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2 請懿安皇后喝喜酒

先是濟南府半日即落入靈山衛手中,接着五萬大軍在海上餵了海王八,陸上那一路明軍丟了五千人後,倉皇逃往諸城。現在所有的目的都沒有達到,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消息一傳來,怎能不讓崇禎怒火沖天?

他不敢去找懿安皇后的麻煩,只能跑到皇后宮裡來指桑罵槐。周皇后捱了一頓罵,心中卻是十分的舒暢,她知道,懿安皇后心裡很清楚,崇禎皇帝罵的是誰,她要坐在宮裡好好的等着,等着高高在上的皇嫂向她低頭。

可惜皇嫂沒有等來,卻等來一個令所有人驚詫的消息,懿安皇后決定要出紫禁城,她要去往南京,給太祖朱元璋上香祭祀。

這個消息一出震得整個明廷上下都頭暈眼花,誰也沒有想到,懿安皇后這是要做什麼。可誰也不敢去問,因爲懿安皇后這是在盡孝心,雖然就連一個小老百姓也知道,突然要去祭祀一個二百多年前的死皇帝,肯定不那麼簡單,但沒有人猜得透,這是懿安皇后在報復崇禎皇帝。

沒錯,雖然懿安皇后貴爲後宮實際上的統治者,但她始終還是一位青春女子,年齡也不過二十八歲。她忍受不了崇禎皇帝的責罵,也不能將皇帝召來訓責,更做不出上吊投繯自盡的把戲,只能用這種方法來抗議。

果然,她一封奏章送到皇帝面前,立時就讓崇禎皇帝傻了眼。他也不笨,知道這是懿安皇后的報復,可偏偏,滿篇都是他不能反駁之詞,什麼二百年來,未有親赴孝陵盡孝者。今大明風雨飄搖,身爲朱家子孫後人,願以此身求祝太祖,保……

崇禎皇帝竭力想要找出不同意的理由,卻發現連口都沒辦法開,已經被懿安皇后給堵死了。他也不敢去見她,於是便回覆道“朕知道了,皇嫂孝心可嘉,現天下甚亂,此去南京。恐有不測,待天下承平,再請皇嫂上香祭祀。”他這已經是在說軟話了,必竟身爲一國之君,他不能親自去承認錯誤。否則威嚴何在?

可惜的是,孔老夫子那句話說的太對了。‘惟小人與女子爲難養也’。按說皇帝給你認了錯,你就臺階就下吧。可是懿安皇后居然不領情,再上一道奏章,意思就是,天下不太平,才需要她去上香祭祀。以求太祖保佑,如果皇帝不允許,那麼她就親自去面見太祖求祝。

這就是威脅崇禎皇帝,你要是不讓哀家去。哀家就死給你看。崇禎皇帝爆跳如雷,當場便打死了兩個看不順眼的小太監。怒氣衝頭之時,他立刻在摺子上寫了八個大字,‘准奏,着三日後起程。’

奏章都在宮內來往,快速無比,朝臣們還沒有回過神來,聖旨已經下了。懿安皇后三日後起駕南京,拜祭太祖。盡孝這個大帽子一出,朝臣們誰也不敢上摺子說,懿安皇后,您老人家就不要添亂了,這都什麼時候了,誰有功夫陪着您玩啊?

所以只能準備了。這一下把禮部、兵部、戶部忙得夠嗆,先是禮部,得派出得當的官員,擬好懿安皇后出行的禮儀和沿途行宮的住所,還有要知會南京禮部好生擬定祭祀太祖的禮儀。

然後是兵部,得派出兵馬保護懿安皇后,這個年月,天下這麼亂,如果有不長眼的真敢對懿安皇后動手,有個三長兩短,朝臣們可是吃不了也兜不了,崇禎皇帝不會讓他們活着的。

最後是戶部,得安排糧餉和銀錢,總不能讓懿安皇后出門還乞討着一路去南京吧,國庫就是再困難,也不能缺少這一點銀錢。說是一點,還真不是一點,崇禎皇帝看着戶部報上來的一百二十萬兩銀子的撥付折,疼得心裡直哆嗦,不是他小氣,實在是一個大子他都恨不得掰開了花,天下要用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而國庫的收入則是太少,所以雖然貴爲天子,崇禎皇帝也十分的愁銀子。

