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一節 年關的兄弟(8)

“送哪去?”

李世民心中隱約可能是猜到了,但是呢,卻不能肯定,過去的皇子幾乎都是在皇宮裡完成了教育的,所以說,那些人的學問高倒是沒問題,但是呢,老師的學問高只能說明這些人會學習,可是學問高的人不代表就一定會有教授別人的能力,也不會有其他方面的本事,比如說如何真正地知道皇子需要什麼。

“鬆洲。”

李泰的話一落,李愔倒是沒什麼,而楊妃卻是直接眼淚就下來了,給李世民磕頭道,“陛下,不可啊,不可聽越王殿下的話,音兒還小,他怎麼可以離開妾身的身邊呢。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的人都不說話,只有陰妃娘娘將自己的兒子李祐藏了起來,擔心也被拉出去,雖然這小子也不是個什麼好東西。

“爲何?難道我大唐長安,堂堂的國都沒有人可以教授他們了?孔穎達大學生,于志寧太子左庶子,張玄素少詹事兼右庶子難道都不行了嗎?”

李世民每說一個人名,李泰的臉皮就顫抖了一下,因爲這幾個人曾經在鬆洲的時候也聊過,李綱針對幾人都給過評語,孔穎達呢,他是博學,而且做人也不錯,可是他沒有將自己當成孔穎達,而是將他自己當成了孔子本人了,而他其實不是孔子啊,而剩下的兩個一個有才,另外一個則是真的勤儉,可是他將李承乾當成兒子來管了,你想啊,李承乾有的時候連李世民的話都不想聽,能希望聽你的嗎?

“父皇,您說的這些的確都是人才,不過呢,算了,兒臣不說了。”李泰還是不太好意思說出來,因爲覺得會丟人現眼啊,現在的國子監這三位都是大拿啊,自己要是說了不好的話,以後可怎麼辦啊?

“你不說什麼意思,朕讓你說。”李世民卻最討厭別人吞吞吐吐的,所以看着李泰的樣子就忍不住反駁道,“難道他們的學問不夠嗎?”

“父皇,既然您讓我說,我就說吧,不過這些話不都是我一人的,他們的學問的確是夠了。但是呢,他們似乎沒有打算將自己的學問交給太子哥哥的想法。”李泰的話讓李世民愣了一下道,“什麼意思,難道他們教書不用心嗎?”

這個是不可能的,自古皇帝家的買賣都是最好做的,怎麼可能啊,而且這三人幾乎都是當初秦王府的人,怎麼會不用心呢。

“他們教書還真的不用心。”李泰的這句話要是傳出去的話,肯定會被罵死的,可是他就是如此的任性,因爲如果李世民真的覺得他是個有用之人的話,自己就麻煩了,倒黴催的,各種亂七八糟的事就撲過來了。

“什麼地方不用心?”李世民不解地問道,然後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而其他的人都坐下來了,只有李泰站在那裡,他頓時覺得自己廢話真多。

“父皇是希望他們將自己的學識和經歷告訴太子哥哥,讓太子哥哥以後可以走的更順暢一些是不是?”李泰看了一眼李麗質,讓她給自己弄一杯果汁,李麗質點了點頭人,讓人去拿了。

“沒錯,難道他們這些東西不足以讓太子學習嗎?”李世民反問道。

“啓稟父皇,如果單純論知識的話,兒臣認爲他們完全可以來教授太子哥哥,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這個爲人處世的話,兒臣認爲他們還是不行的。”李泰說到這裡,不等李世民問,就接着說道,“但是呢,他們卻覺得自己的爲人處世很好,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的不用心了。”

李世民被他繞的有點頭暈,就不耐煩地說道,“你說清楚。”

“他們的學識很高,那麼教授太子哥哥自然是沒有問題,那麼他們就應該老老實實地將自己的學識交出去,然後報告給父皇說太子哥哥學習的情況,到底是學會了還是沒有學會了,就可以了。可是他們卻還要插手太子哥哥的日常行爲,兒臣認爲這個就有點不合適了,這個也屬於不務正業。”李泰的話,在過去沒有市場,因爲老師不都是如此的嘛。

