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

“關寧,江州就交給你了。”楊功在率軍跟隨向衝往東南方向補防的時候也將自己抽調出來的三千名弓弩手一次性全都交給關寧負責,協同攻擊江州城。

向衝的部署,其關鍵點在關寧的攻城大戰上面,只有攻城越急促才能讓錢鏐的馳援速度越快,從而逼迫他不得不在中途和第一衛主力決戰。

“你就放心好了,今日攻城大戰必定打響!”關寧是信心滿滿,雖然城內足有兩三萬守軍,但是第一衛卻根本沒將其放在心上,鎮南軍也根本沒有膽子出城和第十一都野戰,靠着一都之衆,他甚至於就可以將其壓縮在城中。

“命令各部,給我負土填河。”第一衛主力離開之後,城內的鎮南軍也開始出現了一絲動靜,但是此時第十一都卻根本每給對方機會,在水師戰船逼近江州城的岸邊開始沿着水道進入江州護城河之後,當即命令弓弩手在東城外圍列陣掩護,第十一都全軍負土開始填河而進。

江州的護城河除了和大江相連,而且溝通贛水,城高溝深,原本是以逸待勞,居高臨下。但是在水師將舟師船隊開進來一字排開,擋住了湍急的河流之後,靠着填土和不斷傾注大石,第十一都的進展速度倒是不慢,而且很沉穩。

這一下也讓城樓上的守軍坐不住了,不斷的以各式各樣的武器往外攻擊,但卻都在第七都的三千名弓弩手面前鎩羽而歸。那幾乎是人手一張小型化的大黃弩,再加上足足一百三十架弩炮和改進型的投石車源源不絕的開始發起進攻之後,幾乎不需要第十一都做什麼防護,片刻之間就直接將對方的反擊給硬生生的打了回去。

而且在隨後,第七都的弓弩手甚至於單獨列陣,和從南城竄了出來的江州守軍打了一仗。也正是這一仗讓鎮南軍再也不敢出城,兩萬多人的兵馬硬生生的被對方一萬多人給堵在了城中不敢動彈。那一瞬間直接擊發的成千上萬的弩箭刺破了所有守軍的信心,遠程打擊源源不絕,甚至於根本沒有停歇的跡象。沈家在結合了弩炮的發射原理之後,將幾乎所有的弩機全都重新設計了一遍,原本緩慢的擊發設計改成了扭力發射之後,弓弩的發射速度甚至於已經接近弓箭,而且不需要多大的力道就能勝任擊發。

這種辦法在將大黃弩小型化裝備到單兵之後,一旦簡化了發射弩箭的難度和中間的間隔,那麼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那就是一場災難。當初沈家改進大黃弩的時候實際上是把單矢弩的部分優點化入其中,使得如今的大黃弩輕便簡單,甚至於很多部件直接都是鐵製的,如此一來就讓士兵在戰場之上真正的能將弩當成了主戰兵器。也讓遠程的弓弩手第一次可以單獨承擔作戰任務,而不是其他兵種的助手。

第七都從一開始就承擔着薛洋想要打造專業化兵種的試驗,而這麼多年來第一衛長期駐守金陵附近,除了第一時間得到新式武器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向衝靜下心來有足夠的時間去試驗這種設想。

如今第七都這三千名弓弩手發揮出來的作用甚至於比起第十一都還要大,不僅僅獨立將出城作戰的鎮南軍大的灰頭土臉的逃了回去,而且在接下來的掩護第十一都登城作戰之中,甚至於拿出了無數奇奇怪怪的武器參與攻擊。

“你們這怎麼還有連發弩?這個沈家不是說復原不出來了?”關寧這邊的填河任務幾乎不需要任何指揮,放下了兵器的六千多第十一都的將士來來回回幾乎是將東城當做了一個大工地,靠着弓弩手的壓制,甚至於很多士兵幾乎是肆無忌憚的脫下了甲冑,開始喊着號子推動大石前進。而這也讓關寧有時間可以仔細觀察第七都弓弩手拿出來的那些奇怪的武器。其中對方那不斷轉動對着遠處的城牆射擊的連發弩更是讓他好奇不已。

“這不是連發弩,這是連發炮,主公取的名字,不過兵仗局那邊的新式武器要出爐了,所以這種連發炮就沒有繼續製造,如今就只有這區區五架,正好可以出來試試手。”楊功的副手是金陵講武堂出來的第一代專職研究弩炮和弓弩的將領吳彥成,此時見到關寧發問,頓時笑道:“指揮使,待會你攻城的時候這傢伙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現如今只是校射。”

“的確是像炮,跟弩炮差不多大的個頭。”黑漆漆的連發炮甚至於通體全都是金屬打造,而且旁邊還帶着一個個調整方向和射角的曲柄,這一切都讓第一次見到的關寧好奇不已。

其實連發炮只是當初薛洋和沈長青說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後世見過的一下連發槍的知識,原本是啓迪對方在火藥出現之後能夠快速運用到槍支上去的,從而避免早起走過的彎路。但是沒想到的是沈家的那些工匠將這些吸收之後卻仿造弩炮造出了眼前這個怪物,五枚弩箭連發,通過拉動連桿和依靠反彈之力復位的辦法,讓操作士兵能夠以極快的速度操控,而且爲了使得弩箭的填裝速度跟上去,沈長青甚至於還親自出手,直接拿出了類似於後世機槍子彈的彈鏈。這個超越薛洋認知的東西讓他有一段時間看沈長青的目光都猶如看到了怪物一般。

不過這種東西雖然因爲薛洋的出現採用了後世的很多知識,將冷兵器的威力幾乎發揮到了極限,但是在金陵兵仗局秘密製造出來火藥之後,連發炮就被迅速叫停。這種東西消耗太大了,以至於在有了其他替代辦法之後,不論是薛洋還是沈長青自己都看不上,用不起。

不過也正是因爲如此,如今的天策軍各部當中,也只有第七都持有幾架連發炮,而且還是唯一僅存的幾架。

“指揮使,江州守軍開始派出信使了,要不要攔截?”關寧這邊尚且有些疑惑,但是還沒來得及詢問的時候,前方士兵匆匆來報,一下子讓他瞬間眯起了眼睛。

“繼續填河,不要管他們,我們第十一都的任務就是拿下江州城!”關寧一聲怒吼,隨即朝着吳彥成道:“老弟,稍時我帶隊攻城,就看你能不能護着我上城牆了。”

“指揮使放心,末將也跟着你們一起上去。”吳彥成笑道:“我第七都各部都可以隨軍近距離參戰。”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線震動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錢換官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九百七十五章 眉縣大戰(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線震動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一章 拿錢換官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九百七十五章 眉縣大戰(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