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第192章 建安帝的未雨綢繆

第192章 建安帝的未雨綢繆

“不錯,微臣也是這樣認爲。”

“陛下,微臣不敢苟同……”

當建安皇帝趙傭煦拋出一個問題後,片刻的功夫整個朝廷就已經吵成了菜市口,亂作了一團。

有大臣說到激動之處時,身上的官袍無風自動,體內傳出骨頭的咔咔悶響,握起了沙包大的拳頭,甚至想要動手。

身在宮殿內的大臣們很多都是武夫,有幾個的修爲還不低的大臣向來粗鄙,此時已經在拱火,蠢蠢欲動了。

建安帝望着大殿中的這一幕,似乎早就已經習以爲常,一臉平靜的看着大臣們的脣槍舌劍。

在他眼裡,這種意見不一的狀態纔是最好的狀態。

要是大臣之間陣營分明,朝堂上向來意見一致,對他這位皇帝而言才最危險。

一旁的馮大寶火候差不多了,朗聲喊道:“肅靜!大殿之內靜止喧譁。”

建安皇帝中氣十足,冷哼一聲道:“朕要你們出謀劃策,不是讓你們來吵架的,若是再這般目無法紀,一律罰沒本月的俸祿。願石一律扣除。”

朝堂上要大打出手的魏國大臣,如此才罷休。

中書右丞蕭伯齡表情沉着冷靜,目光閃動。

他時不時的瞥建安帝兩眼,仔細揣摩建安帝在朝堂上提出這個問題的動機。

關於對趙國用兵一事,自始至終建安帝都沒有與左右丞相討論過,都是直接在大殿上召集了羣臣共同商議。

要知道,兵者乃國家大事。

過去的時候,這類大事建安皇帝都會與他們私下討論,詢問他們的意見。

畢竟一旦動兵勢必會牽扯不少勢力,不得不慎重。

這有些反常。

蕭伯齡察覺到,每到建安帝拋出類似的問題的時候,最終的結果都指向了武王趙弘明。

他不明白昔日這個不受寵的五皇子到底用了什麼手段,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身上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秘密,讓建安帝出現了這麼大的轉變。

加上宮內,近段時間時不時傳出的流言蜚語,蕭伯齡心中逐漸有了決斷。

等大殿之內,衆多大臣都安靜下來之後,他向前一步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此事乃是李幕針對穎郡用兵,趙國之君並未對我大魏宣戰。微臣以爲,既然穎郡已經劃給了武王,那麼無論是戰是和都該交由武王來決斷。”

他話音一落,立即有了其他臣子上前反駁道:“蕭丞相,什麼叫李幕對穎郡用兵,不是趙國對魏國宣戰,你的意思是穎郡不屬於我大魏領土嗎?陛下,此言當誅啊。”

站在大殿左側的的中書左丞洪道文聽完蕭伯齡之言,也很快反應過來,跟着說道:“武王的封地自然屬於我大魏,但同樣武王爲塞王,領兵駐守邊塞,而李幕也同爲定安君,實爲趙國藩王,其護衛甲士都已經萬九千人,公侯大臣見了他都要“伏而拜謁”,這的確是兩國藩王之戰,非魏趙兩國之戰事。”

“微臣亦覺得可交由武王來決斷。只要不損害我大魏利益,未有不可。”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稍微聰明一點的大臣都回過味來。

建安帝點了點頭,起身正色道:“兩位丞相說的在理,那此事就暫時交由武王去處理。今日就討論到這裡,退朝吧。”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馮大哥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句,然後恭敬的退後一步,落在了建安帝的身後。

大殿中的諸位大臣一併山呼道:“恭送陛下。”

等建安帝離開,大殿中的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

“陛下這下到底是何意?總感覺陛下對武王殿下越來越偏袒了?”

