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中的人,朝着望海臺派出了一支人馬,黃得功的戰馬後邊,被綁成了糉子的袁崇煥正在破口大罵。
“武夫!獨夫!莽夫!”
“大明有你們,就是禍患!”
“你們要帶我去哪?你們想要幹嘛?!”
聽着身後袁崇煥的聒噪,黃得功沒好氣的回頭瞥了一眼寧遠城的方向。
“袁兵備,別說了,留一份體面吧。”
“你想事情,實在是太簡單了,簡單到可笑到了天真。”
“哦對,我曾經也是遼地的人,只是逃難去的京師,而後被選入了京營。”
袁崇煥的罵罵咧咧猛然一頓。
黃得功是一員悍將,這一點從他和曹文詔一同回寧遠助戰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地,左遮右殺,好不痛快。
雖然說次於曹文詔那種早已成名的戰場老將,但是卻不遜色於曹變蛟那個生猛小將。
這麼一個人,居然是曾經逃難去京師的遼地人?
袁崇煥支支吾吾道:“小黃將軍武藝精湛,兵法不凡,又怎會是這遼東粗鄙之地出身,又怎麼會二度來到遼地?”
身後的袁崇煥平靜了下來,黃得功卻是自嘲一笑。
“我十二歲那年,我偷偷將母親釀好準備拿去販賣的酒水喝光了,正逢遼東戰事緊急,我拿了一把刀,伴隨軍中,殺了兩個建奴,拿着腦袋換了五十兩白銀回家。”
“然後我就當了楊鎬的親兵,沒錯,就是那個薩爾滸之戰非要分兵四路,被建奴擊而破之的楊鎬。”
“薩爾滸之戰慘敗後,我入了京師,入了京營,勉強混了個遊擊的軍職,但是我卻知道,京營當中像我這麼一個沒有權勢沒有背景的人,頂多了就能算是個人罷了。”
“跟着太監學文識字,翻閱京營中的典籍兵法,成了我在京營當中最大的快樂。”
“那一日,我和幾個好友越好,離開京營,來遼地投軍,卻正好遇上了來京營巡視的陛下和曹將軍,自那之後,我算是入了陛下的眼,成爲了陛下的親兵。”
“但是從始至終,我都沒有提到過我有過遊擊這個官職的事情。”
“無他,因爲楊鎬的親兵,說來實在是丟人。”
“薩爾滸之戰我本該戰死沙場,卻偏偏活了下來,一場仗都沒打。”
“這對於一個士兵而言,是一種恥辱。”
“而且陛下也查過卷宗,京營卷宗當中的我,只是一個白身而已,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事,那就是我當時的上級,楊鎬楊經略,其實根本就沒有把我的功績上報朝廷,所謂遊擊,不過是口頭一句而已。”
聽到這裡,沉默的袁崇煥低聲道:“我觀小將軍也就二十餘歲,怎經過了這麼多的事情?”
黃得功自嘲道:“十二從軍,十六就到了遊擊,緊接着就是薩爾滸之戰。”
“如今的我,可不就是二十來歲麼?”
“這些事情,我從未和任何人提到過,包括陛下。”
“因爲我覺得,只有有一日,我真的能夠爲大明做出了貢獻,攢夠了功勞,我才能夠光明正大的將我的這些資歷,告知給陛下。”
“因爲說實話,我十二歲到十七歲這幾年,雖然說升職很快,但是卻沒有親自經歷過什麼太多的戰爭,兵法雖然瞭解,卻永遠反應慢一拍。”
“而武功,雖然說當初在薩爾滸之戰前,我還跟劉綎將軍學習過,可是終究少了幾分和勢均力敵對手的實戰,導致真的面對諸如曹將軍等人的時候,變得不堪一擊。”
看了看天上的明月,袁崇煥長嘆一聲道:“既然連陛下都沒有告知,卻告知了我。”
“想必我是要命不久矣了吧。”
“在這謝過小將軍,能在我死之前,還爲我說上這麼一個故事。”
黃得功一手拉繮,搖了搖頭道:“不,袁兵備,我這並不是要在你死前告訴你我的故事,我只是想要告訴你,民生疾苦,還有建奴的所謂殘暴殘忍,我都親眼見過了。”
“只是想要告訴你,你覺得建奴是人,其實是錯的。”
“建奴,不配稱爲人。”
又是這般論調。
聽着黃得功的話,袁崇煥心中一陣啞然。
原本被綁出城,他就已經是心頭忿忿了,還聽着黃得功這個年齡二十來歲的傢伙在自己面前指手畫腳教自己做事,袁崇煥更加生氣。
腦袋一梗,袁崇煥低聲道:“陛下離開之前,曾經讓我放了皇太極,想讓我和皇太極成爲朋友,從而向建奴那邊輸送假消息。”
“我成功了,和皇太極幾乎成了無所不談的筆友,我們之間的書信,更是隨日劇增。”
“而這些書信當中,有關國事的那些,在寧遠城中,我全部公示了出來。”
“我對大明忠心耿耿,這是無需懷疑的。”
“但是同樣的,建奴到底做了什麼?爲什麼大明連一條活路,都不願意給建奴?”
