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落幕

在吳解看來,救人和殺人都是很有難度的事,但殺人顯然比救人容易多了。

他冷笑着催動真氣,神火化成的火鳥便如同離弦之箭一般飛出去,想要越過老君觀二人的阻攔,追上熊嚯,將他燒成灰燼。

但那胖修士果然有過人之能,只見他大吼一聲,身上騰起無窮的黑氣,化作一片巨大的黑網,竟然真的將那些火鳥統統擋住。

火鳥源源不斷地撞在黑網上,炸成無數的火星。與此同時,胖修士的臉色也漸漸難看起來,腳下不禁緩緩後退。

吳解的神火是邪祟法術的剋星,他爲了保護熊嚯,只能憑藉深厚的修爲硬扛,當真苦不堪言。

朱權眉毛一皺,雙手連彈,兩道劍氣呼嘯而出,一左一右畫着弧線朝吳解斬去。若是他不趕快收招自保,便免不了要被雙劍猶如剪刀一般剪成兩段。

可綠姬又怎麼會坐視吳解吃虧!她輕喝一聲,手持短劍朝着朱權衝去,完全不理會朱權的劍光,將冰冷的劍勢狠狠地當頭斬下。

這正是圍魏救趙的手段,除非朱權願意同歸於盡,否則他就只能回劍自救。

朱權自然不願意在這裡稀裡糊塗地跟人同歸於盡,只得暗歎一聲,將兩道劍光都收回來,一道擋住短劍,另一道直取綠姬的咽喉。

但這時吳解卻又及時出手,將劍光再度放出護住綠姬,雙方又是硬碰硬交了一次手。

和上次不同,這次朱權以一敵二,頓時便吃了虧。

劍光對劍光的這邊倒也罷了,畢竟吳解並未出多大的力氣,但劍光對短劍的那一擊,綠姬卻是全力以赴的。

和武者劍術相比,煉氣士的飛劍雖然輕靈迅捷之處頗爲了得,但同等修爲之下,力量這一塊終究要吃點虧。加上朱權一心二用,劍光上的力量也弱了很多,結果劍光竟然被這短劍斬得落下了幾分,若非他及時後退,甚至要被一劍砍成兩片!

可即使躲過了分屍之厄,朱權英俊的臉上也多了一道鮮紅的血痕,這道血痕從額前直到眉心,就像是一隻閉着的豎眼似的。

朱權臉色一凜,眼中殺氣大盛。

他不是那種在乎相貌的人,可面相之中額頭被稱作“天庭”,天庭有了缺口,對於面相而言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被一劍斬破了額頭,他不由得勃然大怒,操縱着劍光如同兩條毒蛇一般連環進擊,逼得綠姬連連後退。若非有吳解的劍光幫忙護身,只怕早已身中數劍而死。

綠姬的劍術終究還沒有得到忌前輩的真傳,面對仙家的御劍之法,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吳解正在心急,杜若卻突然說道:“強攻!這傢伙的劍光華而不實,逼他跟你硬拼!”

他微微一愣,下意識地按照杜若的建議出手,將無形劍的劍光凝成一股雪亮的光華,朝着朱權席捲而去。

朱權急忙後退,雙手十指不斷彈動,操縱着兩道劍光抵擋吳解的無形劍。可他這兩把飛劍的質地比無形劍差了許多,施展劍術騰挪絞殺倒也罷了,像現在這樣硬碰硬地交鋒,正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只聽得叮叮噹噹之聲不絕於耳,無形劍的劍光依然明亮耀眼,但他的飛劍劍光卻漸漸黯淡了下來。

“可恨!”朱權不由得心中大恨,他修煉入道之後便在御劍術上突飛猛進,常常自詡劍術才華無人可及,堪比千年以來的正道第一人棄劍徒,自稱一劍在手無所不破——結果吳解就用實際行動,狠狠地抽了他一記耳光。

在他看來,吳解的劍術拙劣得可笑,幾乎看不出什麼機巧變化,來來去去都是橫衝直闖,宛若一匹喝醉了酒的野馬,一個勁兒興高采烈地撒歡,全無半點技術性可言。

但偏偏就是這樣拙劣的劍術,卻因爲他必須守住通往祭天台頂端的道路,憑着飛劍的優勢,將他死死地壓住,打得他全無還手之力……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心中怒氣越積越深,偏偏卻無法發泄,只能咬着牙死死守住,甚至連半分餘力都抽不出。

他的那對飛劍質地比吳解的差太多,不用盡心力卸去吳解劍上力量的話,只怕三兩下就要被轟成碎片。

朱權被吳解的劍光逼得一步步後退,心中不知道下了多少次決心,等此間事了,一定要去弄一把上等的飛劍來!