“他們如何不務正業了?”李世民還是覺得很奇怪,自己沒看出來啊。

“父皇之所以用他們教育太子哥哥,是因爲他們的學識很高,這一點是沒錯的,可是卻讓他們教育太子哥哥的爲人處世,這一點就不妥了,也是父皇的失誤所在,如果現在不糾正的話,以後恐怕會出大事的。”李泰最後幾句話來自葉檀,所以他就說出來了。

“哦?朕的失誤,在何處?”李世民還是不明白,可是幾個孩子手裡已經有了蛋糕了,所以也就不鬧了,毫無興趣地聽着李泰的話,聽不懂啊,還是手裡的蛋糕好吃。

李泰卻覺得和李世民說話真的好累啊,這樣的父皇怎麼會是個英明神武的人呢,真的很奇怪啊。倒是長孫皇后似乎想到了什麼,心中滿意地看了李泰一眼,這小子,做的不錯。

“父皇是用了他們學識,是因爲他們的學識很高,這一點是沒錯的吧?”李泰卻開始繞彎子了,這就是聰明人的臭毛病,喜歡彎彎繞。

“沒錯。”李世民卻似乎不着急,直接回答道。

“可是他們卻告訴太子如何的爲人處世,這一點就很可笑了。”

李泰這次倒是沒有讓李世民猜,而是說道,“如果說只是朝廷的禮儀,兒臣認爲他們肯定會做的很好,因爲他們都是學習過的,可是爲人處世,他們卻是不行的,如果父皇不信的話,可以查一下他們的人緣,兒臣相信定然會給父皇一個滿意的交代的,他們的人緣可不怎麼地,在朝中說是孤家寡人都不爲過,而且和同僚的關係也不怎麼地,要麼就是嘴巴臭,要麼就是爲人刻薄摳門,這樣的人自己的人際關係都處理的一塌糊塗,卻還要告訴其他的人如何才能和人處理好關係,如何才能做到一個好太子是應該怎麼樣的,父皇,這樣的人的處理辦法,您相信嗎?他們能夠告訴太子哥哥如何才能在以後的朝政當中處理好各個臣子之間的關係嗎?如果說可以做到的話,他們爲什麼自己不做到,如果說做不到的話,那麼他們這樣的人如何去告訴太子哥哥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這豈不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了嗎?”

李泰的話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說,既然你想讓那些人教育太子,可是至少這些人自己的這方面也應該做的不錯吧,他們做的那些事到底如何不知道,可是呢,他們的爲人處世卻是真的不怎麼滴啊。

李世民一下子就安靜了很多,他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然後過了一會,纔將手裡的茶碗放下,站起來看了一眼李泰,道,“擺駕御書房。”

然後外面的內侍就大聲地喊道,“擺駕御書房。”

而這裡的之前的那種熱鬧的氣氛也沒有了,都各自離開了。

李泰百無聊賴地陪着長孫皇后聊了一會之後,就跟着李麗質回到了她的宮殿裡,自己的宮殿好久沒回去了,暫時不想走。

李世民一路回到了御書房,然後坐在那裡看着手裡的奏摺,卻怎麼也看不進去,腦子裡總是閃過李泰的話。

是啊,自己想讓他們教育好太子的一切,可是他們自己做到了嗎?

