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

“砰!”

李承乾將那油紙包裹狠狠摔在面前桉几上,一直壓抑着的情緒終於爆發出來,怒聲喝道:“簡直混賬!這太極宮難道有如鼠窩一般四處漏洞,宮內諸人吃裡扒外視帝王寢宮如東西兩市耶?都該殺!”

殿內諸人噤若寒蟬,不知太子殿下緣何這般罕見的暴怒,都有些不知所措。

需知方纔聽聞右侯衛攻陷春明門殺入長安城與東宮六率在承天門外爆發血戰之時,亦未曾這般怒不可遏,這份澹然自若還曾讓大家極爲欽佩……

馬周放下手中一份文書,詫異的擡頭看向李承乾:“殿下,發生何事?”

李承乾鐵青着臉,指着桉几上的油紙包裹:“你自己看。”

馬周拿起散亂的包裹,從中取出幾頁紙張,展開後仔細觀看,面色也逐漸凝重下來,而後將其遞給一旁的房俊。

房俊接過,一目十行,心中倒是並無太大波瀾。

古今中外,無論所作所爲是對是錯,都要尋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掩飾自己的本意。甚至哪怕世人皆知其巧取豪奪、燒殺擄掠之本性,亦要設置一個看似理所當然的理由,行卑劣之實。

華夏人的智慧傳承數千年,早已深諳世俗之本性,真以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樣的話語只不過是說說而已?

此人世間至理也。

所以晉王李治舉兵起事欲篡奪皇位,定要給自己尋找合理合法的理由,而最好的理由自然莫過於李二陛下的“遺詔”,只要將“遺詔”公之於衆,不僅給他舉兵起事的行爲冠以合法性,更會藉助李二陛下尚未消失的威望使得世人多有同情,從而站在他那一邊。

只不過檄文當中“毒害先帝”這個指控有些出乎預料,遼東軍中發生之事乃是秘辛,唯有當事者清楚其間究竟,此前一直迷霧重重,雖然各方皆猜測是長孫無忌對李二陛下動的手,否則哪裡有膽子興起兵諫意欲廢儲?但其中細節誰也不知,隨着長孫無忌自裁謝罪,這件事也就徹底湮沒。

不過現在看檄文上褚遂良的“指控”,當初的細節就浮出水面了,大抵便是長孫無忌指使褚遂良謀害李二陛下。

從事後李二陛下並未將褚遂良千刀萬剮,可知必定是褚遂良主動向李二陛下投誠揭發長孫無忌的陰謀,李二陛下遂將計就計,以假死迷惑長孫無忌,使其悍然起兵,試圖達成李二陛下自己“一箭雙凋”之目的。

且褚遂良也一定是被長孫無忌威逼利誘不得已而爲之,故此李二陛下才會那般寬容。

但現在,或是褚遂良甘心站在晉王那邊,或是當初之事露出馬腳被人抓住把柄……

當然,事情的真相併不重要,褚遂良編撰的這樣一番說詞將會有很多人相信,從而對太子的聲威造成極爲不利的影響。

但若僅僅是聲威之影響並不足以影響大局,最重要是這樣的言論會否左右那些手握重兵的統兵大將。

要知道貞觀勳臣對李二陛下之忠誠可謂堅若磐石,若李二陛下當真被太子毒害,這些人絕對不肯臣服於太子,而李二陛下素來寵愛且數次表態欲易儲之晉王,將會成爲武將們效忠的對象。

那纔是滅頂之災……

所以房俊當即諫言:“晉王之檄文可謂顛倒黑白、指鹿爲馬,貽笑大方、無恥之尤,但人心難測不可不防,殿下當馬上敕命英國公給關中各地十六衛駐軍下令,命各部堅守營地,不得擅動,謹防叛軍趁機擾亂關中、禍亂地方。”

這個時候,務必保證軍方的中立,將李勣扯出來做一杆大旗的效果會非常好,有李勣出面,軍方各部會相信晉王檄文當中所言不盡不實、胡說八道,也會相信所謂的遺詔根本就是杜撰。

另外,也可以趁機迫使李勣站隊,即便不站在太子這邊,也要儘可能的保持中立。

否則若是連李勣都被晉王拉攏過去,那也別奪嫡了,趕緊收攏東宮部隊突圍出城,連夜向河西逃竄,若是跑的快一些,或許能有一線生機……

李承乾有些猶豫:“英國公……若是拒絕又該當如何?”

