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殺入大湖

待到劉難尚和李瀟漠滿意的離去,昊天這才特地將張蒼雄留了下來。自張月婉嫁入河套以來,這還算是翁婿兩人第一次正面談話。

張蒼雄饒有興趣地打量着坐在自己眼前的這個只有二十餘歲的青年,心中也滿是感慨。這就是秦殤和昊非常的兒子,也是自己最寶貝的女兒的夫君,是自己的女婿。

幾年前,他還是青雲縣一個默默無聞的駐軍千騎,然而僅僅是四年的時間,他卻已經成爲了帝國第四個藩鎮,成爲了威震西北縱橫天下的靖北王。四年時間,他的麾下已經聚集了文如駱祥楚相成,武有血殺獨孤宇明這樣的濟濟人才。而他的軍隊,也從一開始的一千多騎兵發展到現在的五十多萬,成爲帝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勢力。

四年前,自己之所以關注他,僅僅是因爲他的父親是昊非常,母親是秦殤。可是現在,他不僅僅是自己的女婿,也是整個神州最爲強大的藩鎮。他的鐵蹄踏遍了整個大江南北,他的名聲響徹了整個神州大地。不管是彪悍的東北聯軍,狡詐的東倭倭寇,狂熱的極樂將士,西方的颯珊戰士,在碰上他的大軍的時候,都是頭破血流。不管是卡辛巴斯還是西布加沙還是樸志成朱兆渡邊下文,在聽到他的名字的都是頭疼不已。

現在,他掌控着帝國超過四分之一的地盤,擁有着整個東大陸最爲彪悍的軍隊。現在的他,完全有了左右整個東大陸形勢的實力。當然,如果他在具有野心一點,那麼整個東大陸很有可能都會在他的馬鞭之下戰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坐擁雄兵數十萬,敢於向任何一方的勢力叫板,從來不曾對任何人彎腰,手上至少沾滿了上百萬以後甚至還會沾染上千萬百姓鮮血的一方霸主,居然是這樣一個有些優柔寡斷而且感情波動還極其巨大的未成熟的青年。

昊天稍微扭動了一下身子,正襟危坐了這麼久,他還真有些不適應。將腿盤坐在一起,昊天示意辛皎給張蒼雄倒了一杯美酒。他不習慣給別人倒酒,唯一的例外便是天意。

“岳父,這些年來,淮水爲了我們河套,着實幫了不少大忙。聽月婉說,淮水內部現在不甚穩定,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如何?”昊天覺得自己還是開門見山的好。

張蒼雄接過酒杯,淺嘗了一下,沉聲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只要本王一天還在,淮水五州就翻不了天。本王的身子雖然大不如前,不過在挺個十年八年,應該不成問題。”

昊天組織了一下語言,不過帝國現在的局勢已經糜爛的無可附加,而自己的後院也還沒有完全清掃,許多事情自然不知道該如何說起。想到這裡,昊天苦笑了一下說道:“岳父,許多事情,小婿心中清楚。我河套並不是忘恩負義的人,在我們困難的時候,誰給了我們幫助,我們必定不會忘記。月婉已經將淮水的具體情況給我說了一下,別的小婿不說,但是,小婿到時候會還月婉一個承諾。”

張蒼雄粗獷豪放的臉上頓時浮起了一抹笑容,他要的就是昊天這句話。河套現在雄霸西北,就算不能夠稱霸天下,但是日後橫掃河北還是沒有問題的。昊天此人和他的老爹一樣,生平最是重情重義。他現在的一個承諾,雖然看似空洞,不過分量卻是不輕。至少,淮水的這個承諾應該和血色高原相差無幾。

“既然如此,那本王也就放心了。”張蒼雄哈哈一笑:“不過,賢婿啊,我們淮水現在的情況你也很清楚。除了本王和蒼宗,後輩之中能夠拿得出手的就只有月婉和她的堂兄濟危。你把月婉給本王挖走了,這個你就順便幫着培養一下濟危吧。我們淮水接下來的路還長,若無將才,要想恢復當年的榮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就多操心一下好了。”

昊天眉毛一皺,不過還是點了點頭。張濟危?這也算是張家少有的後起之秀了吧,不過他和他父親張蒼宗不是一直不被張蒼雄待見嗎?嗯,張蒼雄這分明就是在大力提拔他,看來,張家內部的矛盾還不是一般的深沉,居然讓張蒼雄都不得不重新扶植一股勢力來制衡已經越來越壯大的張濟世父子。

