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決勝

人盡其才,是王據眼下最頭痛的事。

不過好在,眼下前來投奔的人,倒都不是草包,最草包的尉遲循毓尚且在迎賓館裡混的風生水起,頗爲盡責,何況是其他人呢?

說起來,這些東逃的人裡,絕大多數都是這個時代的頂尖人才,絕大多數人都受過最好的教育,而且都有過仕宦的經歷,有人帶過兵,有人掌過州府,這對於魏王殿下來說,都有不小的作用。

即便是神策軍的體系和其他唐軍的體系不同,那些武官除了少部分比較優良的人才會進入五軍營,其他的人實在是尋不到用處,便塞去分管治安和捕盜之事。

這些人倒也安分,談不上什麼鬱郁不得志,畢竟如今算是劫後餘生,誰都知道,他們現在做的事,爲的不是當下考量,而是爲了將來,二皇子登基做了天子,纔是最緊要的。

只是洛陽的生活,卻讓他們有些不習慣,這裡的生活過於緊湊,每個人都入陀螺一樣,總是不停地轉動,沒有停歇,這些人已經閒散慣了,即便是爲官,那也清靜平淡,講究的是不疾不徐,靜若處子,可是這裡就全然不是這樣的了。

這裡的衙門沒有長安那邊寬敞,倒不是說衙門破舊,恰恰相反,這裡的衙門十有八九都是新的,而且裝飾也是不錯,可是同樣一個衙門,可能長安那兒的官吏滿打滿算也就七八十人,到了這裡,人數卻是那兒的十倍,事無鉅細的事,似乎都要管,下頭的吏員,雖也恭恭敬敬,卻沒有那種完全依附於上官的卑躬屈膝,大家各司其職,衙門裡各房之間互不干擾。權責卻分的很清楚。

每日清早,到了衙裡,便自己泡一壺清茶,然後開始辦公。這和長安那兒又是不同,長安的吏,彷彿都是雜吏,可謂‘能文能武’,讓他們端茶遞水。他們在行,教他們查賬,傳遞公文,他們也做,可是這裡呢,在公房裡看賬簿的看賬簿,負責公文往來的負責公文往來,去與議事堂交涉的便去議事堂,每一件事都分割了無數個小細節,然後讓專門的人去做。結果……居然沒有專職的雜役,這讓人開始抱怨起來,倒是這習慣了洛陽爲官的人反而沒有太多抱怨,便少不了和他說幾句,原來神策府和五軍府的吏員都是在編的,每年的俸祿都是不少,一旦招募進來,就得養着一輩子,偏偏議事堂每年撥付錢糧只有這麼多,若是各衙都招募幾個無用的雜役。這得招募多少人來?每年又要花費多少錢糧養着?

顯然……這是一種全新的體系,所以他們的話,總是讓人聽的一知半解,就彷彿自己鄉巴佬進了城一樣。呃……這倒還真是,相比於長安,洛陽的發展早已一日千里,當真是一座巨城,長安與它比較,還真是小郭了。

既然有了事做。迎賓館呢,又隔三差五會派人來問候幾句,無非就是問住得慣住不慣,有什麼難事迎賓館可以幫襯,再加上既然是遠道而來的客人,那魏王殿下才是主人呢,能在這裡有個棲息容身之地就已經不錯了,天下之大,既然選擇了反韋,這落腳之處也只有洛陽。

那麼……就只好慢慢融入了。

雖然有許多很不習慣的地方,可是慢慢的,也從中體會到了這裡的好處,比如這裡的商品更加繁多,衣服居然是現成的,而且款式極多,除此之外,各種胭脂水粉也是如此,反而價格還便宜一些,許許多多本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東西,比如從前,無論貴賤的人,都是用柳條刷牙,可是現在,這裡已經開始流行牙刷了,這種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兩行,上植馬尾的小玩意,不但美觀,也很是方便,洛陽人據說早就用上了,而且因爲大規模的生產,價格還不算太貴,各種款式也都有,只要你有錢,變是用玉打製的也可以買到。

這裡的生活,給人的感覺是精細,在許多微不足道的地方,彷彿都成了商賈們的商機,甚至有人打趣,說是那些有人脈或者資本雄厚的巨賈,做的買賣往往都糙的很,不是挖礦的,就是鍛鍊鋼鐵的,或者是做牛馬皮具買賣,反而是中小商賈們,在這種大本錢的買賣上競爭不多,便更多的將心思放在小細節上,比如牙刷,比如成衣,甚至是鞋襪,還有冠帽,尤其是成衣,這裡人穿的衣衫,和其他地方不同,尤其是尋常的衣服,變化尤其之大,因爲現在絕大多數普通人都是務工,而務工若是穿着大袖擺或者是開襠的長裙,不免礙手礙腳,因而這種緊身的衣服,便大受歡迎,已經有取代原有的服飾趨向,許多人稱其工服,只有在做客或者是走親訪友的時候,大家纔會將從前那種衣衫穿起來。

