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政治典型

馬遷安“被榮幸”受到了伊萬接見後,過了2天,伊萬在去莫斯科之前,臨上火車之時,告知抗聯總部,雲飛機及路線及沿途空域聯絡問題俱以安排好,飛機將在蒙GU國某蘇軍基地落地加一次油後直飛延安,請抗聯即刻運送物資到機場。

伊萬思考過後的結果,這一次真的下了功夫幫忙,舍了面子請求後貝加爾軍區司令,借後貝加爾軍區演習之機,將遠東軍區兩架運輸機混在其中聯合演習,再無意中偏離演習區域偏離航線進入ZG。當然此事他是向共產聯盟書記請示過的,再加上莫斯科的林B的請求,兩個請求同爲一件事,季米特洛夫見物資清單沒什麼武器等違禁品,同意放行。

趁這兩天的功夫,馬遷安接連向安塞鋼鐵廠發去數封電報瞭解火箭筒的生產情況,得知四個多月來共生產312具火箭筒,火箭彈6000餘發,不禁大搖其頭,太少了,太少了。

馬遷安不知道具體情況,爲這麼長時間才生產出如此少的火箭筒遺憾。但安塞鋼鐵廠的同志卻是興奮異常,得知馬遷安將又一次“光臨”延安,一疊聲的催促馬遷安儘快起程,鋼廠太需要進行技術指導了。

實際上,能生產這麼多火箭筒已經是安塞鋼廠盡了最大的努力,這些火箭筒已經大大改善了太行山區八路軍的炮火短缺問題,在沒有火箭筒的6月份,整個太行山區八路軍只有一個炮團,裝備繳獲的較大型火炮9門(所謂較大型不過是輕型榴彈炮,就是大家平時所稱呼的山炮),各型迫擊炮32門,加上其餘分散在各個主力部隊的幾十門迫擊炮,總共火炮不足一百,炮彈僅數千發,每次戰鬥如果要動用火炮,那得經過彭老總或左將軍的批准,窘迫極了。

中原地區20多萬部隊不足一百門小型火炮,幸好還有一些繳獲的擲彈筒,彌補了一些不足,但擲彈筒彈也極缺乏,戰鬥中遠遠比不上日軍火力,仗打得非常艱苦。

太行山區及延安附近有零星鐵礦,因技術和設備問題,根據地只能生產鐵,而生產不出高質量的鋼材,從波蘭運回的生產線在用完了先期採購回來的原材料之後,9月初已處於半停工的狀態,槍支生產量急劇下滑。好消息是從9月下旬開始,百團大戰的戰利品-鐵路上的鋼軌開始大量進入安塞鋼鐵廠及山西境內的黃崖洞兵工廠,武器生產才重新好轉。好轉歸好轉,但遠遠達不到軍隊的需要,靠拆鐵軌又能爲續多久呢?拆十公里鐵軌也才只有千噸鋼材,哪裡夠用呢?況且鬼子哪裡能老老實實讓你拆鋼軌,那都是人命換的。

在八路軍軍工生產體系內,因原材料奇缺,新式裝備技術力量不足,所以最優先生產的的武器是槍支,一則生產槍支的技術力量雄厚,二則只有槍支才能迅速的提高軍隊戰鬥力,沒有槍支就不能擴大軍隊規模,總不能讓新戰士再扛着梭鏢扎槍去拼鬼子的子彈。

火箭筒在7月份的時候陸續進入太行山的八路軍主力部隊手中,至10月初,八路軍已接收200多具。與此同時,安塞鋼廠派出了技術隊伍進入黃崖洞兵工廠,開始幫助那裡的同志生產這種新型火炮,至10月初業已生產50餘具,火箭彈1000餘發,生產速度提升不快的原因還是原料問題,尤其是發射藥問題,由於很難弄到正規化工廠生產的化學原料,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只能土法上馬,自己製作炸藥及發射藥,質量上不穩定。

安塞鋼廠的同志急迫的盼望馬遷安的到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發射藥的配比問題,原料粗劣,發射藥質量不過關,已經在實際使用中出了事故,炸膛了好幾次。

但即使是火箭筒質量還不穩定,這些已經下發到戰士們手中的武器依然得到戰士們推崇,在百團大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兩個月來累計摧毀了上千座堅固的炮樓和地堡,凡是有火箭筒參與的拔據點戰鬥,攻擊部隊的傷亡就低,而凡是沒有火箭筒參與的戰鬥,傷亡都頗大。