張蒼雄前腳剛走,駱祥後腳就走了進來。昊天簡略的向駱祥陳述了一下幾人剛纔討論的事情,駱祥的眉毛頓時皺了起來:“主公,淮水已經不穩,不然張蒼雄不會這麼急切的扶植張蒼宗父子來壓制張蒼梧的勢力。”

昊天點頭道:“這個我明白,張蒼雄無子,因此王位的繼承人註定要落在月婉的幾個堂兄身上。而張濟世現在的呼聲最高,早在數年之前便已經被選定爲淮水張家的世子。加上張家上一輩宿老張珂亮的支持,他這個未來的威遠王已經是十拿九穩。不過我的老岳父也不是一個善茬,他只要還在世一天,淮水必定就脫不了他的掌控。”

昊天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糾纏,而是一臉深沉地說道:“先生,你說安永昌真的不知道陛下這次調遣朱雀軍團南下的事情嗎?”

駱祥沉思了一下說道:“安永昌此人老奸巨猾,而且掌控朝政多年,雖然他現在已經被陛下遠調,而且朱雀軍團也是儘量小心翼翼的晝伏夜出,但是如此大的動靜,要想全部瞞過安永昌,應該不可能。”

駱祥和安永昌畢竟有過同朝爲臣的經歷,對安永昌的狡詐深有所感。

“既然如此,那我們準備在平州渡江的事情,你看能夠瞞過安永昌嗎?”

駱祥思慮了一下:“兵貴神速,如果我們現在全速前進,那麼在今天半夜的時候應該能夠抵達平州,一個夜晚的功夫,至少能讓先鋒大軍渡過大江。”

大江不比大河,平州段的江面至少有七八里寬,根本不可能搭建浮橋。而且半夜時分,渡河的效率也比不上白天,因此速度自然要慢上許多。

昊天思索了一下,最終猛地一拍桌子:“先生所言極是,現在我們便是在和安永昌爭奪時間。如果讓對方知道了我們的計劃,那麼現在就在大江洪州河段佈置重兵的話,那麼我們就算能夠強渡,也會損失慘重。”

秋沐本來正在俯首寫字,結果昊天猛的一巴掌,整個桌面都是一跳,濃濃的墨汁當時就濺起來彈在秋沐的臉上。看着一臉憤怒的秋沐,昊天訕訕的一笑,連忙抓過一張手絹給秋沐擦拭起來。

“先生,傳我命令,李瀟漠立刻率領着五萬秦川士兵,和安樂王劉難尚的朱雀軍團一起,率先趕往賓州,渡江之後直接從興州南下,截斷滇南四族退路。凡是滇南四族和金花三越所屬,不可存婦人之仁!淮水黃巾軍團現在全速前往平州順風津,所有船隻朝順風津集合,準備今天晚上渡江!”

李瀟漠和劉難尚都知道昊天這是準備看一下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既然此次是聯合作戰,河套自然希望能夠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盟友軍隊的戰鬥力。

河套大軍的戰鬥力就不用說了,自從建軍以來,同等數量之下,河套從來麼以後戰敗過。即便面對的是塞外最精銳的曼丹鐵甲重騎,也是如此。朱雀軍團雖然是帝國的老牌軍團,不過軍隊真正拖上戰場的時候並不是很多,而且還有半數是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新兵。秦川大軍的戰鬥力雖然在和極樂聯盟的戰鬥中得到了充分的論證,不過秦川在經歷了宋家的偷襲之後,這五萬大軍究竟還能保持着多強的戰鬥力,還是一個問題。因此,昊天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盟友究竟能夠承擔多大的責任。

“王爺,靖北王麾下的血帥和獨帥以及嫡清公主已經率領着數萬大軍從臨州渡江,看樣子應該是沿着西江西進,迂迴包抄截斷金花三越的退路。”蒼茫的夜色之中,李瀟漠坐在戰馬之上,對着身邊的劉難尚說道。

