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新桃換舊符

就在陶心然師徒還在千尺雪山之上,經歷着一場又一場的九死一生的時候。京城之中,已是風雲變幻,洶涌澎湃。

初春三月,百花齊放,當所有的奼紫嫣紅的色彩都在盡情展現的時候,卻因爲一件大事,而使這一城的春色,儼然失去了應有的顏色。

皇城之中,甚至是京城之中,彷彿被一層說不出的霧籠罩着一般,看不到太陽,也感覺不到溫暖——彷彿是一層厚厚的桎梏,束縛在每個人的心裡,纏繞在人們的心頭,掙不脫,甩不開,彷彿要將人活活地悶死——遙望皇城方向,依舊是陰雲密佈,旌旗飄揚。身着鎧甲的將士三步一哨,五步一崗,戒備之森嚴,可見一斑。

可是,尋常的百姓卻無法得到任何的關於這一場突來之變的任何消息。

事實上,早在三日之前,皇城之內,禁城之中,就已經戒嚴,而這三日之間,更是百官聚首,任何人不得回府。然後,有識之人,還是通過各種渠道,從禁宮之中傳出了三道消息——

第一道消息是,帝王病重,已經是病入膏肓,大殿之上,燈火通明,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聚集在這裡,進行着緊急的討論。討論着這個未立儲君的年邁帝王,究竟是意屬哪一位皇子,併爲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於是,一場護黨之爭劍拔弩張,眼看又一次的展開。

只是,討論的對象,那話題之中最多觸及的兩位皇子——大皇子袁烈和二皇子袁直,彷彿是商量好的一般,都同時地不見蹤影。兩位皇子不在,三皇子出使他國,所以,討論的話題,漸漸地變得毫無意義。

當然了,令人奇怪的是,除了幾位皇子之外,就連那個曾經想染指朝堂,勢必要將自己的親生的二皇子扶上皇位的,卻不知道爲了什麼,同樣的銷聲匿跡。

於是,有人傳聞,李皇后被人軟禁了,從此以後不得出宮門半步——當然了,對於這個消息的來源,大多數人,還是心存疑慮的,因爲,他們根本就不相信,身爲六宮之首的皇后,也有被人軟禁脅迫的一日。

日夜交替,太陽東昇西落,年邁的帝王,依舊在養心宮中苟延殘喘,掙扎着不肯嚥下最後一口氣,大殿之側,所有的文武百官,依舊在暗自猜測,然後各做打算。

緊接着,宮裡頭又傳出了第二道消息——帝王即將駕崩,年輕的二皇子將大皇子逼於瀛臺一角,準備殲而滅之,然後獨立尊位。由於事發突然,大皇子袁烈先是措手不及,再就是後援無助,此時,正被困於瀛臺之側的小小院落裡,進行着困獸之鬥。

身爲皇子們的手足相殘,自古就有之,事實上,每一位帝王要登上王位之前,都必須經過血和殺戮的考驗,然後,才能兩手血腥地站在九五高臺之上。

相對於這條消息而言,所有的文武百官更擔心自己的日後——特別是那些分幫分派的大臣們,在密切地關注着這一道消息的同時,同時也在擔心自己的日後的命運——成王敗寇,可是,究竟誰才能爲王,誰會變成寇呢?

沒有發生的事情,沒有人會知道,恐怕是連天都不知道吧……

這道消息一出,爭吵數日的文武百官們卻默契地開始沉默起來。要知道,事已至此,就代表着在於王儲的這伯事情上,他們早已沒有了發言權,也就是說兩個本來最有可能登上高臺皇子們,正在用自己的方法,進行着最直接,也是最殘酷的較量——

勝者,從此以後成爲萬萬人之上,敗者,則是萬劫不復……

事情足足僵持了一日一夜,因爲大皇子負隅頑抗,二皇子在智謀方面又略遜一籌,所以,在第三日的日出時分,事情終於有了轉機,那就是禁城之內所傳出來的第三條消息——

如果說,這前才的兩道消息已然令人觸目驚心的話,那麼,第三道消息,可以說是晴天霹靂了——

有刺客自遠方來,趁着宮闈混亂,竟然闖入瀛臺,而那些人,明顯地衝着二皇子袁直來的——因爲,他們一上來,就採取了兩敗俱傷的打法——然而,雙拳難敵四手,那些刺客們一個又一個地倒下了,當袁直以爲勝利在望,刺客被全殲的時候,卻有一個詐死的刺客,利用最後的餘力,用塗有劇毒的劍矢,劃破了二皇子袁直的肌膚。那毒極爲霸道,一沾上肌膚,隨即開始蔓延,到了最後,竟然因爲來不及診治,而枉送了袁直的性命。

大殿下袁烈趁相反撲,將二殿下袁直的屬衛全部誅殺殆盡,然後,就穿着一身是血的衣袍,手持長劍,來到了大殿之下。渾身浴血的大皇子袁烈恍如殺神,只在一現身之下,就震懾了文武百官,於是,大家異口同聲地稱讚大皇子英武,一力擁戴他爲當朝的新君。

