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危急

一旦叛軍獲勝,那麼大義名分自然便歸於叛軍一方,若有晉王登高一呼,與太子爭奪儲位,必然使得叛軍士氣大振。朝堂之上那些個所爲的忠臣良將,心中存有忠義的又有幾人?大多不過是趨炎附勢的勢利之徒,見到叛軍勢大,晉王有可能上位,紛紛依附驥尾實乃尋常。

只是那樣一來,會使得叛軍愈發強盛,這一場仗將會更加向叛軍傾斜,屆時東宮六率死守皇城,卻天下皆敵,豈有勝算?

說到底,於當前形勢之下,一個親王若能站出來與東宮分庭抗禮,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東宮的大義名分,尤其是晉王或是魏王,都是李二陛下嫡子,在東宮犯下大錯的情況下取而代之,未嘗不可。

尤其是世人皆知李二陛下對於東宮不滿,欲改立晉王爲儲君久矣……

只要晉王站出來,首當其衝便會使得東宮六率軍心動搖,而在闔城盡被叛軍佔據的情況之下,一旦東宮六率內部不穩、士氣低落,皇城被攻陷幾乎是遲早之事。

殿上羣臣盡皆默然。

這是最壞的局面,卻也是極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東宮想在這場叛亂之中反敗爲勝,難如登天。

先前還君臣一心、維護正朔的氣氛,頓時發生着微妙的變化……

李承乾環顧左右,自然看得出某些人的心思,不過卻並未感到慌亂,而是沉聲道:“屑小反賊,私慾薰心,不顧天下正朔,不念黎民蒼生,倒行逆施、禍亂國政,必將遭受天譴,死無葬身之地!其惡跡彰顯於天下,不論其身後之名,亦或是子孫後代,皆要揹負謀逆篡位之罪名,生生世世,代代不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子受命於天,孤乃是天子今典冊封之儲君,乃是朝廷正朔、天下正統,縱有叛軍勢大,局勢危急,卻怎能心志彷徨、自亂陣腳?諸位但請牢記父皇授予孤監國之權,父皇不在,孤如帝王親臨!諸位,還請與孤一起力挽狂瀾,扶保江山社稷,縱然粉身碎骨,亦要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吾等願追隨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滿殿羣臣,齊齊起身拜倒在李承乾面前,齊聲大呼,士氣大振!

善與惡,正與邪,在漢人心目當中從來都是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正統即代表了天道,代表了正義,代表了善良,諸子百家皆以其爲畢生追求之信念,即便爲之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眼下局勢困厄,豈不正是追求信念、彰顯理想的最好時候?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若因一時之危難便改弦更張,放棄心中理想只爲追名逐利,不僅有違道德,更有違志向!

面對叛逆,唯有仗義死節而已。

*****

長安城的火光沖天而起,即便是漫天大雪亦無法遮擋,方圓數十里之內看得真切,幾乎所有軍民盡皆驚慌錯亂。作爲大唐帝都,天下第一雄城,長安城在關中乃是天下百姓的心目當中有着無與倫比的地位,不僅代表着至高無上的權力中樞,更是帝國的象徵,是無可取代的神祗。

然而那漫天大雪之下衝天而起的火光,卻撼動了所有人心中的信仰,想象着一旦帝國崩潰,天下將再次陷入羣雄割據的殺伐年代,重現隋末亂世,人命不如狗的悲慘歲月,幾乎所有人都陷入恐懼之中。

沒有人願意那等悽慘至極的亂世重現人間,只是大家都弄不明白,前一刻還蒸蒸日上、威服四海的大唐帝國,怎地陡然之間便發生這等足矣動搖國本的叛亂呢?

帝國百餘萬威服天下的大軍呢?

威望蓋世、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呢?

李靖、李績、房俊等等那一代又一代戰功赫赫的名將呢?

