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

“主公,嚴先生過來了,還把常浚、徐溫和李龍生給喊過來了。”向傑在一旁見到薛洋從行宮內宅走了出來,頓時笑道:“這一次可是軍政兩方大員全都到齊了。”

“來說說東南海港開發的事情吧。”薛洋在嚴明等人進來之後開口道:“如今東南各地大部已被我掌握,水上行船交通超越以往,如今民政部和東南各省應趁着平南軍在嶺南征戰,軍用大於民用之時,軍政聯合,迅速開發建設海港,戰時供大軍水師出征所用,平時則爲商貿往來之據點。如此江南經濟發展才能倍增。”

“主公所言甚是。”嚴明在旁邊點頭笑道:“今日臣三人前來真是想上報此事,如今江東、越東和福建三省打算聯合開發五大港口,以此溝通整個東南三省聯絡,方便軍中物資南下的同時,也爲三地發展助力。”

“你們選了哪幾個地方?”薛洋在旁邊若有所思的問道:“關於海上港口興建,民政部可曾有過規劃?”南平王府這一年多來基本上都是軍政大於民政,軍政因爲南進方略的執行,也牽動着整個王府和東南絕大部分精力,民政這一塊則基本上執行的是撫民以靜的策略,以寬鬆的政略來讓民間自行發展。所以薛洋和袁襲等人平日裡對於民政關注的並不多,只是將發展大略下發,交給嚴明自行規劃部署。

“目前,以杭州、望海、台州、福州和泉州爲五大港口,有王府投入人力財力修建新式港口。”嚴明將自己三人聯手製定的東南五大港口建造規劃送到薛洋手中,隨後道:“至於其他小型港口,則有三省布政使府自行籌建,民政部打算以五年時間,將五大港口一一建成,連同到時候拿下的嶺南各地,將整個東南各地串聯起來,形成以海上航路爲主要交通線,以陸上爲輔的方式,連通東南。”

嚴明選擇的這五個港口基本上和薛洋記憶中後世東南一帶的著名大港大致不差,所以他沒有其他意見,反倒是將港口建設細則大致說了一遍,而且更多的還是帶着後世的一些記憶。這些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更多的還是一種啓迪和引導,在如今這個時代,海上行船畢竟還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就算是如今以水師船隊的實力,在東南這個風暴頻發的海域,還是時常會遇到危險。所以如今的海港建設除了基礎設施和碼頭等陸上設施之外,還需要配備專門的巡邏船隻,方便巡航的同時,也是注意對海上救援的考慮。這些薛洋只是提了一下建議,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民政部統一籌謀。

不過伴隨着海上港口的興建計劃通過,三省布政使府和民政部聯動之後,海上市舶司和海關就隨之開始逐步完善起來,城外管理海上商貿和稅收的主要部門。由三省和民政部聯合組建,市舶司歸屬民政部管轄,海關則隸屬於民政部戶司。

如此一來,在薛洋的干預之下,整個東南伴隨着平南軍的逐步往前推進,後方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飛速跟進,繼陸上的閩西南直道計劃之後,五大港口的集中建設也讓整個東南都變成了一個繁忙的大工場,無數百姓在民政部和後勤部的統一調度之下,從各地趕來,大量的建設物資從四面八方裝船起運,送往這五大港口所在地。除了後勤部的施工隊伍之外,這一次三省布政使府和民政部還僱傭了民間的建設團隊參與施工,五地同時開工,在民政部投入大量資金進來之後,這五大港口幾乎是一天一個樣,短短半個月之間,杭州原本的碼頭之外,新建的十一個深水港口設施就已經開工了,無數的工人在工地之上往來勞作,爲新港口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主公真是神人,這什麼滑輪組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我怎麼不知道?”杭州碼頭上,有感於工人往來拖運建築材料的不易,薛洋將滑輪組的理念告知了施工團隊,在隨後幾天時間裡,依靠着集體的智慧,這種簡單實用,但是卻方便省力的輔助設施就迅速風靡各地。

“這東西古人早就知道了,只不過你沒想到而已。”看着向傑那驚詫的面容,薛洋搖了搖頭,他已經讓陳燁去着手帶人研究齒輪和更復雜的滑輪建築器械去了,這些東西其實古代都有,只不過要麼是失傳了要麼就被用到了別的地方,想不起來而已,活脫脫將科技樹技能點歪了。

“有了這個神器,這五大港口起碼可以提前三個月交工。”向傑在旁邊哈哈一笑,也不理會對方說的是什麼,反正對於他而言,只要能用那就是好事。

“這是水師送來的急報,嶺南海上決戰只怕就在近期了。”向傑隨後將一份急報遞給薛洋道:“不過嶺南外海最近風暴頻發,如果天氣不好的話,戰事有可能還要往後拖。”

“告訴水師雷凌,不要着急。海上風浪本就難以預測,讓他安全爲上。”薛洋點了點頭隨後道:“讓水師抽調專人研究東南沿海的水文和天氣變化,這些東西也有些規律,讓他們慢慢摸索,不要着急,同時轉告陸翊,嶺南攻略可以放慢一點,那邊不像北境還要估計秋冬嚴寒,嶺南一年四季幾乎都是夏天,可以放慢腳步,穩紮穩打。”

對於前線的戰事,薛洋倒是不擔心,在李振也趕過去協助陸翊處理後勤事務之後,整個嶺南基本上全都交給了南征指揮部處置。而且實際上對於目前的平南軍來說,戰場之上的事情反倒不是主要的,戰場之外的各式各樣的複雜問題纔是困擾陸翊的大難題。其中後勤運輸和道路交通已經成了重中之重,嶺南多山地,而且煙瘴叢生,饒是平南軍在東南征戰一年多,部分軍隊甚至於有數年之久,到了嶺南很多都無法適應。而這也是薛洋下決心建造海港的原因,相比較直道建設費時長久,海上交通對於目前的平南軍來說是最便捷的。

“讓各地加快速度,必要的時候可以抽調前線戰俘來加入施工隊伍,確保各大港口如期完工。”薛洋放下向傑送來的急報之後,起身道:“要讓海上變通途,我們纔剛剛開始,這第一步必須要走好。”

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
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