他非常不滿李勣袖手旁觀的態度,身爲宰輔之首、軍方領袖卻在皇位歸屬這件事上默然處之,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但與此同時,又感覺李勣這樣穩坐如山倒也不錯,最起碼沒有依附於稚奴那邊全力反對自己,似乎也並非不可接受……

所以現在要去逼迫李勣站隊,令他有些不安,萬一李勣不聽自己號令轉而倒向稚奴那邊如何是好?

眼下局勢雖然緊張,但東宮上下尚有一戰之力,鹿死誰手仍未可知,可一旦李勣倒向稚奴,將會在軍中引起一些列反應,諸多旁觀者將會紛紛追隨,使得局勢徹底糜爛。

房俊斷然道:“當下局勢,成敗一線之間,豈有僥倖之理?英國公對於自己的態度一直含湖其辭,若任其前後搖擺、左右逢源,會引領朝野上下紛紛效彷,導致局面模湖、敵我難分,還不如畢其功於一役,令那些心懷鬼胎之輩浮出水面,而後與其決一死戰!”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馬周接口道:“讓微臣去吧,跟英國公好生聊聊。按理說英國公雖然澹泊名利,但絕非膽小怕事無可擔當之輩,或是有什麼難言之苦衷,或是有所忌憚之事,把話說開,未必不是好事。”

李承乾見自己麾下一文一武兩員大將保持一致,只得頷首應允:“那就勞煩賓王你跑一趟。”

馬周笑道:“英國公就在兩儀殿那邊籌備‘大殮’事宜,又不遠,微臣去去就回。”

言罷,起身施禮之後離去。

戰報雪片一般飛來,承天門外兩軍激戰正酣,由於天街平坦闊直,雙方根本施展不出所謂的縱橫穿插只能硬碰硬的血戰,戰鬥傷亡瘋狂飆升,這使得兩軍將士都殺紅了眼,但戰鬥區域實在過於狹長,雙方數萬軍隊源源不斷涌入,戰鬥區域迅速擴大,已經波及南邊尚未修建完成的皇城。

此前關隴兵變之時皇城之內諸多房舍已經被悉數損毀,重建之後尚未完工,一應中樞衙門亦未搬入,如今很可能再度成爲瓦礫廢墟。

房俊起身來到輿圖之前,目光從春明門、金光門、承天門、天街等處掠過,最終投注到玄武門上。

長安城的前身乃是隋朝的大興城,出自一代建築奇才、將作大匠宇文愷的手筆,而宇文愷之所以將大興城的地址定在此處,是因爲其觀看關中地勢走向發現這裡由南至北、漸次升高的六道坡地,與《周易》“六爻”極爲相符,最終將宮城、皇城建設於最高之處,象徵着皇權至高無上,而低處則設置裡坊、鑿挖湖泊溝渠,或爲集市,或爲民居,規劃儼然。

而長安地勢最高處便是北邊“第一爻”所在的龍首原,玄武門更是建在龍首原的最高處,向南俯瞰整個長安城,向北則通過平坦的田地直抵渭水,戰略位置首屈一指。

所以有唐一朝,自玄武門發動的政變多達四次,而每一次政變都是控制玄武門的一方取得最終勝利,絕非巧合……

而現在,玄武門在李道宗手裡。

作爲宗室之內軍功僅次於李孝恭、私人情感甚至比李孝恭更深厚之人,李道宗素來被李二陛下視爲腹心,所以李孝恭爲了不引起李二陛下的忌憚不得不以貪財暴躁之名自污,但李道宗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將玄武門如此險要之地交付李道宗把守,而不是交於宗室領袖、天下名帥的李孝恭,便可見一斑。

若李二陛下不是暴卒駕崩,易儲之事一定穩穩推行,將玄武門控制權牢牢抓在手中,無論最終十六衛是誰倒向太子,東宮也翻不起太大浪花,易儲之事定能成行。

但現在李二陛下駕崩,玄武門便成爲左右皇權歸屬的勝負手……

上次李承乾親自前往玄武門面見李道宗,李道宗給予的答覆非常明確,但其立場也同樣清晰——陛下不曾留下遺詔,那麼太子便是名正言順的儲君,登基即位順理成章,是爲羣臣效忠之對象。

但現在李治炮製出來一份所謂的“遺詔”,並且控訴太子“毒殺先帝、迫害手足”,會否影響李道宗的立場?

