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局勢叵測

面對李承乾“共富貴”的承諾,一衆文武大臣盡皆離席,一揖及地,恭聲道:“願追隨殿下,建千秋之功業!”

李承乾忙起身回禮,而後一起再度落座。

他也知道晉王對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封建一方”的承諾,但這個條件是他無法開出的。晉王身處逆境,爲了奮力一搏,不惜付出任何後果、任何代價,只爲最終之勝利。

但李承乾不能這麼幹。

身爲太子,乃至於即將登基的新皇,穩定朝堂架構乃是首要之務,而“賞罰分明”自然便是一切之根基,錢帛、官職可以過度賞賜,但攸關爵位,絕不可輕率授予。

否則勢必打破朝堂平衡,遭致一場災禍……

譬如程咬金,他投奔晉王可得“封建一方”之犒賞,但即便此刻忠心耿耿站到李承乾這邊,李承乾也不可能給予他“封王”之承諾,不然房俊是否也要封王?李靖呢?李勣呢?其餘十六衛大將軍呢?

晉王可以不管不顧,哪怕效彷西周之舊事,除去京畿之外於天下各地敕封“八百諸侯”,但李承乾不行……

……

諸事議定,文武大臣紛紛散去,房俊隨李承乾回到後殿。

君臣剛剛落座,太子妃蘇氏便親自端着托盤前來,奉上香茗。二十歲的婦人風華正茂,一身絳色宮裝配金線勾織暗色雲紋,愈發襯得膚白如雪、腰肢纖細,行走間如鮮花照水、弱風扶柳,一股揉雜着清新與微熟的風情流瀉。

房俊趕緊起身,施禮道謝,卻不敢擡頭多看一眼。

宮闈之內,規格森嚴,等閒後宮妃嬪是不能輕易會見外臣的,即便身爲皇后也只能在正旦大朝亦或重要節日與皇帝一道接受百官覲見,何曾有過堂堂太子妃與人端茶遞水?

這樣一份殊榮,不僅彰顯天家之榮寵,也充分表露太子一家不將房俊視爲外臣,且有着“通家之好”的意味……

太子妃蘇氏美眸流轉、笑容溫婉,輕聲說了幾句不必客氣之類的話語,便轉身離去。她知道君臣二人必是有要事商議,故而不敢多待,畢竟此前房俊曾警告過她“不得參與政務”……

房俊這才重新入座。

李承乾笑道:“二郎你不必如此拘禮,太子妃對你素來親近,便是孤那幾個孩子平常也時常以你爲榜樣,已經開始讀書的那幾個更是拿你的那些詩詞愛不釋手,天天嚷着要向你請益學問……你我分屬君臣,但交情莫逆,更兼郎舅之屬,無外人之時,這些虛禮一應免除吧,彼此自在一些。”

對於房俊,他除去感激涕零之外,也更願意親近,不願將其視爲純粹的臣下。

這樣一個文采斐然、詩詞雙絕,兼且精通斂財之術的少年權貴,正是一個有意思的妙人,誰不願意親近呢?

房俊也不大在意這些規矩,只不過君臣有別,不好被人挑刺說嘴,既然李承乾這般說法,他自然從善如流:“既然如此,微臣便僭越了,說實話,微臣也覺得那些規矩太過繁瑣冗雜,人與人之間的尊敬發自內心,又豈是那些繁瑣的禮節可以表述?”

李承乾大笑:“正該如此!”

兩人各自喝了一口茶水,李承乾收斂笑容,問道:“今日盧國公之表現,你怎麼看?”

房俊放下茶杯,斟酌着道:“當日博陵崔氏家主入京遊說盧國公,盧國公卻未答允徹底站在晉王那邊,便已經說明盧國公的態度,自是坐觀成敗,不參與此番皇位之爭。眼下無論是他覺得東宮優勢更大、晉王覆滅在即,亦或是別有打算,總之他絕不會公然反叛殿下,站到晉王那邊去。”

頓了頓,續道:“到了盧國公這個層次的文武大臣,哪一個不是當世人傑?或許聰愚賢佞各自不同,但皆具備殺伐果斷這樣的特質,一旦下了決定,絕不會輕易更改。反倒是那些一直隔岸觀火、舉棋不定之輩,很可能受到某些外力之影響,做出出乎預料之決定。”

李承乾深以爲然:“如此說來,盧國公暫不會成爲威脅,咱們應當注意的,是那些一直觀望的十六衛大將軍?”

