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道之爭

如果說這場“五馬王朝伐道(送死)之戰”有勝利者的話,那麼最大的勝利者並非道門,而是清靜翁。

是的,清靜翁。

當年太上道興起,太上道祖高瞻遠矚辯才無礙,清靜翁和師兄黃庭一起與他爭論了三回,卻每一次都大敗而歸。最終三次論道,不僅沒有能夠壓制住太上道的發展,反而輸掉了道門正統的地位,讓原本就已經在走下坡路的正一道直接土崩瓦解。

除去昔年立創立人道,爲諸天萬界樹立標杆的正一道祖不談,正一道還有三位造化神君,分別是大弟子黃庭神君,二弟子南華真人,以及小徒弟清靜翁。黃庭神君是正一道祖昔年指定的繼承人,在正一道中威望卓著,兩位師弟都服他,所以也沒有什麼兄弟睨於牆的危險。但黃庭神君口拙不善言辭,卻是一個大問題。

不……最糟糕的問題是,正一三神君其實都口拙。南華真人算是其中最擅長辯論的了,可他也只是擅長說一些有趣的小段子,讓他旁徵博引抽絲剝繭層層分析歸納,他就只能撓頭。而黃庭神君比他更不堪,連那些“性靈”的小段子都說不出來。

至於清靜翁……這位造化神君早年在一個絕代大魔頭手下吃盡了苦頭,早已養成了深沉寡言的習慣,奉行先做後說多做少說的原則,甚至養成了習慣。讓他衝鋒陷陣跟人廝殺,他是一把好手;讓他運籌帷幄謀劃指揮,他也毫不含糊;但讓他去跟人當衆辯論……

世人說起正一、太上兩道的三次論道,一般說的都是黃庭神君對太上道祖,清靜翁身爲造化神君,在這三次論道之中連一點存在感都沒有,他的嘴巴究竟有多拙,由此可見一斑。

但清靜翁可不是善茬,這場“大道之爭”輸掉之後,他越想越光火越想越生氣,於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便瞞着師兄師弟,一個人來到了當時正在蓬勃發展的神門,找到了自己昔年的師兄弟們——也就是創立神門的唯我、五太和玄機,並稱神門七祖,決心拿出當年的手段來,用拳頭而非嘴巴來展開“說服”。

他們這羣難兄難弟當年都是被那大魔頭欺壓的,後來好不容易趁着大魔頭衝擊永恆境界失敗的機會才得以逃脫,彼此的感情極好。所以雖然明知道太上道背後是神通廣大的華思源,諸位師兄弟還是一咬牙,於了

他們耐心等待了一個機會,然後瞬間發難。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太上嫡傳的忘情宮就被打破了防護,原本固若金湯的三十三天防線瞬間崩潰,太上道的弟子死傷慘重,能夠逃生者百不存一。

尤其厲害的是,他們打了一個時間差。等閉關的華思源聞訊出關,太上道已經幾乎全滅了。就算以華思源的神通也挽救不及,只來得及從轟然爆炸的三十三天之中救出極少數的倖存者。

華思源怒髮衝冠,卻奈何不得他們——神門七祖之中,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五祖因爲一直害怕大魔頭破關歸來,所以五人豁出一切演練一個奇妙的手段,能夠合五人之力形成一個威力無窮的化身。也就是在那一戰之中,他們五人突破了極限,實現了五太合一。這位五太神君的神通當真是不可思議,就連華思源這位半隻腳踏入永恆境界的強者居然都無法將其拿下,最終只得一跺腳,去找神門的麻煩。

那一戰神門和道門都損失慘重,但道門源流未絕,更得到了入道九神君的伏筆;神門聲威大振,五太推演神功大成;鬥神揚威諸天,華思源神通蓋世冠絕萬界……而正一道則出了一口惡氣,算是各有所得。

但清靜翁並不滿足,他念念不忘的是爲當初從大魔頭手下努力庇護自己,多次重傷、多次被搗毀山門的正一老師贏回道門正統的地位。不完成這個心願,他怎麼可能滿足?

