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談崩

119談崩

鄧昆喝下這茶水之後,感覺到嘴裡一陣濃郁清香,香甜的液體進入喉中,那一種飄飄然暢快甜美清新的感覺簡直欲罷不能。鄧昆頓時在心裡大罵,奢侈呀。他見過奢侈的,但是沒見過這麼奢侈的。用的最精緻的好茶,這也就算了。裡面還放了非常稀罕的蜜和果汁調配出來,可能還有其他的東西,他喝不出來,不代表沒有。

鄧昆再傻也是知道,這樣的茶如果放到外面去,沒有三五百文以上的銅板,是吃喝不起的。想自己平日裡也就是愛喝喝山泉林茶,什麼時候喝過這樣的東西!一時間,他的心裡有打破禁忌的快感。

頓時,鄧昆感覺到自己對不起授業恩師,對不起明教。這絕對要不得,鄧昆猛的站了起來,卻是把茶推在一邊,他只喝了一口,卻是再也不肯喝了。

趙榛道:“大師真的不喝了?”鄧昆道:“我事前不知,想我明教衆人本是窮漢,哪吃得起這樣的茶。我如果這樣喝下去,上了癮頭,還怎麼算做是爲天下窮苦人做主的明教子弟?”趙榛道:“只此一杯也不吃麼?”鄧昆高風亮節道:“既然要做到信守教規,那就由現在做起。我既然決定不喝,那是絕對不會再喝的了。”

“原來如此,果然大家風範。”趙榛點頭,一張笑眯眯的臉湊到對方的眼前,溫文爾雅的說道:“大師來我青石城,有何見教哇?”

面對信王這般開門見山的性子,鄧昆卻是喜歡的,當下道:“聽王爺千歲要興兵攻金,可有其事?”鄧昆想說的是,讓他不要着急現在共打金國。畢竟金國主攻,你防守好,就能大量的殺傷敵人。他來此,一個目的是想代表明教與信王取得一定的聯繫,另一方面也是想勸解信王以守爲主。畢竟金軍以野戰出名,而明教這段時間比較封閉,不知道信王軍的厲害,還以爲他們打野戰打不過金兵。所以,他想勸阻信王趙榛。

趙榛卻是反道:“聽說明教有連弩車一物,平日裡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爲巧妙的是長爲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繩子繫住,射出後能用齒輪迴撤迅速捲起收回。”弩車其實宋金兩國中都有了,只是效用緊密度和威力不同。但真正說起來,還是明教山中隱藏的武器好!

鄧昆聽後大吃一驚,他失聲道:“王爺如何會知道的?”隨後他立刻反應了過來,立刻說道:“沒有,我們明教只是個小小的教派而已。”趙榛繼續說道:“我聽說明教有噴火器,是用柱子或鐵管所製成的,可以填裝火藥發射瓦片鐵皮。”

聽到這裡,鄧昆的眼睛幾乎瞪的無比的巨大,他頓時狐疑的看着董成,這些只有明教高層知道的秘密,也只有董成可能泄密了。董成看到師兄看他,也有些惱火。他回瞪着鄧昆。倆人的眼神先是碰撞出了火星,而後漸漸的都柔和了起來。

鄧昆知道,小師弟少年老成,捨命離開大山去金兵霍亂的北方冒死將爺爺接到南方。他不是怕死的人。而他爺孫倆對明教忠心耿耿,更不是叛變教會之人。所以鄧昆的眼神漸漸的軟了下來。

雖然知道不是小師弟泄密,但是鄧昆還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這個信王趙榛是如何知道的。

趙榛微微一笑,說道:“在遙遠的海的那一邊,有個美麗的地方。那個地方很大,足有好幾個中原那麼大。那裡是無主之地,是一個天然的大糧倉。那裡的特產無數,有一種叫玉米的糧食,能畝產一千多斤,還不怕乾旱。那裡土地肥沃,如果種地,年年都可以獲得豐收,食物多得不得了,只要佔領了那裡,就可以有想都想不到堆積如山的食物。”

趙榛說的雖然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依然吸引了鄧昆與董成的注意力,就連韓峰左也來了興趣,對趙榛說道:“這個地方在哪裡?怎麼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難道是蓬萊仙島?”

