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百家之爭

試問一個講究禮儀,給節婦頒發過貞潔牌坊的朝堂,又怎麼會倡議寡婦在嫁呢。讓那些被表彰過節烈的女子又要如何自處呢。

可以說聖人能夠讓老尚書的奏本,在朝堂上曝光,被衆臣所聞,那就相當於再把皇家,把國法,把一直推崇的禮教,放到了風口浪尖上,接受世人的輿論攻擊,和各種詆譭。

可就像老尚書摺子上寫的,人口乃是國之根本,那是大梁發展的基石。沒有人口,國家拿什麼昌盛。國家拿什麼發展。

這可不是人口爆發的年代,這是一個地廣人稀,各種天災人禍,兵禍從來沒有停止過的年代。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的時代呀。人在這種大環境下,那是相當的脆弱的。

老尚書能夠挺身而出,不畏艱難,敢於面對這些清流大儒的指責,敢於把華府放在挑戰禮教的前沿上,那就是已經把個人榮辱放下了,把家族的得失放在大梁的後面。

作爲一個君王,聖人爲了他大梁有這樣不計榮辱的臣子而驕傲。

掰扯開了說,大梁那是皇家的大梁,臣子如此嘔心瀝血爲的也是他這個聖人,怎麼不讓這位九五之尊感動呢。

老尚書用實際行動,感動了這位同樣要作爲的聖人。

這件事情被拿到朝堂上來說,那些大臣那些有名望的大儒心裡也是明白,聖人對此也是很倡議的,不然這種事情怎麼會有機會被如此的大力宣傳呢。

可就此事不聞不問,實在有失文人的風骨。於聖人教導背道而馳。

文人有文人的立場,要知道他們拜師的時候,不管是哪朝哪代,聖人像都要拜的。也就是說君王可以換,可這個文人的精神領袖一直沒變過。相當於一種信仰。

可這篇奏摺分析的的確讓人沒有反駁之力。

爲了大梁的千秋萬代,爲了中原能夠長盛不衰,人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杜老丞相一人承擔了來自朝堂上所有的阻力。

老友一篇奏摺,在聖人這裡刷足了存在感,刷足了好感。可憐他老人家受苦受累不說,還要被大儒們各種批判,當真是苦也。

接下來的幾日朝堂都是震盪的,好幾日的早朝都像菜市場一樣,亂哄哄的,還有趴在朝堂上哭訴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不知道的以爲這些大臣府上有了白事呢。

對此聖人也一籌莫展,多少人家府上的老封君,都因爲節烈被皇家推崇過呀。可如今這項提議出來,真的是自打嘴巴。

別說那些朝臣哭,就是人家要個說法,你也得給呀。聖人捂着腦袋發愁。

用老尚書的話來說,既然看到了制度的弊端,就不能爲了困難而裹足不前,剷除弊端,那就是在我大梁的基礎建設上添磚加瓦。讓我大梁發展的更加穩健和諧。我們要迎難而上。

當然了老尚書的這番話,完全是從他家孫女的口中聽來的,用用還是很有道理的。

聖人同樣爲了大梁的基礎建設而努力。在忍者頭疼。

而如今只有杜老丞相在迎難而上。再次的舌戰羣儒。武侯當年也不過是站了一場,他老人家可是都連着半個月了。杜老丞相都爲了自己的好口才而自滿。從時間上來說,武侯都被比下去了。

