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悲活佛

少堡主朱傑厲聲道:“閣下意欲何爲?”

吳剛冷冷道:“劈墓開棺,驗明正身!”

“你敢!”

“這沒什麼敢與不敢!”

“拔劍!”

“憑你還不配!”

朱傑手中劍一揚,迅於星火地向吳剛劈去……

半老婦人大喝一聲:“傑兒退下!”

喝聲未落慘哼已起,朱傑踉蹌連退數步,口中鮮血順嘴角溢了出來。

吳剛乃是報仇索血而來,出手自不留情,雖然他只信手一揮,但以他的功力而論,能接得下他一揮之力的,並不太多,朱傑不死,已屬難能了。

總管邱晚成雙目盡赤,暴喝一聲,手中劍從斜裡攻進,凌厲十分。

吳剛冷喝一聲:“躺下!”

單掌一揮,如山風狂勁,邱晚成連人帶劍,被震退丈許,“砰!”的一聲,坐地不起。

朱夫人慄聲道;“索血一劍,你真的要劈墓鞭屍?”

“不錯!”

“你不配稱爲武士……”

“爲什麼?”

“先夫與你縱有天大的仇怨,人死也該消解了。”

“消不了!”

朱傑狂吼一聲,又撲近前來……

朱夫人橫身一把抓住他持劍的手,慘厲地道:“不許你動手!”

“媽,孩兒是個男子漢……”

“匹夫之勇不足恃,何況……你根本不是人家對手。”

“瓊兒受不了!”

“有時受不了也得受。”

朱傑目眥欲裂,兩行淚水,直掛下來。

吳剛語冷如冰珠般地道:“在下要動手劈墓了……”

朱夫人咬牙道:“索血一劍,你……動手吧!”

朱傑奮力一掙,沒有掙脫,他母親抓得很牢。

“媽,你忍心父親……”

吳剛舉掌向墓頭劈去……

就在此刻——

一股奇強無比的罡氣,疾卷而至,把吳剛的身形撞得一偏。

“誰?”

“阿彌陀佛!”

一個邋遢和尚,從樹林現身出來。

吳剛心頭爲之一沉,憤然道:“是忘我前輩!”

“忘我和尚”慈和的目光,罩定吳剛道:“孩子,不可如此!”

吳剛用力一咬牙,道:“大師何以一再阻撓晚輩的行動?”

“孩子,人死恨消,豈可翻屍倒骨……”

“大師,此恨能消麼?”

“凡事該退後一步想!”

吳剛雙目一瞪,厲聲道:“晚輩如非退一步想,連雲堡將雞犬不留。”

“忘我和尚”會在堡中現身,是吳剛做夢也估計不到的事,這和尚的作爲,令人莫測,看來他是算準了這一步,纔會在此等候,不然那有這等巧事。

這和尚何以阻止自己復仇的行動呢?

莫非人死也者,只是一記花槍,目的在打消自己索血之念?

心念之中,接着道:“大師與死者是素識麼?”

“正是!”

“那倒是真巧……”

“孩子,難道你認爲貧僧在打誑語?”

吳剛坦率道:“晚輩確有此想!”

“那你便錯了。”

“晚輩要證實……”

“證實什麼?”

“證實大師的話!”

“死者入土已七日以上,無從辨認了。”

吳剛沉默了片刻,殺氣盎然道:“晚輩之劍如不見血,決不離堡。”

“你要殺人?”

“一點不錯!”

“殺誰?”

吳剛一轉身,面對朱傑母子,緩緩拔出“鳳劍”,場面在吳剛拔劍之際,頓呈無比的緊張。

“忘我和尚”高宣了一聲佛號,道:“孩子,一人有罪,不及妻孥!”

吳剛怨恨地道:“大師這句話錯了,想那場亙古未有的殺劫,誰是真正的罪人?那些無辜的死難者麼?他們有罪?誰該遭無情的殺戮?”

“那不可同日而語!”

“爲什麼?”

“你想想原因便知道。”

“晚輩有晚輩的立場!”

“這句話不錯,但朱堡主業已意外身亡,所以貧僧奉勸你勾銷這筆帳!”

“如何證實朱威真的死亡?”

“貧僧作保!”

“大師是基於悲天憫人之念麼?”

“孩子,老話一句,因果!”

吳剛慄聲道:“晚輩目的是報仇,下十八層地獄在所不惜。”

朱夫人自“忘我和尚”現身以來,一直不曾開口,似乎她與這怪和尚之間,有某種默契,這使吳剛疑念不釋,本來他的復仇原則是隻誅殺當年主兇,不妄肆殺戮,否則朱傑母子不會活到此刻了,主要原因,也就是“忘我和尚”要他所想的,當年胞兄大肆屠戮各門派高手及武林知名之士,才激起公憤,招致“武林第一堡”灰飛煙散。

他此刻所不釋的,是怕當年參與屠堡的兇手漏網。

“忘我和尚”對他有救命之恩,也曾與他並肩作殊死戰,所以他對他不得不容忍,換了別人,他可能一個字也聽不進去。

“孩子,把劍收起來,貧僧送你出堡!”

“事情算這樣了結麼?”

“孩子,人死恨消,算了!”

“如果事實不是如此呢?”

“你信不過貧僧麼?”

“並非信不過,只是不願仇人漏網。”

“貧僧鄭重保證,朱堡主業已長眠地下。”

“大師,恕晚輩無禮,會不會是仿效‘武當掌教’的故事?”

“哈哈哈哈,孩子,你未免太多心了。”

“大師絕對保證?”

“不錯!”

“大師目睹朱堡主死亡?”

“與目睹無異!”

“此話怎證?”

“貧僧信得過朱夫人!”

吳剛收劍入鞘,冷森森地道:“大師,晚輩希望復仇的行動被幹涉是最後一次……”

“忘我和尚”一怔神,道:“孩子,出家人沾染塵俗,原有不得已的苦衷,並非有意阻撓你的行動。”

“大師有何苦衷?”

“這點你不要追問。”

吳剛忍了又忍,道:“大師,既是如此,晚輩相信大師一次,告辭了!”

“孩子,我送你……”

“不勞了!”

