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十二人中:六十歲及六十歲以上的四十二人,佔七十二人的百分之五十八;不滿六十歲的三十人,佔百分之四十二。
哦,忘記說了,這七十二人的平均壽命爲六十二歲。”
林楓說完,看着那女生一眼。
現場先是愕然,隨即頓時熱鬧了起來。
今天這種精彩的辯論賽,可是很難遇得到的,不少人後悔,開始竟然沒錄下來。
之前懷疑林楓的人,頓時對林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是佩服得不行,誰能想到,他會如此機智的用狀元的壽命數據來駁斥皇帝短命論?
關鍵是即便機智如他的人,也知道,就算自己想到這一點,也沒有那些數據支撐。
可想而知,林楓的知識面,博學到了何種程度。
那女生啞口無言,面色發白,剛纔她還以爲自己爲西醫立了一功,可以到教授甚至專家那裡去邀功,沒想到,不到一分鐘便有人把自己的話駁斥得一無是處。
“詭辯!”崔佑熙冷聲道。
“好淡定。”澹臺紅菱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而在門口負責攝錄的邱如倩,則是拼命的鼓掌,令得周圍的男生好生嫉妒。
可是他們卻沒有半點的嫉恨,因爲林楓和他們的距離,實在太遠,以至於留給他們的,只能是敬畏!
誰都沒想到,一直沉默寡言的林楓喝了口水後,繼續發言了。
他依然是那副淡淡的神情:“剛纔你說話的時候,眉飛色舞,卻沒注到儀表,所以我看到了你的舌頭。
上面舌苔滿布,一般的舌苔會分佈在舌體的中心位置,在邊上會留出空隙,露出淡紅色的舌質的,而這位女生,舌苔整個把舌體的上面都給覆蓋了,這種舌苔滿布的舌象這說明她的體內是有溼氣的。
同時,舌苔的顏色是微黃的,這意味着溼氣已經開始化熱了。
如果有個懂中醫的給你把把脈,便能得出你的脈象洪大,弦,而且“剛甚”,左脈大於右脈,這是體內熱盛啊
,而且血分之熱是很厲害的。
剛開始患病就出現了這麼嚴重的舌脈,你的手心肯定熱得很厲害,比手背還熱,
不過你也是很有趣,跑到醫務室或者是醫院開了銀翹片,想必學中醫的都應該知道,銀翹片是銀翹散的中成藥,銀翹散出自《溫病條辨》,是實打實的中藥,我很好奇啊,你一邊罵着中醫是垃圾,一邊吃着中藥治病,倒是很符合你的名字啊,胡說,哦,不是,胡悅。”
林楓說完便輕搖了搖頭,不再理會那女生,隨後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子,盯着桌面,似乎桌面上有長生不老訣似的,然而,整個會場卻是沸騰了起來。
那女生也是哼了一聲,嗚嗚的哭着轉身就跑,跑的時候,一盒銀翹片從兜裡掉了出來,全場更是驚叫連連。
這TM也太神了!
這都可以?
一羣學生再看林楓的眼神就變了。
之前的敬畏,變成了徹底的尊敬!
雖然只是相差一個字,卻有着天壤之別。
中醫嘉賓席位上的老頭們對林楓的看法,改變了不少。
這個年輕人,是有真才實學的。
雖然遲到了,但年輕人嘛,難免有些缺點,改了就是了,只要保持住,前途不可限量啊。
“林專家的論述,當真是精彩,不過,這些都是嘴上功夫,中醫成功的,並非普遍,大部分是個案,而個案,是不能得到我們米國FDA(米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承認的,我們只承認三期臨牀數據,所以,中醫依然無法大力推廣,至於要中西醫結合,那更是笑話。
就好像一個垂死的老人,在沙漠中愣是要讓人救他一樣,姑且不說能不能救活,即便救活,那也沒什麼用處了,畢竟他已垂垂老矣,救出來,也活不了多久。”
林楓淡定自若的看着桌面,那從林肯車裡鑽出來的米國人的助理,卻是侃侃而談。
他說完介紹了一番自己,他叫胡作飛,一連串內分泌代謝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華夏老年骨質疏鬆學會委員,中華
醫學會糖尿病學會青年委員,遼省老年病學會內分泌與代謝學組組長……長達幾百字的頭銜,聽着倒是挺唬人,但林楓懶得搭理他。
這人見林楓這麼個態度,也是有些冒火,但礙於身份,他也就沒有繼續說話,這時中醫嘉賓席位上,一個名爲霍成禮的老先生站了起來,朝四周拱了拱手,緩和氣氛道:
“先說我心目中的中醫,什麼是中醫?在我的理解,中醫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將人體調節到合於宇宙大道的狀態的術數。
這裡面第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就是天人合一。可能很多西醫學生不屑了,天人合一是什麼玩意兒?這不科學啊。
可是,華夏的文化便是如此,中醫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應該順着古人的思路和想法,來研究中醫,讓其爲我們服務。
中醫認爲,人會生什麼病,人羣普遍會生什麼病,是和時間地點有很大關係的,所謂時間,就是中醫中的五運六氣學說。
五運就是木火土金水,六氣就是風火熱溼燥寒。
比如說我年輕那會兒,有一年是甲午年,土運太過,少陰君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所以那年很有可能爆發脾溼之症的流行疾病,理中丸會賣的很好。
我呢,爲了存點學費,就先囤了點白朮,說不好聽點,低買高賣,賺點學費。”
霍成禮老先生的話,風趣幽默,令人爆笑,大笑之後,許多人又陷入了沉思。
很多人羨慕那些未卜先知的人,但從霍成禮剛纔的論述中,他們似乎看到了契機。
那些未卜先知的人,並未天賦異稟,而是人家更刻苦,看的書更多。
“其實,這些術語看不懂沒關係,我也不解釋,我只告訴大家這是時間。
解釋起來就是一大堆,有興趣的,可以翻翻相關資料,或者上網去查。
所謂地點,就是《黃帝內經素問》中,‘異法方宜論’說的東、西、北、南、中不同地方的人,容易生的病不一樣,宏觀上適宜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