所以他策劃了許久,便趁着五馬王朝入侵玉京派這個機會,又出了一次手。

這次出手,終於讓他心滿意足。

對於參戰雙方來說,重要的是戰鬥的勝負,而對於清靜翁這位在幕後下棋的人來說,重要的是通過這場戰鬥展示了什麼。

臥薪嚐膽兩千萬年之後的太上道,呈現在諸天萬界面前的是一個富有凝聚力和行動力,勇於戰鬥、不怕犧牲、敢打敢拼的驍勇面貌。這對於他們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足以⊥任何想要對付他們的組織都要掂量再三,就算實力再強,也須考慮考慮會不會被崩掉大牙。

但是,對於太上道的理念來說,對於太上道祖本人來說,太上道的新面貌卻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太上道祖的理念是什麼?無爲之道。

無爲之道應該體現出什麼樣的面貌?從容、平靜、不急不慢、溫和保守…等等等等。

這次戰鬥中,太上道體現出來的面貌,究竟像誰呢?年紀大的或許都記得,昔年正一神君帶頭對抗那蓋世魔頭的時候,正一道的弟子們便是如此,勇於戰鬥、不怕犧牲、敢打敢拼,富有凝聚力和行動力……

這便是正一道的理念,這便是有爲之道的體現。

所以清靜翁纔會大笑、狂笑,纔會對這個結果非常的滿意,纔會洋洋得意地對太上道祖發出諷刺和挑釁。

是的,太上道贏了這場戰爭,但太上道祖本人卻輸掉了大道之爭。

如今的太上道,雖然依舊傳承着他太上所創的九轉真傳妙法,可核心理念和精神面貌,已經赫然是昔年正一道的翻版。

吳解並不知道,當清靜翁得意狂笑的時候,天道之中的諸位道祖也在感慨不已。

自在道祖搖搖頭,目光看向了唯我道祖,詢問這事是否他的推演?唯我道祖則表示這種事情乃是理所當然,不用推演都能知道。

正一道祖笑得很欣慰,一邊笑一邊還在嘆氣,很有一些感慨萬千的意思。

而太上道祖本人,則只能無奈地苦笑,深深地嘆息。

縱然他能夠踏出那最後的一步,成就歷代神君嚮往而未能達成的永恆境界,他也已經輸掉了這一場大道之爭,甚至連再還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難道他能夠責怪弟子們違背了無爲之道嗎?這些徒子徒孫們忠誠勇敢,窮盡心力來重振道門,難道他能夠用“你們太執着了”這樣的話去批評他們嗎?

若是當真如此,他就不配成爲一道之祖,不配當他們的祖師

Wшw ▪TTκan ▪C ○

他可以把自己的功法和理念傳下去,可以靠雄辯和神通駁得黃庭和清靜啞口無言,然而清靜卻用現實爲工具,駁倒了他。

不,不僅僅是駁倒了他,更是掄起手臂,在他臉上狠狠地抽了若於個巴掌

而且……他還沒辦法還手,甚至連躲都沒辦法躲,只能老老實實地被抽。

這場綿延久遠的大道之爭,至此終於落下了帷幕,口拙的清靜翁用他自己的方式證明了究竟什麼樣的理念才真正符合一個門派的發展需求,證明了究竟什麼樣的大道,纔是真正適合這個世界的。

至於太上道祖的無爲之道……這條路的確很了不起,能夠通往造化境界,甚至於可能更進一步通往永恆境界,但那又怎麼樣呢?