聲落,人已朝園外奔去,循原路越堡樓而出。

此番連雲堡之行,算是“無疾而終”。

到了堡外,上了馬,朝豫中方向進發,他預定由此經南陽,越伏牛山,過汝州,直奔嵩山少林。少林事了,再回頭赴樊城,晉謁“幽靈夫人”,交代當初的婚約,然後渡漢水,再趨隆中山,對“武盟”敞開來索仇……

一路之上,他按站投宿,看外貌,十足是一個遊學的仕子,誰知道他會是震撼了整座武林的“索血一劍”。

經過十餘日的行程,這一天,來到登封城,他投入一間叫“萬安寓”的客棧中,安頓了馬匹,盥洗沐浴之後,一看天色已晚,索性安下心來,要了一桌酒菜,自斟自酌。

小二見吳剛那副貴介公子的氣派,巴結得無微不至。

吳剛也感到獨酌無聊,與店小二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小二十分健談,說江湖事如數家珍,當然,這些道聽途說的故事,聽在大行家吳剛的耳中,牛頭不對馬嘴,只有一笑置之。

酒到半酣,吳剛若有所思道:“小二哥,你到過少林寺麼?”

小二登時眉飛色舞道:“當然到過,不吹牛,少林寺有幾尊菩薩幾棵樹,閉着眼也數得出來。”

“喲!那你是少林通了?”

“公子過獎了,說實話,小的是山腳長大的,少林寺是常玩的地方。”

“我打聽一個人,不知你可認得?”

“上至掌門方丈,下至火工,公子能道出來,小的一定知道……”

“我問一個法號‘大悲’的?”

小二一愣,抓耳搔腮,久久沒有出聲。

吳剛莞爾道:“怎麼,想是你獨獨不認識這一名和尚?”

小二一擡手道:“且慢,讓小的想上一想,大悲……大悲……有了!”

吳剛精神一振,道:“怎樣?”

“公子怎會找上這尊瘋佛……”

“瘋佛,什麼意思?”

“他是出了名的瘋和尚。”

“現在寺中麼?”

“想來不會還去,過年時小的曾在寺內聽人提到他。”

“他在寺中是什麼地位?”

“地位嗎……可大着哩,當今掌門方丈‘佛印禪師’,得稱他師叔……”

“他是掌門的師叔?”

“誰說不是,那些小和尚,管他叫活佛。”

“哦!小二哥,我明天雞鳴外出訪友,馬匹替我好生洗刷,喂上好草料!”

“是!公子還要添酒麼?”

“夠了,收下去吧!”

小二收拾完畢之後,沏上一壺好茶,道了安後,順手帶上房門。

前車之鑑,吳剛可不敢掉以輕心了,他先拴牢門窗,“鳳劍”壓在枕下,然後熄燈解衣上牀,心頭可維持住一絲警覺。

一宿平安度過,雞聲三唱,他起身漱洗,小二聞聲而至,端上了早點,吳剛匆匆用畢,小二邊收拾邊道:“公子夜來睡的安穩?”

“嗯!很安穩!”

“馬匹已備妥在門外……”

“你很會辦事!”

說着,掏出兩餘一塊銀子,放在桌上,又道:“這夠麼?”

小二欠身道:“連馬料共七錢四分銀子!”

“多的賞你!”

“謝公子,公子訪友之後,如仍住本城,請下顧小店……”

“好的!”

吳剛出店上馬,乘着曦微晨光,快馬加鞭,直馳嵩山。心中竊喜從店小二的口中,探出了“大悲”其人,找起來當可免去許多無謂的口舌。

孫叔叔“鐵臂猿孫景”臨死說出“少林……大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難道他之被追殺,與“鳳劍主人”之間,有什麼關聯?

他想不透這謎底。

到了山腳,他把馬匹寄存在一戶鄉農人家,然後徒步登山。

一口氣直抵山門,一個胖大和尚,手持月牙鏟,往路中一站,道:“施主是敬香的麼?”

吳剛心念一轉,開門見山道:“區區來貴寺找人!”

“找誰?”

“大悲活佛!”

守山門的胖僧驚疑地望了吳剛幾眼,道:“施主要見敝寺活佛?”

“不錯!”

“對不起,活佛向不接外人……”

“今天也許例外!”

“什麼意思?”

“區區定要見他。”

“施主莫認錯了地方!”

“這裡是少林寺不錯吧?”

“不錯!”

“那區區並沒有認錯地方。”

胖和尚臉色一沉,道:“施主,請下山吧,多說無益!”

吳剛冷冷一笑道:“大和尚,區區時間寶貴,要麼你進去通稟,要麼區區自己入寺?”

“旋主要恃強麼?”

“亦無不可!”

胖和尚一頓手中月牙鏟,怒聲道:“施主,少林寺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吳剛不屑地道:“區區定要撒野呢?”

“小僧只好得罪!”

“大和尚,憑你還不配!”

配字聲落,人影頓杳,胖和尚駭然張顧,以爲大白天見了鬼,口裡嘟噥道:“怪事,這小子有些邪門!”

一回頭,只見吳剛已快到寺門,立即拉開了嗓子大喝道:“阻住他!”

四名壯年和尚,聞聲從寺門出現,一字式站在寺門中央,其中之一洪聲喝道:“施主闖寺麼?”

吳剛直逼四僧面前,冷冷道:“守山門的不肯通報,在下只好闖了!”

胖和尚已追了上來,大聲道:“他要見活佛!”

“阿彌陀佛!”

一聲洪亮的佛號傳處,四僧霍地朝兩旁分開,合十爲禮,一個面如滿月的老僧,緩步而出,到門中央停住腳步,精芒閃閃的目光,朝吳剛一掃,合十道:“貧僧‘知客修緣’,施主光臨,有何見教?”

“求見大悲活佛!”

“活佛例不接見方外朋友!”

“區區專程而來,非見不可!”

“知客修緣”涵養功夫不錯,面不改色道:“恐難以遵命。”

“大師就勉爲其難吧!”

“施主求見活佛何事?”

“見到之後自有分曉。”

“施主如何稱呼?”

吳剛一字一字地道:“索血一劍!”

“知客修緣”面色陡變,連退了三個大步,其餘五僧,驚呼出了聲。

“施主是……索血一劍?”

“一點不錯!”

“難道本寺也欠施主血債麼?”

一句話,引發了吳剛心中的仇恨,不錯,少林寺也是當年劊子手之一,本來他打算先見“大悲”,然後再索仇,現在經對方一提,他立時改變了心意,眸中恨芒畢射,冷森森地道:“不錯,區區是爲了討債而來!”

