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王承恩

感謝書友葬楓筱月的打賞,這是對我最好的讚揚,謝謝!

蘇五帶了一個小隊押送唐王一行人前往東華門,因爲唐王的身份,他們不敢捆綁,可是兩名屬官就不行,捆得跟個棕子似的。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就來到東華門,此時東華門也已經封了城門,聽到李開國再次稟報,守城侍衛不敢怠慢,立時便去報告當值太監。當值太監再一層層的往裡報,最後報到王承恩王公公那。

此時崇禎皇帝已經接到消息,說錦衣衛指揮使連同錦衣衛同知一人、指揮僉事二人,兩名千戶、十三名百戶還有近四百多的將軍、校尉、力士統統殉國,東廠加上京城各衛合計共一萬多人被炸死,東廠除首領太監曹公公外,幾乎全軍覆沒,而這一切,居然查不出是誰做的,因爲知道內情的人,全都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崇禎皇帝一開始是不敢置信,然後是徹斯底裡的狂怒,他憤怒的如同被激惱的獅子,將殿內的東西砸得一乾二淨,如同狂風過境一般,就連喉嚨都叫得嘶啞了。

王承恩從來沒見到崇禎發這麼大的火,但他從潛邸之時就跟隨皇上,知道得讓這股火發出來才行,因此便令所有宮女太監出了宮殿,在外面侯着,免得一不小心觸犯了龍顏,就會被打死。

此時文武百官和內閣所有大臣全都趕到皇極殿等侯,崇禎怒氣衝衝的上了朝,還沒等文武百官們朝拜,便是一陣疾風驟雨般的臭罵,讓所有官員都擡不起頭來。

其實他們才冤呢,這錦衣衛東廠都是受皇上節制,出了這麼大亂子怎麼能怪到臣子的身上?但沒人敢說,難到皇上想罵罵你們就錯了嗎?因此全都不作聲,等待皇上消了火再說。

就在這時,王承恩接到了奏報,說一錦衣衛百戶抓到了私離封地的唐王,登時一個頭變成兩個大,心道我的天爺,怎麼什麼事情都攤到一起了?有心想將事情拖一拖,但轉念一想,這不正是轉移皇上怒火的好藉口嗎?

至於唐王會不會因此掉腦袋,他可管不了這麼多。當下便令人將唐王三人和李開國一起提到皇極殿前,待他們到了,再行稟報。

李開國皺了皺眉頭,他沒有想到居然還會讓他也進宮。雖然後世故宮也去過多次,但明朝皇宮此時可不是常人能進的。他一心要去鴻臚寺將那些朝鮮人做了,可是計劃總趕不上變化。

他總不能現在就翻臉,一路殺到鴻臚寺,然後再一路殺出去吧。他還沒那麼自大,畢竟自個現在還不是天下無敵,可以以一當數十萬。

但進宮他也不怵,就算被人發現他是假的,大不了一路殺出去就是,這皇宮想必也擋不住他。因此他一路跟隨着引路太監來到皇極殿前,等侯召見。

剛在皇極殿前站定,王公公就從殿裡走了出來,一見到唐王三人就皺着眉頭,他是認得唐王的,此時見了,分外感嘆,嘆口氣道:“太祖的子孫啊,臉都丟光了。”唐王羞慚的低下了頭,的確,這一次臉是丟得乾乾淨淨。

王公公再望向李開國,只見他胸前的衣服破了,乃是那使摧山掌之人打破的,雖然肌膚未傷,但衣服可擋不住。

王公公搖了搖頭,說道:“你就穿這一身來見皇上?罷了,雜家給你換一件。”

當下轉頭對守殿前的紅盔將軍說道:“你,把你的盔甲脫下來,和他換換,免得皇上見了破破爛爛的錦衣衛,再氣出什麼病來。”

那紅盔將軍雖不樂意,但王承恩他話他可不敢不聽,立時便將一身盔甲脫了下來,給李開國換上。

李開國穿着一身盔甲,活動了一下,倒也還自如,當下笑道:“這一套便送給我吧,等會皇上給了賞銀,我付給你銀子。”

那紅盔將軍心中‘哼’了一聲,暗道:“等下你還不知道是死是活,還賞銀子,做夢呢吧。”他也不說話,只是笑咪咪的在一旁陪笑。

王承恩看李開國穿上鎧甲後雄壯之極,這才滿意,又幫李開國整了整披風帽子和繡春刀,說道:“等下進去,你只要施半禮即可,切不可施全禮,這叫甲冑在身不可全禮,你明白了嗎?”

李開國一怔,他還真沒想過這件事,見了皇上是要磕頭的,可是讓他磕頭,做夢吧,如果當真要他磕,百分百他會當場殺出皇極殿,不過現在王承恩倒無意中幫他解決了大問題,只要拱拱手便行,這點委屈他還是可以受的,當下點了點頭,說道:“是,我一切聽公公的。”

王承恩點了點頭,又幫唐王將衣服扯開,帽子摘下,頭髮散開,扮出一份可憐像,嘆道:“哭,一進去你就哭吧,至於能不能活命,雜家已經盡到心了。”他這一句話嚇得唐王三魂不在七魄全無,什麼叫能不能活命?他剛想問得清楚一點,王承恩已經進殿去了。

“回皇上,今有錦衣衛右千戶所百戶李玉,在京城抓到了私離封地的唐王,此時已經帶到殿外,請皇上示下,是否帶進來?”