最後一狠心,批了。三日後,懿安皇后起駕通州,從通州乘船沿大運河往南京而去。陸上明軍派了御林軍一萬,水上則由三千並不會水的假水師隨船護駕。

雖然李開國佔據了濟南府,但沒有一個人認爲,就憑着他那兩萬五千兵馬敢出城襲擊船隊。而且大運河並不經過濟南,而是從德州、臨清、聊城而過。

崇禎還下旨,令在德州駐留的一萬遼東鐵騎從德州護送船隊出山東省。待得到了江浙地面,由在諸城的四萬五千明軍接送護駕返回南京,這樣的安排,足以策萬全。

這些安排都沒有大張旗鼓,就是懿安皇后出京,明廷也封鎖了消息,不許外傳。可惜的是,所謂封鎖消息簡直就是個笑話。鳳駕尚未出宮,天下已經知聞。這個消息以一日數百里的速度傳遞。

李開國得知這個消息,只比京城百姓們早知道一日,他知道的時候,船隊剛剛從通州。

在京的探子搞來兵部的詳細安排,看到遼東鐵騎和諸城的明軍都被徵用了,彷彿山東一省就丟給李開國,朝廷不管了。李開國搖了搖頭,明廷決不會讓濟南府長期落在他手中,一定會派大軍平叛。

只是現在朝廷的大部軍力都放在圍剿進入漢南地區的流寇,一時對他有心無力而已。而且李開國從未公開叛明,時時還以大明官員自居,這就給了明廷一塊遮羞布,不到萬不得已,明廷是不會將正在圍剿流寇的大軍轉而來打李開國。

懿安皇后出宮去南京,李開國是很生氣的,德王上的奏摺早就已經放到崇禎皇帝的案頭了,卻遲遲沒有批下來,明擺着是要拖延,但李開國卻不能讓明廷拖下去。他本想引誘一萬遼東鐵騎和諸城那四萬五千明軍來攻濟南,將其殲滅在濟南城下,逼崇禎下旨同意。

不料崇禎皇帝居然將兩支人馬調去保護懿安皇后,而不是派來送死讓他立威,擺明了不讓李開國玩了。

李開國大怒,立刻召集諸將。商討劫持懿安皇后之事。諸將聽了李開國所說的戰鬥目的,沒有人很驚奇,大人總是做一些看起來不可能之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按大人意思去戰鬥就行。所以諸將立刻大聲附和,人人贊同。

而以管明爲首的文官們則提出了要師出有名。李開國嘿嘿一笑,說道:“本撫要娶郡主,請她來喝喜酒這個理由行不行?”

諸將和文官們一起大笑,都道:“正是,請皇后來喝喜酒。”既然決定了,那就得討論一下要在那裡動手。應出多少兵力,需要對付多少明軍。

ωωω ⊕Tтkā n ⊕¢○

現在初步探明的,需要對付的是一萬遼東鐵騎,一萬三千御林軍。親兵拿來地圖,李開國和諸將看着山東境內的京杭大運河路線圖。離濟南府最近的直線距離也有二百七十里路。

第二千戶看着山東地區的京杭運河圖道:“路線太遠了,即使是最近的聊城。步兵行軍的話也要立刻啓程才行。從通州到聊城船行甚快。最多十天,就能到達聊城。”

第四千戶搖頭道:“不對,陸上還有一萬明軍,他們不可能日夜兼程,最少得要二十日。”

第六千戶道:“咱們不要瞎猜,還是等斥侯回報再作決定。現在當務之急。是濟南府只有二萬五千兵馬。咱們要去請皇后,最少也得出動二萬,城中只留有五千兵,如若明軍突然派兵來襲。能擋得住嗎?”

第二千戶笑道:“不用兩萬,只用一萬兵既可,大人,末將願帶領一萬兵馬,將皇后請回來。”

第五千戶嘿嘿一笑,說道:“別吹了,就一萬兵,對付一萬遼東鐵騎還行,那一萬三千御林軍你以爲是草人?站着看你請皇后?”

