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章 衣錦還鄉

天下王者 1740章 衣錦還鄉 全本 吧

“蕭兄弟,我要走了,這一次離開應天,有生之年怕是回不來了,你我只怕是再難有見面之日了?“劉伯溫輕嘆了聲道,聲音帶着一絲無奈,幾分落寞。

就在前幾日,皇帝忽然找他下棋,說了這些年他的功績,還親自下詔,追贈他的祖父、父親爲永嘉郡公!對他頗多的賞賜,他知道這是皇帝對他送出了信息,要趕他走了!“

雖然早已知曉,歷朝歷代帝王莫不是平定天下後,做出狡兔死,走狗烹,良弓藏的舉動,但那些不過是聽說,並不是落在自己的身上,如今,切實落到他的頭上來,饒是多年的修身養性,終究是有些放不開。留侯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的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他劉伯溫看透世事,卻也不免落入了俗套。

雖如此,但自從開年的那一次談話後,朱元璋對自己的態度冷淡,他也有意離開,只是楊憲尚未掌握實權,他才硬撐着,可如今楊憲入了中,擔任中書左丞,成了中書省的實際負責人。楊憲剛有了實權就忘乎所以,直接把矛頭對準了仇人李善長,在中書省,楊憲整日與李善長,胡惟庸明爭暗鬥,他看得出,楊憲這急躁的性子,用不了多久,必然會出事,到時候的牽連只怕下人,眼下是該走的時候。再說了今早朱元璋親自來他的府上,表面上關懷備至,臨走時卻對他說:“你年紀這麼老了,應該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這裡陪着我呢。”

“皇帝是徹底嫌棄了他了,再留下去只能找來殺身之禍!”

蕭雲一嘆,也不知說什麼,一個玩政治的人,是不可能安然退去的,除非像范蠡、張良的那般超然人物,入幕時光芒萬丈,落寞時,毫無留戀的遠離廟堂之上,否則想要離開,談何容易,你的政敵,要的就是你落寞的時候,來一記痛打落水狗,或者趁你病,要你命!

朱元璋,胡惟庸,哪一個放過了他,這位爲大明建立不世功勳的大明功臣,註定要以悲劇落寞。

後世記載,劉伯溫雖歸老於鄉,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強,人不在身邊反覺難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後快。劉伯溫也知道朱元璋對他不會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兒子留京爲官,算是人質。而且朱元璋每年歲暮都將退休的劉基之子璉、宋濂之子允載、葉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機等召去京師,接見於便殿,噓寒問暖,“親加訓誨,燕語如家人。”故此,退隱後的劉伯溫異常低調,“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記載有這樣一件事,青田縣令因久仰劉伯溫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見不得,微服爲野人謁基。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見。”即便如此,最終沒能消去,朱元璋對他得疑心。

而胡惟庸正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授意,開始對劉伯溫展開了報復。

當時甌、閩間有一條狹長的地域叫談洋,該地區是鹽販、盜賊聚集的地方,方國珍便是從這起兵反叛的。劉基委託兒子劉璉上奏,建議應在該地區設立巡檢司以控制管轄該地,使那裡的刁民無機可乘,不能互相勾結或脅迫戍邊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書吳雲彈刻劉基,反指淡洋踞山臨海,有君王之氣.劉基想要謀取作爲自己的墓地,當地百姓不答應,便想要在那裡設置巡檢司爲難當地民衆,才導致該地區形勢迅速惡化。

朱元璋卻無動於衷,最終迫使已經退隱的劉伯溫只好赴京親自上朝拜見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過問此事,劉伯溫既不能辨白,又不敢離京。不久便發病了。此時胡惟庸攜帶補藥前來探望病情。劉基吃了胡惟庸拿來的藥後,頓時感到有如拳頭大小的石頭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劉基又利用空閒時間奏明瞭朱元璋.朱元璋依舊不過問。又過了三個月,病情更加惡化。朱元璋派人前去問候劉基,得知他已不能起牀了,便讓他乘坐傳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鄉。想到了這些,蕭雲差點想對劉伯溫說出這一切,但強烈的理智告訴,自己不過是歷史的過客,自己的結局尚且不知,若是弄亂了歷史,他真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

強壓着心中不吐不快的結局,蕭雲猛喝了幾口茶,忽壓着聲音,道:“早些回去也好啊,如今大哥被封爲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也算是衣錦還鄉啊,比起京城的暗流涌動,也許哪裡更安全!”

劉伯溫點了點頭,道:“這一次,陛下看準了丞相的權柄,不知又要死多少人啊?“

蕭雲被他帶動,想起後世文字記載的一樁樁大案,數萬可鮮血淋淋的人頭,爲自己日後的命運更加擔心起來。

“好了,我們不說這些不愉快的!”劉伯溫闊達的一笑,道:“今日碰上小兄弟最好不過了,原本我還有一件事情需要面見皇上,既然在這裡碰上了小兄弟,就勞煩小兄弟幫幫忙了?”

蕭雲對劉伯溫極爲尊敬,聽他這麼說,忙神色一正,道:“大哥親說,小弟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一定爲大哥完成!”

劉伯溫哈哈一笑,道:“蕭兄弟,你說什麼呢?什麼上刀山,下火海的,又不是讓你去殺人放火!”