趙榛答道:“出海,一直向東,窮盡數萬裡之遙,就可以到達那裡。從海路去的話,可能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從北冥之海走陸路的話,時間更長。”韓峰左赫然說道:“從海路走?人怎麼可能在海上行進半年之久?”

趙榛簡單道:“不要緊,船造大一點就可以了。所以想到達那個地方,必須有足夠的準備,還有足夠的海洋知識和足夠大的船隻。”

董成與鄧昆有些疑惑,董成說道:“我現在相信你是要去到那裡……不過你的志向也太遠大了?那等於是海外窮夷,真有你說的這樣的地方?能比得上中原?”

趙榛遙望遠方天際,說道:“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親王個,我想要的也只是打敗了金國。而後到大海之上,漂洋過海,佔領那遙遠的美麗大陸,僅此而已!”

他的話,其實是讓韓峰左聽的。讓他回去給張浚彙報。讓張浚知道他其實不是想佔領中原與趙構爭奪皇位。其實他說這話,也是想避免雙方的衝突。當然至於對方信不信,趙榛就管不着了。

董成道:“王爺千歲,您說的那個遙遠的大陸,我都沒聽說過。雖然您描繪的有聲有色,但是我不太明白。您爲何說要佔領那個大陸?最少等您建立海軍去那個大陸的時候,還很遙遠啊!”

趙榛笑着說道:“我只是說說我的想法罷了,就我所說的那個大陸,如果不主動進攻,什麼時候能夠拿下來?金國軍隊也是一樣。還有,你們明教的武器是可以用來對付金國。老是私藏起來,也沒多大的價值。至於你們說的防守爲上,其實認真說起來,現在我大宋弱而金國強。我大宋國在一年之內可說是無力動兵北伐,只能被動防守。而金軍舉族數十萬兵,卻是從江淮地區朝發夕至南下攻城略地。現在如果我們北方的信王軍守而不攻,就會錯失良機。有這麼一句話,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鄧大師以爲如何?”

鄧昆嘆道:“既然如此,算是我白來了,我只一心求穩,可卻不想思慮不周。”

趙榛道:“大師能來我這裡,我是高興的緊,其實對於明教教義,本王也有認知,天下大業,是百姓頂起來的。百姓爲重,君爲輕,這是唐朝時候太宗李世民說的話,也是大實話。我與明教只恨緣淺,大師既在,趙榛當然是要求教的。不過在下覺得,明教教義,雖是大好,可也有偏頗之處。”

鄧昆一聽喜了,堂堂信王趙榛,這是要和他談論明教教義呀。看來自己第一件事情雖然不成,但是第二件最重要的讓自己的明教教派與趙榛有所聯繫,而後試圖改變信王的思想。讓他與明教一起,實現天下大同,光明世界的夢想。

當下,鄧昆說道:“王爺千歲認爲我明教什麼地方偏頗了?”趙榛道:“明教之好,實有獨到之處,天下百姓,江山社稷的維護,可以說以明教教義來維護國家爲上策。但明教的這種大同實在卻太過了,是無法實現的。”

“你們在教義里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可以說是莫名其妙!聽說你們明教吃菜不吃肉。是的,在艱苦時期,大家沒吃的,只能吃菜。但是比如說,人都快餓死了。但是有一頭死牛,你是吃還是不吃。我認爲艱苦樸素是可以宣揚的,但是絕對不能死板教條。”

“還有,一樣米養百種人,人人的心思都是不一樣的,想要事事大同,這不是迂腐之說麼?必要之事,非一言獨尊纔可,比如一個村落一個國家,領導層決定一件事情,怎麼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自然不能。如果能讓大部分人都滿意,就已經難能可貴了。”

“明教的教義雖然好,但是不可能讓百姓們,去評定皇帝每一道命令的好壞,而去看執行不執行。比如金兵入侵,一道命令下去,就是要人人依從,順我者生,逆我者殺。這樣我們的國家纔可能保存,纔可以不被亡國!”