“不知道啊。”

“武王就藩短短一年的時間,就風波不斷,總感覺這位王爺有些不同尋常。其他諸如雍王、肅王、平王,就算有封地之軍,背後母妃勢力支持,也沒有武王這般能折騰。想不通,真想不通。”

“想不通就對了,咱們這位陛下就是難以揣測,不然的話,也不會在衆多武學勢力當中斡旋,遊刃有餘。”

中書右丞蕭伯齡和中書左丞洪道文兩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中都看出幾分瞭然之意,然後心照不宣的離開了大殿。

……

散朝之後的建安帝趙傭煦帶着馮大寶走到了御花園,四周無人,他忍不住發聲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

一旁的馮大寶急忙跪下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此大勝。”

“起來吧。”趙傭煦擡了擡手,隨意道。

“謝陛下。”

建安皇帝趙傭煦收起笑容說道:“朕從登基以來,從來還沒有開疆拓土之功,朕這麒麟兒倒是給朕長臉了。”

馮大寶在旁恭維道:“這也都是陛下鼎力協助的結果,若沒有陛下慧眼識珠,武王殿下也只是平平無奇的五皇子,斷沒有今日之成就。”

建安皇帝趙傭煦顯然很是受用,心情很好:“這都是武王本身爭氣的緣故,無非就是成就早與晚的事,與朕關係不大。”

說着像是想到了什麼,他又發出長長的嘆息。

在旁的馮大寶靜候在側,並沒有發出太多言語。

建安皇帝趙傭煦走到魚池邊,望着池水中游蕩着的鯉魚,逐漸將目光移到角落裡的一隻大青鯉。

半晌後,他開口說道:“說到底他是朕的兒子,自從他母妃去世之後,朕一直都對他疏於照顧。要是朕能早一點對他投些關注,他說不定已經不止今日的成就了。這也是朕這個父親的不稱職啊。”

馮大寶面含微笑,勸解着說道:“陛下,您是一國之君,日理萬機,難免有些事情不能兼顧。您在位期間百姓安居樂業,魏國的武學勢力沒有再起禍事。在治理國家,保護黎民百姓方面,天下人都是有目共睹。奴才覺得,爲人父母並非要事無鉅細地關懷,您已經爲皇子們擋風避雨許久,他們應該感激您的付出纔是啊。”

經過馮大寶這麼一說,建安皇帝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

池塘中的大青鯉,好像是感受到了建安皇帝的目光,突然一甩尾巴,衝到了魚羣之中。

建安帝趙傭煦想起了一事,說道:“趙國李幕兵敗,在趙國朝堂中肯定面臨諸多挑戰,他爲了破局肯定會在浩然宗身上動想法,朕得去找下正一門的畢門主。”

“畢門主最近在大梁嗎?”

馮大寶道:“皇城司最近傳回的消息,顯示畢門主還在大梁中,沒有離開,她身上的暗疾需要國運暫時的壓制。”

建安帝正色道:“擺駕,去畢門主落腳地吧。”

“奴才遵命,這就去安排。”

與此同時,大梁皇宮東四所。

這座屬於四皇子的住所,裡面不斷傳出快速而又有節奏的腳步聲,像是有人在不斷踱着步子。

“四殿下,你今天已經走了一個時辰了,再這樣的走下去,過會兒華妃娘娘見到了怕是又要心疼了。”

跟在四皇子趙弘禮身後的貼身太監苦着臉勸說道。

四皇子趙弘禮咬着指甲,顯得有些煩躁:“他都已經就藩在外了,怎麼父皇還對他這般看重。明明當時本宮想要留在大梁,父皇第一時間就答應了啊。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他百思不得其解。

“華妃娘娘到!”

這時門外傳來下人的聲音。

不一會兒,一位華窈瑰麗的華妃娘娘從門外走了進來。

她身穿一襲絳紅色的長裙,裙子上鑲着一圈金絲邊,顯得格外高貴華麗,頭上戴着的一枚珍珠釵閃耀着奪目的光芒。

華妃娘娘的皮膚相對偏黑,一張國字臉顯得有些孔武有力,身材也有些魁梧了。

相比於衣着,她的相貌上則要差了不少,並不好看。

“兒臣拜見母妃。”四皇子趙弘禮急忙停下了腳步行禮道。

華妃急忙扶起了四皇子趙弘禮,拉住他的手,上下好好打量了起來,心疼道:“一段時間不見,我兒都瘦了。快,將我帶的東西都拿進來。”

“是。”

身後的下人們在華妃的催促之下,急忙將一個個禮盒給端了進來。

華妃說道:“這些都是我孃家人送來的一些武夫修煉的補品,能壯大氣血,對普通人也是有很大的裨益。你以後沒事就多吃些補一補,免得熬壞身子。”

趙弘禮對這些滋補之物並沒有任何興趣,他用略帶抱怨的語氣直接說道:“母妃大人,兒臣要的可不是這個啊。你難道就沒聽到宮裡流傳的事嗎?”