暗夜之中的劉難尚點了點頭:“靖北王的胃口不小,不過僅憑着七萬士兵就像截斷金花三越的退路,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難尚說得並不是沒有道理,金花三越在大湖路的兵力即使是折損了一部分之後,也還有三十五六萬,加上滇南四族的十萬聯軍,即便是拋開極樂聖教,也能夠將河套的七萬大軍壓死。

不過李瀟漠並不這麼認爲,河套將才輩出,即便是除去他們聲名鵲起的五大戰將,下面的李孝司徒列春劍賞等人都是難得的將才,即便是陸振穆山等人,都能夠獨當一面,畢竟這麼多年的艱苦戰鬥,雖然給河套留下了無數的孤兒寡母,卻同樣給他們鍛鍊了一支鐵一般的軍隊和優秀的軍事人才。

“王爺此話蕭漠不敢贊同。”李瀟漠搖了搖頭。

劉難尚哦了一聲,不過卻是饒有興趣地期待着李瀟漠的下文。李瀟漠能夠被尊稱爲神州十大英傑之首,並非是泛泛之輩。單單是看他和楚憐風率領兩千騎兵突襲燕悲歌大營的事情,便知道這絕對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王爺,自從靖北王大軍拿下眉州,並全速南下之後,所有的人都知道靖北王必定是準備渡江南下,解救困守孤城的靖南公歐陽大帥。也正因爲如此,不僅僅是饒州的平郎壽州的東倭士兵還是大湖路的極樂聖教金花三越滇南四族,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壽州和隔江相望的潮州洪州地區。王爺你注意到沒有,在洪州的周圍,聚集了極樂聖教的朱兆軍團和明輝軍團,至於兵恆軍團則是作爲洪州的後續部隊,隨時準備支援。樸志成率領的二十萬金花三越聯軍現在也被靖南公吸引到了洪州城下。以至於在大湖路的其他地區,僅剩下西江沿岸的數萬三越士兵和興州地區的十萬滇南四族聯軍。而河套血帥和獨帥率領的大軍突然從江南路沿着西江殺去,足以摧枯拉朽踏平一路上的所有障礙。”

劉難尚悚然一驚,細細一想,這才發現事實確實如李瀟漠所說得那樣,在大湖路的其他地區,極樂聖教和金花三越的兵力其實異常空虛,那麼如果自己二人在從興州南下,擊潰這裡的滇南四族聯軍,至少可以從戰略上對洪州附近的數十萬敵軍形成包圍。雖然這個包圍圈僅僅只能給對方增加一點心理負擔。

喟然一嘆,劉難尚長聲說道:“沒想到靖北王居然是如此的深謀遠慮。想來在攻下眉州的時候,靖北王便已經在準備怎樣用靖南公的大軍將極樂聖教和金花三越吸引在洪州附近了吧?縱橫天下的西北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李瀟漠心中一陣苦笑,幾年之前,李家還是帝國藩鎮之首,然而僅僅是兩三年的時間,河套便後來居上,完全掩蓋了李家的風頭。雖然在糧草物資等的積累之上,河套或許比不上秦川。但是若說人才,便是三大世家加起來,恐怕也無法和河套相比。這些事情,就算昊天沒有想到,可是他的身邊還有駱祥和玄機啊。一個是當年風雲一時到了現在更讓自己的父王憚忌的顯烈三才子之首,另一個則是在整個東大陸都享有着崇高的威望的鬼谷一脈傳人。盛名之下無需士,當真如此。

“李世子,河套大軍固然是縱橫天下神阻殺神,但他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本王就不信我們的兒郎比不上河套將士。靖北王既然想看看我們的戰鬥力,那我們就好好的表現一下。”劉難尚突然大笑了一聲說道,語氣中滿是豪邁。

李瀟漠聞言,也是哈哈一笑:“王爺說的有道理。靖北王可是在後面看着我們的表演,我們可不能讓靖北王和河套大軍給小瞧了。”