這裡的東西價格其實都不高,自然是得益於林立的工坊不斷的大規模生產,可是花費卻是不小,畢竟需要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早已不再是從前那種柴米油鹽的生活。

投奔來的人,加上親屬,已超過了數萬人,而這數萬人,卻都曾是這個王朝了不起的家族,如今他們已經漸漸的與洛陽融爲一體。

只是……在這種緊張又平靜的生活之後,許多人嗅到了一絲火藥味。

………………………………………………………

方靜和王方翼以及一些重要的軍將,已經齊聚在了魏王府,隨着二皇子的討韋詔書頒佈,天下的局面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長安那兒,沒有出乎秦少游的意料之外,天子的詔書爭鋒相對的來了,自然是指責秦少游爲叛黨,旋即表示要討賊,發兵三十萬,務必要誅除首惡云云。

朝廷與魏王府。終於還是徹底的撕破了臉皮。

雙方各自號令天下各鎮都督,提兵討賊,又少不得相互去聲討對方的罪行,至於朝廷的三十萬大軍。倒是當真來了,只不過……到了函谷關,便戛然而止,顯然韋家人還沒有瘋,還曉得對洛陽的進攻。風險太大,他們不打算做一錘子買賣,便陳兵於函谷關,想要以逸待勞。

秦少游的五軍營也開始集結,在各處關隘盤踞,大有一副爭鋒相對,大戰一觸即發的樣子。

隔空叫罵,顯然已經成了常態,這邊不肯主動出擊,那邊呢。似乎也想以逸待勞,大家都想佔這個便宜,偏偏爲了壯大自己的聲勢,在輿論上,又各自假裝自己的大軍即刻就要出發,要一舉直搗黃龍的氣概,倒是把關隘兩側的州縣百姓嚇得不輕,還以爲山雨欲來,誰曉得這雷聲滾滾,就不見下雨。烏雲密佈了老半天,至多的,也就是雙方斥候遭遇時的小規模搏殺,半月下來。彼此才各自傷了七八個人,一個死人都沒有,於是這才放下心,該幹嘛,當然是幹嘛去,原來只是虛驚。

只是這種緊繃的勢態裡。其實雙方顯然更加關注的,卻是各鎮諸侯的態度。

無論是朝廷的使者,還是魏王府的親信,都已經前去各鎮,與各鎮的都督聯絡,而很明顯,在長安和洛陽的詔書都下達之後,諸侯們的態度,卻是微妙無比。

他們呢,這邊的人答應的好好的,另一邊的人呢,似乎也沒有拒絕的意思,至少絕大多數的都督都是如此,可能上午見了朝廷的使者,表達了自己的忠心,晚上又在私邸宴請了魏王的人。

這種態度,完全是根據自身的利益,在進行觀望,頗有點吃了東家吃西家,誰在朝廷就支持誰的意思。

其實這情有可原,如今局勢並不明朗,韋家那兒,固然是天怒人怨,可是畢竟代表的卻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天子還在呢,天子畢竟還是二皇子的爹,哪裡有兒子要揍爹的。魏王府呢,似乎也佔着大義,不過……憑什麼爲你拼命?

這些人,顯然對於廟堂上的一些人更加油滑的多,他們如今已成了大唐王朝真正的食利者,一切的考量,已是自己的領地了。

不過……也有一些人,是堅決反二皇子的,當初韋氏分封之時,其中韋家的子弟,成爲都督的有八九人之多,這自然是爲了遏制秦少游的考量,同時也有藉此機會,借殼上市,讓韋家從中牟利的心思在。

這些人,自然是無法蛇鼠兩端的,他們絕無可能得到二皇子的‘原諒’,既然秦少游要反韋,反的自然就是自己,這個時候……自然是響應朝廷號召,驅趕了秦少游派來的使者,一副勢不兩立的樣子。

尤其是河南府之南的威武三鎮,他們佔據許州、淮南一帶,與楚地的幾個韋家都督們聯合起來,厲兵秣馬,大有一副爲王先驅的氣氛在。

威武鎮都督韋陳亮乃是韋氏的堂兄,封地便在土地肥沃的許州,此時已是四處提兵,大有整合其他各鎮韋家諸侯,北伐洛陽的意思。

如今……已經聚了十萬精兵,除此之外,還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參與,此人頗爲囂張,屢屢讓小規模的兵馬侵犯河南府的邊境,襲擊商隊。

這種襲擾,顯然只是開胃菜,好在他也沒有瘋,雖然不斷襲擾,卻是不派兵全力出擊,他的自信只是來源於魏王的絕大多數兵力都用在了堤防函谷關的官軍方面,實在分身乏術,根本就無法兩面作戰。