關中百姓懵然不解,不知爲何這般龐大興盛之帝國,轉瞬之間便要轟然崩塌……

城外,昆明池畔,鑄造局。

戰鬥如火如荼。

叛軍顯然覬覦鑄造局庫房內的火器、火藥,意欲以之攻陷皇城,故而數千人蜂擁而至,猛攻猛打。只不過半途被岑長倩耍了一道,使得書院學子得以進入鑄造局之內,彌補了兵力不足的缺陷,故而看似叛軍攻得猛,實則守得也穩。

然而隨着辛茂將、歐陽通各自率領學子被接應進鑄造局之內,亦有一股叛軍趕來增援,戰鬥規模瞬間擴大。叛軍也聰明,知道火器犀利,且容易操控,等閒一個兵卒便可守護一大片城牆,再多的叛軍也休想以圍攻之勢迫使守軍左支右絀出現防守漏洞,反倒使得自己這邊兵力分散,故而六七千叛軍集中一處,對着鑄造局的正門便是猛衝猛打,根本不在乎損失,只求迅速攻陷鑄造局,繳獲庫房內的火器,然後支援城內叛軍攻打皇城。

鑄造局正門的諾大區域之內,箭矢如蝗、鉛彈如雨,自城頭傾瀉而下,時不時當敵人聚集至牆角下,便投擲數顆震天雷,轟然聲響之中,炸得叛軍血肉橫飛、殘肢飛濺。

戰況慘烈至極。

叛軍顯然明白鑄造局之重要,不僅意欲繳獲其中之火器用以攻陷皇城,更不能任由這樣一座堡壘留在城外,隨時可以出擊叛軍後陣,成爲心腹大患。故而,叛軍的進宮一陣猛過一陣,誓要以不計傷亡的猛攻攻陷鑄造局。

甚至不久之後,另有一支數千人的叛軍抵達,兩處合兵,攻勢愈發猛烈。

……

“岑兄,叛軍攻勢太猛,且人數衆多,有些頂不住了!”

辛茂將貓着腰躲避着漫天飛射如蝗的箭矢,來到岑長倩身邊,急聲說道。

岑長倩正趴在箭垛後邊,露出半邊臉小心翼翼的觀察牆外敵軍情況,冷不丁一支冷箭自牆下射來,嚇得他急忙矮身,那箭矢“當”一聲射在箭垛之上,冒出一串火星,驚得岑長倩出了一身冷汗。

辛茂將也學他的模樣躲在箭垛下,抹了一把臉上雪花融化的雪水。

岑長倩喘息幾口,苦笑道:“何止是攻勢太猛?叛軍又增加了一支,人數大抵在萬人左右,你瞧瞧着城下烏泱烏泱的全是人頭。而且他們不知從何處弄來多輛撞車,顧忌用不了多久,這牆體便遭受不住撞擊,坍塌在即。”

辛茂將臉色難看至極。

火器固然威力巨大,但叛軍人數太多,若是沒有牆體的阻擋,不要命的一窩蜂衝上來,着實麻煩。一旦被衝入己方陣中,這些學子很難保持堅定心志,怕是要當場潰散,一敗塗地。

“歐陽通呢?”

岑長倩左右張望一陣,沒發現歐陽通,登時心中一緊。

平素在書院之中便交情甚好,經過此番並肩作戰,三人更是情同生死,實不願見到歐陽通出什麼意外……

“沒甚大事,只是剛纔不小心被冷箭射中肩胛,幸好有甲冑護體,只是略微小傷,剛纔被拉下去處置傷口了。”

辛茂將解釋。

書院學子平素進行軍訓,不僅僅教授排兵佈陣、戰陣衝鋒之術,更有全套的後勤輜重課程,自然也包括戰場救治。這年代的書籍有限,讀書人但凡得到一本書必然廢寢忘食的通讀,甚至更有抄書的習慣,而數量衆多的醫術便成爲學子門平素讀的最多的一種雜書。

