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中條山之戰(6)

PS:龍劍二代向各位讀者大大求票,大家多多支持龍劍啊,覺得本書好呢,就投推薦票,收藏一下,還有就是幫忙打賞一下,嗚嗚嗚,龍劍A籤那麼長時間了,打賞卻是那麼的少,龍劍傷心啊,給點支持吧~~~

大家多多推薦龍劍的這本書,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收藏,龍劍希望早日能夠進入分類強推,進而早日上架,呵呵。還有,希望軍迷讀者們能夠提供一些二戰太平洋戰爭的相關資料,主要是日軍南方軍編制、美軍裝備詳細清單、中國遠征軍兩次緬甸作戰資料等等,龍劍希望能夠得到非常詳細的太平洋戰爭資料,這樣有助於龍劍接下來的寫作(當然啦,龍劍自己也收集了很多,但總希望能夠更加詳實一些)。盼支持!提前預祝大家元旦快樂,呵呵~~

羣衆的轉移工作順利進行着,劉振風同時也安排着工兵開始佈雷,沒有城防任務的所有士兵全部投入到佈雷工作中去。

劉振風看着大家爭分奪秒的布着地雷,心中感嘆着,不知道這回能不能重新上演兩年前新野的那一幕,想想當年,可是一城的雷與火徹底的摧毀了日軍一個精銳師團啊,這次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摧毀日軍一個師團。

佈雷工作整整進行了兩天多時間,城內的佈防工作差不多都完成了,現在我最最擔心的,是鬼子的空軍回來轟炸,不過,還好,這幾天天氣都是陰沉沉的,不利於飛機起飛轟炸,看來老天爺也在幫我們呀。

“留下一個營的兵力,其他人全部撤到城外進行伏擊。”劉振風命令道。

得到命令的各部立即撤出了已經成爲了火藥桶的運城,試想一下,現在的運城到處都有地雷,到處都有易燃物,如果部隊還留在城中的話,敵人只要一陣轟炸,就差不多可以摧毀我們一個軍了,所以,得到了撤軍令後,所有人(除了留守營外)都行動迅速的離開了運城,在城外各點設伏。

話說平田健吉突圍離開運城後,在離運城100裡地的地方遇到了援軍,可這支援軍只有一個大隊的兵力,平田健吉不可能帶着這麼一個大隊就去攻城,這跟找死沒有什麼區別,於是,他在那個地方(其實是一個小鎮上)開始集結兵力,整整花費了兩天的時間,將其整個第37師團集結了起來,與此同時,僞軍也有兩個師前來援助,頓時,氣勢洶洶的日僞軍又開始向運城方向進軍,平田健吉這次是懷着報仇的信念前來運城的。

“喲西,這次我一定要讓支那兵知道,膽敢強佔運城的後果是什麼!唉,真是可惜,老天爺不爭氣,這些天老是陰沉沉的,不利於陸軍航空隊出動,看來只能以地面攻擊爲主了,哼,不過沒關係,支那兵有多少火炮?這回我一定要奪回運城!”平田健吉信誓旦旦的說道。

很快,第37師團的搜索聯隊已經抵達運城城東一帶了,還沒有等到這些搜索聯隊的鬼子兵站穩腳跟,在城頭的國民衛隊士兵們就開始了猛烈的掃射,由於這一個營的兵力是用來吸引日僞軍大部隊入城的,所以他們的武器配置都是相當好的,火力也是相當猛烈的,同時,劉振風又故伎重演,在城內放了大量的汽油桶以及鞭炮,那噼裡啪啦的聲音,就像機槍掃射一般,讓鬼子誤認爲國民衛隊的大部隊就在城中。

“報告師團長,我們的搜索聯隊在運城城東腳下,遭到了支那軍的猛烈攻擊,看來,支那軍主力還在城內,請師團長閣下發布進攻的命令吧。”搜索聯隊聯隊長向平田健吉請戰。

“喲西,第226聯隊及皇協軍第25師、第26師所部,立即給我攻城,一定要把運城給我奪回來!其他部隊原地待命,作爲預備隊使用。撒死給給!”平田健吉狂妄的叫囂着。

接着,日軍的山炮聯隊開始了對運城城東的猛烈轟擊,守城的一營官兵們苦苦支撐着,一直堅持了半天時間後,“被迫”放棄城東,向城內轉移,這些士兵根據劉振風的指示,放棄東門後,就開始將在城內各個角落的鞭炮點燃,然後扔進了汽油桶中,進城的小鬼子聽到到處都是機槍掃射的聲音,於是他們也很着急的向着聲音傳來的方向不斷射擊着,場面顯得十分的混亂,而守城的一營官兵則趁着這種亂七八糟的混戰狀態下,悄悄的由城南出城隱蔽了。

