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北伐1

君策自然是不可能把玄都**師給自己的原本交給李玄。因爲那不僅僅是三卷天書。而是玄都**師的傳承,如果君策把那三卷天書的原本給了李玄。就算是玄都**師表面上不會說什麼,心裡對君策也是會相當不滿意的。

如果君策那樣做的話,給玄都**師的感覺,就是君策不怎麼尊敬他。雖然君策不可能有這樣的意思,但是一旦有了誤會那就會相當的麻煩。所以君策直接重新錄製了一份新的給了李玄。

當然內容上面,君策是絕對沒有落下一絲一毫。李玄日後是要成爲太上道祖門下的親傳弟子的,輩分比自己還要高上一點點。這三卷天書遲早是能看到原本的,如果自己現在哄了人家,讓人家以後知道了,自己可就不好做人了。

君策離開了李玄,自然就回到了顯聖觀中。不過君策回到顯聖觀之後,突然覺得有些心神不寧,不由有些驚訝。

君策現在雖然修爲上稍微弱了一點點,但是在道行上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仙人。心靈通透,如果無事心中自然就是波瀾不驚。一旦心神不寧那就一定是有麻煩。

忙用先天神算推算到底是什麼事讓自己心神不寧。

君策到了現在的修爲才知道,以前小說電視上看到的,某位半仙手一掐,就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純粹都是放屁。

君策現在已經是金仙的道行,想要推算五百年後的事都是相當困難。大多數時候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東西,並不準確。更不要說那些連仙道都沒有摸到的“半仙”了。當然,萬事都沒有絕對。不可否認這世間還是有一部分天才存在的,對於算術有相當高的資質,可以推算出一些仙人都無法推算出來的東西。

但就算是這些對算術相當有天賦的人,也不可能比君策推算的更清楚,畢竟道行、法門都在那裡放着,不是說超越就能超越的。

不過呢……,這世上有一些天才之中的天才,或者可以說是變態的人物。他們或許沒有什麼強大的法力,沒有什麼厲害的法門。還是可以推算出比君策更準確的東西,畢竟君策並不專攻算術。

比方說……李淳風、袁守成、袁天罡這樣的變態。但是這種變態肯定是相當少的,甚至萬年也不一定就能出一個。

君策用太清道門嫡傳的先天神算推算一番之後,卻是面色大變。連忙用陸地金光縱法向北方趕去,連駕雲都有些來不及。

原來君策推算一番之後,卻是發現管仲遇上了一個很大的麻煩,甚至是有性命之危。君策可以說是一個有些護短的人,對於自己的弟子,君策那是相當照顧的,發覺有危險便急忙趕去相救。

原來齊桓公大勝楚國回到臨淄之後,心裡的得意那是不用說的。而周天子也從來了方伯的旗號,恢復了當年姜子牙諸侯之長的威勢。

雖然說現在的周天子已經和當年的武王姬發大不一樣了,基本上沒有幾個諸侯國把周天子看在眼中,但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只要周王室還在一天,那就是天下正統,有了周天子的任命,和沒有周天子的任命那就是兩碼事。

不過齊桓公沒有高興幾天。麻煩就來了。

周王室經過文王姬昌、武王姬發、周公姬旦三代人上百年的經營,算是統一了中原。但也並沒有完全統一天下。

東夷、西狄、南蠻、北戎的威脅依然存在,周王室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消滅這四方。

起過三百多年的經營,算是讓東夷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雖然齊國人有很大一部分都還帶着東夷人的血統,但是東夷作爲一個強大的部落,已經不存在了。

東夷消滅了,但是西狄、南蠻、北戎的威脅依然存在。秦國之所以一直沒有向中原發展的念頭,就是被西狄纏住了手腳。不過秦人悍勇,也將西狄擋住,不能進中原一步。

南蠻……則是始終存在,楚國根本就沒有花力氣剿滅過南蠻。或者說,楚國本來就是一隻比較文明的南蠻部落,也是南蠻部落之中最大的一支。

南蠻雖然說有些不服王化,但是一則楚國並不能統一南蠻,被自己後方拖了一定的力量。而且楚國面前就是宋、衛、齊、魯這四個大國,楚國想要進發中原並不是一件太簡單的事。如果不能擊敗宋、衛、齊、魯這四個大國,楚國根本就進不了中原。

而對中原威脅最大的,也就是北戎。

北戎內部雖然也不統一,但是北戎人生活環境艱苦,使得北戎人極爲彪悍,戰鬥力非凡。縱然是一個大部落。危害也是相當大。

北戎有一個部落,名爲山戎。是北戎之中比較強大的一個部落。多年以來不但從來不朝貢,反而不停的攻伐中原。

齊僖公在位的時候,就曾經攻打齊國,打了齊國一個措手不及,讓其過狼狽不堪。如果不是鄭莊公派公子忽前來救援,齊國恐怕會有很大的麻煩。

山戎國主在聽到齊桓公被封爲方伯之後,便率騎兵萬餘攻打燕國,想要隔斷燕國和齊國之間的聯繫,慢慢侵吞燕國。齊桓公稱霸的想法,讓山戎很是有些恐懼的。一旦齊桓公站穩了腳跟,自己和齊國不遠,恐怕就要倒黴了。所以想在齊國還沒有真正完成方伯威名的時候增強自己的實力。