“討什麼債?”

“當然是血債!”

“修緣”再退一步,慄聲道:“什麼血債?”

“這話應由掌門方丈來問!”

知客僧“修緣”躊躇了半晌之後,毅然一側身,道:“請進客舍待茶,容小僧稟報方丈!”

吳剛略不謙讓,昂首直入,轉過“韋陀殿”,知客僧搶前一步,道:“施主,請向右彎!”

吳剛冷冷地道:“不必了,在下不渴也不疲乏,就在院中仔候貴掌門吧!”

知客僧無奈,只好轉身匆匆而去。

少林戒律極嚴,雖有不少弟子從身旁經過,但都俯首而行,宛若沒有發現生人的存在。

吳剛如石像般兀立院地之中,面對大雄寶殿,胸中在燃燒着復仇的火焰。

淨鍾三聲,一行人從殿側門中緩步而出,一個個法相莊嚴,一共十八名,到了臺階下,左右分開對立,對吳剛連瞧都不瞧上一眼。

看樣子,這批僧家當是各院住持執事護法等有身份的人物。

淨鍾再鳴,一個身着錦爛袈裟的老僧,從正殿中現身出來,寶相莊嚴,不怒而威,十八名排班的僧衆,齊齊合十俯首,口宣佛號。

那老僧舉步從容,穿越十八名僧衆直抵吳剛身前三丈之處,停了下來,威凜的目光,朝吳剛一掃,合十道:“施主光臨,有何見教?”

吳剛一拱手,道:“尊駕是‘佛印禪師’?”

“本座正是!”

“在下此來有兩件事要辦……”

“本座願聞!”

“第一、謁見貴寺‘大悲活佛’!”

“第二呢?”

“向掌門討一筆帳!”

“阿彌陀佛,施主所索何帳?”

“十年前一筆血債!”

“佛印禪師”面色爲之一變,沉聲道:“小施主到底是什麼來歷?”

吳剛以“傳音入密”之法,向少林方仗傳聲道:“區區吳剛,武聖遺孤,前來索討屠堡血債!”

“佛印禪師”蹬蹬蹬連退數步,眸中暴射迫人精光,目不轉睛地逼視了吳剛半晌,陡步轉身一擡手,道:“爾等退下,傳本座法諭,大殿四周不許任何弟子走動!”

十八名執事僧家,個個面露驚疑之色,但掌門法諭,不能不遵,齊齊合十頂禮,轉身,魚貫退去。

吳剛心中暗忖:這老禿驢倒是精明,遣退門下,一身承擔,以免多流血……

“佛印禪師”轉過身來,前行數步,再次打量了吳剛一遍,抑低了聲音道:“施主果是‘武聖吳永泰’之後?”

吳剛冷冷一笑道:“這是不可能假的!”

“想不到武聖有後……”

“否則五百人的血債,將無人索討了,掌門人,在下是用劍的,尊駕徒手……”

“慢着!”

“掌門人有後事要交代嗎?”

“阿彌陀佛,本座毋須作任何交代,施主不是求見‘大悲活佛’麼?”

“不錯!”

“那又爲了什麼?”

“查證一件事!”

“何事?”

“必須見到‘大悲’本人,才能詢問!”

“隨本座來!”

“請!”

吳剛隨着“佛印禪師”,穿越數座殿堂,直達寺後,一片蒼鬱的松柏林中,現出一石砌的圍牆,牆上佈滿苔蘚,兩扇木門深扃,門前丈許,樹立了一塊木牌,上寫“禁地”二字。

少林寺中,竟也劃出禁地,這頗耐人尋味。

吳剛心念疾轉,對方莫非要弄什麼詭計對付自己?他下意識摸了摸劍柄,只要發現情況不對,先毀了這掌門方丈。

“佛印禪師”徑直走到木門之前,合十頂禮,開聲道:“佛印有請師叔!”

吳剛心想,原來“大悲”住在這禁地之內。

久久,門內響起一個蒼老的聲音道: “我說過不許煩我!”

“師叔,‘武聖’後人到寺……”

“什麼?”

“武聖後人謁見!”

“人在何處?”

“現在門外!”

“要他逾牆而入!”

“佛印”遲疑了一下,道:“師叔不解禁麼?”

門內沒有回聲,“佛印”轉向吳剛道:“施主,你聽見了?”

吳剛深思片刻,語意森森地道:“掌門人,如果此中有詐,這佛門禁地將成爲屠場!”

“佛印禪師”垂眉宣了一聲佛號,道:“施主過慮了!”

“但願如此!”

“請吧!”

吳剛望了望石垣,輕輕拔升牆頭,向裡一看,只見一椽茅屋,隱現在修竹花樹之間,幽雅絕倫,別是一番天地。

當下飄身而落,走不到三步,門內已傳出聲音:“站住!”

吳剛不期然地止住了腳步,一看,不由大驚失色,茅屋不見了,眼前花樹連綿,無邊無際,卵石小徑,錯綜分歧,上望一片陰沉,連日色也掩沒了。

奇怪,這石圈子至多不過十丈方圓。

他隨即恍然,這些花樹,必是按奇門生克之理種植的,自己對這,可說是一竅不通,想不到自己一再警惕,仍墜入對方殼中。

心念及此,不由恨得直咬牙。

“嗆!”的一聲,“鳳劍”出了鞘。

“施主想作什麼?”

聲音近在咫尺,卻不見人。

吳剛定了定神,按劍不發,沉聲道:“是大悲活佛麼?”

“不錯,正是老衲!”

“晚輩有事求見。”

“先證明你的身份。”

“武聖幼子吳剛!”

“何事要見老衲?”

“老前輩‘認識鐵臂猿孫景’其人否?”

“什麼,孫景,他怎麼樣?”

“他被武盟高手追殺,傷重而亡……”

“阿彌陀佛,他可有什麼遺言?”

“晚輩認出他時,他已不能言語,僅說出少林大悲四個字。”

“他認得你麼?”

“這……他僅知晚輩叫‘索血一劍’!”

“他既不知你來歷,怎會說出老衲之號?”

“因爲晚輩身帶‘鳳劍’!”

“阿!鳳劍!鳳劍……”

吳剛心中疑雲未釋,不知對方是仇是友?孫景說出“少林……大悲……”四個字,隨即斷了氣,根本不知他意何所指?