“別說那些老生常談的燒殺擄掠,蒙古人也幹過,蒙古人現在不還是活的好好的?”
袁崇煥的這種看法,其實在這個時代還很流行。
在很多文人的眼中,其實建奴只不過是想要活着,而此時的建奴雖然說製造了開原屠殺,撫順屠殺,清河屠殺等一系列屠殺,卻終究只是在遼地,而不是在中原腹地。
在那些文人墨客眼中,關外,其實都不能算是漢地了。
所以直到建奴入關之時,很多文人都覺得打着扶明旗號的建奴是幫着大明的朋友,闖賊纔是推翻大明的階級敵人。
不投闖賊投韃清,在原本歷史上崇禎自掛歪脖子樹之後,一度是明王朝的主流。
誰當皇帝不是當皇帝?
跟咱們老百姓有啥關係?
更別提女真人還說要爲朱明王朝復仇,這更是好人了啊!
商人,文人,武將,百姓,幾乎都覺得那個高舉爲大明覆仇旗幟的清國,是個好人。
甚至就連當時的一些朱明皇室殘餘,都這麼覺得。
直到建奴南下,露出了他們的猙獰面目,開始肆虐中原,製造無數屠殺之後,這些人才陡然醒轉過來。
匆匆忙忙拉起了南明小朝廷,可是早已爲時晚矣。
然而在此時,聽着身後袁崇煥的話,黃得功反而是怒極反笑了起來。
“你問我建奴到底做了什麼,爲什麼我們不願意給他一條活路?”
“袁兵備!你是想要回到北元統治中原的時候,你是想要回到五胡亂華的時候,成爲人下之人甚至不如牲畜嗎?”
“袁兵備!你可錦衣玉食,你可想過千千萬萬的大明百姓?”
“蒙古人的確曾經燒殺搶掠,肆虐中原,所以他們的大蒙古帝國,從一個統一的帝國被咱們的成祖皇帝,打成了部落!”
“所以他們的所謂中興之主,被武宗打斷了脊樑!”
“所以蒙古在現在,連建奴都打不過!”
聽着黃得功這番話,袁崇煥心裡頓時就敲起了鼓來,卻又因爲戰馬顛簸,不想反駁。
撇了撇嘴,袁崇煥權當是無事發生。
隨着戰馬的搖晃,本就累了的袁崇煥居然又一次睡了過去,還睡得很沉。
不知過去了多久,伴隨着一通搖晃,袁崇煥聽到了耳邊響起的聲音。
“袁兵備,咱們快到了,準備隱蔽!”
“前方有建奴遊騎發現了咱們大明藏在地堡當中的百姓,咱們的第一要務,是去解救那些百姓!”
雖然說代善敗退,但是這一次建奴帶來的人馬,實在是太多了。
其中分流出來的不少小股人馬,又一次幹起了他們的老本行,在遼西大道上,劫掠了起來。
即便是寧遠城就擺在那,也終究是有很多百姓覺得故土難離,不願意離開。
而這些人在兵荒馬亂的關外,也就只能自求天命,希望建奴不要發現他們。
雖然說黃得功執行的,是前往望海臺的命令,但是遇上了這種事情,黃得功又豈會坐視不理?
甭管這些百姓爲什麼不願意回寧遠,甭管他們如今的際遇是不是他們自找的。
都是大明人,就該互相幫扶!
黃得功跟着曹文詔,可沒少幹這種解救遼民的事情。
更別說還能借着這個機會,給袁崇煥看看,建奴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給他好好的上一課!
黃得功聽着袁崇煥的那番話就知道,袁崇煥沒準是被皇太極給騙了,覺得建奴其實和明人,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