老丞相總有一種被老尚書坑了的感覺。

朝堂上如此,華府門口亦是如此。老尚書府都要被京城的大儒給圍了。

總而言之,老尚書你提出來這種有違禮教,有辱斯文的奏摺,有沒有想過你華府的子弟怎麼以聖人子弟自居。

老尚書閉着眼睛,把一切的非議都給擋下了,把兒孫都給擋在了身後。

就像芳姐說的,他老人家說這個問題,比兒孫們說合適多了,至少沒人潑她老人人家髒水,看上了那個府上的寡婦。

老尚書面對着一羣的酸儒,整個人都透着一股子大義凌然捨我其誰的氣勢。

心中早就把倒黴孫女給罵了幾百遍了,看吧就知道那丫頭惹出來的亂子,從來就沒小事。多坑人呀,他老人家一世英名全毀了,怕是走在大街上,都會有書生們出來扔臭雞蛋的,

而且把他華府的子孫都給帶累進去了。

好在老尚書站在朝堂的立場,作爲大梁子民的立場,還能據理力爭,把一羣不懂事的小學子給教訓的一愣一愣的,就是大儒們也都被老尚書給羞出了門外。

京城從來都是文豪聚集,學子成堆的地方,大儒們還能登門拜訪,可那些學子,都是中二才過的愣頭青,一時間熱血衝頭,把華府都給圍了。

芳姐咋舌,鬧事鬧到他們門口來了。可不能讓事態惡化下去。

老尚書心火繚繞,都是什麼狗屁事呀,儘管料到事情不會順利,可沒想到能帶來如此的惡果不是,狠狠地瞪了芳姐一眼,就要出去同這羣倒黴孩子硬抗,就不信一幫的小娃娃,還敢在他老人家面前扎刺。老尚書準備出去耍大胳膊。

在老尚書的書房裡面,芳姐潑墨揮毫,字真的不怎麼好看就是了。

獻媚的給遞給老尚書:“您用這個,”跟一羣中二才過的叛逆期孩子耍大胳膊,想也知道行不通呀,老祖父腦袋打結了呀。

老尚書:“老夫還用得着你個女娃子代筆不成。”

然後低頭看了一眼芳姐寫的東西,這也太有煽動性了。再看了一遍,還不錯,記住了。難怪老二最近在朝堂上扇唬的聖人都暈頭轉向的,感情背後有轉筆的。

轉頭挺着脊背就去粉墨登場了,佝僂的身板都挺起來了,對着一羣的學子,老尚書說的語重心長:‘而等今日到此,可有想過我大梁的疆域有多寬廣,我大梁的人口又如何狀況,二等可否想過,那些守衛在我大梁邊防線上的兵丁們,每個人要防衛多長的邊境線。你們可知道我大梁的土地上遍植農作物,該當是何種盛況,我大梁的民衆該當如何的富足,你們可知道這些需要都是人口。你們要把眼光放的更寬廣一些,你們讀書是爲了明理,是爲了興國,不是爲了推崇某一家的學說,你們可曾爲了我大梁的發展,爲了我大梁的百姓而思索過。老夫作爲大梁的老臣,懇請你們,不要侷限住了你們頭腦,閉塞了你們的視聽,爲了我大梁,爲了我大梁的百姓,不要爲了讀書而讀書,出去看看走走,把你們的學識都用在富足我大梁百姓的康莊大道上。而不是爲了堅持什麼學說,堅持某一家的理念,你們讀書爲了什麼,爲了大梁,是爲了百姓。’

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說,別說把一羣的小學子給震驚了。

就是把華家大老爺都給震驚了,他爹絕對被什麼東西給附體了,要不然這話就不是他爹能說出來的,要知道整個華府,甚至於整個京城,他爹對禮教的推崇絕對是一等一的。少有能與他比肩的,不然他華府子弟因何才能如此的出彩,那不就是府上老頭管的嚴,禮教兩個字時刻都不敢忘記嗎。

華家大老爺已經在想着去哪個寺廟找師傅來府裡辟邪了。

那些不被老尚書忽悠的大儒大有人在,之所以不站出來說話反對老尚書,那都是心裡明白,聖人發展大梁,發展人口的決心,

都是人精,對於整治有着不同尋常的敏感,不然爲何都當大儒,只有這些人在京城,在聖人的眼皮子底下混的風生水起,那就是人家看的透事情的本質。

有些老古板站出來:“難道老尚書的意思,就是爲了大梁的發展,可以無視禮教,可以不顧廉恥嗎。”

華老尚書黑臉,還有真有這麼固執的:‘自然不是的,聖人倡導我們懂得禮義廉恥,忠君愛國,那是因爲我們都向往着文明。可這些文明也是要在百姓吃飽穿暖,不受天災人禍的大好環境下才能追求的。如今聖人就是要帶着我們一起把大梁建設成爲讓大家吃飽穿暖,不受戰亂天災人禍的美麗國度,讓我們有更好的環境追求聖人口中文明的國度,難道有錯嗎。’