“大悲”的聲音再傳:“左轉三,右轉四,前行五步,右轉二!”

吳剛別無所擇,只好照做。

當最後右轉踏出第二步時,眼前幻象盡消,自己正站在茅屋門口,一個白眉老僧,當門盤膝而坐,一雙精眸,正灼灼地註定自己。

吳剛心頭一震,暗忖:不管情況如何,禮不可失,收了劍,一個長揖,道:“見過老前輩!”

“你……是吳永泰幼子?”

“是的!”

“摘了面具!”

吳剛這一驚非同小可,自己所戴的人皮面具,連“妖中之王”那等角色都看不出破綻,這老和尚一眼便已認出,這份眼力,着實驚人。

身份早已抖露,自無隱諱的必要,隨伸手抓落面具。

“大悲”點頭道:“龍鳳之姿,不錯!孩子,想不到你倖免於難……”

吳剛悲憤道:“這是皇天有眼!”

“孫景還告訴了你些什麼?”

“什麼也沒有,只那麼一句話!”

“你憑這句話而上少林?”

“是的!”

“你想知道些什麼?”

“孫景找‘鳳劍主人’的原因!”

“這顯而易見,他要聯絡‘鳳劍主人’共謀復仇!”

吳剛心頭一動,道:“晚輩認爲原因當不止此。”

“大悲”閉了閉目,似在思索什麼,歇了片刻,才道:“鳳劍何以在你手中?”

“晚輩在諸般巧合之下,棲身‘魔湖’潛習武技,技成之日,適逢‘鳳劍主人’,願借劍與晚輩使用……”

“啊!你知道‘鳳劍主人’是誰?”

“晚輩嫂子!可是……”

“可是什麼?”

“她卻不知道晚輩身世!”

“那她何以肯把這柄珍逾性命的寶刃借你?”

“當時她的用意是希望藉此引出‘龍劍’……”

“你知道‘龍劍’主人是誰?”

“家兄吳雄!”

“下落如何?”

“生死不明,但‘龍劍’業已現世!”

“大悲”雙目電張,慄聲道:“龍劍現世!”

“是的!”

“落入何人之手?”

“一個來歷不明的灰衣蒙面客,屬‘武盟’一份子!”

“灰衣蒙面客?武盟?……”

看樣子這“大悲”和尚並無惡意,反之他似保有若干有關自己家門的秘密,也許,今天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可是少林當初也是參與屠堡的一份子,這其中……

“大悲”洪聲道:“老衲所料不差!”

吳剛一震,道:“老前輩料到什麼?”

“武林第一堡血案的主兇……”

“誰?”

“武林盟主!”

“這點人所共知,當年是由‘武盟’領頭。”

“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什麼原因?”

“你說孫景是被武盟中人追殺而死?”

“是的!”

“這就是了……”

“晚輩不解?”

“孫景之投效‘武盟’,是老衲授意,目的在偵查‘武林盟主’的來歷,與當年你胞兄吳雄濫造殺孽,闖下滅門之禍,又突然失蹤之謎……”

吳剛大是激動,急聲道:“家兄失蹤怎會與‘武盟’有關?”

“大悲”長長吁了一口氣,道:“話須從頭說起,當年血案發生之初,令尊與老衲持同一看法,吳雄那孩子本質善良,天性淳厚,決非邪惡之輩,此中必大有文章,但吳雄神秘的失蹤了,無從證實真相,之後,由‘武盟’倡議,以中原武林的全部力量,對付‘武林第一堡’,這其中,老衲有一個想法,當然,只是臆測,也許事實並非如此……”

吳剛悚然道:“老前輩有何想法?”

“當年自稱‘南荒奇人’的,率手下解決了荼毒武林的‘七靈教’,被公推爲‘武林盟主’令尊不肯加盟,與‘武盟’結上了怨,所以……”

吳剛若有所感,但又抓不住條理,茫然道:“所以老前輩認爲這是一樁極大的陰謀?”

“不錯!”

“可以家兄吳雄殺害各門派高手的事不假。”

“問題即在於此,所以目前必須設法找尋你大哥的下落!”

“也許他已不在人世?”

“亦有可能,但必須證實,可惜……”

“可惜什麼?”

“可惜孫景遇害,否則必有若干重要的線索,由他的被迫殺,顯見他必已探到某些秘密,而爲對方發覺他是臥底的,所以纔對他下毒手,另一方面,‘龍劍’是你大哥的隨身兵刃,既在武盟出現,此中蹊蹺昭然若揭。”

吳剛咬了咬牙,道:“晚輩誓必要從灰衣蒙面客身上追出謎底!”

“大悲”突地疑聲道:“你武功傳自何人?”

吳剛至此已對這老和尚疑念全消,坦然道:“是偶然得到的一件‘血衣’所載!”

“什麼,血衣?”

“是的,很巧,這‘血衣’的持有人,也是‘武盟’中人,而被同門追殺,臨死時舉以相贈……”

“死者何名?”

“飛天蜈蚣李青山!”

“大悲”全身一顫,慄聲道:“李青山也死了?”

吳剛駭然震驚,道:“難道李青山也是老前輩布的棋?”

“不,他是孫景的助手,爲同一目的而入武盟!”

“哦!”

吳剛內心的激動,簡直無法以言語形容。“鐵臂猿孫景”、“飛天蜈蚣李青山”,想不到都是因自己家門血案而遭害。而“大悲”和尚卻又爲此血案而苦心安排,可是“少林”也是仇家之一,這筆帳怎麼算法呢?

心念之中,肅容道:“老前輩,晚輩有句話必須申明!”

“什麼話?”

“貴寺當年也曾有弟子參與血案。”

說完,雙目灼灼地註定“大悲”,看他如何答覆。

“大悲”毫不考慮地道:“不錯,當年是老衲本人與四名‘羅漢堂’弟子參與!”

吳剛不自覺地向後一退身,後面立時沉了下來,慄聲道:“是真的?”

“當然!”

“大悲”的鎮定、沉着,像沒事人兒一般,這態度使吳剛既驚且惑,他既是當年兇手的一份子,何以又有先前那一番話呢?想借此以消除自已仇恨之心麼?抑是他甘擔罪名,心圖減卻門下的流血劫數?

心念之中,冷聲道:“老前輩可知晚輩來此的另一目的?”