衆將你一言我一語的,從開始討論到逐漸爭吵起來,到最後臉紅脖子粗,個個大聲吼叫,拉胳膊瞪眼睛,就似要打起來一樣。

文官們則立在一旁,個個在看笑話一般指指點點。李開國也不發一言,由得諸將們吵。倒不是諸將在他面前不守尊卑,而是李開國一直都要求他們這樣做。有爭論才能爭出法子來。如果一個個一言不發,那大夥什麼都不要做了,各回各家吧。

吵到後來,慢慢的法子就出來了。靈山衛軍現在確實兵力不足,而且明軍還有一萬鐵騎,如果派步軍前往請皇后,只怕會被遼東鐵騎一口口吃掉。所以,靈山衛軍必須要派騎兵前往。

而靈山衛軍所謂的騎兵,就是會騎馬的兵,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濟南府的馬匹根本不夠,這樣一來,就必須從靈山衛調集騎兵前來。去請人的兵不能少,最少也得一萬五千人,否則一旦有什麼意外,比如明軍的援軍等,明軍兵力突然變化,皇后鳳駕忽然改變等,無法及時反應。

還有,動手的地點不能選在德州至聊城之間,靈山衛軍可以想得到在離濟南府最近的地點動手,明軍就想不到嗎?到時在最近點的聊城,明軍一定會繃緊了弦,時刻防備着靈山衛軍。

所以,要在明軍繃緊了弦之後,鬆懈的時候動手。地點最好就在過了聊城後,明軍的第一個休息點。只所以不等遼東鐵騎返回後動手,是因爲到時有五萬多明軍護駕,比一萬鐵騎更加難對付,而且到時明廷可以直接調南直隸的明軍死死咬住靈山衛軍不放。

李開國十分滿意諸將討論出實際可行的法子,見諸將又開始爭誰帶兵,立時喝道:“都給本撫閉嘴。”

諸將吃得一嚇,立時便如同老鼠見到貓一般,不敢再言語一聲。文官們也肅手而立,聽李開國吩咐。

李開國喝道:“既然已經討論出法子,那就先說第一項,調動騎兵。現在濟南府中只有二千戰馬,顯然不夠。本官下令,靈山衛立刻調集一萬戰馬前來,限馮國用三日內送到濟南府。”一旁書記立刻記下,寫成命令,送給李開國用印,然後即刻發出。

李開國用印完畢,喝道:“第二道命令,急召第一千戶隊前來濟南。待戰馬到後,一齊出發。”書記再次奉上寫好的命令,李開國用印發出。

李開國看着諸將一臉的懊惱,知道他們在想,爭來爭去,卻被第一千戶搶了先,於是微微笑道:“第一千戶隊只有五千騎兵,還差一萬人,本撫還得挑兩個千戶隊,你們誰去啊?”

諸將一聽。皆都大喜,爭着道:“我去,大人,我去。”李開國心下甚喜,諸將爭搶。總比諸將畏懼要好的多。

當下說道:“你們都想去,可只能有兩位千戶隊可以去。這樣吧。本撫現在也不確定誰去。一切都看你們寫的此戰方略是否合本撫之意。本官命令,凡想參戰者,兩日後交一份方略給本撫,本撫依此擇將前往。”

諸將一聽要寫方略決定,立時便愁眉苦臉起來,他們大多都是識字不多。只是能看懂命令而已,要寫方略可真是要了他們的命了。但李開國的命令沒有人敢違抗,只能應是,退到一邊。

李開國對管着糧草的輔兵書記說道:“準備一萬五千騎兵十五日的乾糧草料和三十萬發彈藥。三日內準備好,有沒有困難。”

書記立時道:“沒有問題。只是大人,現在市面上糧食開始漲價,如果在市面上買,要多用三成的銀錢,下官得請大人批一些銀子。”

李開國眯了眯眼睛,說道:“怎麼,糧食漲價了?”

輔兵書記回道:“是的,大人。現在市面上所有糧食、米麪、油鹽醬茶布匹,全都漲了三成。”

李開國怒道:“什麼時候漲的,怎麼沒人來報本撫?”

