。
“陛下,且慢!”
他大手一揮,拱手說道。
“陛下,這樣不妥!”蕭慶義正言辭。
這一下,把蘇全等人搞的摸不着頭腦,誰站出來說情都有可能,但蕭慶不可能啊!
林楓扮演白臉,沒好氣道:“蕭慶,你退下,朕現在很生氣!敢污衊朕的愛妃,誰來說情都沒用,仗責是一定的!”
“不要啊,陛下,我等是爲了朝綱才進諫的!”
“陛下,你不能這麼對我們啊,我們知道錯了。”
王子毅快哭了出來,他鬍鬚半白,快六十的人了,仗責三十,等於是直接送他入土爲安啊。
“陛下,息怒,仗責三十有些嚴重了,不如暫且記着,讓王大人他們戴罪立功吧。”
郭渭蹙眉,站出來說情,他剛正不阿,倒是說的心裡話。
劉長書附議道:“沒錯,陛下,不如讓王大人他們戴罪立功吧,現如今朝廷多事,不能少了他們啊。”
林楓故意麪露一絲猶豫,看向王子毅等人,沒好氣道:“哼,若不是蘇大人,劉大人等人給你們求情,你們就等着屁股開花吧!”
王子毅等人一聽,眼中露出劫後餘生的歡喜。
“多謝陛下,多謝陛下開恩!”
十幾人齊齊跪拜。
下一秒,林楓繼續道;“仗責可免,但也要看你們十幾人的誠意,看是不是真心悔改!”
誠意?
衆人狐疑。
順着林楓的視線,衆人看見了散在地上的地契與銀票。
蘇全等人率先反應過來,原來陛下繞了這麼一大圈子,就是爲了錢!
蘇全和劉長書對視一眼,神色複雜,那個不學無術的陛下去哪裡了?現在都學會繞圈子,恩威並施了。
王子毅做官做到這一步,也不是傻子,當即明白了林楓的意思。
“陛下,臣願意出一百兩銀子賑災!”
林楓的嘴角抽了一下,一百兩銀子,你當老子是叫花子?
王子毅道:“陛下,臣願意出一千兩銀子,和五石糧食賑災關中!”
大唐朝,一石糧食差不多一百二十斤左右。五石就是六百斤左右,加上一千兩銀子,對於一個宗正少卿來說的確很多了。
但林楓豈能不知道這些傢伙都是肥到流油的級別,不會差這點錢,只不過怕引起懷疑,他們不敢說太大的數字罷了。
衆人報完價,紛紛看向林楓。
林楓則一臉的不動心,淡淡道:“杯水車薪,太少了啊。”
他挑眉,目光掃向衆人。
“蘇大人,劉大人,還有衆位愛卿,你們覺得呢?是不是太少了,關中災荒可不是一點點錢跟糧食可以解決的。”
林楓的意思很明顯,你們都幹看着,不出點錢麼?
朝中大臣面面相覷。
蕭慶祖輩就是行商的,他第一個站出來帶頭表示:“陛下,臣以蕭家的名義,出銀十萬,糧食百石,馳援關中!”
聽到這個數字,王子毅等人的臉都黑了,心想你特麼這不是哄擡物價嗎?
你標準這麼高,我們的一千兩,一百兩算什麼?笑話嗎?
蘇全眼色深沉的看着林楓與蕭慶,一君一臣,白臉紅臉,這是明擺着要藉機勒索他們了。
錢是小事,他不在乎,讓他在意的是林楓的轉變。
皇上怕權臣,權臣又何嘗不怕聰明的帝王?
“陛下,臣願出售房產三處,和各類田契,約莫價值數萬兩,再加糧食百石,馳援關中。”
蘇全擠出笑容,然後給王子毅等人使了一個眼色。
王子毅等人心中肉疼,但也無可奈何,陛下這意思不想仗責,就老實交錢。
緩緩開口:“陛下,臣也願變賣住宅,籌集數千兩白銀,再加糧食二十石。”
“還有臣,也願意變賣田莊和地契,馳援關中。”
“……”
朝中上百大臣,紛紛開口捐款,一副願意爲了關中災民付出一切的樣子。
但說白了,無非就響應一下號召,幫王子毅十幾人開脫而已。
這點錢,對他們來說九牛一毛!
長期以來的貪污,吃空餉,對朝廷吸血,他們個個都已經是富豪了。
錢真正來路清白的大臣,很少。
比如郭渭,這傢伙只捐了二十兩,還被人嬉笑了一番。
倒不是他摳門,而是真沒錢,朝廷每月的俸祿不算多,省吃儉用他也就這點銀子。
通過這一次半勒索的募捐,林楓也看清了朝中很多大臣。
清官不是沒有,貪官也是不少。
大家都心知肚明,沒有點破而已。
很快,李公公便記錄下了所有人的募捐數據,寫在宣紙上,交給林楓。
總的來說很不錯,錢近乎三十萬兩,糧食也有近兩千石,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
賑災應該是夠了,朝廷甚至都不用動國庫爲數不多的五十萬兩了。
“好吧,郭渭,朕限你兩日之內,集齊款項,精準調度,馳援關中。”
郭渭興奮的跪下:“是,陛下,臣一定不辱使命!臣替關中百姓謝謝陛下了!”
林楓擺擺手,又看向蕭慶:“蕭慶,左營幾時可以拔營,劍指南山?”
蕭慶抱拳,英武的臉龐透着一抹自信:“兩日之內,左營可抽調一萬餘五千軍士動身!”
“過劍南道,抵達南山,需五日路程,平定叛匪,臣只需要三天時間,半月之內,臣擔保可以讓帝都收到捷報!”
林楓一笑,十分欣慰。
他的目光不禁掃向了蘇全等人。
對於蕭慶任剿匪大元帥,蘇全出奇的沒有站出來阻止,哪怕是蘇明不甘,用眼神不斷示意他,他也沒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