“報仇麼?”

“正是如此!”

“如何報法?”

“血債只有血償!”

“你以爲當年參與的,全都出了手麼?”

這一點是吳剛未想到過的,登時爲之語塞,窒了片刻之後,反問道:“晚輩又何從分別當年參與而不出手之人?”

“大悲”白眉一軒,沉着地道:“孩子,冷靜,聽着,你尚有一件極端重要的事去做……”

“什麼事?”

“尋找令尊的下落!”

吳剛如遭電擊似的全身一震,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目張口,說不出話來,額上滲出了大粒的汗珠。

這是什麼意思?

父親難道尚在人世?

“孩子,你聽見老衲的話了?”

“難道……難道家父當年沒有罹難?”

“他死了,在仇人面前倒下,但老衲以三粒少林傳派之寶‘大還丹’贖回了他的生命,他仍在世間!”

“啊!”

吳剛淚水奪眶而出,他只覺全身發麻,腦內混沌一片,這消息太意外了,他做夢也沒有估到,過度的興奮與喜悅,使他承受不了。

久久,才進出兩個字道:“真的?”

“豈能有假!”

“那老前輩是家父的救命恩人?”

“天意!機緣!老衲不敢貪天之功!”

吳剛雙膝一曲,跪了下去。

“大悲”和尚紋絲不動地接受這大禮。

“恕晚輩無知冒犯!”

“起來!”

吳剛站了起來,身軀仍抖個不住,他太激動,也太興奮,這簡直是奇蹟。

“老前輩,請見示……當時實況?”

“大悲”低宣了一聲佛號,面色凝重道:“當年參與血案的高手,幾近千名,其中絕大多數是‘武盟’屬下,情況慘烈而混亂,各大門派實際上出手的,寥寥無幾,老衲與你父親是方外至交,當年參與的目的,便是想個機盡人事,你父戰至最後,負創累累,力竭倒地,老衲乘機假意以‘般若掌’下擊,揚言五臟盡糜,阻止了分屍的慘劇,復乘亂將之移離現場……”

“沒被人發現麼?”

“時在黑夜,遍地積屍,傷者無數,堡中高手,忘命猛撲,是以極易瞞過。”

“之後呢?”

“老衲以三粒‘大還丹’救活了他,你父遭此慘痛,而禍源是你兄長吳雄,體力稍復,飄然遠引,連半句話都不曾說。”

“各門派在善後造作‘五百人冢’時,也未發覺?”

“孩子,當時的慘狀,老衲不忍描述,數百具殘肢斷體,何從分辨誰是誰……”

吳剛仰首望天,虎目中又汩汩傾瀉出來淚水。

他在想:

父親在何方?

十多年了,自己已由孩童變了成人,他老人家究竟托足何所?

人海茫茫,他老人家如有心從此避世,的確無法尋覓。

經過一段難堪的沉默,“大悲”又悠悠啓口:“孩子,你怎能僥倖免於難?”

“慘案發生之日,晚輩正好離堡在外!”

“天意!真是天意!”

“老前輩尚有何指教?”

“你說你的武功得自一件‘血衣’?”

“是的!”

“血衣的來歷呢?”

“至今仍是一個謎!”

“上面所載的主要武功是什麼?”

“一招劍術!”

“只一招?”

“是的,叫‘奪化劍法’!”

“施展與老衲看!”

吳剛緩緩抽出“鳳劍”,斜舉上揚,口裡道:“老前輩請看!”

看字出口,劍已疾劃而出,雖是空勢,勁力也只用了三成,但那凌厲詭辣的劍勢,仍十分驚人。

“再使一遍!”

吳剛又施展了一遍,然後收劍回鞘。

“大悲”激動地道:“這是老衲生平所見最上乘的劍法,奇怪……”

“老前輩何以所見?”

“中原武林中,所有劍派均無此劍法,但又不類域外之學……”

“對了,‘血衣’上曾註明是參研自創!”

“那創此劍招之人,不但聰明絕頂,對劍道也必爐火純青,以老衲觀之,這招劍法,勝過當年你兄長吳雄的劍術,不但凌厲,而且完全無懈可擊,這‘血衣’怎會到李青山之手呢?”

“晚輩決意盡力查明原委,很可能李青山前輩之被追殺,是因了這件‘血衣’,可是仍有惑人之處……”

“什麼?”

“晚輩施展這招劍法,與‘武盟’多人相搏,無人認出是‘血衣’武功!”

“唔!這的確費人猜疑。”

“晚輩曾獲得一絲線索……”

“什麼線索?”

“據說李青山前輩被迫殺,是私通要犯!”

“私通要犯?”

“是的!”

“要犯……莫非關鍵就在那名要犯身上?”

“極有可能!”

“孩子,老衲已在佛前立誓,永不再現江湖,望你好自爲之,認明主兇,少造殺孽,追查你父兄下落,聯合‘魔湖’之力,以共謀對付武盟,公私兩全!”

“晚輩謹受教!”

“你可以離開了!”

“遵命!”

“仍照來時之數反行即可!”

“晚輩告辭!”

說着,行下大禮,然後照來時的指示,穿過奇陣,越牆而出。

“阿彌陀佛,施主殺機盡泯,必有所獲?”

原來掌門方丈“佛印禪師”仍佇候牆外,一見吳剛現身,立即迎上前來。

吳剛趕忙深施一禮,道:“晚輩來時多有冒犯,請方丈恕罪!”

“不知者不罪,施主忒謙了。”

“告辭!”

“本座不送了……”

“好說!”

吳剛出了少林寺,戴回面具,疾奔下山,取回寄存的馬匹,揚鞭上道,目的地是樊城外的“幽靈地宮”。

一路之上,他心情沉重萬分。

父親仍在世間,是莫大的喜訊,然而骨肉還有重聚之日嗎?這就太渺茫了,如果父親有心避世,十多年的歲月,當已使他變成了另一個天地中人,江湖中所發生的一切,他當然也不會知道,當然,更未料到還有一個幼兒留在人間爲全堡索血,要尋找他老人家,何異大海撈針……

仇家尚不在少數,但由於“大悲”一席話,扭轉了他的思想,他準備放棄盲從附和的門派,只追主兇——“武盟”。

最後報復的時機,已來臨了。

只待恩仇了了,然後海角天邊,非尋到父親的下落不可。

而最困惑人的,是兄長“無敵美劍客吳雄”的生死下落。“龍劍”既已落入“武盟”,他的失蹤,當與“武盟”有極大關係。

還有,就是情比海深的薄命紅顏呂淑媛,將來的結局是什麼?