各個戰場數據彙總到八路軍總部後,彭總開始覺察到此種情況,不久前下達了新的指示,命令兵工廠將生產火箭筒及彈藥提到一個新高度上來,其餘武器生產適當延後讓路。

馬遷安在出發前,偷偷地找過楊靖宇彙報了他與伊萬的談話過程,對於與伊萬達成的口頭協議,馬遷安不想瞞,他本能的相信楊靖宇。

楊靖宇沉思過後表揚了馬遷安,認爲馬遷安給伊萬提出的建議具有很高的操作性,但也指明瞭,最終審批權在於史大嶺,不知道這個最高權力人如何看待引進勞工的事情,由於對此事懷有希望,最後弄得楊靖宇也有些患得患失起來。如果能成,那麼抗聯的隊伍幾乎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擴大,從這些勞工裡拿到一成,好幾萬人呢,不由得他不動心。

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裡擴充兵員要簡單的多,想一想都令人激動。不過對伊萬開出的條件,錢,這個問題,楊靖宇皺起眉頭左思右想不得要領,即使只是3萬勞工送給抗聯,蘇方墊付的資金也達到每年300萬美元,這些錢足可以武裝3個輕型山地師。換算成黃金,將近10萬兩,哪裡搞到這麼多錢?

要運送的物資都已裝上飛機,再過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起飛,送行的人員在飛機附近將魏拯民馬遷安等團團圍住,祝福聲開玩笑聲此起彼伏,還有的人撈不到去延安的機會,說起話來就帶着一點酸味。

去延安的隊伍很精幹,趙石領着2個全程參與制藥過程的技師,醫療幫3個人,還有馬遷安與張元及崔錫明,這兩個已經在共青城基裡年科夫那裡呆了幾個月,精通了火箭筒的所有技術數據,算是火箭筒幫,帶隊的是魏拯民,這是代表抗聯黨組織的,魏拯民還未去過延安,很興奮。

馬遷安悄悄的將楊靖宇拉到一邊,若有所思的盯着人羣中有些興奮的魏拯民,低聲問楊靖宇,“司令,您跟魏書記談過了吧?到了延安可不要接觸一些不該接觸的人,免得思維混亂。”下面的話馬遷安就不敢再多說了。

“你這個小子。”楊靖宇瞥了一眼魏拯民的方向,“你纔多大啊,思想這麼複雜,參加隊伍不到一年,這種事你也能摸得清楚?”

馬遷安嘿嘿一笑。

“你不用擔心,你的魏書記是個老黨員了,黨的方針政策研究的比我都透,他本人非常推崇毛的思維理論,是主席不折不扣的粉絲。咦?這個詞對吧?粉絲?”

馬遷安大點其頭,楊司令接受新詞的速度飛快,人也不老,心也不老。

馬遷安忽然看到了從人羣外圍擠到魏拯民身邊的人,瞧那顧盼熊倪自作多情的樣子,都不用看第二眼,他就知道是李鳳山這個傢伙。

“司令,去延安的名單上有李鳳山嗎?你瞧他那樣子,靠魏書記那麼近,還往機艙門口擠,不對勁!是不是想偷偷溜上去?”馬遷安看到老夥計的神態,就知道他在打什麼主義。“我去把他揪出來。”

馬遷安挽挽袖子,就要上前戳破李鳳山的小伎倆。

楊靖宇一把拽住他,“別搗蛋!老魏昨晚跟我說了,要帶李鳳山見識見識,讓他看看延安的精神狀態。我可跟你說,李鳳山現在不是那個李鳳山了。”

?……?馬遷安一摸後腦勺,咋回事?楊司令什麼時候也學會打啞謎,說這些令人“昏迷”的語言,莫不是跟我在一起呆久了,感染了?啥叫李鳳山不是李鳳山?

楊靖宇看馬遷安猛然張大嘴巴,很奇怪看着自己的眼神,忽然覺悟自己的言語有疏漏,急忙補充說明,“最近啊,你老忙着做”大事情“,忽略了自己隊伍的思想工作不是?”

冤枉,您又扣大帽子,我這最近忙的事哪個不是你們給我找的?馬遷安扭過頭偷偷咧了一下嘴角。

“你如果最近多注意一下李鳳山,你就會發現他有了明顯進步,自從烏**襲擊戰之後,這個小李三天兩頭往你們政委那裡跑,說要進步,都打了入黨申請了你知道不?”

不知道。馬遷安搖了搖頭,李鳳山會打入黨申請?這思想轉變夠大的啊,爲什麼不找我說,嗯,恐怕找我也沒用,我又不是黨小組長。

楊靖宇看馬遷安思索的樣子,就知道他在那裡胡思亂想,“你呀,甭想了,你們周政委爲此事專門找過魏書記,老魏考慮到李鳳山有進步,就同意了,已經批下來,現在李鳳山已經是我們真正的同志了。”

“有進步就批了?還有呢?”馬遷安不信,“李鳳山作戰勇敢,確實是一個好戰士,但入黨?您不知道他以前是土匪嗎?這個歷史問題不考慮嗎?”