若是此刻有一把好劍在手,他早就將面前這個不懂劍術的蠻子給宰了!

只是他並不知道,吳解看似簡單的劍術,其實是經過反覆琢磨,對照棄劍徒的無上神劍研究了無數回,最終才敲定的招數。

吳解自知缺乏劍術天賦,所以專心研究怎麼才能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將飛劍的威力充分發揮出來,經過了幾個月的鑽研和推敲,最終將自己的劍術簡化爲幾個直截了當的招數。

這幾招沒有任何的機巧變化,直來直去,乾脆明白,唯一追求的就是更快、更強、更直接。

其實這幾招野蠻人風格的御劍術尚未完全練成,還沒有能夠把十成的力量都充分發揮出來。所以直到杜若提醒,吳解才陡然醒悟,想起了它們。

事實證明,在實戰尤其是劍術方面,杜若的眼光的確比吳解高明瞭太多。他這一換劍術,頓時就壓住了朱權,將朱權的兩道劍光逼得節節敗退,連朱權自己也不得不緩緩後退。

而這個時候,綠姬已經收好了短劍,將背後揹着的一把長劍拔了出來。

尋常的佩劍大概三尺長,可她的這把劍恐怕超過了五尺。劍身泛出清冷的光芒,當寶劍出鞘之後,綠姬周圍頓時出現了迷離的白霧,冷冰冰涼颼颼,而吳解更感覺到只是被劍光照到,身上彷彿就要起一層白霜。

這把劍的威力顯然還在短劍之上,但使用起來也比短劍困難許多。綠姬深深地吸了口氣,冰冷的霜霧被她吸進去,然後吐出來的時候已經化作一團一團奇異的文字,浮在空中。

“我來打開通道,你帶殿下去殺熊嚯。”

她用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說道。

不等吳解點頭,她已經大喝一聲,縱身躍起,長劍在空中劃了半圈,將所有的奇異文字全都納入劍光之中,然後猛地斬落。

剎那間,劍光猶如夜空中的皎潔月光,將兩個敵人全都籠罩在裡面。

白樓劍法,皎月慈航!

這是忌道人的成名劍法之一,那位五師兄一看劍勢便臉色大變,二話不說拖住朱權就朝着旁邊躲去,根本不敢硬接。

而已經有所準備的吳解就一把抓住身邊的太子熊洱,劍光包裹着兩人,呼嘯着從臺階上衝過去,衝破了那道黑色的巨網,衝向祭天台的頂端。

他將御劍術發揮到極致,劍光快得猶如閃電一般,只是眨幾下眼睛的功夫就追上了那支隊伍,甚至超過了站在隊伍最前面的兩個太監,搶先一步落在了祭天台上。

熊嚯正躊躇滿志地準備踏上祭天台的頂端,昭告上天,宣示自己終於成爲了大楚國的天子,卻沒料到眼前光芒一閃,一個面貌忠厚的少年已經帶着之前還下落不明的太子搶在了前頭,攔住了自己的去路。

他頓時勃然大怒,正要開口,吳解卻搶先出手,劍光一閃便抵住了他的咽喉。

“老實點!”吳解一招制住熊嚯,目光冷冷地掃過衆人。在他的目光逼視之下,無論是早期被熊嚯的屠殺嚇破了膽的文武百官,還是那些跟隨熊嚯至死不悟的士兵們,都感覺變成了被老虎盯住的兔子,戰戰兢兢動彈不得,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太子殿下,請您說兩句吧。”吳解控制着劍光將熊嚯死死困住,用劍氣逼得他無法開口,同時自己讓開一步,請太子講話。

太子點了點頭,正了正衣冠,站在祭天台的頂端,俯視着衆人。

“諸位卿家,這場叛亂,至此結束了!”

