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四回

大楊氏今日穿了一襲大紅色花開富貴的刻絲通袖衫,薔薇色撒花裙子,戴了全套赤金嵌青金石的頭面,顯然精心打扮過,看起來端的是容光煥發,富麗華彩,讓不知情的人完全看不出她有什麼不如意的地方。

而太夫人雖不待見大楊氏,到底不可能做出當衆給她臉色瞧的事來,尤其今兒個又是自己兒子的好日子,在大楊氏賠着笑臉不着痕跡的奉承她時,便也多少會與她說上幾句話,在旁人瞧來,婆媳二人自然是一團和氣,整個場面也是一片熙和。

君璃在一旁冷眼看着,心下雖將寧平侯及大楊氏的八輩兒祖宗問候了個遍,更擔心今日過後,大楊氏會趁熱打鐵,說動寧平侯徹底解了她的禁足,但面上卻絲毫未表露出來,只不動聲色的照應着廳內的動靜,不時的用眼睛瞅瞅這個,或是瞄瞄那個,廳裡服侍的丫鬟們就隨着她的眼色或是上茶遞水,或是奉漱盂手巾,或是奉上用描金攢盒盛着的各色零嘴與用高腳荷葉盤裝着的各色鮮果,一時間倒也井井有條,贏得了泰半來賓的交口稱讚。

永嘉侯世子夫人因笑向太夫人道:“到底是您老人家會調教人兒,不但孫女兒們個頂個的漂亮,水蔥兒一般,連孫媳婦也調教得這般好,這般善於主持中饋,可真真是旁人求也求不來的好福氣!”

又向大楊氏道:“還是容侯夫人有福氣,娶了個這麼能幹的兒媳婦進門,以後大可凡事不開心,只管高臥着享清福了!”

好話人人愛聽,太夫人也不例外,一張臉當即笑開了花兒,襯着身上玄色八團如意花卉的杭綢通袖衫,看起來整個人都年輕了好幾歲:“世子夫人說笑了,她們姐妹妯娌再好,如何及得上貴府大姑奶奶能幹伶俐,八面玲瓏?也就只能說勉強能支得出手罷了。”

大楊氏也笑着道:“是啊,貴府大奶奶那纔是真正的能幹呢,貴府的大奶奶也是個萬里挑一的,也不知道您都是怎麼調教的,不如今兒個便當衆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夥兒也跟着學着點?”

永嘉侯世子夫人的長女嫁給了壽陽公的長子,過門後上孝公婆,下護弟妹,將偌大一個壽陽公府打理得是井井有條,是全京城出了名的能幹媳婦兒的典範,她的大兒媳出生書香世家,也是個主持中饋的好手,太夫人與大楊氏這話,可謂是正正撓中了永嘉侯世子夫人心裡的癢處,令其一張臉霎時也笑開了花兒。

一時間,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贊起永嘉侯世子夫人的女兒和兒媳來,讓永嘉侯世子夫人是出盡了風頭,整個場面也因此而越發的熱鬧。

午宴照例擺在了太夫人照妝堂的正廳,十數張黑漆大圓桌呈“品”字形排開。巳末午初,君璃便在稟過太夫人後,笑盈盈的招呼起大家入席來,還有些客人隨後纔來的,也領着人去一一接了進來,直至午時三刻人才全部到齊,饒是君璃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又有二奶奶和三奶奶從旁協助,依然累得不輕。

這樣的宴席,精緻當然是足夠精緻了,但再怎麼精緻,又如何及得上自家小廚房精工細作的私房菜?用君璃的話來說,無非就是包裝得好看一些的大鍋菜而已,能指望味道有多好,所以來做客的貴婦們不過就是略略沾了沾脣,便放了筷子,由知客婆子們引着,一應親朋好友,除非有事先辭去的,不然全都請到園子裡的敞軒聽戲或是看雜耍。男賓們在外院自己也有一處院子聽戲,還有願意推牌九抹骨牌的,也有專門的清客相公們作陪。