華妃壓低聲音說道:“你是說五皇子趙弘明的事嗎?”

“是,他現在是武王,可不是之前那個默默無聞的五皇子了。”趙弘禮頗有怨言說道,他依稀還記得當時他給了趙弘明一枚洗髓丹,勉勵他奮進,並以此洋洋得意。

現在看來,自己纔是該奮進的那一位。

趙弘禮焦急地問道:“都說父皇現在對他另眼相看,我們該如何是好啊?難道我們之前的努力都要白做嗎?”

華妃拍了拍趙弘禮的頭,安撫道:“你不要急,此事爲娘這邊已經有了主意。”

“娘,你有什麼主意?”

華妃將趙弘禮拉到了一側,壓低聲音道:“最近霍禹在大梁,爲娘這邊打算去替你求一門婚事。”

“啊?”趙弘禮遲疑道:“霍家現在不是說有其他想法,要是我與之結親的話,豈不是也會受到牽連?”

“此一時彼一時。”華妃解釋道:“我聽說東軍那邊與霍家有關的嫡系都全部連根拔除了,現在霍家肯定會老實很久,不敢再輕舉妄動,而陛下在霍家老祖仙逝之前,也不會對霍家下手。也就是雙方要僵持很長一段時間。”

“若你此時拋出橄欖枝,有馮家背後支撐,霍家肯定樂意至極,說不定後面能趁機掌握着霍家的那部分軍隊大權,無論對你對馮家都是有很大的好處,此爲一。”

“現在你父皇雖然沒有明說,但對於霍家他還是心有疑慮,此時你要是主動替他分憂,穩住霍家,他也會對你刮目相看,此爲二。”

“你放心,爲娘不會害你。”

趙弘禮聽完後,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破局的辦法。

他面色一喜,急忙道:“那就有勞母妃大人替兒臣促成此事。”

“你要是想要事情順利,那你就聽爲孃的,好生滋補,把身體養好。”

“兒臣一切都聽母妃大人的。”四皇子趙弘禮高興地喊道:“來人,給本宮先燉一碗蔘湯,補一補。”

……

大梁皇宮外,一處偏僻的角落裡,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

院中種着一棵古樹,枝繁葉茂,角落處有隱約可見的翠綠竹,翠豔欲滴,令人心曠神怡。

在院子的中間的,放着一座鐘靈毓秀的石刻假山,散發着寧靜和仙意,古樸而不失華麗。

在假山旁,一個身着青衣長裙的女子赤腳盤腿坐,遠遠看去如雲煙般輕柔飄逸。

清水似的雙眸,深邃幽遠,仿若古井中的倒影,細長的手指,如同翩翩舞動的柳枝,凝脂般的紅脣微張,吞吐着薄薄的霧氣,似有言語卻又不欲言。

她高貴冷豔,氣度不凡,似天瓊仙子降臨塵世。

一絲絲清香瀰漫在周圍,令人如沐春風。

凡是與她相遇的人,都會心生敬畏之情,不敢逼視。

吱呀一聲。

大門被人打開。

盤腿坐在假山旁的女子幽幽睜開了雙眼,朝着門口看了過去。

門口走進來一個威嚴的中年男子。

外貌莊重,氣度非凡,如玉般溫文爾雅,卻也蘊含着深沉的王者之氣,讓人敬畏有加。

中年男子朝着她所在的位置走了過來,步伐從容穩健。

女子開口說道:“陛下爲何有閒情逸致到我這裡來?”

建安帝趙傭煦也並沒有賣關子,開門見山的說道:“畢門主,朕需要你跑一趟河東郡了。”

畢靈君訝異道:“趙國?”