只要是讀書人大多讀過基本醫書,讀的多了,醫術之中記載的藥方、醫術便略知一二。

故而素來便有“不爲良相,即爲良醫”的說法……

所以,學子們進行戰場救治,比那些經驗豐富的隨軍郎中也差不了多少。

岑長倩略微放心,不過旋即擔憂當下的形勢,叛軍人數太多,震天雷不能遠攻,近處丟得太多固然殺傷敵人,卻也將牆體的地基震動,導致牆體搖搖欲墜,隨時可能坍塌。

火炮倒是有幾門,可一則數量太少,再則缺乏火油彈、開花彈這些可以大規模殺敵的利器,難堪大用。

想到火炮,他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抓住辛茂將的肩膀,問道:“若是吾沒記錯,昆明池上還有咱們書院一支用以平素訓練的水師船隊吧?”

第三千一百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一章 收編山越人?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自戕而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陽護短第七百三十一章 沖沖衝!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親情與背叛第十三章 冤枉的就是你!第五百五十章 隱憂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儲位不穩第四百九十五章 境界地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相互攻訐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出城秋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大唐風骨第兩千一十八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三千一百十二章 晉王能活?第三千三十二章 拖延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故意拆臺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當世大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立場堅定第六百零九章 帝國利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處世之道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惡毒之計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有功則賞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4556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鬧平康坊 (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佈防輿圖第4273章 龍顏震怒第三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板渚第八百四十三章 強渡遼水第七百四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一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上)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有功就搶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一身怨氣的柳奭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九十三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上)第七十三章 形勢混亂第4655章 胸有韜略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麗正殿的炮聲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章 消除內患第八百七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招商擴股第一百一十一章 黠戛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四十章 大朝會(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索兇器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扼守咽喉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寬以待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無意泄密第六百一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宿世冤家第八百零八章 以戰養戰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二百零四章 冤哉枉也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君心不疑第六百七十七章 搞大發了!第一千零七十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六十六章 聿明家的丫頭第六十六章 袁天罡的怒火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關心則亂第五章 房遺愛拳打鎮關西(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橫掃吏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鐵口神斷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篡位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房俊要幹啥?第七十一章 帝心難測第一百三十二章 賣炭翁(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族末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先救人,救火不着急第四百九十三章 滿門喜慶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戰略壓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行第兩千九十八章 局勢忽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年禮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胡攪蠻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疑兵之計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份“謝禮”
第三千一百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一章 收編山越人?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自戕而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陽護短第七百三十一章 沖沖衝!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親情與背叛第十三章 冤枉的就是你!第五百五十章 隱憂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儲位不穩第四百九十五章 境界地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相互攻訐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出城秋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大唐風骨第兩千一十八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三千一百十二章 晉王能活?第三千三十二章 拖延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故意拆臺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當世大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立場堅定第六百零九章 帝國利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處世之道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家校尉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惡毒之計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有功則賞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4556章 無可奈何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鬧平康坊 (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佈防輿圖第4273章 龍顏震怒第三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板渚第八百四十三章 強渡遼水第七百四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一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上)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有功就搶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一身怨氣的柳奭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蓄勢待發第八百九十三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上)第七十三章 形勢混亂第4655章 胸有韜略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麗正殿的炮聲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章 消除內患第八百七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招商擴股第一百一十一章 黠戛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四十章 大朝會(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索兇器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扼守咽喉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寬以待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無意泄密第六百一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宿世冤家第八百零八章 以戰養戰第兩千九十一章 父子之間第二百零四章 冤哉枉也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君心不疑第六百七十七章 搞大發了!第一千零七十章 不死不休第七百六十六章 聿明家的丫頭第六十六章 袁天罡的怒火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關心則亂第五章 房遺愛拳打鎮關西(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慾壑難填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橫掃吏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鐵口神斷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篡位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房俊要幹啥?第七十一章 帝心難測第一百三十二章 賣炭翁(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族末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先救人,救火不着急第四百九十三章 滿門喜慶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戰略壓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行第兩千九十八章 局勢忽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年禮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胡攪蠻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疑兵之計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份“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