這個呢,其實也就是現代的所謂的高分低能,很多人學習很厲害,可是呢,做事做人都很一般。而所謂的一白遮百醜就是這麼一個道理,似乎學習好的人,一切都是好的,可是這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歷史上有一些天才做到了,可是李承乾不是天才,很多其他的人也不是天才,而且天才真正能夠成才往往和教育的關係不大,而和自己學習的能力有關係。

李世民放下手裡的奏本,然後從一堆奏摺裡拿出一個,是孔穎達給自己上奏的,內容呢,肯定是很華麗的,將自己的才能表現的無懈可擊,然後才說李承乾在秋天的時候竟然種植了一些綠竹,按理說應該是春天種植的,可是他卻在秋天的時候塞進了自己的暖棚裡,然後就從這幾棵竹子開始說起,反正就是以小見大吧,將商紂王剛開始的時候用象牙筷子開始說起,然後就是換了精美的器皿和華麗的衣服,最後竟然可以扯到了亡國這樣的事情上,要是過去的話,他看到的話肯定會訓斥李承乾,可是此時再看看,在聯想到自己修建園子的時候被人訓斥的,就會發現這個東西是無稽之談。

爲什麼說是無稽之談呢,但凡是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商紂王本人根本就不暴虐,他之所以失敗是因爲自己的臣子周文王等人的反叛,而他當時啓用的人很多都是奴隸和女人,而不是當時的貴族,這一點和楊廣有點類似,楊廣之所以想要用所謂的科舉制度,目的就是爲了能夠掐斷或者部分掐斷那些門閥對於朝廷的掌控,可是實際上,也因爲如此,讓各個門閥開始亂起來了,而這裡面最後得勝的人是誰,不是其他的人,而是李世民,你想啊,當時李家用了七天的時間就將太原哪裡平定了,你如果說這裡面沒有準備,而是匆忙出兵的話,誰信啊?

而當時商紂王之所以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他當時的主力軍隊都在西面開疆拓土,於是被一羣亂臣賊子給攻擊了,而那個時候,自己手底下的人要麼就是奴隸,要麼就是一羣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普通百姓,你指望他們和早就有準備的周武王他們對鬥,你覺得勝算如何?

很多事,站在不同的層面上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爲如此,很多事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不一樣的。

今日,李泰的話很簡單,但是呢,當你細細分析的時候,就會發現,李泰說出了一個道理,太子殿下做事很好,學習很好,有點個人的喜好有什麼問題,難道說,一個人就不能有自己的喜好嗎?都說皇帝不應該有自己的喜好,否則的話,容易被人所趁,可是呢,李世民自己都覺得這句話是扯犢子,他做事不錯,但是呢,在其他方面的作風,說真的,不可言喻,反正在處理家庭方面,他是失敗的,在治理國家方面很好,女色,享樂方面,他再過一些年之後,就可以排上前幾了,因爲大唐的奢華和大氣是任何一個朝代不可比擬的,而這樣的奢侈來自什麼地方,就來自於宮中。

有那麼一句話說的不錯,一個朝代的風氣,根基在庶民,而魂魄在廟堂。

李世民將那封奏摺放在桌子上,在沉思,雖然他還沒辦法將自己的想法直接給扭轉了,可是卻已經給了自己一條看似狹窄卻已經通天的好路了。

不知不覺,天色慢慢地陰沉下來了,這就是冬天的情況,白日的時候陽光四射,讓人感覺到溫暖,可是晚上的時候,卻一下子就不見了陽光,只有剩下的冷冷的寒氣了。

“來人。”

李世民這是難得的一次時間發呆,沒有做其他的事,所以當他醒悟過來的時候,卻覺得自己耽誤了不少事。

“陛下。”門口出現了一個一身黑衣的人,這人應該是百騎司的供奉之一,屬於除了李世民誰的想法都不會理會的人,當然,也不會給李世民下跪,他們都是李世民的影子,可憐的直接。

“今晚太子在何處?”李世民問道。

“啓稟陛下,今晚是越王殿下回來的日子,所以太子殿下就邀請了越王殿下,蜀王殿下,長樂公主,還有幾個東宮的人,一起給越王殿下慶祝。”

“蜀王也去了?”李世民覺得有點意思,今日可是李泰和楊妃鬧變扭,而這個問題就出現在樑王的頭上,而樑王李愔是李恪的親弟弟,父親和母親都是一人,怎麼會如此的不在乎呢。

“是的,陛下,聽說蜀王聽到越王殿下欺負了樑王殿下,所以打算找他算賬。”供奉說這句話的時候,竟然有點小小的開心的樣子。

“如何算賬?”