燕國的國力雖然說也不小,但是和齊國這樣的大國是沒有辦法比的。連齊國當年被山戎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時候都狼狽不堪,燕國就更不用說了。

此時的中原都還是在使用戰車,面對山戎騎兵的時候,是很被動的。速度太慢,根本追不上山戎的騎兵。

跟着山戎的騎兵跑,有可能會把自己的士兵拖成疲兵。可是不追的話,山戎大軍在燕國境內破壞實在是太大。燕國受不了這樣的破壞。接連數次大敗之後,燕莊公急了本a如果在這樣下去,燕國沒有可戰之兵,亡國可就在眼前了。

萬般無奈之下,燕莊公便抱着萬一的想法向齊國求援了。想要試試齊國這個剛剛成爲方伯的諸侯,會不會來救援自己。

方伯擁有相當大的權利,可以說天下除了周天子之外,最大的也就是方伯了。可以征討天下任何一個不服管教的諸侯。但是,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方伯也有義務。那就是要幫助弱小的諸侯抵擋外敵,調和諸侯之間的矛盾。

而燕國現在所遇上的事,就是強大的外敵沒有辦法抵擋而求救於方伯。但是在周天子的權威已經慢慢衰落的今天,齊國會不會盡方伯的義務可就不好說了。萬一齊國只想享有方伯的權利,不想盡義務,燕莊公也沒有任何辦法。

不過,燕莊公的這封求救信,到了齊桓公手中之後,齊桓公是相當的高興。一則自己剛剛成爲方伯,正是需要顯示自己威勢的時候。燕國的求救信可以說是瞌睡的時候送來的枕頭,正好是齊桓公想要的東西。

二則,當年齊僖公雖然在鄭國的幫助下擊退了山戎的進攻。但總是被山戎打慘了,讓齊國的面子上相當的不好看,這一次剛好藉助這個機會把面子找回來。

齊桓公雖然很想打這一戰,但還是把管仲、鮑叔牙、甯戚三位重臣召來商議。看看這三位是不是支持自己打這一仗,如果三人不支持的話,齊桓公雖然會很遺憾,但絕對不會頂着三人的意見不管直接出兵。

等到管仲、鮑叔牙、甯戚三人到來,齊桓公忙將燕莊公的求援信交給三人觀看。等三人都看完了之後,笑着說道:“仲父、鮑子、寧卿,你們三人覺得如何?我齊國是不是應該出兵?寡人覺得我們應該出兵,一則顯示我齊國的威風,二則報當年之仇。”

對管仲、鮑叔牙、甯戚三人的稱呼完全不同。三人的親疏也很容易就能聽出來,從仲父到寧卿完全就是三個檔次。不過鮑叔牙與甯戚兩人並不在意。鮑叔牙是和管仲的關係不一般,幾乎可以說是不分你我,沒有什麼好計較的。

甯戚心裡肯定是有些不服氣,但是也沒有辦法。自己的才能確實是稍微差了管仲一點點,而且他也是管仲舉薦的。如果沒有管仲的舉薦,他根本不可能得到齊桓公的重視,自己和齊桓公相處的時間也沒有管仲、鮑叔牙時間長。齊桓公對這兩位更親近一些,甯戚也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齊桓公把自己的意見拋出去之後,便等着管仲三人的意見。不過鮑叔牙與甯戚兩人都看着管仲,等着管仲的意見。兩人都清楚。自己在大局上面,還是差管仲一點點的。

管仲見齊桓公、鮑叔牙、甯戚三人都看着自己。微笑道:“君上,出兵自然是應該出的。但是我齊國出兵,爲的既不是彰顯我齊國的威風,也不是爲了報當年山戎侵略之仇。

而是爲了履行方伯的職責,幫助弱小的諸抵禦外患。

如今中原之患,南有楚,北有戎,西有狄。這本來就是方伯的責任,就算是山戎沒有侵略燕國,君上也要討伐之。更何況如今山戎侵略燕國,又來求救?”

聽到管仲的話,齊桓公三人不由微微露出笑容。管仲的意思其實和齊桓公沒有多大的區別,不過,管仲說的可就好聽多了,而且聽起來更加的名正言順。齊桓公笑道:“仲父同意出兵,不知鮑子和寧卿意下如何?”

鮑叔牙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甯戚言道:“仲父所言甚是,臣沒有什麼可說的。”

齊桓公笑着點點頭,說道:“既如此,傳令下去,大軍整備,隨時準備出兵燕國,爲燕國征討山戎,扶助弱小抵禦外患。”

話說出來,齊桓公自己也覺得有些好笑。自己心裡明明是爲了彰顯自己的實力,可是嘴上還要說的這麼大義凌然。

管仲見狀微微一皺眉,說道:“君上,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外人怎麼看。只要大多數認爲我們這麼做的原因是這個,那就只能是這個。人前人後,君上也全部都要這麼說。”

齊桓公收起笑容,說道:“寡人知道了。”

管仲見狀笑了笑不再說什麼。齊桓公身上的毛病很多,管仲是很清楚的。不過這些都不妨礙齊桓公成爲一代明君,讓齊國成爲天下霸主。因爲齊桓公是一個很豁達的人。只要是對的建議,他都會接受。不管是不是傷了自己的面子。

很快,燕國的使臣就被帶到了殿上。對齊桓公行完禮之後,恭聲問道:“不知齊侯召外臣前來有何事吩咐?”