若是他的理念不能推動門派進步和發展,那他終究也只是個人強大而已。

遵循他的道,只能誕生出一個個強大的個體,卻不能成長出一個強盛的組織。

所以,太上道祖唯有深深嘆息,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這些事情並不需要清靜翁自己說明,事實上清靜翁那份口才——也不大可能把它說得清楚明白。吳解是從黃庭神君那裡知道了一切,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也明白了爲什麼清靜翁笑得那麼開心,更明白了爲什麼赤松、青角兩位神君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出面開口。

或許……那兩位神君也已經預見到了這一切,才感覺十分沮喪,以至於連話都不願意說了吧……

這場五馬王朝對玉京派的戰爭,發展成了神門伐道之中趁火打劫和見死不救的惡棍們追殺道門殘餘的戰爭,又發展成了道門重新崛起正名的戰爭,而隱藏在背後的,則是正一道和太上道理念之爭。

在黃庭神君的講解下,吳解恍然大悟,心中更是升起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明悟。

一個組織要發展壯大,就需要有自己的“道”,究竟什麼纔是真正的“大道”呢?圍繞着大道的正確方向,正一道和太上道展開了一場綿延許久、拖累了無數人的大戰,最終用無數的生命和犧牲,驗證了何謂組織的“大道”。

如今這場爭論已經塵埃落定,諸天萬界再也不用爭執何謂大道,剩下來的,就是對於各人自我提升所需之道的探討。

在這場探討之中,理應有吳解的一席之地。

這不是狂妄也不是自大,而是理所當然,更是黃庭神君和清靜翁對他的嘉許,甚至於赤松神君、青角神君對他的期望。

雖然他已經否定了無上神君的掌控之道,然而他的和諧之道也很有特色,在諸天萬界之中,從沒有人能夠真正把這條路走通了,但凡試着走這條路的人,不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倒下,就是因爲自己內心的不圓滿而失敗。

根據清靜翁的印象,就他所知的這些歲月裡面,試着走和諧之道的修士們,成就最高的也只是陽神真仙,沒有能夠更進一步。

“那位真仙如今還在人世嗎?”吳解好奇地問。

“早死了。”清靜翁平靜地說,“在那個時代,走這條路就是死。那真仙躲了很久,還是被殺了——那人怎麼容得下和他道路相反的人?”

吳解恍然大悟,不由得悚然一驚,更對無上神君的淫威深表駭然。

僅僅和他道路相反,就會被殺,不需要更多的理由,更不需要去驗證誰是誰非——無上神君甚至於連用和諧之道對照一下的興趣都沒有,他所需要的只有徹底的掌控。

什麼叫“威壓諸天萬界”?這就是威壓諸天萬界

如今自己雖然靠着運氣,暫時冒充“十六師弟”的徒弟,騙過了清靜翁等那個時代的老人,但這件事究竟可以矇騙多久呢?

憑着不可被佔算的特殊天賦,他不用擔心別人佔算出自己真正的來歷。可如果遇到那種特別擅長觀顏察色的人,能夠光憑觀察就看破他的僞裝,那時候該怎麼辦?

吳解心中一團亂麻,想不出個辦法來,只能暫時走一步算一步。

“既然這樣,那師傅你當初爲什麼要承認呢?”茉莉好奇地問,“你可以說是得到了十六師兄的遺產啊。”

“遺產?我從哪裡拿出這份‘遺產,來?”吳解苦笑着反問,“你覺如果那位十六師兄要留下遺產,他留下的首先會是什麼?”

茉莉想了一會兒,說:“應該是他的研究團隊吧?起碼他肯定會留下重新組建研究團隊的辦法。”

吳解點了點頭,深深地嘆了口氣。

那辦法,茉莉並不知道。

他既然拿不出那個辦法來,自然就沒辦法說是繼承了十六師弟的遺產——難道說這位智謀極高的十六師弟,居然會留下了足以⊥繼承者在不到一千四百年的時間裡面修成洞虛境界的資源,留下了他生平最得意的作品絕劍,留下了他許多的設計和構思,卻沒留下他最最重要的研究團隊設計方案來?