等到客人們都被領去園子後,君璃與二奶奶三奶奶才得了空歇歇腳並用午飯,菜色倒是挺豐富,與方纔賓客們吃的大鍋菜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只妯娌三人都惦記着園子裡那一攤子事,誰也不敢多浪費時間,不過囫圇吃用了些,便又忙忙起身去了園子裡。

彼時園子裡早已是熱鬧非凡,遠遠的便可以聽見“鏗鏗鏘鏘”的鑼鼓聲並老生字正腔圓的唱腔,二奶奶不由笑着感嘆:“怪道京城人都說春合班的老生是通京城唱得最好的,說是女班,竟聽不出一點雌音來,最難得還是女戲,什麼時候想聽了,都能叫進園子裡來唱,不比男班,總得家裡有大事唱堂會時才能過過耳癮。”

君璃聽着,心裡一動,笑道:“想不到二弟妹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戲迷,我就不行了,最是怕吵,也就是以前逢年過節的時候聽過幾首崑曲,像這些全本戲,只鑼鼓聲已敲得人腦仁疼,完全不知道講了些什麼,二弟妹可別笑話兒我纔好。”

二奶奶笑道:“我其實也只是略知一點皮毛罷了,哪裡就敢稱‘戲迷’了?況這也是出門應酬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不是,不然與人應酬時說起戲來人都能說上兩句,就你無話可說,豈不尷尬,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三弟妹?”

“啊?”顧氏明顯有些心不在焉,二奶奶話都出口好一會兒了,她方反應過來,忙笑道:“是啊,就是二嫂說的這個理兒,出門應酬時畢竟不好太不合羣。”只說完這一句話後,她便再沒了話說。

二奶奶見她明顯不想多說話,也不好再與君璃多說,一時間妯娌三人都安安靜靜的走起路來。

只君璃面上雖安靜,心裡卻是思緒萬千,看顧氏的樣子,明顯心裡有事,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在想大楊氏忽然被解了禁足的事?她這位妯娌頗讓她有些個看不透,雖是大楊氏的嫡親兒媳,素日卻並不多親近大楊氏這個婆母,等閒也不摻合府裡的事,是個識時務明哲保身的,若不是因着是大楊氏的嫡親兒媳,倒是值得一交,只可惜……

三人被簇擁着,很快便走到了園子裡唱戲的敞軒前,遠遠的已可感覺到那一份熱鬧。

君璃看在眼裡,聽在耳裡,再看一眼四周已很是熟悉的景色,不由暗自感嘆,僅僅就在一年不到以前,她還第一次來寧平侯府做客,還對寧平侯府的園子頗爲讚譽,誰知道如今她已是這園子的主人之一?可見這世上的事,都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的!

戲臺旁的鑼鼓仍在鏗鏘作響,君璃妯娌三人忙上前見過了太夫人,又團團與四周的客人們見過禮後,便侍立在了太夫人身後。

太夫人因問君璃:“正廳那邊都安排好了?”

君璃忙俯下身回答她:“祖母放心,都已安排妥帖了,連晚宴的菜色也已佈置下去了。”

太夫人就滿意的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真是難爲你了,第一次操辦這樣的大宴,竟能事事都打點得妥妥帖帖,我像你這麼大年紀的時候,可差你差得遠了。”又向一旁與她對坐的錦鄉侯夫人笑道:“不是我自誇我這個孫媳,雖不見得及得上永嘉侯府的大姑奶奶能幹,卻也是個極好的。”

錦鄉侯夫人笑道:“那也是您老人家調教有方。”

君璃自然要謙遜一下,忙恭聲笑道:“孫媳哪裡及得上永嘉侯府的大姑奶奶一星半點,都是跟着您老人家學了點皮毛罷了。”

錦鄉侯夫人見君璃這般謙遜,本來只是見太夫人擡舉她,附和着讚揚兩句的,這會子也對君璃生出了幾分好感來,拉了她的手笑道:“你這麼能幹都才只是跟太夫人學了點皮毛,若是學到了精髓,豈非越發不得了了?”

