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商盟的來歷與形成
唐寧見此,心下震驚不已,靈力居然能濃郁到這般地步,化作了有形之體,這般景象他是從來未曾見過,只於書冊之中有所目睹。
“這是什麼地方?靈力竟如此濃郁精純?”他忍不住問道。
田慶之,袁燁、薛峰皆微笑不語。
“唐道友, 這還用得着問嗎?此處是哪家的地盤?哪個勢力能擁有這麼龐大濃郁精純的靈脈?”王威開口道。
他這麼一說,唐寧立時明白過來:“莫非此就是滄浪宗山門之所在?”
“正是敝宗。”袁燁對唐寧表現出來的震驚十分滿意,神色得意道:“要說這元賢縣哪家實力最強,哪家財力最足,哪家勢力最廣,我不敢誇口,但若說哪個宗派所在靈力最爲精純充沛,我敢說舍敝宗別無二家。”
“敝宗所佔據的龍元山脈, 地底暗藏着一條六階上品靈脈,也是整個元賢縣唯一一條六階上品靈脈。”
“加之敝宗積年養護,以各種靈草,靈液滋潤土地,使得靈力越發精純濃厚,整片山脈奇花異草無數,可稱一項奇觀。”
“說句略有些狂妄的話,就是到路邊隨便撿條阿貓阿狗,扔進龍元山脈中,假以積年都能夠蛻凡入道,成爲靈獸。”
“敝宗的低階弟子根本不需要靠丹藥修行,隨便在山脈中任何一處,找個地方盤坐吸收天地靈力煉氣,效果都比丹藥更好。”
“若是敝宗內部,那靈力就更加精純了,又有諸多聚靈陣,似我等這般修爲的,亦不需要任何丹藥, 只需在聚靈陣中修行一日比丹藥效果要好多了。”
唐寧聽此心下豔羨不已,這纔是大宗門應有的底蘊和氣象,像幹易宗這般宗門,說白了不過是荒山闢嶺隨便圈圍起來的一處聚集地而已。
洛雲山脈地底倒有那麼一條靈脈,乃是品級最爲低微的一階靈脈,其效果基本可忽略不計。
靈脈從上到下一共分爲八品,區區一個乙級玄門的滄浪宗就能佔據一條六階上品靈脈,青州內陸物產之豐盛,可想而知。
要知道整個東萊郡可是足足有二十七個乙級玄門之多。
玄門的級別及地盤勢力劃分是由四大宗門所制定的,四大玄門執天下牛耳,執掌天下數百萬年,再其制定的規則下。
一個郡只能擁有一個諸侯級別的頂級玄門。
在此之下一個郡只能有三個甲級玄門,一個縣只能擁有三個乙級玄門,一座城只能擁有三個丙級玄門,一個亭只能擁有一個丁級玄門。
只要是玄門掌控的地界,無論大小玄門都有其固定的勢力範圍,且不能相互吞併,因此玄門的勢力格局這麼多年從未變過,早已成了定型。
之所以會如此, 要追及到數百萬年前,第七道紀之時, 四大宗門建立之初。
彼時人族爆發內戰,玄法一派戰勝了聖法,也就是魔宗派系,爲了徹底清剿躲藏於各州郡的魔宗餘孽,玄法一系中最強的四股勢力在天元聖城成立了四大宗門。
彼時,各州郡還沒有玄門派系這個說法,因要剿除潛藏各州郡的魔宗殘餘,因此纔在各州郡建立玄門。
很多玄門,其本身就是四大宗門內部弟子建立起來的,而在建立之初,四大宗門就立下了這個規則。
即每個郡都有一個主事的頂級玄門,其下又有三個甲級玄門掣肘。
一個縣只能有三個乙級玄門,一個城只能有三個丙級玄門,一個亭只能有一個丁級玄門。
且同一個州內玄門不能相互攻伐,不然要受到四大宗門的嚴厲制裁。
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則,自然是防患未來,爲免將來這些分離出去的宗派太過強大,反而威脅到四大宗門的統治地位。
事實上,正是因爲這項規則,才維護了四大宗門數百萬年執天下牛耳的地位。
在此規則之下,玄門大小勢力被一一定格,四大玄門針對不同級別的玄門劃分了相應的勢力地界。
以元賢縣爲列,其下屬共有十二城,三百六十亭,佔地三千六百(萬里)。
元賢城則建立在整個縣的中心地帶,按照規定,所有“縣級”城廓大小都是統一的六十萬裡方圓,而縣域是“三百六十”萬里方圓。
所謂“縣域”指的是元賢縣的直屬轄地,在“元賢城”周圍方圓“三百六十”萬里都是縣域範圍。
其縣的三家乙級玄門就駐紮在縣域內,每家佔地一百二十“萬里”方圓,這就是“乙級玄門”的直轄勢力。
元賢縣有三家乙級玄門,分別是滄浪宗,玄機宗,千鈞宗。