燕國從燕莊公以下,沒有人覺得齊國會真的發兵,前來求援不過是儘儘人事而已。燕國的使臣前來齊國見過齊桓公,將燕莊公的求救信交給齊桓公的時候,並沒有從齊桓公的臉上看到任何的表情,以爲齊桓公沒有救援的意思。所以心早就冷了,現在也不過是以爲齊桓公將自己召來,是說一些齊國面臨的困難,然後把自己送走,所以面上微微有些冷漠。

燕國使臣心裡在想什麼,自然瞞不過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甯戚這四哥人精。不過四人的表情又是不一樣,管仲是一臉的玩味,甯戚是一臉好笑,齊桓公則是等着看戲的樣子。只有鮑叔牙有些不滿的哼了一聲。

聽到鮑叔牙的冷哼聲,齊桓公微微一擺手,說道:“鮑子不必生氣,燕使雖然有些失禮,不過也是擔心燕國國內局勢,是可以原諒的。”

聽到齊桓公的話,燕使這才知道,自己剛纔有些懈怠的樣子,讓鮑叔牙有些不滿了。心裡頓時有些惶恐。

天下諸侯都知道,雖然鮑叔牙在齊國的權勢比不上管仲。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鮑叔牙畢竟是齊桓公的老師,當年輔佐齊桓公也是很盡心盡力的。齊桓公可以說是一個念舊的人,對鮑叔牙也是和一般人不一樣。

加上鮑叔牙本身也是才華出衆,和管仲又是生死之交,所以在齊國,鮑叔牙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本來就對齊國出兵沒有什麼念想的燕使,這下算是徹底絕了齊國救援自己的心。只要鮑叔牙堅決反對,恐怕齊桓公和管仲都要慎重考慮了。

何況在燕使心中,齊桓公根本就沒有出兵的想法。

齊桓公也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

“燕使,山戎進犯燕國,實乃萬惡不赦,不將我中原豪傑看在眼中,不將天子看在眼中。我齊國雖然國力弱小,且前次征討楚國受創不小。但寡人與衆位大臣商議之後,決定……。”微笑着看了燕使一眼,接着說道:“決定出兵救援燕國,履行我齊國方伯之責。”

燕使毫無誠意的說道:“雖然齊候沒有出兵,但我燕國上下還是感念齊侯……。”說到這裡,燕使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勁,自己剛纔聽到的東西好像和自己所說的有些不太一樣,不由驚訝的看着齊桓公。

看到齊桓公裝出來的錯愕、管仲的驚訝、鮑叔牙的微怒、甯戚的莫名其妙,燕使戰戰兢兢的說道:“齊侯,剛纔您說……說什麼?”

甯戚促狹的一笑,對齊桓公說道:“君上,看來燕國並不想讓我們齊國出兵啊。既然如此,我們還是不要出兵的好。天子曾規定,諸侯不得擅離封地。”

鮑叔牙的微怒卻是真正的有些不高興,一甩袖說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齊桓公裝出一副鬱悶的表情,說道:“燕使,我齊國雖然國力弱小,受創不小。但燕公前來求救,我齊國還是願意出兵,助燕國抵擋外患。難道燕公不是這麼想的嗎?如果燕公不想讓我齊國救援,那貴使前來又是所爲何事?”

燕使忙上前跪倒在地,對齊桓公行了一個大禮。在燕使行禮的瞬間,齊桓公對着下面的管仲三人一陣擠眉弄眼。突然心一跳,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忙向鮑叔牙看去。只見鮑叔牙果然皺眉怒視着自己。對自己這種沒有君王儀態的事相當的不高興。忙正襟坐好。

燕使行完大禮,這才說道:“齊侯大義我燕國上下感恩戴德,不愧爲方伯之名。日後只要齊侯一紙書信,我燕國上下絕不推辭。”

其他的話,燕使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說的必要了,再怎麼說都不能表達燕使現在的心情。

齊桓公笑道:“貴使不必如此,這本就是我齊國應盡的責任。”話說完,心裡那叫一個舒坦啊。燕國雖然在中原諸強之中算不上什麼,但也是北方大國,燕國對自己感恩戴德,對自己的霸主地位是相當有好處的。

不過燕使這麼說,卻也不是白白說的。後世燕國以樂毅爲帥攻伐齊國,差一點就將齊國滅亡。雖然這裡面原因很多,但也不排除燕國有爲齊桓公報仇的想法。當時的齊國,已經由姜姓變成了田姓,被田氏篡奪了姜氏的江山。

燕使也在不多說話,只是起身站在一邊,等着齊桓公的吩咐。

齊桓公想了想,說道:“貴使可先行回過,告知燕公。寡人的軍隊隨後就到,請他忍耐片刻。待寡人的大軍一到,定當將山戎趕出燕國。”

燕使忙說道:“既如此外臣告辭了。”說完就急匆匆的走出大殿,向着驛館行去,想要趕快回國,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燕國上下。