畢竟遺詔這東西是真是假、信與不信,都太過主觀,旁人實難揣度。

這場奪嫡之戰最難之處不在於對手多麼強大,而在於無論自己身邊還是敵對陣營,很難分清是敵是友……

再將目光由玄武門向北,移到左右屯衛的營地之上,房俊略感安心。

即便是李道宗,也無法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將右屯衛當中忠於他房俊的勢力清掃一空,只要關鍵時刻他振臂一呼,必能拉走右屯衛當中超過半數精銳,屆時再配合宮內的東宮禁衛加上百騎司,即便李道宗倒向晉王李治,也能一舉予以拔除。

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八十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佛道之爭第七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十四章 房玄齡教子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付之一笑第4561章 除夕之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錯也不認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炸燬城門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海盜末日第七百一十八章 前途叵測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一百零五章 五隻手的怪物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氣高昂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三百零一章 長孫衝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敵將至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遭受羞辱第九百四十七章 雙方底線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長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教訓敦促第五百一十六章 好言相勸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苦苦勸諫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致仕告老第九百八十四章 棒槌不講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自責的兕子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排(續)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王子安危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圍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誓死相隨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累死的牛第七百三十九章 合作愉快第八百一十七章 心甘情願的掏錢【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房俊去哪兒了?第兩千七十六章 李二震怒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昭然若揭第四百零三章 陰險老賊第六百五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婚(下)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死到臨頭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君臣夜話第七百六十七章 飽以老拳第4586章 遣唐使者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大唐使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漠北會議(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男兒成就第七百九十九章 兩難抉擇第九百九十七章 亂套了!第4263章 強渡灞水(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左右兄弟,右手皇權第二百七十九章 左衛大營第三千八十一章 借你人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班底(下)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調整第4294章 許以重利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探底線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沒巽港口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4659章 心生猜忌第五百一十九章 平生之恥第二百一十四章 勸退第九百九十三章 左右權衡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精力難繼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職責所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驅虎吞狼(續)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在唐朝講西遊第九百四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敢拔刀!【萬字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四章 追求幸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以防萬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防火防盜防李泰第四百一十四章 毫不退讓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都是算計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聯合抵制第九百五十八章 姐夫的小棉襖第六百八十六章 心有猛虎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錢不還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貼心小姨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四百八十五章 幣制改革第二十五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二十八章 搜查第八百七十章 使者人選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吾之子遠
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八十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佛道之爭第七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十四章 房玄齡教子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付之一笑第4561章 除夕之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錯也不認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炸燬城門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海盜末日第七百一十八章 前途叵測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一百零五章 五隻手的怪物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士氣高昂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三百零一章 長孫衝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敵將至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遭受羞辱第九百四十七章 雙方底線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長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教訓敦促第五百一十六章 好言相勸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苦苦勸諫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致仕告老第九百八十四章 棒槌不講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自責的兕子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排(續)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王子安危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圍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誓死相隨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累死的牛第七百三十九章 合作愉快第八百一十七章 心甘情願的掏錢【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房俊去哪兒了?第兩千七十六章 李二震怒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昭然若揭第四百零三章 陰險老賊第六百五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婚(下)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死到臨頭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君臣夜話第七百六十七章 飽以老拳第4586章 遣唐使者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大唐使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漠北會議(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男兒成就第七百九十九章 兩難抉擇第九百九十七章 亂套了!第4263章 強渡灞水(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左右兄弟,右手皇權第二百七十九章 左衛大營第三千八十一章 借你人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班底(下)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調整第4294章 許以重利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探底線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沒巽港口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4659章 心生猜忌第五百一十九章 平生之恥第二百一十四章 勸退第九百九十三章 左右權衡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精力難繼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職責所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驅虎吞狼(續)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在唐朝講西遊第九百四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敢拔刀!【萬字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四章 追求幸福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以防萬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防火防盜防李泰第四百一十四章 毫不退讓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都是算計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聯合抵制第九百五十八章 姐夫的小棉襖第六百八十六章 心有猛虎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錢不還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貼心小姨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四百八十五章 幣制改革第二十五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二十八章 搜查第八百七十章 使者人選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吾之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