三宗皆環繞着“元賢城”而建立,呈扇字形分佈,共同管理“元賢城”,每家直轄轄地便是縣域的一百二十“萬里”方圓。
三家的勢力範圍根據宗派山門之所在,向外輻射至整個元賢縣。
譬如說,滄浪宗,其山門位於“元賢城”西北部,除去它直轄的一百二十萬裡縣域,整個元賢縣的西北部都是其勢力範圍。
同理,玄機宗位於“元賢城”東南部,則整個元賢縣東南部都是玄機宗勢力範圍。
千鈞宗位於元賢城西南部,則整個元賢城西南部是千鈞宗勢力範圍。
以此推之,甲級玄門則位於“郡城”的周圍,勢力範圍向外輻射,丙級玄門位於主城“城廓”周圍,勢力範圍向外輻射。
這裡面最特殊的屬“亭”內的丁級玄門。
一個亭只擁有一個丁級玄門,因它們是最底層的玄門,轄地只在本亭之內,再也無法向外輻射。
還要供應給各級玄門一定的修行資源。
各級宗門除去其直轄勢力外,在各個下屬轄地內亦佔有修行資源,這些修行資源從何處擠出,就是從“亭”內的各丁級玄門擠出來的。
一個“亭”方圓十萬裡,基本上每個“亭”都有一個丁級玄門駐守。
這些丁級玄門的真正轄地只有方圓四萬裡。
剩下的六萬裡轄地,其內的修行資源是其供應給各級玄門的,這裡面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各級玄門取其相應的比例。
從太玄宗往下、甲級玄門、乙級玄門,丙級玄門分別是半成的比例。
即一個亭內,太玄宗掌控五千方圓裡土地,甲級玄門掌控五千裡方圓,乙級玄門掌控五千裡,丙級玄門掌門五千裡。
另外還有四成的比例,也就是四萬裡方圓,是屬於商會和修行世家的。
其中當地的修行世家佔據兩成半,即方圓兩萬五千裡。
商會佔據一成半,即一萬五千裡。
商會的來歷其實和四大宗門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上古時期,妖獸遍地,妖族強盛,人族孱弱,只得潛身縮首,直至津水之盟結成,人族開始與妖獸和妖族抗爭,纔開始有了一個賴以棲息的立足之地。
此後經過長達數百萬年的戰爭,人族漸漸取得壓倒性優勢,正當要一鼓作氣鏟除妖族時,人族內部因玄法和聖法之爭爆發內戰,後來才建立四大宗門。
商會也差不多是這個時期成型的,當然,那個時候還不叫商會,他們的前身是一羣不願意人族內戰的修士組成。
這裡面玄法和聖法的修士都有,在諸位頂尖修士的帶領下暗自結成了一個盟約。
在玄法和聖法爆發摩擦的初期,遊說兩方勢力,勸說不要開戰,最後當然以失敗告終。
玄法和聖法兩派的修士爆發了大戰,而這些人因爲之前遊說的立場,曖昧的態度,導致在兩派大戰的時候身份十分尷尬,受到兩派一致排擠。
又因本身不願摻和這種內戰,因此從玄法和聖法派系中脫離出來。
這是一個不小的羣體,實力其實並不弱,只是不願意捲入人族內部的戰爭,才脫離出來。
當時整個天下基本已被人族掌控,各個州郡被兩派的人佔據,他們無法在內陸立足,只好逃到了滄溟海上,在那裡建起了國度。
玄法和聖法之間的大戰,持續了百萬年的光陰,雖然最終是玄法一系取得了勝利,實際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本身也死傷慘重,人族因此一戰而元氣大傷,再無無力剿滅妖族。
而在這百萬年的光陰中,這些逃到滄溟海的修士團體卻得到了飛速發展,包括不斷有厭倦兩派戰爭的修士逃到島上加入他們。
也就是在這期間,他們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靈械。
各種用途的靈械,從滄溟島孕育而生,從此在天元大陸上粉墨登場。
他們創造靈械最初目的只是用來防備,保衛自身,以免受到玄法、聖法派系修士的攻擊,還有就是防備妖族的反撲。
但玄法和聖法兩派修士激戰不休,根本沒有精力去理會他們,妖族也沒有反撲,就這樣,他們創造的靈械越來越精良,種類越來越繁多,已經遠遠超出防衛自身的數量了。
要說這玩意兒吧!吃也不能吃,喝也不能喝,既不能有助於修行,又不能當靈獸一樣養着,它本身就是相當於法寶之類的異樣武器。
若是放的太久,還容易損壞,平素還得花時間維護修繕保養,實在是個累贅。
怎麼辦?總得讓它發揮作用啊!