第212章 戰極樂(二)第257章 圖謀第222章 奉敬領兵(四)第693章 半夜行軍第008章 問對(一)第005章 天意的義父第582章 滅宋(三)第109章 兵發何處第295章 沙州前線第385章 大湖陷落第726章 決戰乘風海子(一)第023章 駱詳的提議第322章 鐵真的逆襲第210章 出征第397章 黃巾軍團第075章 楚相成進京第383章 克州第10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85章 獨孤的神話第048章 猛將信刻第378章 金花三越的議和第740章 謠言四起第503章 破知州第681章 地道破城第769章 縱橫家第389章 大霧破敵第218章 欲戰第627章 村正石修第235章 狹路相逢第352章 轉變第252章 城破第243章 秋沐的勸說第631章 初戰東倭(二)第416章 又是合州(三)第466章 戰颯珊第154章 颯珊第785章 驅逐第700章 好睡莫過妹子?第419章 樓蘭國師第361章 望江橋(二)第284章 辛皎的過去第311章 斑駁的地圖第536章 國殤第471章 塞外聯軍第446章 破壽州第672章 堅壁清野第127章 有心無力第354章 屠殺第555章 河套立國(二)第489章 龍錚揚威第239章 策略第254章 名將對面第146章 駱玄對話(一)第642章 玄機論勢第378章 金花三越的議和第027章 進京第665章 金宗彪之死第371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03章 雪女傾城第003章 尋覓良才第633章 驅虎吞狼(一)第246章 內爭第581章 滅宋(二)第356章 風起河套第041章 論兵第430章 攻破天都聖京第754章 誰玩誰?第668章 破城第346章 淪陷的秋沐第280章 悲慟第003章 尋覓良才第363章 瘋狂的夜襲第175章 誰是內奸第623章 軍紀第124章 韓覆被刺第551章 使者北上第131章 名將之對決第214章 昊天的鬱悶第737章 滅國西域第714章 進攻!第614章 遠征東倭序幕第133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名將宿命(二)第077章 嫁妝第281章 清風的尷尬第082章 貫夫石第173章 名將朱兆第752章 演戲第471章 塞外聯軍第596章 瘋狂的駱祥第468章 欽察汗的頭疼第785章 驅逐第547章 內奸之怒第084章 出兵否第386章 如何出兵?第696章 柔然來使第019章 北伐(六)第512章 政變第526章 先行賞第676章 三下密雲
第212章 戰極樂(二)第257章 圖謀第222章 奉敬領兵(四)第693章 半夜行軍第008章 問對(一)第005章 天意的義父第582章 滅宋(三)第109章 兵發何處第295章 沙州前線第385章 大湖陷落第726章 決戰乘風海子(一)第023章 駱詳的提議第322章 鐵真的逆襲第210章 出征第397章 黃巾軍團第075章 楚相成進京第383章 克州第10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85章 獨孤的神話第048章 猛將信刻第378章 金花三越的議和第740章 謠言四起第503章 破知州第681章 地道破城第769章 縱橫家第389章 大霧破敵第218章 欲戰第627章 村正石修第235章 狹路相逢第352章 轉變第252章 城破第243章 秋沐的勸說第631章 初戰東倭(二)第416章 又是合州(三)第466章 戰颯珊第154章 颯珊第785章 驅逐第700章 好睡莫過妹子?第419章 樓蘭國師第361章 望江橋(二)第284章 辛皎的過去第311章 斑駁的地圖第536章 國殤第471章 塞外聯軍第446章 破壽州第672章 堅壁清野第127章 有心無力第354章 屠殺第555章 河套立國(二)第489章 龍錚揚威第239章 策略第254章 名將對面第146章 駱玄對話(一)第642章 玄機論勢第378章 金花三越的議和第027章 進京第665章 金宗彪之死第371章 二月二,龍擡頭第103章 雪女傾城第003章 尋覓良才第633章 驅虎吞狼(一)第246章 內爭第581章 滅宋(二)第356章 風起河套第041章 論兵第430章 攻破天都聖京第754章 誰玩誰?第668章 破城第346章 淪陷的秋沐第280章 悲慟第003章 尋覓良才第363章 瘋狂的夜襲第175章 誰是內奸第623章 軍紀第124章 韓覆被刺第551章 使者北上第131章 名將之對決第214章 昊天的鬱悶第737章 滅國西域第714章 進攻!第614章 遠征東倭序幕第133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名將宿命(二)第077章 嫁妝第281章 清風的尷尬第082章 貫夫石第173章 名將朱兆第752章 演戲第471章 塞外聯軍第596章 瘋狂的駱祥第468章 欽察汗的頭疼第785章 驅逐第547章 內奸之怒第084章 出兵否第386章 如何出兵?第696章 柔然來使第019章 北伐(六)第512章 政變第526章 先行賞第676章 三下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