“總座,敵人已經全部進城了,我們是否給他們來個甕中捉鱉,全殲了他們?”吉星文問道。

“哼哼,對,確定敵人都進城了嗎?”劉振風問道。

“是的,總座,在城外的所有日僞軍全部已經進城。”吉星文說道,正在這個時候,城內發出了連連爆炸聲,看來敵人是進入了雷區,劉振風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下令全體對運城進行包圍,同時命令炮兵部隊對城內實行炮擊,以火藥來點燃城中的易燃易爆物品。

轟轟轟,隨着一聲聲的爆炸聲,整個運城陷入了一片火海,在城內的日僞軍一個都沒有跑出了,劉振風很滿意的看着自己的傑作,笑着說道:“呵呵,老吉,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實行火攻了,記得看《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時候,裡面描寫的最多的戰法似乎就是火攻了,呵呵,這種最原始,最有效的戰法時至今日還是屢試不爽吧,哈哈,真不知道是我們運氣好呢,還是日本人太笨了。”

吉星文看到滿天大火的運城,有些心慼慼的說道:“總座,我們這麼做是不是太殘忍了些?還有,這樣會不會有傷天和啊?”

“老吉,其實我也知道,火攻確實比較殘忍,可是,你也要看看火攻的對象是誰。是日軍,知道嗎?是日軍,他們在中國到處實施屠殺,到處使用毒氣,這樣的戰法難道就不有傷天和了?我只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以牙還牙而已。”劉振風說道,“再說了,老吉,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我們不殺他們,他們也會來殺我們。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盡最大的可能,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纔是啊。”

“呵呵,可是,總座,這回被燒的人當中也有中國人啊。”吉星文說道。

“中國人?他們配當中國人嗎?那些僞軍的軍官們平時是怎麼稱呼我們的?他們叫我們也是叫支那人,是跟着小鬼子那樣叫的,這一羣走狗死了活該,簡直就是數典忘祖的東西,真不是個東西啊。”劉振風咬着牙說道。

“唉,不過總座,只是可惜了這座城池啊。”吉星文又說道。

“那倒是,不過沒辦法,要想大規模殺傷敵人,就必須得犧牲些什麼,說實在的,老百姓付出的實在是太多了。”劉振風無奈的搖着頭說道。

吉星文不再說話了,他不知道還能說什麼,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中國人民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無論是生命還是財產,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啊。

“差不多了,看來進城的日僞軍是沒有希望逃出來了,我想運城大火肯定會讓附近的日僞軍集結過來,所以,我們必須立即離開,穿我的命令,全體退入中條山中,隨時準備應付日軍的掃蕩和報復,同時,進入山區後,大家好好休整休整,準備迎接更加惡劣的戰鬥狀況。”劉振風大聲的說道。

第二天清晨,平田健吉帶領着剩餘的部隊來到運城腳下,當他看到餘火未消的運城時,大吃一驚,因爲自己派過來攻打運城的部隊沒有一支回來彙報進展過,而且就連電報都全部中斷了。

“哪呢?難道說,第226聯隊出事了?搜索聯隊出事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着平田健吉,他立即命令部隊進城搜索,看看情況。

兩個小時後,各支派進去進行搜索的部隊紛紛帶來了不好的消息,裡面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體,雖然很多都無法辨認,但還是或多或少能夠從一些燒焦的屍體上發現,是日軍和皇協軍的士兵。更可怕的是,在城內,沒有發現對手的士兵屍體。

“八嘎,狡猾的支那人,居然引誘我們的部隊進城,然後進行火攻,真是卑鄙,卑鄙!”平田健吉此時暴跳如雷,他當然很生氣了,自己的兩個聯隊就這樣完了,他能不生氣嗎?

“呼,呼,幸好,幸好我把所有軍旗全部扣了下來,軍旗還在就好,也就是說,這兩個聯隊的編制還在,那隻要重建起來,就又可以戰鬥了;。”平田健吉安慰着自己說道。

“全體現在城外紮營,候令再行吧。”平田健吉下令道,不是說平田健吉不想報仇,只是第一軍。不,應當是整個華北派遣軍將會對中條山一帶的中國中央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襲擊,那樣的話,自己似乎沒有必要那麼早單獨進山圍剿,可以等到大部隊到來之後,一起進山圍剿,到時候自己的仇也就能夠報了。

劉振風帶着部隊返回到了中條山上後,就立即開始爲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起了準備。與此同時,第一戰區司令部也開始調兵遣將,隨時應付日軍新的進攻。