這種話,騙傻子也沒人信啊

所以他只能承認自己是十六師弟的徒弟,因爲只有弟子,纔有可能得到這些,卻沒有得到那套方案。

若是十六師弟活着,他手下的研究團隊必定已經龐大得難以想象。有這麼一個團隊存在,吳解根本不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只要按照他的教導好好修煉和提升就行。相反,他自己倒是可能神龍見首不見尾,時不時出現一下、指點一番,然後飄然而去,連吳解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這是唯一能夠說得通的解釋,吳解別無選擇——起碼在那個時間點上,倉促之下,他想不出別的解釋來。

好在清靜翁並沒有深究這個問題,大概是在他看來,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考慮的必要——能夠拿出絕劍來,已經是極爲有力的證據;吳解還能說出十六師弟的相貌和一些言行特徵,那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若是僅僅得到一些遺產的話,斷然不可能對十六師弟這麼清楚;若是從什麼地方得到了關於十六師弟的情報,那他不可能拿出一些特別秘密的研究成果來。

前一種人缺乏相關的“知識”,後一種人缺乏相關的“證據”。只有得到十六師弟親自傳授的人,才能兼具知識和證據。

這其實也是先入爲主的緣故。清靜翁原本就覺得十六師弟那麼厲害,怎麼也不該死得無聲無息,雖然當年他們約定要跟無上神君死戰一場而最終未能達成,但若是十六師弟獨自對上了無上神君,起碼也會是一場震動諸天萬界的大戰纔對。

而這樣的大戰,肯定沒有發生過。

既然沒有這樣的大戰,那十六師弟多半還活着。既然十六師弟還活着,那麼他留下弟子來,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至於爲什麼這個弟子修煉的是鬥神和道門的功法?那根本不是問題——只要這功法能夠通往大道,別的就都不是問題。

而且吳解所走的道路是和諧之道,這也讓他覺得可以算是個證據。如果不是對無上神君極爲憤恨,誰會培養自己的弟子走這條路呢?

而且……除了擁有龐大研究團隊的十六師弟,又有誰能夠真正把和諧之道推演完善,培養出一位洞虛真君來呢?

不如說過了億萬年的歲月,他的弟子纔出現在自己的眼前,這纔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呢

看來這和諧之道果然極爲困難,便是掌握着巨大研究團隊的十六師弟,也用了這麼久遠的歲月,才真正將其推演完畢,教授出了讓他覺得滿意的弟子吧……

這想法倒也挺合理的,和諧之道是被無上神君親口認定爲“和我的道路相反”的那條道路。能夠跟無上神君相反,這條路的強大可想而知,困難也可想而知。

花了億萬年的歲月,十六師弟居然真的把這條路研究透徹了,教出這麼出色的弟子來了,這反而讓他覺得有點驚訝呢

不知不覺之中,那個當年雖然聰明卻缺乏定性,做事情大多半途而廢的小師弟,終於也已經定下性子來了啊

或許用不了多久,這位小師弟就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諸天萬界的面前。或許他會成爲下一個堪比無上神君和華思源的人物。又或許……他雖然已經厭倦了出現在人前,永遠都不會再次出現,但他的弟子將會承載他的志向,獲得他從未獲得的那份光榮……

總而言之,清靜翁想得很多很多,結果越想越心潮澎湃,也越想越覺得合情合理,便由此鎖定了吳解的身份。

當然,這件事在諸天萬界之中依然只是隱秘,起碼玉京派的衆人都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那位知非真仙又一次刷新了玉京派的記錄,在不足一千四百歲的時候就修成了洞虛真君……