雖然他纔是今天中午到的,休息了不過一個時辰,身體極爲的疲倦。但還是覺得早一點把這個消息說出去,對燕國上下是一個鼓舞。

帶着自己的僕從駕車離開臨淄,向着燕國趕去。一路上看到齊國的軍營已經在開始準備,各種物資開始調動,兵馬開始整頓。心裡算是徹底放心了。

等到燕使走後,齊桓公向管仲三人問道:“仲父、鮑子、寧卿,我們何時出兵最好?寡人覺得我們應該稍微遲一點,讓燕國上下多着急一會,也會多感念我齊國的好處。”

管仲忙說道:“君上,如此不好。我等既然已經答應了燕國,會即可出兵救援燕國。如果拖延時日,讓燕國受到損失,就算是我們救了燕國,最後燕國也不會對我們有多少感激之情。還是即刻出兵,讓天下諸侯看到我齊國的急公好義。”

齊桓公自己的意見被反駁了,也不怎麼在意,笑着就答應了。

第二天,留下甯戚在國內守國,齊桓公帶着管仲、鮑叔牙,起三萬大軍戰車數千乘,向着燕國行去。準備救援燕國。

燕國受到山戎攻擊的事,其他的諸侯也都是知道的。但是山戎的威脅畢竟還沒有到自己身邊,也都是坐在一邊看風景。

知道燕國派人去向齊國求救之後,所有人更是都等着看燕國的笑話。齊桓公前幾次雖然表現的很是仁義,但是這一次和前幾次不一樣。山戎的厲害,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一戰下來,可是要受到不小損失的。而且受了損失還不會有什麼好處,沒有人認爲齊國會出兵。

等到齊國真正出兵,而且還是一刻都沒有遲緩,第二天就出兵向燕國行去的時候,所有人都掉了一地的眼鏡。對齊桓公的做法有些匪夷所思。

只有楚國相國文子,聽到齊桓公出兵救援燕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齊桓公大軍過了濟水,來到魯國邊境。卻是將魯莊公嚇了一大跳,以爲自己又那裡讓齊桓公不舒服,所以來征討自己了。連忙派人前來打探消息。

шшш◆ttκā n◆¢ 〇

等知道齊桓公是準備前去救援燕國之後,魯莊公一陣的吃驚,忙帶着百官出迎。

沒有人比身爲齊國鄰居的魯國清楚齊國現在的實力的,既然齊國出兵,那山戎的失敗也就是一定的了。魯莊公卻是想巴結齊桓公,見到齊桓公之後,第一句話就是:“齊侯您前去攻打山戎,清除北方的狼煙。受益的又豈是燕國一國,我魯國也是受到很大好處的。寡人雖然國小力弱,卻也願意跟隨在齊侯身後,共同處一點力。”

齊桓公這次出兵的目的就是爲了彰顯自己的仁義,怎麼可能會把蛋糕分給別人一份呢?聽到魯莊公的話,忙說道:“北方偏遠之地,寡人不敢勞煩您遠行。我自己去就行了,如果戰勝的話,也是您祈禱祖宗神靈的結果。

如果寡人戰敗,到時候再向您借兵也不遲。”

魯莊公本來也就是那麼一說,聽到齊桓公的話,也就不再說什麼。

山戎此次出兵,帶兵的將領是國王密盧。在燕國馳騁兩月時間,俘虜的奴隸不計其數。金銀財寶更是不用多說。聽到齊國大軍前來救援燕國,覺得自己這一次好處也撈夠了,便收兵退去了。

齊國的國力畢竟不是燕國能比的,一戰下來不知道有多少兒郎就會死在戰場上。密盧覺得有些不划算。況且自己擁有山川之險,不認爲齊國會打過來。齊國的軍隊也不可能一直駐紮在燕國,等齊國的軍隊走了,他們可以再出來攻打燕國,遲早會把燕國的疆土變成自己山戎的土地。齊國也不可能每次都來救援燕國的,齊國自己也有事。

等到齊**隊到來的時候,山戎的大軍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燕莊公早就帶着上下臣民在都城外等着迎接齊桓公的到來。

齊桓公的車駕剛剛到,燕莊公便急忙上前,將齊桓公迎下戰車。

看到燕莊公的行爲,齊桓公心裡不由一陣的舒暢。突然聽到管仲在身邊的咳嗽聲,回過神來,忙走下戰車,伸手扶住準備向自己行禮的燕莊公。雖然自己前來確實是救了燕國,但如果自己表現的太傲慢了的話,燕國人不但不會感激,反而會憎恨。這是來之前管仲就再三交代的。不過剛纔還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下車之後,扶住燕莊公,笑道:“燕公何以如此?當年燕國之祖召公與我齊國之祖太公同爲輔政之臣,相交莫逆。你我也算是世交兄弟之邦。兄弟有難,愚兄自當前來相救。何必行此大禮?若如此,反倒是顯得生分了。

況且寡人來的遲了,讓燕國受到這麼大的損失,實在是寡人之過。”

燕莊公是個老實人,聞言心裡那叫個激動啊,對齊桓公的氣度是更加的佩服了。人家來救了自己,不但不表功,反而這麼客氣。實實在在是一個大大的好人啊。口中結結巴巴的都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了。

許久,纔對齊桓公抱拳一禮,說道:“兄長前來相救,小弟感恩戴德。日後但凡有事,只需一封書信,小弟決不推辭。”