一邊說,一邊已拔下頭上赤金嵌瑪瑙的靈芝頭長釵插到了君璃發間,笑道:“這是我素來愛戴的簪子,雖不值什麼,卻是個心意,你可別嫌棄纔是。”因見二奶奶三奶奶與容淺蓮容淺菡也在一旁,倒是不好單給君璃見面禮而不給她們,所幸出來參加這樣的場合提前備些表禮是必須的,忙叫跟來的丫鬟打點出了四份表禮來。

引得周邊幾位夫人都笑道:“您這樣大方,我們若不隨着,豈非顯得太過小氣?”忙也叫跟來的丫鬟打點表禮,一時間妯娌姑嫂幾人是收禮都收到手軟。

看在坐在離太夫人主位有一段距離的楊氏眼裡,不由從鼻子裡溢出一聲冷哼來:“哼,巧言令色的狐媚子!”又壓低了聲音與坐在她對面的大楊氏說:“姐姐,您也忒好性,就由得那個小賤人這般要您的強,狂上天去不成?要知道您纔是寧平侯府的當家主母呢,且今日又是姐夫的好日子,誰知道倒輪到她一個做兒媳的出盡風頭了,這是什麼道理!”

當日君伯恭雖對楊氏動了手,到底不曾將她打太重,將養了幾日,楊氏也就大好了,只她卻自覺沒臉見人,一直都稱病躲在屋裡,若不是今日非出席不可,她還不肯出門。誰曾想來時君璃不曾親迎,見了她後也只是淡淡行了個禮便再不曾理會過她也就罷了,這會子又親見君璃出盡風頭,再想到自己此番挨君伯恭打正是因爲君璃,叫她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彼時臺上已唱完一齣戲,換了第二齣,聲音小了許多,衆人便都吩咐捉對聊起天來,大楊氏便也做出一副閒話家常的樣子,低聲呵斥楊氏道:“你也是這麼大年紀,做了十幾年當家主母的人了,難道連‘隔牆有耳’的道理都不知道?”喝得楊氏不敢再說後,又等了一會兒,方藉口要去更衣,與楊氏尋了個僻靜的角落,喁喁私語起來。

“她如今有那個老不死的撐腰,我又才犯了那樣的大錯,可不就只能眼睜睜看着她出盡風頭呢?就是今日我能出現在人前,還是昨日寫了血書給你姐夫,有他求情,那個老不死的才同意我出來呢,不然你這會子根本見不到我!”大楊氏想起自己這些日子都只能被困在那一方小天地裡,而這都是拜君璃所賜,便禁不住恨得咬牙切齒,“真是可惜了上次那大好的機會,竟沒能一舉弄死她,以後再要尋這樣的機會,怕是難了!”

說到此事,楊氏不由想起今日自己過來的另一個目的,忙問大楊氏:“姐姐,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是說好了只要小賤人的命嗎,您怎麼連那個小賤種的命也要一併要?我家老爺爲此對我發了好大的脾氣,還對我動了手,說我們畫蛇添足,壞了他的大事……姐姐您到底是怎麼想的,事先怎麼也不說與我商量商量呢?”說到最後,話裡終究忍不住帶出了幾分埋怨來。

大楊氏卻並不欲再多說此事,失敗了就是失敗了,再說什麼都已沒有意義,便只是道:“我這還不是想着順道爲你解決了心腹大患嗎?”

她打着是爲了自己的旗號,楊氏便不好再抱怨了,只得道:“真是便宜他們了,下次他們可就別想再由這麼好的運氣了!”說着,到底有幾分心虛,忙越發壓低的聲音道:“對了姐姐,他們不會察覺到什麼,再順藤摸瓜查出點什麼來罷?”