“正是。”

“陛下是遇到麻煩了?”

“也不是遇到麻煩,朕擔心浩然宗的那位宗主會出手,到時候可能需要門主幫忙抵擋一二。”

畢靈君說道:“那這次你能給我什麼?”

建安皇帝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一個吏部尚書的位置夠不夠?”

“不夠。”畢靈君搖頭道:“我們現在對朝堂上的事並不感興趣。”

“那你想要什麼?”

“一個五方軍的大將軍之位。”

寫得有點慢,都不好意思求票了,手殘的兼職黨求一下推薦票吧,給鴿子一點動力,感激。

(本章完)

271.第271章 楚國求和,誕生子嗣212.第212章 七皇子薨,武王回大梁清君側(第280章 懵逼的楚烈王!第273章 突破造化境,異象凝練217.第217章 我們就幫他體面,武王封太子!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242.第242章 四方雲動,釣起第二條龍脈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155.第155章 冬日的暗流150.第150章 上仙門的隱秘51.第51章 禁衛頭領的謹慎第14章 皇子的垂釣日常155.第155章 冬日的暗流210.第210章 逼宮,四皇子篡位!131.第131章 殷國古墓,上古仙道212.第212章 七皇子薨,武王回大梁清君側(91.第91章 追99.第99章 這座天下,至強武技之一53.第53章 天地一刀斬的正確用法244.第244章 登基稱帝第35章 新年家宴第27章 日常相處163.第163章 河西陷落,魏武卒出擊194.第194章 原來我這麼強124.第124章 提前洞察,王家洶涌而來的惡意130.第130章 兩個月,武膽二品第296章 血祭拜神法,趙王室投降囚於魏152.第152章 逃跑的魏武卒和雷滅之體147.第147章 利用國運 敲打和線索219.第219章 霍禹徹底懵逼了,武王竟如此強55.第55章 打掃戰場142.第142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249.第249章 親自出徵,新鄭之戰184.第184章 渡河之戰,吳起危險(爲盟主暖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第278章 你也是造化境武夫?146.第146章 變故第24章 陳家人的推測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47.第47章 融合武技第4章 八皇子贈石204.第204章 河東三十城盡歸我大魏180.第180章 等他們把狗腦子都打出來第279章 我不甘心啊!202.第202章 趙國割讓三十城88.第88章 你真當魏王是吃素?189.第189章 通風報信160.第160章 五美腰斬於市(上)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245.第245章 魏武皇帝,韓國的孤勇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92.第92章 公子明座下第一武夫,魏無忌!153.第153章 緊迫感,魏武卒擴軍三萬264.第264章 再見陳雪容120.第120章 橫掃諸幫,聲名鵲起194.第194章 原來我這麼強192.第192章 建安帝的未雨綢繆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第15章 魚湯與氣運66.第66章 舞陰公主親送請帖(求追讀)47.第47章 融合武技191.第191章 武王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第25章 切磋234.第234章 畢門主危在旦夕,張義獻策93.第93章 五皇子怕是有幾分梟雄之姿啊!(144.第144章 修煉雷霆破滅法身,美人入府第13章 根骨加成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第285章 武學天才趙胤徹,趙國的孤注一擲203.第203章 李幕憤怒,畢道首的試探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第283章 遠交近攻之謀174.第174章 武王真乃朕的麒麟兒65.第65章 開個單章,求追讀第281章 犯我強魏者,雖遠必誅97.第97章 三國退兵,突破先天三品第290章 趙弘明出手!236.第236章 落幕231.第231章 勸阻和一意孤行,進攻正一門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91.第91章 追第294章 隻身赴齊,毀滅你與你何干第33章 韓國刺客竟敢如此囂張143.第143章 大魏有這樣的皇子,實乃大魏之270.第270章 初戰造化境,楚軍大敗187.第187章 全二寶的失落,岑修攻河東119.第119章 從今天開始,您就是幫主63.第63章 四皇子的小心思第4章 八皇子贈石55.第55章 打掃戰場第39章 撼山拳大成107.第107章 老道運氣真好,可以見到道尊了181.第181章 李幕,你言而無信第24章 陳家人的推測第6章 潛龍勿用,或躍在淵267.第267章 晉升武膽九品129.第129章 吳起練兵,魏武卒誕生44.第44章 晉升先天