“還有完全的平均也是不行,還是那句話,一樣米養百種人,有人勤勞有人懶惰。勤勞的人在大同世界裡就吃虧,懶惰的就會越來越懶。倒時候勤勞的便會學會懶惰,而後大家連吃的都會沒有的。所以我提倡的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政策。田地不夠那麼多人種,大家都搶田謀生,那我們就躲開工廠,多辦商貿。讓大家都有飯吃,都有衣服穿。到時候只需要特殊照顧一下老幼病殘等人,給他們以生存的衣服食物便可。嗯,我的意思大師覺得如何?”

這番話說的天崩地裂。趙榛一棍子下去,把明教最主要的幾條主張給說的一無是處。如果趙榛只是一昧的漫罵,那鄧昆自然不會放在心上,可趙榛如此說法,說的有理有節,深入人心。

道理簡單,可是是未來多少百年摸索出來的道理。似鄧昆這般的,自有自己的想法,也有一定的學問,所以他明白趙榛說的是正確的,所以這樣給趙榛一說,竟然不能辯駁。

“你……你……”看見鄧昆這樣鬚髮皆張的樣子。趙榛笑道:“天下只要沒有苛捐雜稅,老百姓便能有活路,天下就會太平。如果能大行工商,兵精減政,國家便能富足,百姓便可負擔減少。甚至,我想將來減少甚至免去農業的稅務,也不是不可能的!”

趙榛簡簡單單,以多出九百年的知識把鄧昆說住了。如果鄧昆只是一個一無所知的明教狂信者,那他就不講道理。可鄧昆是一個有着自己主張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點,還有一定的知識。

假如趙榛和鄧昆打鬥起來,不講道理,鄧昆就可以長身而起,拔劍以戰之。可惜的是趙榛擺出了一副笑臉講道理,並且一口一個大師的。這個時候,鄧昆上頭領導多多,就明教將來的走向,與明教主要重任來說,也算不到他的頭上。給堂堂一位大宋王爺這樣叫着,心裡不美,那是假的,卻叫他還如何翻臉呢?

可是趙榛下一句話,算是徹底的得罪了鄧昆。趙榛直接說道:“明教很多教義也很好,我想如果我爲明教教主,帶領明教衆人整合我信王大軍和治下百姓,一起建立一個朗朗乾坤不是更好。”

鄧昆聽後,揚身而起喝道:“荒謬,荒謬,世上豈有如此道理。我明教乃是堂堂聖火聖教,爲萬千百姓謀取利益的教派。豈能讓你這個一代王爺掌握住?簡直是癡心妄想!說了半天,原來你是想吞併我們明教。趙榛,你起來,我不與你多說,只有用刀劍說話,你不是一向天下第一勇武嗎?我鄧昆就要用我這對寶劍會會你,看看你到底有什麼本事,你要是有膽,就和我比上一二。我死於你手,自不再話下,如你怕死,也可趕我們出去。只是你這樣的人,我明教一定會盯着你,一旦你有試圖吞併我明教的那一天,我明教定要奉陪到底,誓不與你干休!你起來,我要看看你是不是真有一力搏千軍的本事!”

鄧昆其實也是有目地的,他說不過對方,所以只能用自己認爲厲害的地方讓對方服氣。其實在這裡他是絕對不會殺甚至傷到信王趙榛的,因爲爲了抗金大局考慮,他不能去做金國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他也是想壓一壓對方的氣勢。

因爲鄧昆的想法,是以明教爲主,趙榛爲輔的合作方式,最次也是雙方平等的合作方式。而趙榛卻是要直接掌控明教,那純粹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面對強勢的趙榛,無言以對的鄧昆只能用武術來讓對方服氣。