雖然,燕莊公的年齡比齊桓公還大了一點。不過……燕莊公自稱小弟,沒有人覺得這個稱呼不合適的。國君本來就不是一個人,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國強爲兄,國弱爲弟,也是一種很正常的說法。

齊桓公不遠千里而來,爲的是什麼?不就是燕莊公的這句話麼?聽到燕莊公的話,心裡一陣的舒坦。雖然這句話燕使也曾經說過,不過燕使說出來的,和燕莊公說出來可就是兩碼事了。

“賢弟這話是怎麼說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我們進城再說吧?這裡卻是堵塞了通道,很是不方便。”一張臉都快笑出一朵花來了。

燕莊公忙帶着齊桓公向自己的宮室行去,在宮室內舉行盛大的宴會歡迎齊桓公的到來。犒勞齊國大軍,自然也是一定的。

雖然山戎兩個月的攻伐,讓燕國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國都之內還沒有什麼損失。

齊國大軍在城內,城外飲酒作樂,雖然有人喝的酩酊大醉,卻也沒有人惹事。讓燕國上下對齊國又是一陣讚歎。

殊不知,這卻是管仲與鮑叔牙極力約束的結果。齊國人口之中,東夷人佔了相當一部分人數的,慢慢的連帶着齊國本來的人口都帶上了一些東夷人的習性。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當時的齊國人是很浪漫的。歡宴之時對於性稍微有點放的開了一點,在齊國沒有什麼問題,在外面可就麻煩大了。

如果齊國大軍離開的時候,燕國多了一大批孕婦,那可就相當不妙了。齊國這次來是宣揚自己的仁義的,這麼做燕國上下雖然不會說什麼,但也難免會有一些不舒服,前面所做的努力可就都白費了。

燕國宮室之中,齊桓公與燕莊公正在笑談的時候。管仲突然走出說道:“君上,燕公。此次山戎雖然退兵,卻是得到了相當大的好處,沒有經受什麼挫折。如果我齊國大軍退去,山戎恐怕會在此前來。”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燕莊公所擔憂的,如果山戎再次前來,自己還是沒有辦法抵擋,難不成再次向齊國求援?至於說讓齊國大軍長久駐紮在燕國,燕莊公更是沒有想過。不要說齊國不可能有這麼多的軍隊,就算是齊國真的有這麼多的軍隊,燕莊公也不敢讓齊**隊長久的留在燕國。

以齊國的強大,如果齊國大軍在燕國停留上這麼幾年,燕國恐怕就不叫燕國,而是直接叫齊國了。可是請齊桓公前去攻打山戎,這種話燕莊公這種老實人還是說不出來。人家大老遠的前來幫助自己就已經很不錯了,再讓人家跑那麼遠,好像怎麼都有些說不過去。

現在聽到管仲突然提起這個問題,也是相當關心,一臉關切的看着管仲,想要知道管仲有什麼辦法。當然,如果管仲提出齊國大軍留守,燕莊公一定會婉拒的。

齊桓公也覺得自己已經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了,能來就已經很不錯了,還真是從來沒有想過直接去攻打山戎的。

現在聽到管仲的話,雖然不知道管仲心裡到底是什麼意思,但猜想管仲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便問道:“那依仲父的意思呢?”

管仲看了燕莊公一眼,說道:“君上,我們既然已經來了,不如就直接趁這次機會攻伐山戎,除去燕國的後患。”

燕莊公聽到管仲的話,心裡那個感激啊。想道:“有什麼樣的君主,就有什麼樣的臣子。齊侯仁義,管仲更加的仁義啊。”不過也知道這件事最終還是要齊桓公作決定,管仲在齊國的權勢雖然大,但也不可能繞過齊桓公去,便轉頭看向齊桓公。

不過燕莊公的頭還沒有轉過去,就聽到齊桓公叫了一聲“好!”頓時熱淚盈眶。

齊桓公雖然不知道管仲說出這番話的意思是什麼,但是知道管仲一定有想法,出於對管仲的信任,沒有細想就說出了那個好字。說完了才覺得有些不對勁,自己這麼做好像有點吃虧了。不過看到熱淚盈眶的燕莊公,心裡還是有些飄飄然。

齊桓公卻不知道,如果自己稍微遲疑一點,燕莊公對他的雖然還是會感激。但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正是齊桓公毫不遲疑的答應,讓燕莊公覺得齊桓公可能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

宴飲結束之後,回到軍帳,齊桓公皺眉向管仲問道:“仲父,我大軍遠來,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何必再去攻打山戎呢?”