他不敢想,但又不能不想。

想到呂淑緩,便不期而然地聯想到美絕塵寰的慕容婉儀,他只有付諸一聲苦笑,彼此無緣,這朵名花,將落入誰家呢?

慕容婉儀會不顧少女的矜持,坦白示愛,因了呂淑媛的關係,他不得不忍痛拒絕了這一份別人求之不得的豔福。

他最初鍾情的是慕容婉儀,但情勢的變化,卻使他把全部感情獻予呂淑媛,因爲她太偉大,她的犧牲,世上已找不到任何堪與之比擬的東西,這是始料所不及的。

從而,他想到未謀一面的“幽靈公主”,此去“地宮”,將如何解說呢?

他想得太多,太多,紛紜的意念,使他腦脹欲裂。

恩、怨、情、仇,使他有不勝負荷之感。

經由汝州、寶丰,南下越伏牛山餘脈,到南陽,樊城的路便算去了一半。

一路曉行夜宿,這一天,進入伏牛山區,人煙逐漸稀少,爲了縮短行程,他抄的是捷徑,崎嶇難行,好在他一身玄功,倒不覺其累,只苦了那匹馬兒。

山路愈來愈難行,陡峭曲折,山雨沖刷的坑洞,加上鵝卵碎石,馬蹄一高一低,走兩步滑一步,不斷地打着前失,馬口直噴白沫。

吳剛率性跳下馬來,牽着走,心想,這一抄捷徑,反而耽擱時間,坐騎成了累贅,如是空身,沒有路也飛過去了。

好不容易翻越了兩重山峰,眼前是一個斜坡,不太陡,下了坡,是一片雜木林,路穿林而過。

到了林緣,吳剛看那馬渾身汗濃,乾脆放了繮,由它去啃食野草,自己倚在林樹下一塊突石上憩息。

仰望峰嶺,白雲無心出岫,遠望是一片蔥蘢,隨崗巒起伏,山泉淙淙,山風送爽,令人俗念盡消,殺伐之心盡泯。

驀地——

一陣顫人心絃的悽怨歌聲,從林中傳了出來:

別後生死兩茫茫

情不盡,

意難忘。

曾記仙府燒紅燭,

吳剛心頭劇震,這深山絕嶺之中,怎會傳出“魔湖歌聲”?

嫂嫂“魔湖公主”,業已被炸身殘,當然不會舍“魔湖”而隱在此間。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幽靈公主”故技重施,假借“魔湖歌聲”……

歌聲停歇了,但餘音仍覺盪漾耳旁。

這非查個水落石出不可。

吳剛陡地從石上站起身來,疾掠入林,突地,一陣血腥之味,觸鼻而來,不由自內心深處發出了顫慄。

循血腥之味搜去,只見一堆枝葉覆蓋上,蚊蚋嗡嗡亂飛,一條黧黑的人腿,露了出來,吳剛心頭一緊,掣出長劍,挑開枝葉。

“呀!”

他驚呼一聲,汗毛根根直豎起來。

枝葉下,堆疊了五具屍體,從形象上看,分明是五名丐者,血污狼藉,肢體不全,死狀極爲悽慘。

吳剛倒抽了一口涼氣,心想,奇怪,這些沿門乞討的乞兒,怎會被慘殺在深山密林之中呢?是了,這五名當是丐門弟子……

“嗯——”

被壓在下面的一具長臂屍體,忽然動了一動,發出一聲低沉慘厲的呻吟。

吳剛頭皮發麻。

他窒了窒,不顧血污,撥開屍體,不錯,其中之一尚未斷氣,但也去死不遠了。

“你是丐門弟子麼?”

吳剛大聲連問數遍。

那丐門弟子眼皮微微睜開,口脣動了動,出氣多,入氣少,沒有聲音。

吳剛皺眉想了想,疾點他數處穴道,保住那一絲絲將斷若續的殘氣,然後以中指捺上他的左腕“脈根”,徐徐逼入一縷真元。

那丐者胸部微微起伏,“唬!”地籲出了一口濁氣,生機稍見回覆。

吳剛把握住這一瞬之機,急聲道:“你是丐門弟子麼?”

“……是……”

“怎麼回事?”

丐者失神的目珠骨碌碌一陣轉動,聲細如蚊地道:“閣……下……是誰?”

吳剛立即應道:“索血一劍!”

丐者僵冷的麪皮,微微抽動了數下,掙命般道:“索血……一劍麼?”

“不錯!”

“我等奉……奉……”

“奉什麼?”

“奉……小長老……之命……”

吳剛駭然大震,小長老,當然是拜兄宋維屏了,連聲追問道:“小長老命你等做什麼?”

“等……候……您……”

“呼!”的一聲,喉頭疾涌,頭一偏,死了。

吳剛感到全身發冷,拜兄要這幾名死難弟子等候自己,爲什麼?自己此行的目的拜兄是知道的,但這回頭的路,他如何測知而令人等候呢?

是什麼人殺害了這五名丐門弟子?

歌聲!

他想到了方纔的歌聲,看來此中大有文章。歌聲是發自女人之口,當然極不可能是“魔湖公主”本人,那該是誰呢?是“幽靈公主”嗎?目的何在呢?

過去,“魔湖歌聲”給他的感受,僅是神秘而已,而現在情形可就兩樣了,歌聲是嫂嫂因思念哥哥而作,與他直接發生了關係,加上宋維屏命手下弟子在此等候他,無端遭害,顯然這歌聲不論發自何人之口,都與他有關係。

心念之中,他提劍朝原來判斷歌聲所發的方向奔去。

別後生死兩茫茫!

情不盡,

意難忘。

……

歌聲再度傳來,似乎又遠了些。

他腳下一加勁,如淡煙般穿林疾掠而去。

奔了一程,林木漸疏,眼前現出一道幽森的谷口。

歌聲已杳,聽那餘韻,似發自這幽谷之中。

吳剛在谷口剎住身形,打量這幽谷的形勢,穀道深邃,谷壁陡峭,宛若一座巨峰,被造物者的神斧,一劈爲二,兩壁相距不足五丈,半峰以上,斜伸的虯鬆雜木相接成幕,藤蘿牽纏倒掛,穀道中常年不見陽光,溼漉陰暗,鬼氣懾人。

谷中究竟是何許人物呢?