現在的環境已經不是前些年異常艱苦的環境了,純潔隊伍很有必要,另外馬遷安真很擔心李鳳山如果獲得高位,而政治智慧不足的話,會很難。從保護的角度來看,最好不要李鳳山“出人頭地”。

“你雖然與李鳳山稱兄道弟的,但你真的很不瞭解他,你才與他在一起多長時間?李鳳山的入黨是經過我和魏書記討論過的,我們抗聯要樹立一個典型,你知道,在抗聯的隊伍裡有不少成分複雜的戰士,比如說當過土匪啦,當過僞警察啦,這些人心裡還是有些顧忌的,前些年我們急於擴大隊伍,對這些事情來不及理會,只要是願意打鬼子的基本上都接受,而很少考慮他們的過去,現在我們隊伍擴大了,絕大部分新接收的人員都是正經莊稼人或者沒什麼前科的,隊伍上也進行了訴苦政治教育,這樣像李鳳山這樣的人員心裡都開始打鼓,我們注意到這個問題,感覺有必要向這部分戰士澄清一點,那就是我們不搞秋後算賬,他們參加抗聯以前的事情只要不是肆意濫殺無辜,罪大惡極,我們不會把他們打入另冊的。”

“所以您就要樹一個李鳳山似地典型?他沒殺過無辜吧?”馬遷安還是有點擔心。

“據我們的瞭解,沒有。但是在戰鬥中的誤傷肯定有,當土匪的,哪個沒下山打過大戶?在攻擊過程中難免有參與抵抗的人員被打死,戰亂年代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李鳳山從來沒有殺害過放棄抵抗的大戶及其家人,也算他還有良知。”楊靖宇耐心的給馬遷安解釋,“況且,我們日後進入東北,肯定會收編大量的雜牌武裝,裡面會有不少李鳳山似地人物,我們先期做好工作,用事實說話,到時收編工作也能順利些。”

即使是日佔時期,東北也有不少土匪武裝,他們沒有什麼政治綱領與信仰,當土匪的原因僅僅是不堪受到欺壓而武裝反抗,隨着RB人實力越來越大,這些零散武裝爲了保存實力,不少都接受了“招安”,搖身一變成了各地的“滿洲國”地方維持治安的各色人馬。

這些雜牌武裝,如果拉一拉他們,他們就能加入抗聯打鬼子,如果推一推他們,就會推到鬼子那裡去,成爲死心塌地的“漢奸”。所以東北局黨委未雨綢繆,先期制定分化瓦解這種武裝的辦法很及時很有必要。

“咦?司令,李大哥他還搶過娘子呢?這咋說?”馬遷安又想起一件事,心中琢磨看楊靖宇如何解決這種事情,自己也好學一學,在日後處理事情時也好把握分寸。

“你呀,安子,我發現你就是不想讓李鳳山進步了不是?我們又不會害他,這是給他榮譽,你瞎擔心個什麼勁?”楊靖宇覺察出馬遷安的小心思,有些奇怪。

楊靖宇接着說道:“他老婆的事,我們徵詢了他老婆的意見,他屋裡的叫翠枝吧,人家翠枝都沒說什麼,兩口子過的挺好的。像這種事我們還是要尊重當事人的看法的,翠枝沒說李鳳山對她不好,她生的那個老韓家的娃,你知道吧?人家李鳳山也給養着,多夠意思啊?安子,你還要求什麼呢?我看要是你審查幹部,恐怕比我嚴上10倍,這樣不行啊安子,你要是這樣做,傷了很多人的心了,以後你要注意,小事上只要是不損抗日大業的事情,能放手就放手,不要苛求。”