1941年5月7日傍晚,日軍從東、西、北三面“以鉗形並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進犯中條山地區。在東線,日原田雄吉中將指揮的第35師團主力、田中久一中將指揮的第21師團一部,以及騎兵第4獨立旅團一部,約25000餘人,在僞軍張嵐峰、劉彥峰部的配合下,沿道清路西段分三路向濟源、孟縣進犯。在西線,平田健吉中將指揮的第37師團主力、井關仞中將指揮的第36師團一部、若鬆平治少將指揮的獨立混成第16旅團,約25000餘人,自聞喜、夏縣東南向張店鎮進犯。在北線,日清水規矩中將指揮的第41師團及池之上賢吉少將指揮的獨立混成第9旅團共約30000餘人,以中央突破之閃電戰術,由橫嶺關方面向橫垣大道西側猛攻。在東北線,日櫻井省三中將指揮的第33師團一部及獨立混成第4旅團一部,約萬餘人,從陽城方面向董封鎮一線攻擊。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根據情報,針對日軍分兵合擊,襲擊我通信聯絡及各級指揮部;以重兵攻佔各交通要點,切斷我軍聯絡,各個擊破;封鎖山口、渡口,逐步緊縮包圍圈,完成合擊的企圖,“於會戰前,經以辰東誠電令各部以交通線爲目標,加緊遊擊襲破,妨害敵之攻擊準備及兵力集中”。但因戰區主帥缺位,上述命令未能得到有效組織施行,致使“會戰開始第二日,因情況劇變,敵之來勢極猛。當嚴令各部應力保現態勢,粉碎敵蝕食中條山企圖,誘敵於有利地帶,轉取攻勢,而夾殄之”。各部倉促應變,分別與各路日軍交戰,中條山戰役正式打響。

此次中條山戰役具體戰鬥情況是這樣的:

東線:日軍“左翼以溫縣爲發起點,先頭步兵5000以上,騎兵千餘,炮20餘門,飛機數十架,戰、汽、裝甲等車共百餘輛,沿黃河北岸突進。”“中央以沁、博爲發起點,一股先頭千餘,循沁濟大道西犯”,“另一股先頭2000餘人,附炮十餘門,於竄陷西向義莊後,繼向捏掌、紫陵、東逮寨、留村一帶猛撲。”“同時,沁河北岸3000餘人,以飛機十餘架,炮二十餘門,強渡沁河。”守軍第9軍裴昌會所部在強敵進攻下施行節節防禦,節節後撤。8日午,即放棄濟、孟兩地,向西撤退。在全線潰退的形勢下,第一戰區長官部命令第9軍“以主力於封門口北既設陣地,拒止沁、濟之敵西犯,以一小部對敵側擊”。第9軍部署新編第24師主力、第54師張團守封門口一線,第47師和第54師駐王屋的獨立第4旅等在孤山一線遊擊。封門口系日軍西進必經之要隘,日軍勢在必奪。久攻不下,再行增兵。自9日上午激戰至10日晨,終爲敵破。這時,中路日軍已於8日晚攻陷垣曲縣城後,分兵進攻邵源。長官部命令第9軍主力“由官陽南渡,以策應河防”。11日,日飛機百餘架轟炸封鎖官陽東西渡口,第54師在遭受重大傷亡後渡至河南,其餘各師團退至封門口至邵源以北山地。12日,該路日軍一部佔領黃河沿岸各渡口;主力則沿封門口西進至邵源,與從垣曲東進之敵會合,完成了對國民黨第14集團軍的內線包圍。