饒了一個圈,回去了。

老尚書就覺得有芳姐那麼一個門客挺不錯的,看看準備的多充分呀。各種問題都不用過腦子,隨便拿出來兩句話就把別人給繞進去了。

大儒學子們被老尚書的一張犀利口舌給打敗了。

而在聖人那裡,老尚書又刷了一次存在感。

書生眼裡只有聖人,只有那些禮教,禮義廉恥那麼看重,怎麼就不知道,禮義廉恥後面還有忠君愛國呢,到底是華愛卿的爹爹,他大梁的老尚書呀,時刻把大梁記在心裡,把他這個聖人放在心裡。果然是朕的老愛卿。

估計老尚書知道聖人稱呼他老人家愛卿,能感動哭了,當初兒子被聖人稱呼愛卿,老尚書可沒少發酸。就不成想,老了老了,致仕了纔得到聖人的認可。

聖人的得意那不是心理明白就好的,傍晚的時候,華府就被聖人賜下了各種御用之物。以示對老愛卿的恩寵。

這是爲了對華府的安撫,也是對世人的一個態度。聖人就是讓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知道,他對這次禮教風波的態度。

華老尚書的一番話,已經把寡婦在嫁,失德,不成體統的問題,升高到了,諸子百家之爭。

這些大家們倡導的禮義廉恥到底爲了什麼,受益的又是什麼人,爲何要推重這些大家們。如今的學子們嘴巴里面研究的都是這個,爭論的也是這個。

這個絕對是老尚書想不到的。就是當初那麼說說也不過是爲了震撼一下那些毛孩沒長齊就敢來華府鬧事的小娃娃們,可沒想過同百家或者任何一家的學說掰腕子。

可如今的大形勢又偏偏把這些都給繞進去了,老尚書都腦袋疼,每日裡閉門謝客,任何人都不見。

倒黴孫女絕對有招禍的體質。看看隨便兩句話,後果怎麼就這麼嚴重呀,這麼下去,別說京城沒有華府立足之地,就是天下怕是都沒有華府立足之地,

眼下,華府的兩位郎君,就已經沒書可讀了,你祖父連這些大家的教導都看不上你們還讀這些做什麼呀,華四同華五首當其衝被波及了。

華老尚書愁眉苦臉的看着兩個垂頭喪氣的孫子。倒也不是他老人家反駁不了這些大儒的找茬行爲還有理論,而是他老人家要量力而行呀,你難道還能用口舌之利,同天下的文人掰腕子。還是古往今來,死了的,活着的所有文豪,那不是找死,那是作死。

都怪他老人家貪圖一時口舌的痛快,作的一手好死。想到禍患的根源他家倒黴孫女,老尚書又想下禁足令了。看到芳姐那真是一點好臉色都不能有了。

就是華老夫人那裡也不得消停,那些守寡多年的老封君,倒不是同那些大儒們一樣,上門撒潑,指着老尚書鼻子大罵,而是拉着老夫人的手悽悽慘慘的哭泣。

把老夫人哭的這個心酸呀,都是守了大半輩子寡的,突然就被聖人的一個旨意給弄得連這點引以爲榮的榮耀都沒有了。可不是坑得慌嗎。

老夫人這段時間對老尚書同芳姐都不大搭理,這事都是他們兩個折騰出來的,他的老姐們都不容易呀。

這件事情在京城扯皮了大半個月,最後聖人以強制的態度,讓個州府下發皇榜,提倡寡婦再嫁,而且給予獎勵。對那些節烈婦人,只能人各有志,朝廷不做干預。

也就是說你嫁人國家給獎勵,你不嫁人國家也不甘於。

不過聖人也有聖人的打算。就像他家愛卿說的,一步一步來,過個幾年怕是就沒有人注意這個問題了。而且都是人生父母養的,誰又願意自家閨女守一輩子活寡。

不過貞節牌坊什麼的,朝廷肯定不會在頒發下去了。

而對於如今京城士子之間的百家之爭。聖人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我大梁不拘一格,對於有利於我大梁發展的言論,禮法,都推崇。百家爭鳴嗎。可前提就是不管哪傢什麼家,那都是爲了他樑發展繁榮而推崇的。什麼家都不能越過國家。(。)