房俊搖頭道:“不需要一併關注,諸多軍隊分佈在關中各地,一則咱們的兵力無法全部監控,再則也無必要。唯有靠近長安的幾支軍隊要牢牢掌握,譬如薛萬徹的左武衛,譬如……右屯衛。”

“右屯衛?”

李承乾吃了一驚。

若說左武衛,他表示認同,畢竟這支軍隊戰力強橫,此前東征之時與程咬金的右武衛一路作爲前鋒攻城掠地、陷陣無數,使得高句麗軍隊望風披靡,此刻右武衛駐守渭水之北,與長安一水之隔,若是薛萬徹站到晉王那邊,橫渡渭水頃刻間便可兵臨玄武門。

但右屯衛……如今可是李道宗在執掌!

作爲宗室之內戰功僅次於李孝恭的郡王,素來與東宮親近,此前關隴兵變之時也穩穩站在東宮這邊,怎會在此時做出反叛東宮之舉措?

房俊面容嚴肅,緩緩道:“非是微臣不信任江夏郡王,實在是玄武門太過重要,絕不容許有一絲半點的危險。”

除去玄武門重要的戰略地位之外,更在於右屯衛的戰力。

沒有誰比他這個一手創建右屯衛之人更清楚裝備火器、彈藥充足之時,這支軍隊所能夠爆發出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悍,一旦右屯衛跟隨李道宗反叛,太極宮頃刻可下,甚至整座長安城也會在數個時辰之內被其徹底攻佔。

後果實在是太嚴重了……

李承乾也緊張起來,想了想,道:“孤約江夏郡王談一談?”

房俊道:“談一談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更要派人嚴密監視,或許眼下江夏郡王並無反叛之心,可萬一有人秘密與其接觸,或是以三寸不爛之舌蠱惑挑動,或是許以重利,很難保證其立場堅定……畢竟玄武門太過重要。”

玄武門之戰略地位,任誰都看得清,東宮這邊害怕李道宗反叛從而導致整個太極宮乃至於長安城都置於其兵鋒之下,晉王那邊又怎麼會不派人暗中接觸?

說到底,此番晉王起兵算是皇室之內同室操戈,無論誰勝誰負,皇位依然在李二陛下諸子之中,這對於那些忠於李二陛下的文臣武將以及宗室來說,不存在誓死捍衛東宮之前提。

若此刻退守潼關的不是晉王李治,而是其餘宗室之內的郡王,十六衛大將軍早已向太子宣誓效忠,並且集結兵力一鼓而下。

李二陛下屍骨未寒,威望未散,往昔跟隨其征戰天下者依舊忠心耿耿,但這份忠誠下延至其子嗣之時,卻難免產生變化——到底是忠於太子,還是忠於握有“遺詔”且更受李二陛下寵愛、數度欲立爲儲君的晉王?

更多能夠影響決定的因素,還是在於利益……

李承乾斟酌片刻,道:“二郎素來與薛萬徹交好,便由你渡過渭水與其相見,告知其成破厲害,務必使其堅定立場,站在咱們這邊。孤晚些時候親自前去玄武門,與江夏郡王約談一番,想必其定能以大局爲重,不使叛逆得逞。”

他也意識到危險,萬一滿朝文武前往九嵕山安葬先帝之時,李道宗趁機起兵攻佔太極宮、長安城,而後據城以守,以待晉王回京,豈非全盤皆輸?

房俊頷首,正欲說話,內侍通稟李君羨求見,李承乾趕緊讓人將其召入。

這等時候,作爲掌握“百騎司”監控各方消息的李君羨既然求見,必然有十分緊要之事……

果不其然,李君羨大步入內,分別向太子、房俊見禮之後,便沉聲道:“剛剛得到消息,有人冒充身份自春明門入城,微臣召集人手追查,卻發現其人入城之後便杳無影蹤。”

房俊問道:“賊人假冒何人身份?”