管明連忙上前回道:“大人,這漲價是從昨日開始漲的,下官因事務太忙,昨日沒有留心。直到今日見到糧鋪排起長隊買糧,才知道市面開始漲價了,本想等一會再彙報大人的。”

李開國‘哼’了一聲,說道:“那你可曾派人將漲價的鋪面抄沒,抓捕其全家審明斬首?”

管明搖頭道:“沒有。下官正要爲此請示大人,現在全濟南府九成以上的鋪面都在漲價,沒有漲價的不超過一成,大人您看,是不是要慎重一下,召集士紳商人們申斥一下也就是了。”

李開國大怒,喝道:“管明,你是不是昏了頭?本撫告示上寫的清清楚楚,凡有敢漲價擾亂市面穩定者,全家處斬,你敢違抗本府的命令?”

管明嚇得立刻跪倒在地,急道:“大人,下官不敢違抗您的命令,只是如果將九成以上的士紳和商人都殺了,那市面不是更加亂了嗎?下官怕到時吃虧的是全城百姓,所以一時沒有動手,並不是故意違抗您的命令。”

李開國‘哼’了一聲,說道:“糊塗,你只管抓人審明殺人就是,其他的本撫自有辦法。”

管明低着頭應了是,然後道:“大人,需要抓的人太多了,還需要大人派兵丁幫忙。”

李開國擺了擺手,說道:“那就讓第五千戶隊幫你抓人吧。本撫事先說明,抄家之時不許牽連無辜之人,只許抓其直系親屬。而且每一家人處斬之前,必須公開審明,凡有喊冤者,只要有十名百姓爲其漲價之明證,便可定案,你可清楚了?”

管明道:“是,大人,下官明白了。”

李開國揮了揮手,散堂而去。諸將和書記們互相看了一眼,都對自家大人如此處事心服口服。令出必行這四個字說的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就如要抓捕九成以上的鋪面東家全家,那是好抓的嗎?能在濟南府裡開鋪面的,那一個不是士紳豪商,手裡掌握着大筆銀錢與勢力?

換了不是李開國,任是誰也不敢冒着得罪所有士紳的危險而這樣做,管明就是如此。但被李開國訓斥之後,他也麻了膽子,知道如果不按李開國說的做,只怕他全家就要先死了。

出了巡撫衙門,管明立刻派人將所有漲價的鋪面東家信息摸清楚,兩個時辰後,彙報上來的漲價的鋪面一共一百四十七個店鋪,涉及到的士紳商人一共五十三家。

其中曹、劉、李、趙、王、孔濟南府六大家,只有王、孔兩家的店鋪沒有漲價,其他四家涉及漲價的多達八十三個店鋪。

管明嘆了口氣,把名單放到第五千戶的手上,說道:“千戶大人,就按名單上的抄家抓人吧。別忘記大人說的話,不要牽連無辜,不要騷擾百姓,否則後果你是知道的。”

第五千戶抖了抖身體,嘿嘿笑道:“那是當然,末將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違抗大人的命令。”

半個時辰後,濟南府中各處都是靈山衛兵,第五千戶將手下士兵分成五十隊,挨個按名單抓人,他也不怕有人敢逃走,反正濟南府已經封了門,誰也出不去。

士紳們誰也沒有料到,靈山衛兵說抓就抓,他們每一家都有看家護院的家丁,但在靈山衛兵丁面前,凡是有敢拒捕動手者,全都被靈山衛兵丁當場射殺。

尤其是曹劉李趙四大家,每一家都養了上百家丁,但在靈山衛兵丁的火器下,全無反抗的能力,拿着冷兵器的家丁,被排槍一排排放倒,然後撞進門去,按照戶籍登記上的人口抓人。

一開始看到靈山衛兵到處抓人,還開了槍,濟南府的百姓們以爲是兵變了,全都嚇得躲進家裡,閉門不出。可是到了後來,發現靈山衛軍抓的,全都士紳豪商,而且靈山衛軍一邊抓人還一邊大聲叫喊:“巡撫大人有令,只抓捕漲價擾亂市面之人的全家直系親屬,不抓無辜之人,不騷擾百姓。”

ps:先要致歉,這一章是漏發的,真正的第二百一十二章。現在的第二百一十二章應該是二百一十三章。但章節名沒辦法改動,所以只能改成第二百一十一章2。到現在才發現錯誤,十分的不應該,請大家原諒,好在順序是能調的。