爲什麼要唱出“魔湖歌聲”?

歌聲,加上丐幫弟子之死,與其中那名丐幫弟子臨死吐露的幾個字,顯見內情頗不簡單,這使吳剛提高了警覺。

他考慮了片刻,終於舉步朝谷中趨進。

谷底全是岩石,佈滿了蒼苔,居中,卻有一線明顯的路影,看來經常有人進出。

陰風陣陣,觸體生寒。

穀道雖幽暗,但吳剛仗着精湛的內功,視力毫不受阻。

前行約莫半里左右,眼前突然呈現一座石牌坊,吳剛心中一動,止住腳步,擡頭望去,只見這牌坊是由岩石粗鑿而成,業已被苔蘚侵蝕了大半,居中四個大字橫書遍額,字跡仍依稀可辨,赫然是:

“七靈仙境”四個字。

“七靈……七靈……”吳剛口裡喃喃地叨唸着,這名稱好熟悉,他陡地想起了“七靈教”

莫非這“七靈仙境”便是十多年前“七靈教”的發祥地?

十多年前,“七靈教”在現今的“武盟”所在地——隆中山臥龍谷——開山立派,荼毒武林,惹起了武林公憤,由“武聖吳永泰”爲首,率各門派高手趕至臥龍谷,征伐該教。

到了地頭,事情大出意料之外,“七靈教”已被自稱“南荒奇人”的蒙面客率手下挑滅,於是,“南荒奇人”被推爲武林盟主。

“七靈教”崛起突兀,消失得也突兀,至今仍無人知道它的來龍去脈。

“七靈教”所留給中原武林的不滅印象,是奇詭的武功,與殘酷的手段。

如果這“七靈仙境”,真是當年“七靈教”的發源地,仍不失爲一件過時的名勝。

殺丐幫弟子,仿“魔湖歌聲”,難道該教餘孽未盡,死灰復燃?

如果,那歌聲是出於“魔湖公主”本人之門,那她便是“七靈教”餘孽了!

心念及此,他連打了兩個冷顫,當年,大哥與“魔湖公工”的結合,似是一個謎,連蔡管家都不明究裡,從沒提過詳情,顯見這當中大有文章。

如果,大嫂真是“七靈教”餘孽,大哥與她結合,爲了“七靈教”被撲滅之仇,於是大哥瘋狂地殺人……

這太可能了,這推論極合邏輯,這不是大哥當年平空濫造殺劫的註腳麼?

吳剛全身冒出了冷汗。

這可怕的謎底,可能在今天揭穿。

他勉強定了定心神,一腳踏上牌坊的石檻,目光掃處,猛可裡收足,後退三步,旁邊,還有一塊石碑,上刻四個驚心怵目的大字“擅入者死!”

他下意識地笑了笑,這笑,含蘊了無窮的殺機。

他想起“魔湖”,想起關於“魔湖”的種種傳說,很多探“魔湖”的人?事後都失蹤了,他親眼看到一名“金劍手”在探湖心小島之後,片言不吐,倉惶逃走,這中間,又是一個恐怖的謎。

狡兔三窟,這“七靈仙府”、“魔湖”、“臥龍谷”,可能便是“七靈教”的三窟,一窟已破,兩窟仍存。

他咬了咬牙,手中劍握得更緊,一彈身,朝牌坊內縱去。

牌坊之內,景況迥異,不復外間的幽暗陰森,谷勢開朗,青天白雲,偏西的陽光,照得谷內一片清麗,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覺。

行不多遠,只見花樹相間,奼紫嫣紅,繁花似錦,花間石爲徑,曲折通幽。

誰想到,一坊之隔,儼如兩個天地。

“七靈仙境”,這仙境兩個字,似非過甚其詞。

那些花,爭奇鬥妍,盡是異種,吳剛一株也喚不出名稱。

香風過處,如飲醪醇,令人沉醉。

吳剛行至花樹之間,深深地吸了口氣。

突地——

一個麗人的影子,從花蔭間嫋嫋而來,吳剛一看,不由呆住了。

只見那女子云髻高堆,眉目如畫。肩荷花鋤,手挽花籃,一身織錦宮妝,看年紀,在二十五六之間,綺年玉貌,明豔照人。

漸行漸近。

吳剛正了正心神,迎上前去……

兩人在花徑間相隔丈許站住。

那女子展顏一笑,明眸皓齒,動人極了。

吳剛心中微感一蕩,趕緊收斂心神,正待開口,那女子即已發了話:“相公何來?”

吳剛冷漠道:“當然不會是遊山玩水,探幽覓勝!”

女的笑態一斂,顰眉道:“奴家請問相公何至此?”

吳剛有些困惑了,對方面上絲毫看不出邪惡之態,但外面明明擺着“擅入者死”的石碑,對方是明知故問麼?江湖鬼域,防不勝防,警惕之念未消,當下冷漠依然地道:“被歌聲召來!”

女的面孔微偏,作出不解之狀,道:“歌聲!什麼歌聲?”

“姑娘明知故問麼?”

“這就奇了……”

“歌聲明明發自谷中。”

“什麼樣的歌聲?”

“魔湖歌聲!”

“哦!”女的忽然笑不可仰,久久才道:“是了,是奴家那大丫頭不知從何處學來了一首悽怨的歌詞,不時模仿着唱,必是如此,沒錯了!”

吳剛心下一沉,莫非自己揣測的全錯了,但,那些丐門弟子之死,石坊,石碑,這些總非巧合,也更非無因……

心念之中,冷冷一笑道:“區區並非可欺之輩!”

女的粉腮一沉,道:“噫!你無端闖入禁地,還如此狂傲無禮……”

吳剛捉住話頭,道:“這是禁地麼?”

“難道你沒見那碑示?”

“見到了!”

“那還用多問!”

“此地是‘七靈仙境’?”

“多餘!”

“請問‘七靈’何解?”

“是奴家七兄妹的總名號!”

吳剛一窒,道:“令兄姐等又如何稱呼?”

“噫!我不盤詰你,你倒反問起我的根底了,你知道此刻處境麼?”

“區區不大明白!”