第206章 捕獵與反捕獵(4)第472章 滿載而歸第245章 重返延安第2章 義無反顧第76章 赤子之心(4)第199章 出了點意外第467章 毒氣彈問題第15章 重任上肩第552章 營救行動(26)第372章 糧食問題第303章 中國速度第625章 很大的棋第635章 糊塗電文第743章 胡說八道第577章 打爆731(1)第49章 離境之戰(5)第74章 赤子之心(2)第684章 賊咬一口第298章 合作共贏(2)第623章 帶血的鞭子第281章 密林較量(續2)第126章 書記有請(3)第184章 檢查工作(1)第359章 兵工廠見聞第467章 毒氣彈問題第340章 不期而遇第348章 飛將軍的消息第386章 師傅出手第466章 各取所需第446章 空中視察第186章 雙管齊下第362章 大戰爆發第223章 陰謀進行時(6)第296章 戰爭升級了第106章 延安研討(1)第8章 身陷絕境第35章 勞工支隊(6)第587章 打爆731(11)第637章 飛舞的鐵鏈(2)第245章 重返延安第454章 欲決高下第143章 前仆後繼第321章 襲破縣城(6)第256章 奇怪的靜默第408章 我不是乞丐第687章 炮兵支隊第314章 都在研究對方(2)第757章 願立軍令狀第146章 一解燃眉第758章 小炮炸魚第109章 延安研討(4)第9章 絕處逢生第292章 江上逞威(3)第292章 江上逞威(3)第332章 消滅炮兵聯隊第175章 聖旨到了第166章 美帝真黑第368章 輸入難民第362章 大戰爆發第534章 營救行動(8)第299章 合作共贏(3)第154章 防盾顯威第125章 書記有請(2)第759章 當我沒說第99章 戰無不勝(5)第240章 海上衝突(2)第710章 一個大轉機(1)第658章 飛舞的鐵鏈(23)第672章 訓示的背後第680章 先進理念第494章 攻陷閻家保(2)第135章 總統意圖(5)第727章 徵兵徵兵第445章 鷹從天降(2)第225章 一份條約的聯想第272章 密林較量(1)第575章 彌補紕漏第14章 駿馬歸槽第406章 最後障礙第698章 一頓亂拳第393章 白熱化(1)第444章 鷹從天降第484章 勢竹破竹第40章 傘花朵朵第340章 不期而遇第440章 鐵拳出擊(4)第276章 密林較量(5)第15章 重任上肩第72章 南洋僑領第321章 襲破縣城(6)第130章 落魄貴族(3)第628章 工作難做第765章 你不來我來第398章 救哪個?第478章 不是軟柿子第3章 勇往直前第567章 換俘行動(2)第683章 卑劣難改第121章 司令安排第509章 處理移民(4)
第206章 捕獵與反捕獵(4)第472章 滿載而歸第245章 重返延安第2章 義無反顧第76章 赤子之心(4)第199章 出了點意外第467章 毒氣彈問題第15章 重任上肩第552章 營救行動(26)第372章 糧食問題第303章 中國速度第625章 很大的棋第635章 糊塗電文第743章 胡說八道第577章 打爆731(1)第49章 離境之戰(5)第74章 赤子之心(2)第684章 賊咬一口第298章 合作共贏(2)第623章 帶血的鞭子第281章 密林較量(續2)第126章 書記有請(3)第184章 檢查工作(1)第359章 兵工廠見聞第467章 毒氣彈問題第340章 不期而遇第348章 飛將軍的消息第386章 師傅出手第466章 各取所需第446章 空中視察第186章 雙管齊下第362章 大戰爆發第223章 陰謀進行時(6)第296章 戰爭升級了第106章 延安研討(1)第8章 身陷絕境第35章 勞工支隊(6)第587章 打爆731(11)第637章 飛舞的鐵鏈(2)第245章 重返延安第454章 欲決高下第143章 前仆後繼第321章 襲破縣城(6)第256章 奇怪的靜默第408章 我不是乞丐第687章 炮兵支隊第314章 都在研究對方(2)第757章 願立軍令狀第146章 一解燃眉第758章 小炮炸魚第109章 延安研討(4)第9章 絕處逢生第292章 江上逞威(3)第292章 江上逞威(3)第332章 消滅炮兵聯隊第175章 聖旨到了第166章 美帝真黑第368章 輸入難民第362章 大戰爆發第534章 營救行動(8)第299章 合作共贏(3)第154章 防盾顯威第125章 書記有請(2)第759章 當我沒說第99章 戰無不勝(5)第240章 海上衝突(2)第710章 一個大轉機(1)第658章 飛舞的鐵鏈(23)第672章 訓示的背後第680章 先進理念第494章 攻陷閻家保(2)第135章 總統意圖(5)第727章 徵兵徵兵第445章 鷹從天降(2)第225章 一份條約的聯想第272章 密林較量(1)第575章 彌補紕漏第14章 駿馬歸槽第406章 最後障礙第698章 一頓亂拳第393章 白熱化(1)第444章 鷹從天降第484章 勢竹破竹第40章 傘花朵朵第340章 不期而遇第440章 鐵拳出擊(4)第276章 密林較量(5)第15章 重任上肩第72章 南洋僑領第321章 襲破縣城(6)第130章 落魄貴族(3)第628章 工作難做第765章 你不來我來第398章 救哪個?第478章 不是軟柿子第3章 勇往直前第567章 換俘行動(2)第683章 卑劣難改第121章 司令安排第509章 處理移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