管仲笑了笑,說道:“君上,山戎實力未曾受損,我們走了之後,山戎一定會再來。如果燕國再來求救,我們管還是不管?如果管的話,來回耗費錢糧不說,士卒也會相當的疲倦。如果不來的話,我們此次前來所得來的好處就全沒了。”

齊桓公點點頭說道:“仲父所言極是。如果燕國下次再求救,我們不管的話,這一次所做的努力就都等於白費了。”

管仲一邊點頭,一邊說道:“正是如此,所以臣便想,我們不如直接攻打山戎,讓山戎的實力受損,再不能危害到燕國。”

齊桓公想了想,突然說道:“既然如此,我們還不如直接將山戎滅國。既然做了,咱們就做全套!!!”這就是齊桓公比一般人強的地方,只要決定了,就不會後悔,而且還會盡心盡力的做到最好。

管仲想了想,說道:“這樣也好。”

大軍在燕國都城休整了三天,燕莊公以爲齊桓公後悔了,不準備前去攻打山公的時候。齊桓公突然前來與燕莊公商量出兵的事。

商量完一些出兵的細節之後,燕莊公說道:“兄長,此次出兵還是讓我燕國爲先鋒吧。”

齊桓公既然決定做好人了,那就準備好處一路送到底,笑了笑說道:“燕國剛剛受到損失,愚兄怎麼忍心讓燕**士再衝鋒在前?賢弟可帶着燕**士充做後隊,爲愚兄壯壯聲威就可以了。攻伐山戎之事,就交給愚兄了。”

燕莊公覺得,自己這一輩子產生的感激的念頭,都比不上齊桓公來了之後,自己對齊桓公感激的次數多,這哪裡是兄弟啊。父母爲子女做到這一點也就差不多了。

“兄長,向東八十里之外,有一國,國名無終。雖然也是北戎的一支,但是並不依附於山戎。可以召來作爲嚮導。山戎地勢險要,若是有無終國人相助,兄長也能輕鬆一點。”燕莊公突然想起這一點。

齊桓公喜道:“我等不熟地理,若是有人能做嚮導,自然是最好。”

齊桓公也不拖沓,直接拍公孫隰朋帶着大量的金銀,前去請無終國相助。

受了人家的好處,自然就要做一點什麼事。何況齊國這樣的大國不是他們彈丸之地可以比擬的,能結好齊國,對自己也是很有好處的。無終國君立馬就派遣大將虎兒斑,帶領兩千騎兵前去相助。

齊桓公知道,要想讓馬兒跑得快,就必須得讓馬爾吃得飽。虎兒斑來了之後,二話不說,又是一堆金銀珠寶犒賞,然後讓虎兒斑爲先鋒,帶着無終國的勇士在前面探路。

前行二百多裡,齊桓公被眼前險要的地勢嚇了一跳。如果山戎人在這裡設伏,自己想要通過可就相當不容易了。忙一邊讓無終國勇士仔細打探前面的情形,一邊向燕莊公詢問這裡是什麼地方。

燕莊公忙說道:“兄長,此地名爲葵茲,乃北戎出入之要路也。”

齊桓公看着眼前的山勢,想了想對身邊的管仲與鮑叔牙說道:“仲父、鮑子,我等在此地築一城關如何?”

鮑叔牙點了點頭,管仲言道:“大善!!!”

齊桓公卻是想在這裡建造一座雄關,就算是自己此次征討最終由於其他原因沒有能夠將山戎滅國,在這裡建造一座關隘,只要燕國人不是太弱,也足以幫燕國人擋住山戎的攻襲。”

燕莊公自然也很清楚在這裡建造關隘的好處,沒有想到齊桓公爲自己考慮的這麼周全,又是沒口子的感激。

齊桓公心裡又是一陣舒暢。這種感覺讓齊桓公實在是太舒服了。

商量決定了之後,齊桓公便將留下一部分士卒,將糧草輜重也留下一半,讓鮑叔牙帶在這裡伐木築土建造關隘。

齊桓公這樣做,其實也不是完全爲燕國着想。將鮑叔牙留在這裡建造關隘,一則可以幫助燕國以後抵擋山戎的進攻。二則也是爲自己留下後路,萬一發生什麼事,有鮑叔牙在這裡,也不用擔心自己後路被斷回不去了。

況且鮑叔牙在這裡,還能轉運糧草,讓自己的後勤壓力小一點。

在葵茲休整了三天,將因爲水土不服而患病的一些士卒,以及身體稍差,有些疲憊的士卒都留給鮑叔牙,齊桓公帶着精壯士卒繼續前行。

山戎這個稱呼是中原諸侯對其的稱呼,實際上,山戎也早就已經建國,國號令支。密盧便是令支當代國君。

密盧回到國中之後,也是歡宴連連。這一次出征可是得到了不少的好處,由不得密盧不高興。想到那麼富庶的土地,遲早都會是自己的,密盧心裡又是一陣得意。

不過密盧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齊國大軍前來攻伐的消息就傳來了。讓密盧驚怒交集。

驚的是現在的齊國國力太強,自己恐怕不是對手。怒的是認爲齊國欺人太甚。雖然他從一開始對齊國就沒有抱什麼好心思,不過遇到事的時候,還是責怪齊國太過分。

人都是這樣,自己做事的時候,覺得做的很舒暢。可是輪到別人對自己做相同的事,又會覺得這人實在是太過分了,怎麼能對自己做出這樣的事來。

密盧將自己的大將速買召來,商議如何破敵。

速買也是北戎之中有名的勇士,並不將齊國大軍看在眼中,對密盧說道:“大王不必擔心。齊國雖然強大,但是這裡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比他們熟悉多了,我們也比他們更適合在這裡作戰。況且齊國遠道而來,已經成爲了疲兵,只要趁他們安營未穩的時候,率騎兵衝擊,定能大獲全勝。只要我們擊敗了齊國,燕國還不是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密盧也是眉開眼笑,說道:“愛卿之計大善,可速速前去埋伏,讓齊國人知道我們的厲害。以前我們既然能在齊國的國土上縱橫,現在我們也就能在我們自己的地盤上擊敗他們。讓中原人知道,我們戎人不是好惹的!!!”