正在叫罵的崇禎一怔,文武百官則登時便炸了窩,也顧不得皇上正在生氣,紛紛議論起來。

崇禎本就黑了一片的臉色再黑了三分,他被這個消息震得失了魂,比起死了一萬多人,還是唐王私離封地更重要。這些藩王,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動搖大明朝的根基。

崇禎怔了一會,慢慢恢復了平靜,他碰到這樣的棘手大事,居然反倒沉得住氣了,他望了望如同菜市場一般熱鬧的文武百官,看了一眼傳令的小太監。

小太監會意的高聲叫道:“百官肅靜,百官肅靜。”文武百官這才慢慢安靜下來,但多數大臣已經是憤怒之色溢於顏表。適才死了那麼多的廠衛也沒見他們有一個表示憤怒的,其實說起來暗中高興的居多。

但藩王私離封地這種事不同,這種大事,即使是崇禎皇帝也不能乾綱獨斷,必須要嚴懲不怠,以鎮攝諸藩,否則藩王若是有了變亂,大明朝這次就直接玩完吧。

內閣首輔成基命出班啓奏:“皇上,既然唐王已經到了殿外,就請上殿來,與老臣等一見。”

崇禎皇帝見是首輔出面奏言,只能說道:“準,那就請唐王上殿吧。”

小太監尖聲叫道:“宣,唐王覲見。”

第98章 東廠大爆炸第200章 城破第51章 分化第108章 順水摸魚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41章 兵書2第49章 屠雞宰狗第190章 八旗內鬥第92章 勾心第166章 絞肉機第232章 董小宛 陳圓圓第36章 誘之以利第63章 殺了他第78章 夜營第80章 救人第124章 逃生之路第172章 龍脈金牌的秘密第18章 上船第124章 逃生之路第159章 招供第128章 女人的天性第102章 混進內城第92章 勾心第20章 測試第155章 出征第174章 煮人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37章 膽大包天第150章 禁忌第15章 鬼哭第148章 神秘人第91章 七百萬第208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184章 冒充第169章 圍谷第102章 混進內城第75章 後裝子銃第52章 算計第211章 2 請懿安皇后喝喜酒第44章 精兵2第206章 太真公主第139章 敕正萬邦之寶第190章 八旗內鬥第12章 白蓮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47章 砸自已的腳第114章 厲害的乞丐第11章 底牌第64章 勒索信第96章 妖魔在京城2第146章 阻敵第94章 拒捕第23章 戰前第158章 鐵牌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154章 六年末第188章 造神第210章 打郡主第181章 莊妃第199章 攻打濟南府第111章 奇招迭出第25章 口袋第15章 鬼哭第107章 父母之邦第80章 救人第126章 朱皇帝的性格第193章 綁架第87章 激戰第170章 殲滅第22章 練兵第168章 吡達谷第38章 全殲第105章 自尋死路第24章 誘敵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第213章 野戰第98章 東廠大爆炸第63章 殺了他第140章 艦臨天津衛第132章 人頭滾滾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77章 殺出第2章 捕頭第200章 城破第213章 野戰第201章 我爲山東巡撫第189章 大出血第163章 無人之境第29章 常文忠第57章 保護費第43章 精兵1第221章 意念雷達第188章 造神第90章 內城血案第154章 六年末第155章 出征第150章 禁忌第192章 大失所望第67章 黑暗來臨第9章 意料之外
第98章 東廠大爆炸第200章 城破第51章 分化第108章 順水摸魚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41章 兵書2第49章 屠雞宰狗第190章 八旗內鬥第92章 勾心第166章 絞肉機第232章 董小宛 陳圓圓第36章 誘之以利第63章 殺了他第78章 夜營第80章 救人第124章 逃生之路第172章 龍脈金牌的秘密第18章 上船第124章 逃生之路第159章 招供第128章 女人的天性第102章 混進內城第92章 勾心第20章 測試第155章 出征第174章 煮人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37章 膽大包天第150章 禁忌第15章 鬼哭第148章 神秘人第91章 七百萬第208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184章 冒充第169章 圍谷第102章 混進內城第75章 後裝子銃第52章 算計第211章 2 請懿安皇后喝喜酒第44章 精兵2第206章 太真公主第139章 敕正萬邦之寶第190章 八旗內鬥第12章 白蓮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47章 砸自已的腳第114章 厲害的乞丐第11章 底牌第64章 勒索信第96章 妖魔在京城2第146章 阻敵第94章 拒捕第23章 戰前第158章 鐵牌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154章 六年末第188章 造神第210章 打郡主第181章 莊妃第199章 攻打濟南府第111章 奇招迭出第25章 口袋第15章 鬼哭第107章 父母之邦第80章 救人第126章 朱皇帝的性格第193章 綁架第87章 激戰第170章 殲滅第22章 練兵第168章 吡達谷第38章 全殲第105章 自尋死路第24章 誘敵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第213章 野戰第98章 東廠大爆炸第63章 殺了他第140章 艦臨天津衛第132章 人頭滾滾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77章 殺出第2章 捕頭第200章 城破第213章 野戰第201章 我爲山東巡撫第189章 大出血第163章 無人之境第29章 常文忠第57章 保護費第43章 精兵1第221章 意念雷達第188章 造神第90章 內城血案第154章 六年末第155章 出征第150章 禁忌第192章 大失所望第67章 黑暗來臨第9章 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