“碑上不是明明寫着?”

“擅入者死!”

“對了,一點不錯!”

“那區區是要死的了?”

“不錯!”

吳剛嘿嘿一聲冷笑道:“區區對於死倒不在乎!”

女的忽地又露齒一笑道:“很好,武士本色,請問稱呼?”

“索血一劍!”

“什麼?”

“索血一劍!”

“不像……”

“什麼不像?”

“相公一表非凡,怎會有這難聽的外號?”

“信不信由你,請問此間主人是誰?”

“奴家也算一個!”

“如何稱呼?”

“花靈!”

吳剛心頭一震,下意識地看了看眼前爭奇鬥妍的異卉,又看看這如盛放花朵般的女子,不錯,人如其名,“花靈”兩字極其貼切。

她叫“花靈”,其餘六靈是什麼稱呼呢?

不對呀,“七靈教”興起在十多年前,看她年紀正值花信,難道她不滿—十歲便已成名?這簡直不可能……

心念之中,脫口道:“姑娘排行最末麼?”

“何以,見得?”

“看年紀……”

“花靈”嫵媚至極的一笑道:“就算是吧!”

吳剛窮追不捨地道:“姑娘幾歲出道?”

“花靈”咯咯一陣嬌笑道:“相公,問女子的年齡,是最失禮的事!”

吳剛面上一熱,改以他語道:“花姑娘……”

“奴家不姓花,花靈是外號……”

吳剛尷尬非常,幸而面具遮臉,否則當已豔如紅柿了,當下訕訕地道:“失禮之至!”

“好說”

“區區可否請教兩件事”

“說說看!”

“第一、谷外林中,有五名丐幫弟子被殘殺,是那位下的手?”

“花靈”秀眉微微一蹙,若無其事地道:“是奴家手下做的!”

吳剛登時俊目帶煞,寒聲道:“是姑娘手下殺的?”

“不錯!”

“爲什麼?”

“那幾個花子當然有取死之道。”

“區區想清楚究竟。”

“你是路見不平,抑是與死者有淵源?”

“兩者均無不可。”

“你準備替死者報仇?”

“也許。”

“你太不自量了……”

“何以見得?”

“擅闖仙境死,你自己的生死,尚在別人手中。”

吳剛不屑地冷笑一聲道:“區區這顆頭十分牢固,要取的話頗不容易!”

“花靈”嬌笑一聲道:“要你死,你快活不了,這且不談,說你第二件事吧?”

“第二、區區要見見那位唱歌的人!”

“爲了好奇?還是……”

“就算好奇吧!”

“這也辦不到!”

吳剛緊了緊手中劍,道:“辦不到麼?”

“花靈”側轉身,摘了一朵花,在鼻端嗅了嗅,拋在花籃裡,淡淡道:“別兇霸霸的,唬不了人,此地不許動武流血。”

吳剛重重一哼道:“區區一向流血不分時地!”

“花靈‘妙目流波,一連在吳剛面上幾繞,道:“難怪老覺得不對勁,你是易了容的,露出你的直面目,如何?”

吳剛爲之駭然,她怎會認出自己是易容的呢?看來她的目光較之“妖中之王”還更犀利,當下坦然抓落面具,道:“並無不可!”

“花靈”嫣然一笑道:“好標緻,可當美男子之稱!”

這話近於輕浮,尤其出自一個芳信芳華的女人之口,聽來更覺刺耳。

吳剛冷漠至極地道:“區區再說一遍,請交出兇手與唱歌的人!”

“花靈”毫不爲意地道:“我也再說一遍,辦不到!”

“那就別怪區區失禮了……”

“辣手摧花麼?”

這話十分無恥,但卻極具挑逗,可惜,吳剛是曾經滄海難爲水,“花靈”雖明豔照人,風姿綽約,但比之呂淑媛,不夠風度,比之慕容婉儀,便黯然無光了,是以吳剛絲毫不爲所動,感到噁心,不屑地道:“姑娘不嫌髒了口?”

“花靈”脆生生一笑道:“我的好相公,難道你怕污了耳不成?”

吳剛再也按捺不住了,手中“鳳劍”倏地揚起,俊面抖露一片恐怖殺機。

“花靈”姍姍退了兩步,粉腮一緊,道:“奴家說過仙境之內不容有殺伐流血之事!”

吳剛怒聲道:“可是貴手下業已流了別人的血!”

“那是在谷外!”

“區區看來並無二致。”

“放下劍,凡事總有個商量!”

“姑娘答應交人?”

“此刻還言之過早!”

“什麼意思?”

“你敢陪我繞行花徑一週麼?”

吳剛心中一動,她在弄什麼玄虛?這花徑之中有何蹊蹺?一時好奇之念大熾,不期然地把劍放落,悠然道:“這有什麼不敢?”

“很好,有膽量,隨奴家來。”

聲落,先對吳剛露齒一笑,然後轉過嬌軀,嫋嫋娜娜,穿花拂葉而去。

吳剛心中不無忐忑,但一念好奇,坦然跟着走去。

濃郁的花香,飄散着不同的氣味,吳剛略感暈眩,但並不在意。

花徑曲折迴旋,放眼奼紫嫣紅,間着碧綠的葉子,令人目迷五色。

行行重行行,最後來在一間花木扶疏的小小精舍之前,“花靈”停了腳步?回過身來,怔怔地望着吳剛,不發一言,粉腮卻在變着顏色。

吳剛也大感意外,花徑中既無兇險,她要自己陪她繞上這一圈是何用意?

當下冷冷開口道:“繞完了麼?”

“花靈”幽幽道:“完了!”

“尚有何話說?”

“奇怪!”

’奇怪什麼?”

“你竟然無事!”

吳剛心中一動,道:“什麼意思?”

“我這花徑,任你功力通玄,也不能繞行過半……”

“爲什麼?”

“你以爲這些都是奇花異卉麼?”

吳剛茫然道:“不是!那是什麼?”

瀟湘子提供圖檔,xie_hong111OCR,瀟湘書院獨家連載

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四章 花靈留香
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四章 花靈留香第五章 客棧殺機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二章 煙籠芍藥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七章 以牙還牙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十章 孤劍殘紅第十一章 恨海情天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九章 武林盟主第八章 灰衣朋友第三章 大悲活佛第一章 龍飛鳳舞第六章 邪退魔消第四章 花靈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