如果信王趙榛是平常人,那韓峰左一定會出面,怎麼可以讓堂堂信王與一介武夫對戰呢?這鄧昆乃是明教有名的劍俠客,那對寶劍之下也不知死了多少人。此人劍法高超,那是公認的,天下間的劍客多矣,但敢放言不怕明教的卻沒有幾個。因爲明教一向注重收攏保護那些遊俠劍客,他們非常注重對江湖上的一些劍俠客的關注。

例如好多的劍俠客,都紛紛被請加入了明教之中。正是如此,纔可見之於明教本門的可怕。金庸筆下的明教高手如雲,武林各門派去圍剿都非常費力,還是叛徒成昆搗鬼才差點顛·覆明教的。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事實卻是如此。在明教中爲什麼被官府屢禁不止,就是因爲有一幫高來高去以一擋百的高手們在支持明教。

但話雖是如此說,只能說明明教手上有很多劍士俠客,這些劍客雖然也算得上是厲害,可並不是說他們就真正厲害,不然的話,就他們千名可以一抵二十的劍手,可以打敗兩萬人了。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如果是守城,明教弟子還可以發揮一下個人的武力,但如果說是陣戰野鬥,一個五百人軍隊的方陣就可以趕絕了他們。

劍客俠客,在面對訓練有素的軍隊地時候,是絕對不是對手的。除非是特種兵利用地形和各種武器,能夠對付大量的軍隊外,任何劍俠客是不可能有專業的能力去對付一支軍隊的。

所以,韓峰左斷定鄧昆是不會打過信王趙榛的。想也是知道,兩個人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以鄧昆來說,如果體力充足,他也許可以連鬥百人,但那不是軍隊。假如真有一隊百人的戰陣精兵軍隊,鄧昆能殺十來八個人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

可如果是信王趙榛,拿着一把大槍,或者光華雙劍,那憑藉趙榛的本事,殺光這百人也是不在話下的。大金國精銳戰士,死在趙榛親自動手中,誅殺的就不下數百上千人,這還不算漢人軍等二流金軍。

既然鄧昆殺不了趙榛,那就是趙榛殺不殺鄧昆的事了。趙榛會殺鄧昆嗎?韓峰左感覺是會的,堂堂親王趙榛並不怕明教。就算明教全部弟子來了,在趙榛的面前,明教也是佔不到任何便宜。

而且,明教可不是趙榛軍隊的對手。可韓峰左又覺得,趙榛不會殺他,因爲看趙榛的態度,與一般貴族們不一樣,這個王爺竟然有着與明教相同的想法。

這時,董成跳了起來,不顧形像的抓着鄧昆道:“師兄,師兄,學術論爭,何以動刀劍說話!我明教是這樣論理又不講理的嗎?”他也是沒有辦法,總不能直言說師兄,你不是他的對手!

在董成的印象裡,鄧昆也許劍法高明,但無論如何,鄧昆沒有上陣在無數金軍陣前還衝殺自如的本事!趙榛武功高強,別人不知道,董成可聽舅舅說起過的,怎麼可能不知?他明知道師兄不是趙榛的對手,如何可能不攔?

碼書很辛苦,大家有心的話來正版網book/麻煩大家請到縱橫中文網來申請個用戶名給我多多收藏和捧場,我的書已經簽約了。這都是你們的支持,是你們的力量,非常感謝大家。感謝每一位始終支持着山人,陪伴着山人一路走來的兄弟姐妹們。碼字很辛苦,每天五千字山人沒有斷過一天,沒有休息過一天。但是因爲有你們,讓我真的很感動。只要有你們的支持,我就有動力繼續下去。簽約後,請大家一如既往的繼續支持小城山人,後面的章節將會更精彩。求大家給山人多一點點擊,來縱橫網站收藏小城山人的書,爲了報答大家的厚愛,我這個月將爆發,每天一萬字,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請大家來支持我。