李世民好奇地問道,“難道是打他?”

“不,打算不給越王殿下肉吃。”

“啊?”李世民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這幫孩子,就會胡鬧,今晚可以給他們一點空間。”

“諾。”

第一百七十六節 貪污錢財的兵丁是溫情的第二十五節 萬世江山分析一下就不難第一百一六節 打臉(3)第一百八十七節 太原家族(38)第三節 躁動的人羣(3)第三百零三節 血蛇出,人命歿第三百三十一節 葉氏家族(11)第三百四十九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4)第一百三九節 惡人,惡行,惡報第一百八十七節 太原家族(38)第二十五節 夜陀(3)第一百三十一節 人和人是一樣的第二百零六節 無恥無畏=作死(4)第一百五十六節 肖劍之死第一百六十節 太原家族(11)第二百四十七節 監獄幾日遊(5)第二百二十七節 過把癮就死?(5)第二百二十六節 朝堂爭辯(1)第八十四節 破浪山 老儒 宗師(2)第三十五十一節 自己發財的尷尬第四十節 威脅不了,就死皮賴臉第一百六十八節 吐乾淨第三百十八節 青雀之怒(12)第一百七十二節 讀書要讀有用的書第三百二十七節 葉氏家族(7)第一百五十九節 實物說話,用心小心第一百七十九節 太原家族(30)第二十三節殺一人救一人第三十一十節 葉檀醒來,齷齪繼續第十九節 大魚小魚都有第三十三十四節 不速之客(3)第二百四十四節 戈壁大雪(2)第二百六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17)第二十五節 肅州世家心聲(8)第一百七十節 太原家族(21)第三百九十七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5)第一百四十五節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第三百六十六節 葉檀的手腕(1)第八十六節禮物(8)第一百九十四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4)第二十二節紅眼病得治療第一百零六節 三天與三天之後(1)第二百二十一節 聖旨到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二百零六節 無恥無畏=作死(4)第二百一四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2)第一百九十二節 太原家族(43)第三十六節 老百姓需要個休息玩耍的地方第四十六節 地獄有底,人心無愈第三十一十一節 亂七八糟第一百一十節 李團圓的關係網第二百二十六節 過把癮就死?(4)第一百二八節 對決(3)第二十四節 肅州世家心聲(7)第一百零九節 樊籠書院(2)第九十七節 酒樓計劃第三百四十四節 衆籌建光明殿(4)第八節 讓我失態,你們想的太多了第三百八十四節 古槐村(2)第二百九十二節 涼州第十八節 破屋也好第四十九節 溫馨的打臉(2)第三百一十九節 有頭有臉地人定方案(6)第一百九十三節 太原家族(44)第一百五十七節 女人的心第五十八節 鏡鐵山(14)第三百零零一節 黃沙鎮的春天(5)第一百一四節 打臉(1)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七十五節 邪惡的人心第二百七十節 通州家話第二百八十七節 魏徵的無情無義(2)第五十七節 鏡鐵山(13)第七十五節 鐵村(2)第1301章 葉氏家族第四十九節 沙場揚威第二十五節 肅州世家心聲(8)第三十三十節 災後凝固人心(3)第二百九十一節 人性本善第一百零九節 不講理的佔有(10)第一百七十九節 太原家族(30)第二百零二節 老奸巨猾第一百九十三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3)第一百九十三節 侯爺當土匪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五十四節 鏡鐵山(10)第二百三十四節 太原家族(85)第二百五十二節 無厘頭的自以爲是(1)第一百七十五節 太原家族(26)第一百七十一節 分一杯羹(3)第二百八十二節 吃肉的傷害(10)第二百七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26)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三百九十零節 糊塗縣令(3)第一百八十六節 偷牛案(1)第一百零二節 不講理的佔有(3)第八十五節 雲來客棧第二百二十六節 過把癮就死?(4)第三百八十九節 糊塗縣令(2)第五十九節 羽絨服
