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

bookmark

“夏州大戰,第三都和第二十都已經將出城的拓跋思繼一戰打回了城內,党項騎兵兩萬人損失過半,現如今龜縮在城內再也不敢出戰了。”十三司送來的消息讓殷紅林松了口氣,轉而朝着杜廣義笑道:“你們第四衛的戰法還真是奇怪啊,這好端端的怎麼跑去打夏州去了?朔方城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杜廣義倒是沒有殷紅林的好奇,陸盛此舉雖然看似有些因小失大,但是卻非常穩妥,夏州這地方是北上朔方城和陰山草原最大的障礙,不將党項人解決,那麼自己這五萬多人一旦北上,後勤輜重隨時有可能會被對方切斷,到時候拓跋思繼若是再和李克用聯手的話,那麼對於天策軍來說,就是個巨大的威脅。索性還不如在這個時候,反過頭來將其徹底掃平,然後大軍北上,就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了。所以他聞言笑呵呵的點頭道:“你不也沒意見嗎?”

“廣義,你什麼時候也學會藏着掖着了?”殷紅林有些無奈,不過隨即道:“既然他都在夏州打起來了,那索性一戰打掉拓跋思繼的最後念想,讓各部立即出擊,沿夏州、綏州、宥州和銀州等地四面出擊,只要是党項人聚集的地方,除非他們立即出城投降,否則各部可以立即攻城,將党項人的兵馬盡數絞殺殆盡。”

這是一個涉及到各州郡的龐大的包圍圈,爲了不引起党項人的注意,甚至於此刻殷紅林才下達了命令,讓各部兵馬驟然間縮小了包圍圈,從而截斷各州之地前往夏州增援,從而將党項各部擊殺在馳援夏州的路途之中。

党項八部分部在周圍數州範圍之內,此前夏州被圍就已經得到消息了,加上此時,拓跋思繼兵敗之後,更是不顧一切的命令周圍各部落騎兵朝夏州馳援,所以殷紅林的命令從一開始就快速讓各地紛紛陷入廝殺當中。

天策軍各部幾乎不約而同的採取了各式各樣的伏擊戰術,以步軍對付騎兵,想要打出彩來,伏擊戰術是最好用也是傷亡最小的戰法,所以等到殷紅林來到夏州附近和陸盛匯合的時候,各路消息也隨之快速送了過來。

“我看看,我的天,老柴居然也學的這麼狡猾了?”陸盛搶過一份戰報,見到是柴再用的,頓時樂的哈哈大笑道:“紅林,你自己看看,老柴居然會夜襲,我一會他和老王一樣,一根筋到底,都只會打進攻戰呢。”

“第十九都在銀州西北方向的山區,伏擊党項細封氏騎兵,打了個滿堂彩啊。”殷紅林點了點頭,轉而朝着杜廣義道:“我聽說這個細封氏好像是党項八部當中僅次於拓跋氏的部落,足有騎兵一萬多人,平日裡也不太服從拓跋思繼的命令,這一次怎麼傾巢出動馳援夏州?”

“應該是脣亡齒寒吧。”杜廣義這幾天蒐集過党項人的資料,所以想了想之後道:“細封氏一直想回陰山草原,對於黃河南原這塊土地不太滿意,覺得陰山附近的河朔草原水草豐美,所以這些年基本上未曾出兵跟隨拓跋思繼南征北戰,轉而不斷將族人派遣去往北方。”

“這麼說,我們要北上,是不是可以藉助於這個細封氏?”殷紅林點了點頭之後轉而道:“讓十三司傳訊,着令第十九都立即將細封氏的所有俘虜全部送來夏州,我們設法試試,至少要讓細封氏把黃河浮橋給我們搭建起來。”

“你的意思是,讓細封氏一分爲二,一半幫我們駐守黃河南岸浮橋,一部分前往朔方城,如此一來族人分列之下,細封氏就算是想跟拓跋思繼跑,也會心有顧忌?”杜廣義一愣之下,隨即明白了殷紅林的心思。在如今天策軍還需要往北打的情況下,高濟那邊是絕對抽不出更多的兵馬前來支援,而且下一步大軍主力甚至於還要東出中原作戰,所以他們這支軍團基本上就是有限的機動兵力,是絕對沒辦法長久在此地駐守的。

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分化瓦解党項人,幫助自己撐過這一段時間,給自己騰出手來解決最大的麻煩。

不過杜廣義雖然猜到了殷紅林的想法,但是卻對此並不太認同,很顯然,天策軍從未有過將後勤輜重交給外族人尤其是一個心懷敵意的外族人手中,這等於是讓對方掌握了自己這邊的命脈,真要是有人心生不軌,那麼絕對是對自己的致命一擊。

“先上報高帥吧。”殷紅林也知道這個法子的弊病,所以見到杜廣義沒有說話,也就沒有繼續強求。

但是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當細封氏在內的大隊俘虜被陸續送到夏州城下之後,直接讓城內的拓跋思繼眼睛都紅了。党項八部兵馬在短短數天時間內,甚至於已經有六部被迅速擊潰,除了夏州之外,甚至於宥州和銀州的府城都被天策軍強勢炸開城防,大軍一刻不停的在黃河南原分進合擊,驅逐党項人,甚至於有部分人手已經被逼的不斷往北,直接抵達了黃河岸邊。

如此一來,基本上黨項八部的兵馬在這次爲期數天的大戰之中被盡數圍剿殆盡,大量的牲畜牛羊也在隨後變成了戰利品,被大肆驅趕到了夏州城外,天策軍在逐漸集合的時候,自身的補給靠着繳獲再次充盈起來,甚至於後續的輜重大隊都被打發回長安。

“第三都和第二十都繼續往北,帶着這些俘虜,將各地蒐集到的木料擡回黃河岸邊,迅速搭建浮橋過河。”殷紅林這一次直接將配屬的所有弩炮全都交給了陸盛,轉而道:“黃河在北邊的寬度大致也就數百丈,靠着弩炮支援,你們可以一波直接打到對岸去,後續兵馬秀峰和李讜你們跟上,不要給李克用機會,他既然想逃回草原,那索性直接將他們打出陰山,往後河朔草原就是我天策軍的養馬之地。”

“讓細封氏去養馬,這倒是不錯。”杜廣義點了點頭,殷紅林的法子這個時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河朔草原若是被天策軍清空的情況下,細封氏的族人倒是可以和當地的漢民雜居在一起,成爲天策軍的養馬人,這對於急於壯大的騎兵和後勤輜重運輸來說,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缺了一環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七十章 亂象紛紛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
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缺了一環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七十章 亂象紛紛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六百三十章 反咬一口(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