“那可是天災,你怕什麼?”大楊氏倒是信心滿滿,“就算他們察覺到被人推了一把,當時那麼多人,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難道倉促之間,他們還顧得上去看是誰推了他們不成?況即便他們知道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爲,且心知是咱們所爲又怎樣,他們得拿出真憑實據來,可即便他們能拿出真憑實據來,他們既沒死也沒殘的,官府也不能將咱們定罪,咱們也可以來個抵死不認帳,至多也就是名聲上難聽一些而已,什麼大不了的,說到底,他們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只可惜她計劃得這般萬無一失,誰知道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到底還是功虧一簣,老天也未免太不開眼。幸好她此番到底藉着侯爺生辰的由頭,求得侯爺心軟了,只要她再接再厲,不愁不能讓侯爺同意解了她的禁足,等她重獲自由後,還怕沒有機會再來一次?

大楊氏雖說得篤定,楊氏心裡卻仍有些沒底,還待再說,奈何大楊氏已起身道:“我們出來得夠久了,再不回去,可就該露馬腳了。”說完便徑自往外走去,楊氏無奈,只得也跟了上去。

所幸戲臺上仍唱得熱鬧,衆人都看得全神貫注動情動意的,倒是沒注意到她們兩個去了這麼久,大楊氏見了,方放下心來,不動聲色的坐下喝了口茶,繼續看起戲來。

一時戲罷曲終,按規矩,班主要帶着主演的幾個人在戲臺上給看戲的人磕頭,看戲的人要給這些人賞錢,通常都是東道主出大份,其他人只隨意給些就好。

隨着太夫人一個“賞”字落下,君璃忙指揮丫鬟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個紅漆描金海棠花的托盤奉上,那上面整整齊齊碼放了三十個十兩的銀錠子,共計三百兩,讓君璃小小的肉痛了一下,話說自從當家以來,她是越來越小氣了,這樣不好,不好!

待主家打過賞後,其他人也紛紛打賞,戲班的班主領着人謝了又謝,才由寧平侯府的管事媽媽領着退出了園子去。

彼時已是申時了,也快到晚宴開宴的時間了,君璃妯娌三人正要招呼衆賓客往回走,就有婆子領着個三十來歲,穿着素面褙子,神色慌張的媳婦子進來,君璃見其頗有幾分眼熟,只一時間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見過。

因此時戲已散了,衆賓客正是百無聊賴之際,自然都瞧見了那媳婦子,兼之太夫人發了話:“怎麼回事?”

領她進來的婆子見狀,只得賠笑回道:“回太夫人,這是君家表姑奶奶的陪房,說是有十二萬分要緊之事要即刻見君家姨夫人,奴婢見她確有要事,這纔將人領了進來。”

旁邊楊氏早已看見那媳婦子,也認出其是君琳的陪房鬱家的了,因見太夫人聞言後滿臉的不悅,忙起身賠笑向太夫人道:“家裡下人不懂事,擾了親家伯母的雅興,還請伯母恕罪。”

又呵斥鬱家的:“什麼事情這樣慌慌張張的,便是有天大的事,也該等我家去後再來回,也就是親家太夫人寬和仁慈,不與你一般計較,若是換了旁人,早命人將你打出去了!還不離了這裡呢!”

鬱家的聽了這話,卻並不就走,而是哭喪着臉道:“非是奴婢有心擾親家太夫人和衆位賓客的雅興,實在是事關重大,人命關天……”說着見楊氏臉色越發的難看,還喝命跟來的丫鬟將她即刻叉出去,只得豁出去一般叫道:“我們小姐晨起摔了一跤,流了好多血,這會子生死不知,求夫人即刻去瞧瞧,若是遲了,怕就來不及了!”

摔了一跤,流了好多血……楊氏是過來人,聽得這話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情知女兒必定是滑了胎,當下也顧不得想爲何女兒懷了孩子卻沒打發人回去告訴自己了,慘白着臉急聲道:“你說什麼?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說着,這才後知後覺的想起今日沒見過寇太太,按理這樣的場合,她是必來巴結奉承的,敢情是因爲家裡發生了這樣的事!