271.第271章 楚國求和,誕生子嗣212.第212章 七皇子薨,武王回大梁清君側(第280章 懵逼的楚烈王!第273章 突破造化境,異象凝練217.第217章 我們就幫他體面,武王封太子!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242.第242章 四方雲動,釣起第二條龍脈第22章 求人不如求己155.第155章 冬日的暗流150.第150章 上仙門的隱秘51.第51章 禁衛頭領的謹慎第14章 皇子的垂釣日常155.第155章 冬日的暗流210.第210章 逼宮,四皇子篡位!131.第131章 殷國古墓,上古仙道212.第212章 七皇子薨,武王回大梁清君側(91.第91章 追99.第99章 這座天下,至強武技之一53.第53章 天地一刀斬的正確用法244.第244章 登基稱帝第35章 新年家宴第27章 日常相處163.第163章 河西陷落,魏武卒出擊194.第194章 原來我這麼強124.第124章 提前洞察,王家洶涌而來的惡意130.第130章 兩個月,武膽二品第296章 血祭拜神法,趙王室投降囚於魏152.第152章 逃跑的魏武卒和雷滅之體147.第147章 利用國運 敲打和線索219.第219章 霍禹徹底懵逼了,武王竟如此強55.第55章 打掃戰場142.第142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249.第249章 親自出徵,新鄭之戰184.第184章 渡河之戰,吳起危險(爲盟主暖209.第209章 先謀而後動,建安帝的危機第278章 你也是造化境武夫?146.第146章 變故第24章 陳家人的推測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47.第47章 融合武技第4章 八皇子贈石204.第204章 河東三十城盡歸我大魏180.第180章 等他們把狗腦子都打出來第279章 我不甘心啊!202.第202章 趙國割讓三十城88.第88章 你真當魏王是吃素?189.第189章 通風報信160.第160章 五美腰斬於市(上)81.第81章 回宮倒計時(求首訂)245.第245章 魏武皇帝,韓國的孤勇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164.第164章 不同反應,東軍使者拜見92.第92章 公子明座下第一武夫,魏無忌!153.第153章 緊迫感,魏武卒擴軍三萬264.第264章 再見陳雪容120.第120章 橫掃諸幫,聲名鵲起194.第194章 原來我這麼強192.第192章 建安帝的未雨綢繆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第15章 魚湯與氣運66.第66章 舞陰公主親送請帖(求追讀)47.第47章 融合武技191.第191章 武王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第25章 切磋234.第234章 畢門主危在旦夕,張義獻策93.第93章 五皇子怕是有幾分梟雄之姿啊!(144.第144章 修煉雷霆破滅法身,美人入府第13章 根骨加成266.第266章 龍精虎猛,撲朔迷離的國運第285章 武學天才趙胤徹,趙國的孤注一擲203.第203章 李幕憤怒,畢道首的試探193.第193章 必死之局第283章 遠交近攻之謀174.第174章 武王真乃朕的麒麟兒65.第65章 開個單章,求追讀第281章 犯我強魏者,雖遠必誅97.第97章 三國退兵,突破先天三品第290章 趙弘明出手!236.第236章 落幕231.第231章 勸阻和一意孤行,進攻正一門170.第170章 打掃戰場,浩然宗長老抵達91.第91章 追第294章 隻身赴齊,毀滅你與你何干第33章 韓國刺客竟敢如此囂張143.第143章 大魏有這樣的皇子,實乃大魏之270.第270章 初戰造化境,楚軍大敗187.第187章 全二寶的失落,岑修攻河東119.第119章 從今天開始,您就是幫主63.第63章 四皇子的小心思第4章 八皇子贈石55.第55章 打掃戰場第39章 撼山拳大成107.第107章 老道運氣真好,可以見到道尊了181.第181章 李幕,你言而無信第24章 陳家人的推測第6章 潛龍勿用,或躍在淵267.第267章 晉升武膽九品129.第129章 吳起練兵,魏武卒誕生44.第44章 晉升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