第35章 三十槍第30章 一瞬第44章 精兵2第20章 測試第189章 大出血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147章 地雷戰第179章 瑣諾木杜棱第2章 捕頭第90章 內城血案第198章 危險不知處第22章 練兵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163章 無人之境第138章 事了拂衣去第28章 危機第13章 人間地獄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90章 八旗內鬥第71章 僞裝 偷襲第203章 單船禦敵第86章 兵馬司第88章 北江南第200章 城破第133章 要命不要臉第169章 圍谷第92章 勾心第223章 誰在算計誰第142章 炮擊天津衛1第31章 綿羊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56章 邊門第148章 神秘人第10章 大禍第205章 火燒運兵船第154章 六年末第36章 誘之以利第70章 剁肉醬第211章 2 請懿安皇后喝喜酒第30章 一瞬第169章 圍谷第230章 算計馬士英第166章 絞肉機第96章 妖魔在京城2第58章 科考第231章 顧橫波的生日第138章 事了拂衣去第31章 綿羊第79章 夜遇第60章 威嚇第111章 奇招迭出第191章 可憐的代善第6章 亂匪第214章 奸細 重圍 懿安皇后第25章 口袋第189章 大出血第109章 暗算第12章 白蓮第4章 收買人心第154章 六年末第181章 莊妃第79章 夜遇第160章 鳳凰堡之戰第116章 在雲端裡飛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53章 接風宴第224章 要脅崇禎皇帝第72章 無法接受第213章 野戰第73章 追殺第11章 底牌第11章 底牌第75章 後裝子銃第93章 抓捕第197章 狀告山東巡撫第59章 極品知縣第8章 神射第128章 女人的天性第166章 絞肉機第98章 東廠大爆炸第59章 極品知縣第207章 消失的明軍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70章 剁肉醬第6章 亂匪第24章 誘敵第52章 算計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82章 找到了第193章 綁架第41章 兵書2第112章 喂狗第176章 敢騙本官第69章 搶船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29章 秘密名單第194章 摟草打兔子第154章 六年末
第35章 三十槍第30章 一瞬第44章 精兵2第20章 測試第189章 大出血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147章 地雷戰第179章 瑣諾木杜棱第2章 捕頭第90章 內城血案第198章 危險不知處第22章 練兵第130章 皇帝的帽子第163章 無人之境第138章 事了拂衣去第28章 危機第13章 人間地獄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90章 八旗內鬥第71章 僞裝 偷襲第203章 單船禦敵第86章 兵馬司第88章 北江南第200章 城破第133章 要命不要臉第169章 圍谷第92章 勾心第223章 誰在算計誰第142章 炮擊天津衛1第31章 綿羊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56章 邊門第148章 神秘人第10章 大禍第205章 火燒運兵船第154章 六年末第36章 誘之以利第70章 剁肉醬第211章 2 請懿安皇后喝喜酒第30章 一瞬第169章 圍谷第230章 算計馬士英第166章 絞肉機第96章 妖魔在京城2第58章 科考第231章 顧橫波的生日第138章 事了拂衣去第31章 綿羊第79章 夜遇第60章 威嚇第111章 奇招迭出第191章 可憐的代善第6章 亂匪第214章 奸細 重圍 懿安皇后第25章 口袋第189章 大出血第109章 暗算第12章 白蓮第4章 收買人心第154章 六年末第181章 莊妃第79章 夜遇第160章 鳳凰堡之戰第116章 在雲端裡飛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153章 接風宴第224章 要脅崇禎皇帝第72章 無法接受第213章 野戰第73章 追殺第11章 底牌第11章 底牌第75章 後裝子銃第93章 抓捕第197章 狀告山東巡撫第59章 極品知縣第8章 神射第128章 女人的天性第166章 絞肉機第98章 東廠大爆炸第59章 極品知縣第207章 消失的明軍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70章 剁肉醬第6章 亂匪第24章 誘敵第52章 算計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82章 找到了第193章 綁架第41章 兵書2第112章 喂狗第176章 敢騙本官第69章 搶船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29章 秘密名單第194章 摟草打兔子第154章 六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