第一百七十六節 貪污錢財的兵丁是溫情的第二十五節 萬世江山分析一下就不難第一百一六節 打臉(3)第一百八十七節 太原家族(38)第三節 躁動的人羣(3)第三百零三節 血蛇出,人命歿第三百三十一節 葉氏家族(11)第三百四十九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4)第一百三九節 惡人,惡行,惡報第一百八十七節 太原家族(38)第二十五節 夜陀(3)第一百三十一節 人和人是一樣的第二百零六節 無恥無畏=作死(4)第一百五十六節 肖劍之死第一百六十節 太原家族(11)第二百四十七節 監獄幾日遊(5)第二百二十七節 過把癮就死?(5)第二百二十六節 朝堂爭辯(1)第八十四節 破浪山 老儒 宗師(2)第三十五十一節 自己發財的尷尬第四十節 威脅不了,就死皮賴臉第一百六十八節 吐乾淨第三百十八節 青雀之怒(12)第一百七十二節 讀書要讀有用的書第三百二十七節 葉氏家族(7)第一百五十九節 實物說話,用心小心第一百七十九節 太原家族(30)第二十三節殺一人救一人第三十一十節 葉檀醒來,齷齪繼續第十九節 大魚小魚都有第三十三十四節 不速之客(3)第二百四十四節 戈壁大雪(2)第二百六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17)第二十五節 肅州世家心聲(8)第一百七十節 太原家族(21)第三百九十七節 砍樹也不是容易的事(5)第一百四十五節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第三百六十六節 葉檀的手腕(1)第八十六節禮物(8)第一百九十四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4)第二十二節紅眼病得治療第一百零六節 三天與三天之後(1)第二百二十一節 聖旨到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二百零六節 無恥無畏=作死(4)第二百一四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2)第一百九十二節 太原家族(43)第三十六節 老百姓需要個休息玩耍的地方第四十六節 地獄有底,人心無愈第三十一十一節 亂七八糟第一百一十節 李團圓的關係網第二百二十六節 過把癮就死?(4)第一百二八節 對決(3)第二十四節 肅州世家心聲(7)第一百零九節 樊籠書院(2)第九十七節 酒樓計劃第三百四十四節 衆籌建光明殿(4)第八節 讓我失態,你們想的太多了第三百八十四節 古槐村(2)第二百九十二節 涼州第十八節 破屋也好第四十九節 溫馨的打臉(2)第三百一十九節 有頭有臉地人定方案(6)第一百九十三節 太原家族(44)第一百五十七節 女人的心第五十八節 鏡鐵山(14)第三百零零一節 黃沙鎮的春天(5)第一百一四節 打臉(1)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七十五節 邪惡的人心第二百七十節 通州家話第二百八十七節 魏徵的無情無義(2)第五十七節 鏡鐵山(13)第七十五節 鐵村(2)第1301章 葉氏家族第四十九節 沙場揚威第二十五節 肅州世家心聲(8)第三十三十節 災後凝固人心(3)第二百九十一節 人性本善第一百零九節 不講理的佔有(10)第一百七十九節 太原家族(30)第二百零二節 老奸巨猾第一百九十三節 無恥的郭孝悌來了(3)第一百九十三節 侯爺當土匪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五十四節 鏡鐵山(10)第二百三十四節 太原家族(85)第二百五十二節 無厘頭的自以爲是(1)第一百七十五節 太原家族(26)第一百七十一節 分一杯羹(3)第二百八十二節 吃肉的傷害(10)第二百七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26)第六十三節 殺到鎮長家第三百九十零節 糊塗縣令(3)第一百八十六節 偷牛案(1)第一百零二節 不講理的佔有(3)第八十五節 雲來客棧第二百二十六節 過把癮就死?(4)第三百八十九節 糊塗縣令(2)第五十九節 羽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