至於主動出擊,當真去襲洛陽,他卻沒有太多的把握,倒是面對這種襲擾,秦少游的態度,反而讓他有點兒得意了。

秦少游沒有動怒,而是隔三差五的派出了使者,宣明瞭二皇子的政策,無非還是老生常談,二皇子殿下只爲兄弟報仇,目標只有韋后一人,至於韋家其他人,絕不針對,希望幾位都督能夠棄暗投明,等到二皇子克繼大統,韋家恩榮必定勝於今夕。

韋陳亮聽了只是覺得好笑,這種鬼話他怎麼會信,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韋后沒了,韋家就是滅頂之災,這個道理,誰不明白?偏偏秦少游和李重福二人,居然還在玩這樣粗劣的把戲,真把人當做是傻子嗎?他是決計不可能與秦少游媾和的,這秦少游和李重福,是在白費功夫。

不過……秦少游的低姿態,卻還是讓齊聚於許州的各都督精神一震,很明顯,秦少游未必就是想要和他們媾和,想必是無法分身作戰,想把所有的精力用於朝廷,所以才用這樣的緩兵之計,無非是想要穩住許州方面的聯軍,藉此全力西進,以圖一鼓而破長安。

如此說來,秦少游不但要分兵把守他的河南府以及三十餘州百來個縣,以防周圍的諸侯侵吞和兼併他的領地,同時又要集結大軍,與朝廷對峙,顯然許州的聯軍,他是窮於應付的,或者說……他明知道媾和的可能微乎其微,卻依然不斷在嘗試,這就說明,他確實是沒有辦法了。

如此一來,秦少游的心思,給了韋家的都督們極大的鼓舞,便是連幾個猶豫着的韋家遠親,這時候也似乎下定了決心,直接發兵來援,越來越多的大軍開始聚集起來,韋陳亮倒是不急於決戰,反而是慢慢的積攢着實力,同時加大了對秦少游的襲擾力度,一封封奏疏,也往長安方向去,目的不言自明,這是希望朝廷能夠抽調更多的軍馬,能夠牽制更多‘叛軍’。

………………………………

全章送到。。

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192章 事態升級第607章 其心可誅第388章 寶藏第370章 還都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585章 事急矣第114章 惡有惡報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573章 禮不可廢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6章 萬劫不復第284章 無路可逃第104章 愛民如子第104章 愛民如子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256章 攤牌第162章 保家衛國第128章 一本萬利第290章 勝者爲王第479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343章 生與死第486章 無路可走第150章 當狗遇到狼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469章 夢魘第612章 拼了第42章 事了拂衣去第22章 好第562章 歸降第561章 爲了活着第218章 真龍天子第631章 軍鬧第268章 業報第370章 還都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557章 攻城第280章 位極人臣第232章 皇孫又如何第355章 人心第164章 卿本佳人第260章 徹底完蛋第100章 天子殺機第393章 大展宏第195章 攤牌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364章 殺招第567章 糊塗天子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452章 聖天子第464章 諸葛弩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123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225章 爲君分憂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303章 重賞第279章 情投意合第264章 求婚第388章 寶藏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95章 得賜殊榮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78章 果然如此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634章 攻心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410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383章 大禮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7章 走馬上任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287章 決戰第428章 死定了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5章 悟了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274章 心術第575章 五軍府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29章 最後時刻第50章 官路亨通第72章 爲人師表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335章 扒了一層皮第432章 人贓並獲
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第415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192章 事態升級第607章 其心可誅第388章 寶藏第370章 還都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585章 事急矣第114章 惡有惡報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573章 禮不可廢第6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6章 萬劫不復第284章 無路可逃第104章 愛民如子第104章 愛民如子第403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256章 攤牌第162章 保家衛國第128章 一本萬利第290章 勝者爲王第479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343章 生與死第486章 無路可走第150章 當狗遇到狼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469章 夢魘第612章 拼了第42章 事了拂衣去第22章 好第562章 歸降第561章 爲了活着第218章 真龍天子第631章 軍鬧第268章 業報第370章 還都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557章 攻城第280章 位極人臣第232章 皇孫又如何第355章 人心第164章 卿本佳人第260章 徹底完蛋第100章 天子殺機第393章 大展宏第195章 攤牌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331章 富可敵國第364章 殺招第567章 糊塗天子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452章 聖天子第464章 諸葛弩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123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225章 爲君分憂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303章 重賞第279章 情投意合第264章 求婚第388章 寶藏第447章 風雲變色第95章 得賜殊榮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78章 果然如此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634章 攻心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410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383章 大禮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6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7章 走馬上任第185章 神仙打架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287章 決戰第428章 死定了第130章 國本動搖第5章 悟了第386章 良善之輩第274章 心術第575章 五軍府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29章 最後時刻第50章 官路亨通第72章 爲人師表第278章 可憐之人第335章 扒了一層皮第432章 人贓並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