第四百九十九十章 剛剛好第57章 認識第602章 結怨第491章 男人的胸懷第四百六十章第162章 詢子第46章 小懲第二百一十八 掌傷情第411章 殺戮第19章 規勸第632章 平權第79章 硬氣第93章 宜出行第336章 一個頂倆第273章 追節第316章 歸寧第433章 產子第34章 初探第163章 美須第606章 百家之爭第410章 匪患第190章 夫妻夜話第594章 收驚第515章 時運第346章 護短第214章 路遇第543章 姐妹第490章 不死不休第33章 小打第496章 無題第654章 倒賬第484章 兒子是個顏控第524章 回京第28章 憤怒第三百二十章第371章 膩歪第339章 上套第522章 團聚第169章 都聽您的第22章 誤會第613章 天上掉下個老哥哥第640章 震撼第126章 羣夥八卦第一把九十七章 遇表叔求粉紅票第621章 發病第248章 隱憂第266章 一眼第649章 啓發第383章 佳婿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507章 春日遊第四百九十九十章 剛剛好第670章 求娶第328章 討好第220章 殃及池魚第342章 霸氣側漏第605章 寡婦在嫁第148章 紫玉蘭第371章 膩歪第32章 打狗第484章 兒子是個顏控第203章 馮府請帖第105章 情誼深第342章 霸氣側漏第5章 變臉絕技第150章 周遊第290章 生別離第90章 發大招第423章 孩子想爹第189章 大老爺第441章 矛盾第116章 千里之外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313章 沒完沒了第622章 砸暈了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636章 看人跳坑第449章 收徒第560章 湊事第68章 二見第205章 飲水思源第413章 守城第515章 時運第98章 各不同第117章 故人來第513章 又一年第643章 人生得意第668章 在恩第407章 又見老丈人犯抽第292章 洞房夜第493章 人情通達第311章 別惹我,你惹不起第125章 技能刷新第493章 人情通達第608章 師徒第168章 雙巧第591章 衝冠一怒第616章 八仙過海第274章 生產第313章 沒完沒了
第四百九十九十章 剛剛好第57章 認識第602章 結怨第491章 男人的胸懷第四百六十章第162章 詢子第46章 小懲第二百一十八 掌傷情第411章 殺戮第19章 規勸第632章 平權第79章 硬氣第93章 宜出行第336章 一個頂倆第273章 追節第316章 歸寧第433章 產子第34章 初探第163章 美須第606章 百家之爭第410章 匪患第190章 夫妻夜話第594章 收驚第515章 時運第346章 護短第214章 路遇第543章 姐妹第490章 不死不休第33章 小打第496章 無題第654章 倒賬第484章 兒子是個顏控第524章 回京第28章 憤怒第三百二十章第371章 膩歪第339章 上套第522章 團聚第169章 都聽您的第22章 誤會第613章 天上掉下個老哥哥第640章 震撼第126章 羣夥八卦第一把九十七章 遇表叔求粉紅票第621章 發病第248章 隱憂第266章 一眼第649章 啓發第383章 佳婿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507章 春日遊第四百九十九十章 剛剛好第670章 求娶第328章 討好第220章 殃及池魚第342章 霸氣側漏第605章 寡婦在嫁第148章 紫玉蘭第371章 膩歪第32章 打狗第484章 兒子是個顏控第203章 馮府請帖第105章 情誼深第342章 霸氣側漏第5章 變臉絕技第150章 周遊第290章 生別離第90章 發大招第423章 孩子想爹第189章 大老爺第441章 矛盾第116章 千里之外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313章 沒完沒了第622章 砸暈了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636章 看人跳坑第449章 收徒第560章 湊事第68章 二見第205章 飲水思源第413章 守城第515章 時運第98章 各不同第117章 故人來第513章 又一年第643章 人生得意第668章 在恩第407章 又見老丈人犯抽第292章 洞房夜第493章 人情通達第311章 別惹我,你惹不起第125章 技能刷新第493章 人情通達第608章 師徒第168章 雙巧第591章 衝冠一怒第616章 八仙過海第274章 生產第313章 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