他用一句話就讓原本惶惶不安的文武官員放下心來,也讓原本還想負隅反抗的士兵們滿臉頹然。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一天一夜之間,一位又一位忠義之士用他們的鮮血書寫了忠義二字……這所有的一切,我熊洱不會忘記,大楚國不會忘記,青史不會忘記!”

“可是,我們已經流了太多的血,死了太多的人。”他輕輕地嘆了口氣,注視着滿臉不甘的熊嚯,“我知道你很不甘心,我也知道你還有很多想說的。但不甘心就不甘心吧,我不想給你再開口說話的機會了。”

他從腰間拔出佩劍,一步步走到被劍光困得動彈不得的熊嚯面前,將寶劍高高舉起。

“逆賊受死!”

寶劍揮下,鮮血濺起。

提着還在滴血的寶劍,熊洱走回到祭天台前,雙手捧着寶劍,向象徵着“天”的玉案下跪。

“蒼天在上,大楚國第十四代皇帝熊洱今日即位。事發倉促不及準備祭品,請以逆賊爲祭!”

隨着他的禱告詞,天空的雲氣涌動起來,一道連凡人都能清晰看見的紫氣從天而降,將他整個人籠罩在紫氣之中。

此即天敕,意味着這位年青的皇帝是得到上蒼承認的真命天子。

叮叮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是東山郡的士兵們絕望地扔下了手上的武器。

隨後,他們就在大臣們的帶領下,恭恭敬敬地向熊洱跪拜,三呼萬歲。

吳解點了點頭,身影在無形劍的劍光掩護下隱去,離開了祭天台。

他低頭看去,剛纔還在竭力阻攔他們的兩個黑衣修士已經無影無蹤,收起雙劍的綠姬也已經來到了隊伍之中,正在和羣臣一起跪拜天子。

“看來這件事終於結束了……”他忍不住輕嘆一聲,對杜若和茉莉說,“雖然只是過了短短的一天一夜,卻好像過了很久的樣子!”

“嗯。就像是傳奇故事一樣啊!”杜若興奮地說,“可惜我沒有能夠出場一下!日後民間傳說裡面沒了我的一份,真是有點遺憾。”

“以後會有機會的。”茉莉笑呵呵地說,“哪個修士沒見過幾次王朝興亡啊,想要在民間傳說裡面混個出場,機會多的是。”

“這樣的事情我可不想再遇到第二次了……死的人太多了……”吳解駕着劍光站在空中,遠遠地注視着處處血跡的長寧城。

片刻之後,他找到了已經聚在一起的蕭布衣、林麓山、丹兒和祝槐。

感覺有些意興索然的他並沒有下去見他們,只是施法向衆人發了個傳音。

“此間事了,我也該走了。”他輕嘆着說,“經過這次劫難,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麓山你不可整天沉湎於傷心之中,要以國事爲重。丹兒,我這弟弟是個重感情的人,如果他有什麼想不開的話,請你多照顧照顧他,多勸勸他。”

“祝道友,我答應你的法器日後會送到林府。不過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請不要着急。蕭道友,這次多謝相助,日後有緣的話,我們再一醉方休!”

“吳解就此別過!”

然後,他就徑直轉身,駕着劍光朝西南方飛去。

而在更高的叢雲之上,接到吳解飛劍傳書便急忙趕來,一直與老君觀掌門緊張對峙的將岸和李逍遙相顧一笑,沒有理睬對面鐵青着臉的老君觀掌門,以及對方身後那三個戰戰兢兢的老君觀弟子,駕起雲頭轉身離去。