未完待續………

第129章 雲天嶺阻擊戰(上)第138章 中條山之戰(6)第83章 血戰崑崙關(2)第88章 思隴休整第120章 嘉義之戰(3)第115章 南線狂飆(8)第20章 死戰就是死了都要戰(上)第63章 曼德勒大會戰(2)第155章 攻陷臺中城第74章 說媒第114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10)001 美婷日記節選1第79章 徐美婷的家(上)第147章 龍陵大捷(中)第53章 湘鄂邊大會戰(3)第68章 北上計劃第64章 戰漢口(3)第162章 勃生大撤退(上)第137章 那牙之戰(下)第130章 同古大會戰(2)第110章 南線狂飆(3)第151章 仰光大會戰(1)第67章 戰漢口(6)第55章 血戰新加坡第161章 臺北大會戰(中)第104章 暗殺第43章 大戰前夕(1)第110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6)第145章 彰化戰役(13)第97章 萊特島戰役(12)第52章 武藏號V長門號(完)第129章 呂宋島前哨戰(完)第147章 龍陵大捷(中)第142章 彰化戰役(10)第51章 湘鄂邊大會戰(1)第55章 整軍蘭姆伽第142章 大鬧太原府(中)第147章 龍陵大捷(中)第138章 中條山之戰(6)第13章 血戰南京(3)第135章 那牙之戰(上)第93章 棗宜會戰(3)第47章 大戰前夕(5)第2章 部隊集結第58章 漁翁島之戰(完)第69章 舟山羣島之戰(上)第101章 八莫大捷(上)第65章 血戰新加坡第89章 緬北反擊戰(7)第86章 血戰崑崙關(5)第141章 彰化戰役(9)第122章 南線狂飆(15)第17章 密鐵拉會戰(4)第133章 同古大會戰(5)第33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3)第49章 新山之戰第37章 突出重圍(下)第15章 血戰南京(5)第56章 日本南方軍002 美婷日記節選2第38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8第123章 密林血戰(上)第96章 高雄戰役(16)第22章 心錨第64章 血戰新加坡第29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9)第16章 突圍戰第107章 孤島殘陽(中)第143章 空降龍陵(上)第84章 緬北反擊戰(2)第136章 彰化戰役(4)第92章 高雄戰役(12)第108章 孤島殘陽(下)第26章 緬甸悲歌(下)第12章 血戰南京(2)第35章 祖國第57章 漁翁島之戰(下)第27章 中國不會亡(3)第141章 滇西大反攻(下)第136章 刺陵行動(上)第85章 高雄戰役(5)第130章 雲天嶺阻擊戰(下)第41章 復旦校友齊聚首第151章 仰光大會戰(1)第80章 商討進攻菲律賓事宜第89章 高雄戰役(9)第84章 緬北反擊戰(2)第134章 中條山之戰(2)第109章 爪窪島之戰(上)第160章 仰光大會戰(10)第113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9)第104章 總部驚魂(中)第133章 同古大會戰(5)第119章 嘉義之戰(2)第134章 彰化戰役(2)第62章 澎湖島之戰(3)第68章 風捲殘雲(1)第23章 鐵血突圍
第129章 雲天嶺阻擊戰(上)第138章 中條山之戰(6)第83章 血戰崑崙關(2)第88章 思隴休整第120章 嘉義之戰(3)第115章 南線狂飆(8)第20章 死戰就是死了都要戰(上)第63章 曼德勒大會戰(2)第155章 攻陷臺中城第74章 說媒第114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10)001 美婷日記節選1第79章 徐美婷的家(上)第147章 龍陵大捷(中)第53章 湘鄂邊大會戰(3)第68章 北上計劃第64章 戰漢口(3)第162章 勃生大撤退(上)第137章 那牙之戰(下)第130章 同古大會戰(2)第110章 南線狂飆(3)第151章 仰光大會戰(1)第67章 戰漢口(6)第55章 血戰新加坡第161章 臺北大會戰(中)第104章 暗殺第43章 大戰前夕(1)第110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6)第145章 彰化戰役(13)第97章 萊特島戰役(12)第52章 武藏號V長門號(完)第129章 呂宋島前哨戰(完)第147章 龍陵大捷(中)第142章 彰化戰役(10)第51章 湘鄂邊大會戰(1)第55章 整軍蘭姆伽第142章 大鬧太原府(中)第147章 龍陵大捷(中)第138章 中條山之戰(6)第13章 血戰南京(3)第135章 那牙之戰(上)第93章 棗宜會戰(3)第47章 大戰前夕(5)第2章 部隊集結第58章 漁翁島之戰(完)第69章 舟山羣島之戰(上)第101章 八莫大捷(上)第65章 血戰新加坡第89章 緬北反擊戰(7)第86章 血戰崑崙關(5)第141章 彰化戰役(9)第122章 南線狂飆(15)第17章 密鐵拉會戰(4)第133章 同古大會戰(5)第33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3)第49章 新山之戰第37章 突出重圍(下)第15章 血戰南京(5)第56章 日本南方軍002 美婷日記節選2第38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18第123章 密林血戰(上)第96章 高雄戰役(16)第22章 心錨第64章 血戰新加坡第29章 馬來半島大會戰(9)第16章 突圍戰第107章 孤島殘陽(中)第143章 空降龍陵(上)第84章 緬北反擊戰(2)第136章 彰化戰役(4)第92章 高雄戰役(12)第108章 孤島殘陽(下)第26章 緬甸悲歌(下)第12章 血戰南京(2)第35章 祖國第57章 漁翁島之戰(下)第27章 中國不會亡(3)第141章 滇西大反攻(下)第136章 刺陵行動(上)第85章 高雄戰役(5)第130章 雲天嶺阻擊戰(下)第41章 復旦校友齊聚首第151章 仰光大會戰(1)第80章 商討進攻菲律賓事宜第89章 高雄戰役(9)第84章 緬北反擊戰(2)第134章 中條山之戰(2)第109章 爪窪島之戰(上)第160章 仰光大會戰(10)第113章 化整爲零的游擊戰(9)第104章 總部驚魂(中)第133章 同古大會戰(5)第119章 嘉義之戰(2)第134章 彰化戰役(2)第62章 澎湖島之戰(3)第68章 風捲殘雲(1)第23章 鐵血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