楊氏一邊說着,一邊已拔腿在往外跑了,還是跑出幾步後,才反應過來自己此舉實在太過失禮,忙又折回來顫聲向太夫人道:“家裡出了點事,只能提前告退了,還請親家伯母恕罪。”

聽得君琳約莫是小產了,太夫人倒是不好再擺臉色給楊氏瞧,緩和了聲音道:“姨夫人還請自便,等事情了了,我與大奶奶再打發人瞧親家姑奶奶去。”

楊氏聞言,忙又與太夫人寒暄了幾句,也顧不得與旁人道失陪,便被鬱家的和跟來的人簇擁着急急忙忙去了。

餘下衆賓客有知道當初君家與寇家結親箇中因由的,當即都竊竊私語起來,好在還知道是在別人家裡,不好當面道人是非,說說也就罷了。

晚宴過後,君璃妯娌三人又領着衆管事媽媽清點壽禮和飯莊子覈對席面,一併招待餘下的一些家不在京城的親友們,還有金銀器皿入賬,家下人等再發一次賞錢,飯點給粗使婆子小廝們加菜等,一直忙到交三更方算是消停下來。

妯娌三人都累得不輕,君璃便也不多說,只謝了二人,說回頭得了閒定要好生備個東道請二人後,三人便散了。

君璃回到迎暉院時,容湛已回來了,正歪在榻上看什麼東西,身上倒是沒有多少酒氣,一見她進來便起身道:“累了罷?我讓人準備了蓮子銀耳湯,你要不趁熱喝一碗,雖說今兒個宴席上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可誰知道這種宴席一般都是吃不飽的?尤其你還要忙這忙那,就更別想吃飽吃好了。”

君璃的確沒吃飽,聞得容湛這話,自是心中熨帖,點頭道:“既是如此,就讓人與我盛一碗來。不過你既這般說,想來你也沒吃好,所幸讓人盛兩碗來,你也吃一碗?”

不想容湛卻笑道:“今兒個旁人都有可能沒吃飽,惟獨我卻是吃飽吃好了的。父親從頭至尾都只拉着三弟與他一塊兒與來賓們敬酒,我樂得清閒,又記着你的叮囑不能喝酒,可不就只有吃菜了?”雖說笑着在說話,話裡卻分明帶出了幾分自嘲來。

聽得君璃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來,隨即便是一陣惱怒,寧平侯還真是疼愛容潛,時刻不忘提攜擡舉他的寶貝兒子,難道容湛就不是他的兒子不成,他這樣是恨不得告訴滿京城的人,只有容潛纔是他的兒子,容湛這個嫡長子根本什麼都不是是不是?

只容湛明顯已傷了心,這話君璃也不好再說出來了,便只是笑着道:“你既那麼乖,時刻不忘我的叮囑不能喝酒,那我說不得要好生獎賞獎賞你了。”說着,還嫵媚的衝容湛眨了眨眼,到底哄得容湛轉嗔爲喜起來……