怎麼讓它發揮作用,很簡單,把它拉倒戰場上轉一轉就可以了,問題是玄法和聖法兩派激戰正酣,誰也沒功夫去搭理滄溟海上的那羣修士。
而妖族潛身縮首,不敢出來,滄溟海沒有敵人,都是自己人。
這個時候,就有人提議將這些靈械售賣給玄法和聖法兩派的修士,這樣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這個方案一提出,在當時的滄溟海掀起了軒然大波,立刻遭到了反對,他們本身就是因爲不願攪入人族內部戰爭而從各自派系中脫離出來,逃避到滄溟海的。
若將這些東西賣給玄法和聖法兩派修士,等於又間接參與了進去。
提案遭到衆人一致反對便無疾而終,又過了好些年,滄溟海煉造的靈械越來越多,而彼時玄法和聖法兩派修士戰事膠着。
所謂紙包不住火,滄溟海能煉製威力強大武器的消息被玄法的修士知曉,於是就派人到了滄溟島上,要見識見識那武器。
結果見識了之後爲之大驚,回去便告訴給了玄法派系的領軍人物,很快,玄法一系就派出了人到滄溟海上,與他們談判,要購買這些靈械。
滄溟島的人起初並不願意,因爲他們害怕捲入兩者間的戰爭,但玄法的人可不管你願不願意,當場便威脅道:你們之中有悖逆分子,我們沒有計較,如果不將武器賣給我們,就要好好算算這筆賬。
滄溟島修士沒了法子,爲了自保,避免沒必要的戰爭,只好將靈械售賣給玄法修士。
玄法一派得到了各種靈械支持,在戰場上果然大放異彩,聖法一系的人知曉後,也開始從滄溟海購買靈械。
至此,滄溟島正式開始了販賣軍備靈械之路。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滄溟海位處於荊州、揚州、豫州、益州交界之處,其橫跨環繞四州之地,正是天元交通之樞紐要道。
再加上獨一無二的靈械煉製技藝,沒多少年,就成爲整個天元的商貿中心,滄溟島的物品很快就流通至整個天元。
隨着越來越多修士加入滄溟島,生意越來越好,他們不僅僅開始販賣軍備靈械,包括丹藥、符籙、陣旗、法寶等等,這個時候,滄溟島的商業帝國已隱隱成型。
他們創建了丹藥王國,法寶王國,陣旗王國,符籙王國,靈械王國,靈酒王國,靈食王國等等一系列國度,讓島上的修士專門去學習這種技藝,然後將東西轉賣到各地。
他們一邊售賣自己煉製的各種修行物品,一邊大量收購各地的修行材料,進行倒賣。
直至玄法和聖法兩派戰爭結束後,他們的勢力已發展的非常強大,其財力更是富甲天下。
彼時人族元氣大傷,玄法一派死傷慘重,連妖族都無力對付,更不要說再發動另一場人族之間的戰爭了,且不說誰勝誰負,光這件事就不可能被支持。
而滄溟島上修士也很識趣的在玄法派系大勝後,無償提供了大量各種修行財物上的支持,雙方因此還簽訂了盟約。
大概內容主要有三條,第一互不侵犯,第二互不干涉,第三共同發展。
史稱三章條約。
直至第七道紀丙支六十年一月一日,四大宗門成立後,號稱玄門,將聖法一系修士稱爲魔宗。
而在第七道紀丙支六十一年,一月一日,商會成立,其滄溟島上最強三股勢力,分別取名爲乾坤商會,天下商會,人間商會。
至此,一個與玄門抗衡的商業帝國正式形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