李君羨道:“賊人持有盧國公府腰牌,名冊上所登記的是府內管事,事由是出城採買。”

李承乾面沉似水。

程咬金剛剛有了向東宮靠攏的苗頭,那邊立刻派人前來,到底是早有預見,還是武德殿內的消息已經外泄?

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誰彈劾我,誰就該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太子來訪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朝會(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皇家之恥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錢幣本質第四百八十章 青稞酒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權力交接第六百六十二章 房府喜事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各爆其短第三百四十八章 唐朝人不會釘馬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發配倭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詩與酒與名妓(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擋箭之牌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李治的絕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反殺!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七章 手足相殘(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建設堡壘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勢如奔雷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贊婆第4265章 心有定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煙花(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遼東戰報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儒學天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微臣需要鼓勵第一千章 火燒糧秣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七十三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怒不可遏第三千一百零二章 燕子磯(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倒黴的使節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內有隱情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詢問案由第三百五十章 兩個醫生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三百零四章 公主(上)第一千四百章 請求援兵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你是驢麼第二百八十章 太子的變化(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抄襲要殺頭!第六百七十二章 世襲刺史第三千一百十四章 文官政治第一千零三十章 時不我與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人出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提防第4519章 當衆哭訴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文武之爭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政事堂論戰第4493章 一心爲公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認罪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擔憂第五百二十八章 救治第六百零五章 堅決不受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會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雨夜突襲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迂迴偷襲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再掀波瀾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栽贓嫁禍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臣反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罵我父親,我打你兒子!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房二遊手好閒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陰毒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兵分三路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動機不良第四百九十四章 農莊日常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意陡現第七百四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天生剋星第五百三十六章 房俊是個忠臣第九百一十二章 紅顏禍水第三十二章 苦肉計?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敗局已定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五百四十三章 江南煙雨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新羅動亂(上)第兩千一十二章 離間之計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第八百八十四章 耽於享樂第4638章 抵抗皇命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奉調入城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衣冠優孟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開發商的甜蜜時代第三百五十三章 玉門懷古第三十七章 李二的疑心
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誰彈劾我,誰就該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太子來訪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朝會(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皇家之恥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錢幣本質第四百八十章 青稞酒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權力交接第六百六十二章 房府喜事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各爆其短第三百四十八章 唐朝人不會釘馬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發配倭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詩與酒與名妓(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擋箭之牌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李治的絕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反殺!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七章 手足相殘(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建設堡壘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勢如奔雷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贊婆第4265章 心有定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煙花(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遼東戰報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儒學天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微臣需要鼓勵第一千章 火燒糧秣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七十三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怒不可遏第三千一百零二章 燕子磯(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倒黴的使節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內有隱情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詢問案由第三百五十章 兩個醫生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三百零四章 公主(上)第一千四百章 請求援兵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你是驢麼第二百八十章 太子的變化(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抄襲要殺頭!第六百七十二章 世襲刺史第三千一百十四章 文官政治第一千零三十章 時不我與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人出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提防第4519章 當衆哭訴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文武之爭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政事堂論戰第4493章 一心爲公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認罪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擔憂第五百二十八章 救治第六百零五章 堅決不受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會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雨夜突襲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迂迴偷襲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韓璦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再掀波瀾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栽贓嫁禍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臣反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罵我父親,我打你兒子!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房二遊手好閒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陰毒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兵分三路第三千一百三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動機不良第四百九十四章 農莊日常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意陡現第七百四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天生剋星第五百三十六章 房俊是個忠臣第九百一十二章 紅顏禍水第三十二章 苦肉計?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敗局已定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五百四十三章 江南煙雨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新羅動亂(上)第兩千一十二章 離間之計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第八百八十四章 耽於享樂第4638章 抵抗皇命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奉調入城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衣冠優孟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開發商的甜蜜時代第三百五十三章 玉門懷古第三十七章 李二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