第一百八六回 困獸之鬥第37回 互不相讓第70回 出門做客(上)第29回 又生毒計第53回 乞巧前夕(下)第一百四七回 共識第22回 按兵不動第68回 投靠第72回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一百五七回 端午第一百五七回 端午第一百九三回 牆倒衆人推第52回 乞巧前夕(上)第一百八九回 狀告第一百四一回 不死心第一百九二回 審案第91回 三朝君琳回門第87回 過年第一百八六回 困獸之鬥第一百六七回第二百一一回 欺負你又怎樣第一百九六回 變故第41回 姐妹口角第105回 立規矩(中)第130回 發家通房後續第三十五回第58回 似有所悟第205回 太夫人的心思第100回 交鋒第一回合(下)第104回 立規矩(上)第一百六七回第一百四七回 共識第96回 鬧到長輩跟前神馬的第一百九四回 第二次升堂第12回 全身而退第15回 回去便是第95回 下馬威神馬的第101回 回門第二百零二回第一百二九回 發嫁通房第二百一o回 弄巧成拙第10回 直面渣男第12回 全身而退第71回 出門做客(下)第一百六三回 接受第91回 三朝君琳回門第二百零三回第一百二o回 母子爭執第一百七一回第68回 投靠第51回 所謂禮義廉恥第104回 立規矩(上)第一百六一回 混亂推薦完結種田文繼室謀略第208回 牆頭草第一百五一回第84回 遷怒(上)第60回 冤家路窄第42回 慈母心腸第47回 虛情假意第二百零一回第207回 東宮覲見第一百七七 想考武舉第45回 以牙還牙第20回 君府衆生(下)第54回 客人臨門第一百四四回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零三回第一百九三回 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二o回 母子爭執第一百一七回 嚐到甜頭第56回 自取其辱(下)第72回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6回 親事第一百二o回 母子爭執第一百一二回 奶孃第二百一二回 開鑼第40回 打道回府第一百四六回 被授管家第一百三四回 審問第65回 條件第二百一七回 大結局下第8回 小三心思第一百三九回 父子衝突第160回 煙花第一百五一回第17回 換了個人第190回 休書第一百八九回 狀告第200回 喜得千金第一百一四回 套話第一百七四回第七十七回第一百五四回 討好小舅子神馬的第85回 遷怒(下)第七十七回第44回 小人作祟第一百五四回 討好小舅子神馬的第28回 母女齟齬第一百一二回 奶孃
第一百八六回 困獸之鬥第37回 互不相讓第70回 出門做客(上)第29回 又生毒計第53回 乞巧前夕(下)第一百四七回 共識第22回 按兵不動第68回 投靠第72回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一百五七回 端午第一百五七回 端午第一百九三回 牆倒衆人推第52回 乞巧前夕(上)第一百八九回 狀告第一百四一回 不死心第一百九二回 審案第91回 三朝君琳回門第87回 過年第一百八六回 困獸之鬥第一百六七回第二百一一回 欺負你又怎樣第一百九六回 變故第41回 姐妹口角第105回 立規矩(中)第130回 發家通房後續第三十五回第58回 似有所悟第205回 太夫人的心思第100回 交鋒第一回合(下)第104回 立規矩(上)第一百六七回第一百四七回 共識第96回 鬧到長輩跟前神馬的第一百九四回 第二次升堂第12回 全身而退第15回 回去便是第95回 下馬威神馬的第101回 回門第二百零二回第一百二九回 發嫁通房第二百一o回 弄巧成拙第10回 直面渣男第12回 全身而退第71回 出門做客(下)第一百六三回 接受第91回 三朝君琳回門第二百零三回第一百二o回 母子爭執第一百七一回第68回 投靠第51回 所謂禮義廉恥第104回 立規矩(上)第一百六一回 混亂推薦完結種田文繼室謀略第208回 牆頭草第一百五一回第84回 遷怒(上)第60回 冤家路窄第42回 慈母心腸第47回 虛情假意第二百零一回第207回 東宮覲見第一百七七 想考武舉第45回 以牙還牙第20回 君府衆生(下)第54回 客人臨門第一百四四回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零三回第一百九三回 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二o回 母子爭執第一百一七回 嚐到甜頭第56回 自取其辱(下)第72回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6回 親事第一百二o回 母子爭執第一百一二回 奶孃第二百一二回 開鑼第40回 打道回府第一百四六回 被授管家第一百三四回 審問第65回 條件第二百一七回 大結局下第8回 小三心思第一百三九回 父子衝突第160回 煙花第一百五一回第17回 換了個人第190回 休書第一百八九回 狀告第200回 喜得千金第一百一四回 套話第一百七四回第七十七回第一百五四回 討好小舅子神馬的第85回 遷怒(下)第七十七回第44回 小人作祟第一百五四回 討好小舅子神馬的第28回 母女齟齬第一百一二回 奶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