速買領命而去,帶着三千騎兵就前去埋伏了。打探了一下齊國大軍前進的速度,速買立馬就找到了合適的埋伏地點。這裡的一山一水都是自己熟悉的,那裡適合安營紮寨,速買都是知道的。速買埋伏的地點,是附近唯一一個適合安營紮寨的地方。

速買將軍隊埋伏好沒有多長時間,就看到虎兒斑帶着兩千騎兵緩緩前來。

無終國和令支雖然不怎麼交往,但雙方畢竟都是北戎的一支,雙方對對方的一些有名人物還是很清楚的。

看到虎兒斑,速買一眼就認出來了。心裡一驚,轉而又是一怒。驚的是無終與自己令支同爲北戎人,刷房的習性都是很相似的。齊國人有無終國相助,對令支是很大的一個麻煩。對於無終國幫着外人對付自己的行爲,速買心中極爲憤怒。

虎兒斑也是有些大意了,認爲令支人知道齊國大軍前來攻伐,絕對不會前來攻擊,只會固守,等着齊國人退兵,對周圍的情勢也沒有怎麼仔細探查就開始讓人準備安營紮寨。

速買雖然想在齊**隊也駐紮下來之後在偷襲,這樣的話,自己取得的戰功會更大。不過還是覺得無終人和齊國人在一起,對自己的威脅最大,準備先將無終人消滅了,以後在找機會對付齊國大軍。

就在虎兒斑讓人安營紮寨,進行到一半,所有人都在忙碌的時候,速買突然縱兵殺出。

虎兒斑聽到喊殺聲,不由暗暗叫苦,爲自己的大意懊惱不已。不過這時候再懊惱也已經來不及了,帶着倉促聚集起來的百餘騎,揮舞着手中的鐵瓜錘,就向着速買迎去。

速買認識虎兒斑,虎兒斑也是認識速買的。都知道對方是國中有名的勇士,也都不敢大意。而是極爲謹慎的對敵。

兩人相遇一陣乒乒乓乓的交手,心裡都是有些吃驚,沒有想到對方竟然這麼強。

速買大聲喝罵道:“虎兒斑,你我乃是同族,你無終國竟然幫助外人攻打我們令支。大長老面前,你們需知無法交代。”

虎兒斑也不說話,只是一味猛攻。按照北戎人的說法,無終國確實是有些不對。虎兒斑也沒有什麼好辯解的,直接打就是了。

兩人交手十個回合,速買調馬就走。虎兒斑緊追不捨,想要在齊桓公面前立下頭功。

速買卻是詐敗,眼看虎兒斑追上來,轉身就是一箭。雖然沒有傷到虎兒斑,卻也讓虎兒斑的動作一頓,被速買壓在下風打。

虎兒斑麾下的士卒,本來就比速買的人數爲少。又都沒有準備,很快就被打的四散而逃。突然有人一箭將虎兒斑的戰馬射倒。虎兒斑大罵一聲卑鄙!!!卻只能步戰速買。

兩人的武藝本來就差不多,北戎人一生都是生活在馬背上,下了馬。十成的本事也就只能使出四成來。虎兒斑很快就變的傷痕累累。

眼看着自己周圍的令支人越來越多,虎兒斑心裡嘆一口氣,剛準備束手就縛。就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喊殺聲。卻是齊國大軍趕到了。

跟在虎兒斑身後的,乃是齊桓公之子城父。城父也是齊國有名的勇士,雙臂有千斤之力。這些年來也是在戰場上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齊桓公到現在沒有確定繼承人,幾位王子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都有機會。一個個都在齊桓公面前努力表現自己的能耐。希望能引起齊桓公的重視,讓自己成爲齊國的儲君。

齊桓公自然是知道這些的,不過齊桓公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也就聽之任之。可惜……齊桓公忘記了鄭莊公的例子,沒有確定繼承人,三位王子一通亂戰,最終讓鄭國一蹶不振。而齊國最終也走上了鄭國的老路,雖然由於齊國的底子比鄭國厚,沒有和鄭國那樣,淪爲一個二流、三流的諸侯,但也是國力受損,不復霸主之位。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說,城父本來跟在虎兒斑的後面。遇到因爲速買偷襲而退逃的無終士卒,知道前方的情形之後,連忙督促軍隊急趕,以救援虎兒斑。

城父知道,齊桓公看重的是虎兒斑熟悉路徑。對無終國的這兩千騎兵並不怎麼在意,但虎兒斑的人一定要活下來,所以也不敢怠慢,急忙前來救援。

聽到自己的援兵來了,虎兒斑又不想死了,奮力反抗。速買也見事不可爲,便領兵退去。讓城父救回了虎兒斑。

見到齊桓公之後,虎兒斑顯得極爲慚愧。齊桓公卻不在意,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將軍不必在意。下次遇到敵將,將其斬首報仇就是了。”說完又賜了虎兒斑一匹良馬,讓虎兒斑一陣的感激。