蕭雲暗自吐了口氣,心道:“我這不是以爲你這麼想麼?不是就好,不是就好,老子還真幹不來呢?”

劉伯溫粘着長鬚,揹負着雙手,在前方的一片竹林下來回走了幾步,一臉正色的道:“我明日一早便是離開應天,臨走之時,有幾句話兒想留給陛下,本來我想給陛下寫封信箋,又怕落入有心人的手中,只能就此作罷,幾日碰上了小兄弟,也省去了我的擔心!”

蕭雲心知劉伯溫乃非常之人,要留下的話兒,自然非同尋常,一臉正色的道:“大哥請說,小弟一定給你傳到!“

1156章 密林血戰094章 陸家大少780章 問鼎天下1013章 一步好棋1755章 送弟子663章 凍死不拆屋1073章 一場好戲1662章 一封家書1333章 猜燈謎1912章 十五年後1053章 一顰一笑037章 找個臺階下085章 馴馬1736章 做好花瓶067章 果然厲害141章 帝王的愛情792章 暗流涌動1181章 你爭我奪188章 片刻的曖昧055章 劉伯溫的厲害014章 好一個狐狸精1588章 帝王的煩惱1873章 一戰成名508章 坑害374章 海盜1389章 一個狠人831章 背後捅一刀061章 臨危不懼1775章 一場大戲1313章 不滿的心緒450章 對付181章 再度返回1117章 餘音繞樑1119章 開開眼界1016990章 白色桅杆627章 六合泥塘春1606章 帝心猜疑543章 去意789章 恭候多時1008章 蘇州城下924章 猛人薛顯1497章 偷雞不成579章 狗仗人勢955章 風雨同舟1606章 帝心猜疑1441章 夜深人靜258章 帝王的畫像1064章 不好惹的主1862章 天意如此1742章 老爹不講信義414章 陷害1587章 錦衣夜行1118章 漁舟唱晚812章 誤國誤民一些要說的話1292章 少年才子236章 大獲全勝1618章 朕的用心1827章 皇帝佈局1500章 最初的骨氣加更章節305章 落紅511章 噩耗1426章 兵不厭詐1880章 活着回來498章 佈置一切257章 月牙662章 鐵面無情437章 一着不慎210章 命懸一刻1569章 暗流涌動上569章 傳信158章 何罪之有1777章 天下共擊之1075章 一個條件1736章 做好花瓶1801章 男人的漏洞555章 給點顏色1548章 救不了你410章 出手不凡1089章 舉薦之爭1544章 選人加更章節975章 建功立業486章 詢問168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588章 相生相剋1951 .1905章深夜歸來607章 東山再起1296章 鐵血手腕786章 劉基出山449章 求救815章 好大膽色1910章 穩操權杖835章 再見白衣1246章 畫個圈圈237章 煮熟的鴨子758章 一介莽夫765章 水深火熱1267章 糞土當年1844章 再次離別1601章 不公的封賞
1156章 密林血戰094章 陸家大少780章 問鼎天下1013章 一步好棋1755章 送弟子663章 凍死不拆屋1073章 一場好戲1662章 一封家書1333章 猜燈謎1912章 十五年後1053章 一顰一笑037章 找個臺階下085章 馴馬1736章 做好花瓶067章 果然厲害141章 帝王的愛情792章 暗流涌動1181章 你爭我奪188章 片刻的曖昧055章 劉伯溫的厲害014章 好一個狐狸精1588章 帝王的煩惱1873章 一戰成名508章 坑害374章 海盜1389章 一個狠人831章 背後捅一刀061章 臨危不懼1775章 一場大戲1313章 不滿的心緒450章 對付181章 再度返回1117章 餘音繞樑1119章 開開眼界1016990章 白色桅杆627章 六合泥塘春1606章 帝心猜疑543章 去意789章 恭候多時1008章 蘇州城下924章 猛人薛顯1497章 偷雞不成579章 狗仗人勢955章 風雨同舟1606章 帝心猜疑1441章 夜深人靜258章 帝王的畫像1064章 不好惹的主1862章 天意如此1742章 老爹不講信義414章 陷害1587章 錦衣夜行1118章 漁舟唱晚812章 誤國誤民一些要說的話1292章 少年才子236章 大獲全勝1618章 朕的用心1827章 皇帝佈局1500章 最初的骨氣加更章節305章 落紅511章 噩耗1426章 兵不厭詐1880章 活着回來498章 佈置一切257章 月牙662章 鐵面無情437章 一着不慎210章 命懸一刻1569章 暗流涌動上569章 傳信158章 何罪之有1777章 天下共擊之1075章 一個條件1736章 做好花瓶1801章 男人的漏洞555章 給點顏色1548章 救不了你410章 出手不凡1089章 舉薦之爭1544章 選人加更章節975章 建功立業486章 詢問168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588章 相生相剋1951 .1905章深夜歸來607章 東山再起1296章 鐵血手腕786章 劉基出山449章 求救815章 好大膽色1910章 穩操權杖835章 再見白衣1246章 畫個圈圈237章 煮熟的鴨子758章 一介莽夫765章 水深火熱1267章 糞土當年1844章 再次離別1601章 不公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