第27章 人爲財死第804章 大軍第20章 神算之法,欠債之人第35章 拔劍倚天第3章 乘輕雲兮第43章 十二神魔第5章 三堂第27章 棄劍徒的考題(一)第5章 激揚文字第8章 迎親第19章 思世事兮第12章 聖天女第14章 隱憂第4章 還鄉第63章 北海海王第20章 雙方第7章 丹成道成第3章 將大夫第19章 思世事兮第27章 蠻荒列族第17章 星斗映照第7章 前世今生第33章 光照人心第28章 變生第3章 大搬家第21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分化元神第20章 神算之法,欠債之人第8章 小小的烏龍第40章 斬魔第21章 福禍無門兮第9章 挨個打去,儘管過來第36章 生死玄關第28章 一波未平第15章 師傅來訪第41章 揭秘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5章 杜若出關第24章 較量較量第49章 尋寶之旅(二)第42章 劍神的來歷第10章 三陣第4章 張鐵匠第26章 一刀封喉第39章 靈明居士第1章 斬奸除惡第35章 追蹤第38章 收寶第25章 魔門和天魔第25章 怒火第18章 三處戰場,兩人變化第11章 踏霜雪兮第11章 些許俗事第33章 雷部鬥神第44章 大變故第820章 水到渠成第18章 意外之變第15章 周天大陣第16章 說服帝王的方法第18章 墨蛇第42章 飛昇第29章 一招之間,生死立判第5章 骸骨巨獸第42章 和諧第9章 大手筆第1章 上古隱秘,太上祖師第43章 撞船第21章 一觸即發第3章 異蟲第41章 對手第78章 彈劾第2章 千萬裡外修煉的黑鳥第3章 兇獸第24章 五載鑄就百鍊鋒第2章 各有因緣莫羨人第3章 知非真君第35章 鬼蜮第39章 滅世第18章 劍鳴第25章 進步第13章 真火煉魔(上)第12章 勝負已分,魔門大法第25章 真人大會第18章 爆發第29章 人算第36章 生死玄關第11章 雲夢第22章 大戰開始第6章 興桑梓第31章 棄劍徒的考題(五)第11章 螳螂捕蟬第9章 各有因緣第21章 六百年後第29章 棄劍徒的考題(三)第24章 戰果斐然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73章 各有計謀第35章 七第17章 奧妙第9章 出發
第27章 人爲財死第804章 大軍第20章 神算之法,欠債之人第35章 拔劍倚天第3章 乘輕雲兮第43章 十二神魔第5章 三堂第27章 棄劍徒的考題(一)第5章 激揚文字第8章 迎親第19章 思世事兮第12章 聖天女第14章 隱憂第4章 還鄉第63章 北海海王第20章 雙方第7章 丹成道成第3章 將大夫第19章 思世事兮第27章 蠻荒列族第17章 星斗映照第7章 前世今生第33章 光照人心第28章 變生第3章 大搬家第21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分化元神第20章 神算之法,欠債之人第8章 小小的烏龍第40章 斬魔第21章 福禍無門兮第9章 挨個打去,儘管過來第36章 生死玄關第28章 一波未平第15章 師傅來訪第41章 揭秘第39章 走不通的路第5章 杜若出關第24章 較量較量第49章 尋寶之旅(二)第42章 劍神的來歷第10章 三陣第4章 張鐵匠第26章 一刀封喉第39章 靈明居士第1章 斬奸除惡第35章 追蹤第38章 收寶第25章 魔門和天魔第25章 怒火第18章 三處戰場,兩人變化第11章 踏霜雪兮第11章 些許俗事第33章 雷部鬥神第44章 大變故第820章 水到渠成第18章 意外之變第15章 周天大陣第16章 說服帝王的方法第18章 墨蛇第42章 飛昇第29章 一招之間,生死立判第5章 骸骨巨獸第42章 和諧第9章 大手筆第1章 上古隱秘,太上祖師第43章 撞船第21章 一觸即發第3章 異蟲第41章 對手第78章 彈劾第2章 千萬裡外修煉的黑鳥第3章 兇獸第24章 五載鑄就百鍊鋒第2章 各有因緣莫羨人第3章 知非真君第35章 鬼蜮第39章 滅世第18章 劍鳴第25章 進步第13章 真火煉魔(上)第12章 勝負已分,魔門大法第25章 真人大會第18章 爆發第29章 人算第36章 生死玄關第11章 雲夢第22章 大戰開始第6章 興桑梓第31章 棄劍徒的考題(五)第11章 螳螂捕蟬第9章 各有因緣第21章 六百年後第29章 棄劍徒的考題(三)第24章 戰果斐然第8章 討債方法,打殺自選第73章 各有計謀第35章 七第17章 奧妙第9章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