第5章 大赤天面見道祖第146章 二祖出世第111章 河蟹大總管1第204章 上表第6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上)第209章 青萍無蹤第214章 徒訓師第37章 三扇第175章 不敗而敗第70章 公孫子都第187章 天蓬大元帥第136章 再見老妖第19章 布五行烏山展神通第96章 有緣無分第197章 兵困花果山第28章 深藏的老狽第59章 屁股沒擦乾淨第147章 對陣八門(上)第192章 灌江口第4章 家中坐禍從天降第127章 九天來客第231章 又回來了第146章 二祖出世第171章 迎戰第99章 殺天蓬第35章 收徒第192章 灌江口第159章 周天竅穴第27章 你家沒成精的樹苗會動?第27章 你家沒成精的樹苗會動?第105章 王霸之道第223章 妖師脫困第228章 搗亂第72章 不是了結的了結第207章 李靖轉世第134章 北伐1第145章 老子西出函谷第191章 再顯獅駝王!!!第193章 大亂初顯第158章 守護者第240章 大羅金仙第41章 結三花金仙可期第112章 河蟹大總管(2)第24章 爲王位衆人忙碌第113章 河蟹大總管(3)第87章 君策一試管夷吾第76章 王室的應對3第56章 初戰黑山第37章 三扇第232章 聯軍第199章 八卦爐中鍊金身第84章 返回神州第127章 九天來客第38章 骷髏異寶第198章 兵困花果山2第81章 初到武夷界第201章 南華老仙逞兇威第99章 殺天蓬第182章 上古人王第162章 戰神第51章 人間的中心第176章 人間領袖第119章 衝突(1)第60章 鳳凰山降妖第229章 偷襲第98章 被教訓第132章 李玄遇險第57章 天崩地裂移山填海第39章 陣勢陡變第239章 朝聖第111章 河蟹大總管1第162章 戰神第237章 金角銀角第20章 人竟然可以這麼無恥第102章 再臨武夷界第154章 三天脫困第117章 治病(2)第59章 屁股沒擦乾淨第122章 威嚇2第148章 對陣八門 下 第一四九章 九天十地第114章 河蟹大總管(4)第166章 朝賀第240章 大羅金仙第191章 再顯獅駝王!!!第244章 戰四聖第217章 哪吒隕落第235章 五行山下第24章 爲王位衆人忙碌第180章 出乎意料的意外第165章 脫困的方法第230章 天神降世第65章 無所不能,一無所求第123章 諸事完結第二四六章第203章 再見青天第152章 丹藥之術第10章 信道祖,死後原地復活(上)第155章 落入骰中第113章 河蟹大總管(3)第159章 周天竅穴
第5章 大赤天面見道祖第146章 二祖出世第111章 河蟹大總管1第204章 上表第6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上)第209章 青萍無蹤第214章 徒訓師第37章 三扇第175章 不敗而敗第70章 公孫子都第187章 天蓬大元帥第136章 再見老妖第19章 布五行烏山展神通第96章 有緣無分第197章 兵困花果山第28章 深藏的老狽第59章 屁股沒擦乾淨第147章 對陣八門(上)第192章 灌江口第4章 家中坐禍從天降第127章 九天來客第231章 又回來了第146章 二祖出世第171章 迎戰第99章 殺天蓬第35章 收徒第192章 灌江口第159章 周天竅穴第27章 你家沒成精的樹苗會動?第27章 你家沒成精的樹苗會動?第105章 王霸之道第223章 妖師脫困第228章 搗亂第72章 不是了結的了結第207章 李靖轉世第134章 北伐1第145章 老子西出函谷第191章 再顯獅駝王!!!第193章 大亂初顯第158章 守護者第240章 大羅金仙第41章 結三花金仙可期第112章 河蟹大總管(2)第24章 爲王位衆人忙碌第113章 河蟹大總管(3)第87章 君策一試管夷吾第76章 王室的應對3第56章 初戰黑山第37章 三扇第232章 聯軍第199章 八卦爐中鍊金身第84章 返回神州第127章 九天來客第38章 骷髏異寶第198章 兵困花果山2第81章 初到武夷界第201章 南華老仙逞兇威第99章 殺天蓬第182章 上古人王第162章 戰神第51章 人間的中心第176章 人間領袖第119章 衝突(1)第60章 鳳凰山降妖第229章 偷襲第98章 被教訓第132章 李玄遇險第57章 天崩地裂移山填海第39章 陣勢陡變第239章 朝聖第111章 河蟹大總管1第162章 戰神第237章 金角銀角第20章 人竟然可以這麼無恥第102章 再臨武夷界第154章 三天脫困第117章 治病(2)第59章 屁股沒擦乾淨第122章 威嚇2第148章 對陣八門 下 第一四九章 九天十地第114章 河蟹大總管(4)第166章 朝賀第240章 大羅金仙第191章 再顯獅駝王!!!第244章 戰四聖第217章 哪吒隕落第235章 五行山下第24章 爲王位衆人忙碌第180章 出乎意料的意外第165章 脫困的方法第230章 天神降世第65章 無所不能,一無所求第123章 諸事完結第二四六章第203章 再見青天第152章 丹藥之術第10章 信道祖,死後原地復活(上)第155章 落入骰中第113章 河蟹大總管(3)第159章 周天竅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