614 大軍來襲騎兵突擊91 威力巨大地巨型投石機的末日211 目標427 征戰鼎州539 諸侯亂趙構俘399 伏擊524 大動作387 各方豪強569 峰迴路轉462 雙龍鬥423 南方有大才254 暗流漩渦的石門城108 李彥仙的來訪511 臨陣退卻610 火炮被襲388 張家使者519 變數96 突襲金軍476 怒火381 變故245 林中的軍事行動54 親兄弟也是敵人468 將計就計291 招降627 驚天噩耗221 遭遇第2章 出逃與再次被抓563 重兵434 空營休戰512 火中大敗608 新的戰爭530 識破567 圍城354 請命先鋒579 碟計169 宴之鬥70 揮淚抉擇與補充兵源550 趙構的心190 斬爪奪目行動303 部署分兵599 英雄末路195 天才商女與當街刺殺30 攻下靈壽城62 第二次運糧388 張家使者第22章 奚人金兵的應對之策149 駕馭與興起390 武昌攻守戰564 先鋒兵敗受阻527 預感不妙的夜襲363 大出風頭467 美人計605 梅州程鄉95 糧草誘敵兵324 將鬥517 漢陽軍趙構兵654 最後的勝利120 比武打賭127 瞎話請援兵358 首戰大勝172 勝利風雲第24章 下浮山與金兵血戰620 識破計謀後的緊急攻城102 金軍退兵511 臨陣退卻334 莫名而來的漁船167 吳家有女487 奪取臨江軍583 馬擴發威581 隱藏的私兵505 兩軍對陣龍虎鬥354 請命先鋒第2章 出逃與再次被抓598 水攻490 誰是獵物211 目標645 反伏擊138 城亂427 征戰鼎州495 強將發威417 反間計302 與大聖王教的聯盟400 中計斷腕370 謀人反被謀210 強弱的轉換第5章 男背女女背男412 草莽英傑414 出戰34 速佔沃州459 彭友騎兵全軍滅173 風起雲涌382 蠻人圍攻519 變數504 重騎兵突襲625 失去希望的劉家軍129 反客爲主360 兩軍對峙179 驚險截殺454 騎兵突襲285 破城計
614 大軍來襲騎兵突擊91 威力巨大地巨型投石機的末日211 目標427 征戰鼎州539 諸侯亂趙構俘399 伏擊524 大動作387 各方豪強569 峰迴路轉462 雙龍鬥423 南方有大才254 暗流漩渦的石門城108 李彥仙的來訪511 臨陣退卻610 火炮被襲388 張家使者519 變數96 突襲金軍476 怒火381 變故245 林中的軍事行動54 親兄弟也是敵人468 將計就計291 招降627 驚天噩耗221 遭遇第2章 出逃與再次被抓563 重兵434 空營休戰512 火中大敗608 新的戰爭530 識破567 圍城354 請命先鋒579 碟計169 宴之鬥70 揮淚抉擇與補充兵源550 趙構的心190 斬爪奪目行動303 部署分兵599 英雄末路195 天才商女與當街刺殺30 攻下靈壽城62 第二次運糧388 張家使者第22章 奚人金兵的應對之策149 駕馭與興起390 武昌攻守戰564 先鋒兵敗受阻527 預感不妙的夜襲363 大出風頭467 美人計605 梅州程鄉95 糧草誘敵兵324 將鬥517 漢陽軍趙構兵654 最後的勝利120 比武打賭127 瞎話請援兵358 首戰大勝172 勝利風雲第24章 下浮山與金兵血戰620 識破計謀後的緊急攻城102 金軍退兵511 臨陣退卻334 莫名而來的漁船167 吳家有女487 奪取臨江軍583 馬擴發威581 隱藏的私兵505 兩軍對陣龍虎鬥354 請命先鋒第2章 出逃與再次被抓598 水攻490 誰是獵物211 目標645 反伏擊138 城亂427 征戰鼎州495 強將發威417 反間計302 與大聖王教的聯盟400 中計斷腕370 謀人反被謀210 強弱的轉換第5章 男背女女背男412 草莽英傑414 出戰34 速佔沃州459 彭友騎兵全軍滅173 風起雲涌382 蠻人圍攻519 變數504 重騎兵突襲625 失去希望的劉家軍129 反客爲主360 兩軍對峙179 驚險截殺454 騎兵突襲285 破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