這一場震驚九州列國的大楚國政變,至此終於完全落幕。

《天書奇譚》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17章 十大神魔(四)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16章 魂歸何處第17章 五塊秘石第7章 仙路難第11章 論道與論劍第12章 殺蟲第16章 揭穿第37章 前往醉仙居第37章 我!要!渡!劫!第8章 準備第8章 司馬春衫第36章 噩夢重現第37章 我!要!渡!劫!第26章 潛在的危機第11章 大喜第16章 真君歸來第31章 靈霄火部正法真解第32章 何謂鬥神?因戰而生!第5章 俗事第42章 飛昇第2章 永不沉沒(上)第32章 血染長寧城第34章 古往今來第11章 講道理第10章 緣由第1章 造化離火蘊南明第19章 招攬第28章 一波未平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8章 心魔劫第6章 消弭第15章 周天大陣第40章 雷、火、風(三)第2章 青牛鎮第2章 永不沉沒(上)第38章 收寶第15章 重返蓬萊第31章 靈霄火部正法真解第35章 拔劍倚天第14章 秦靜歸來第803章 幕後之影第820章 水到渠成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18章 黃衣少年第9章 各有因緣第23章 不破樊籠絕不休第13章 緣由第40章 勇悍強大第42章 各自的奮鬥第4章 遊子歸第37章 破陣第18章 南風天境,清靜神君第14章 來者何人第4章 望靈山仙雲數重第55章 尋寶之旅(八)第38章 莫可名狀第34章 神魔第25章 天驚地動鬼神哭第31章 勇猛對兇頑第12章 衝突第46章 斬!第6章 駱瑜回山第17章 心魔劫第3章 前路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15章 紫霄鬥部正法第13章 萬仙登門賀正宗第13章 再次交鋒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7章 沖霄去第32章 魑魅魍魎皆驚惶第28章 九州席捲第4章 危險的試探第34章 奇形怪狀第8章 路不通第15章 改弦易張第17章 心魔劫第53章 尋寶之旅(六)第25章 怒火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1章 鐘聲悠揚第28章 救火救人第4章 英雄豪傑,當如是否第16章 簡單投擲第10章 以一敵百,神妙法決第17章 第一次交鋒第28章 神君會議第36章 絕塵第5章 省親第5章 青羊精英第19章 長生之路第33章 熊熊烈焰,驚天一戰第3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5章 進步第8章 遷徙第14章 天地洪爐第21章 出手與否第45章 聖皇陵第9章 成功
第17章 十大神魔(四)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16章 魂歸何處第17章 五塊秘石第7章 仙路難第11章 論道與論劍第12章 殺蟲第16章 揭穿第37章 前往醉仙居第37章 我!要!渡!劫!第8章 準備第8章 司馬春衫第36章 噩夢重現第37章 我!要!渡!劫!第26章 潛在的危機第11章 大喜第16章 真君歸來第31章 靈霄火部正法真解第32章 何謂鬥神?因戰而生!第5章 俗事第42章 飛昇第2章 永不沉沒(上)第32章 血染長寧城第34章 古往今來第11章 講道理第10章 緣由第1章 造化離火蘊南明第19章 招攬第28章 一波未平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8章 心魔劫第6章 消弭第15章 周天大陣第40章 雷、火、風(三)第2章 青牛鎮第2章 永不沉沒(上)第38章 收寶第15章 重返蓬萊第31章 靈霄火部正法真解第35章 拔劍倚天第14章 秦靜歸來第803章 幕後之影第820章 水到渠成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18章 黃衣少年第9章 各有因緣第23章 不破樊籠絕不休第13章 緣由第40章 勇悍強大第42章 各自的奮鬥第4章 遊子歸第37章 破陣第18章 南風天境,清靜神君第14章 來者何人第4章 望靈山仙雲數重第55章 尋寶之旅(八)第38章 莫可名狀第34章 神魔第25章 天驚地動鬼神哭第31章 勇猛對兇頑第12章 衝突第46章 斬!第6章 駱瑜回山第17章 心魔劫第3章 前路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15章 紫霄鬥部正法第13章 萬仙登門賀正宗第13章 再次交鋒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7章 沖霄去第32章 魑魅魍魎皆驚惶第28章 九州席捲第4章 危險的試探第34章 奇形怪狀第8章 路不通第15章 改弦易張第17章 心魔劫第53章 尋寶之旅(六)第25章 怒火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1章 鐘聲悠揚第28章 救火救人第4章 英雄豪傑,當如是否第16章 簡單投擲第10章 以一敵百,神妙法決第17章 第一次交鋒第28章 神君會議第36章 絕塵第5章 省親第5章 青羊精英第19章 長生之路第33章 熊熊烈焰,驚天一戰第3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5章 進步第8章 遷徙第14章 天地洪爐第21章 出手與否第45章 聖皇陵第9章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