而袁烈,也欣然地接受了,從王座之上下來,他就開始接受百官朝賀,從而位尊九五……

於是,在一片着道賀聲中大皇子袁烈登上帝王的寶座,正式成了一代的帝王,史上稱其爲睿帝。

睿帝即位,平定朝綱,除了中劍已經死去的二皇子,還有出使他國的三皇子之外,滿朝之內,百官同賀。

歷史,從來都是用血寫成,而新帝繼位,賞百官,封后宮,可是,唯獨皇后之位,卻是仍然是懸空,並遲遲未決。

然後,袁烈又從後宮之中,迎出了被袁直軟禁的李皇后,是尊爲太后,並將自己的生母一同的尊爲太后,一時之間,後宮之中,兩宮並存,只是這管理後宮的責任,袁烈卻仍然給予了此時已經成爲了李太后的李皇后。

接下來的一切,就順理成章了。一向對人對事都是成竹在胸的袁烈,一繼位之後,並不包着肅清二皇子的餘黨,以及那些反對他的前朝舊臣。除了當日瀛臺之上圍攻他的禁衛之外,其他的人,他一個都沒有追究。

睿帝承元一年,三月十八,是新皇登基後的第一個早朝。那一天,普天同慶,百官朝賀——年輕的天子端坐在龍椅之上,面南背北,一連下了三道詔書。

而這三道詔書,則被記載在史書裡,多年後,那些官員們依舊能祥於耳。詔書之一,即是大赦天下——除了那些存心忤逆,並有行動的諸人之外,大家只要各司其位,各理其職就好,以前的一切,帝王可以當成過眼雲煙,又或者是從來都沒有發生過……

第二道詔書是重開科舉,替朝廷選拔人才,唯纔是用,且不拘出身。

第三道詔書則是詔告天下,帝王新逝,皇宮之內,三年不設婚嫁,三年不選秀女……

這幾道詔書一下,天下皆慶,那些有女兒的人家,大多都鬆了口氣,只希望三年之後,自己的女兒早已嫁娶,不再受選秀女之擾。

而朝堂之上,帝王勤於政事,所有的事務,都開始變得井井有條,而百官之中,不論此前有過什麼行爲,他一律不再追究,並量才錄用,使很多有才之仕,都或多或少地升遷,或者說是調任……

沒有想到新帝是如此的寬宏大量,所有的人都心存感激,百官之中,同時暗暗慶幸,還好自己沒有參與那一場不應該參與的政變。

天下初平,人心歸一,就在一切都開始蒸蒸日上之時,年輕的帝王,卻開始經常精神恍惚,而且,會更多的時間,回到以前的舊居里去,通常一坐就是半天,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後宮之中,依例,沒有子女的妃嬪,都要殉職,可是,唯獨昔日的蘭嬪娘娘,卻被皇下留了下來,並且安置在琉秀宮中,令人好生侍奉。

對於此事,宮人多有猜測,最後,還是由知情之人拍板,原來年輕的帝王曾經在鄴城流連,因此對於這個前朝的蘭嬪娘娘一見鍾情,可是,陰錯陽差之間,蘭嬪入宮爲嬪,帝王登基之後,依然念念不忘,所以,才特地留她一命——

這些話,當然的傳到了李太后的耳裡,可是,她只微微一笑,一派雍容華貴的大度形象,對於於這一切,不置可否——

宮廷之中,衆說給紜,可是,卻沒有人知道,年輕的帝王的心裡,還真有一個念念不忘的女子,而一年來,他對於她的尋找,卻從來都沒有停止……

未央宮中,年輕的帝王正在凝神而立,他的面前,是一幅畫工極美的仁女圖,畫上的女子,和那們曾爲帝王嬪的蘭太妃來說,確實有着三分的相似,可是,細一看之下,卻又是不象的,比之那位向來精妝豔抹,儀態萬方的蘭太妃來說,畫上的女子,英氣勃勃,眸子純淨,她的一身的淺色衣衫,更襯得她彷彿是落在梅瓣上的冰雪一般,晶瑩剔透,不可方物。

說不清是多少次了,年輕的帝王都會站在這一副的畫像之前,怔怔地看着畫像上的人兒,一言不發。

104——陶心蘭的心事181——良禽擇木而棲116——兄弟[二]263——分庭抗禮[二]139——山西雷家的慘案300——陰謀的開始184——誰會成生此意,202——落家子弟192——暗機080——爾虞我詐002——兩敗俱傷300——尋找小唐221——落照的蛻變[一]135——誰是家賊[三]219——一搏天下185——攬月郡主272——九天墜落274——小唐在哪裡?[二]249——端木玉的選擇043——南去280——落照VS丹珠278——落照VS落殤[四]271——這個世界之外的樂土284——悔不當初258——美人醉,醉美人041——誰在身後047——神秘男子310——端木陽VS落照的較量003——只有你,還是原來的樣子047——神秘男子246——落陽的計策[一]207——朝堂之上的紛爭253——怒打端木灼[三]258——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329——夢想中的世外桃源292——端木玉VS落陽之往事和誓言299——舊事重提211——李太后之死241——唐方之忍受的極限[三]159——再見小唐[二]284——悔不當初196——攬月郡主需要的真相[一]065——戰,戰,戰348——不願意觸及的回憶,以及其他227——他的女人[一]270——關於東羊氏[三]123——愛闖禍的徒弟270——諸葛英武的痛249——再一次地擦肩而過324——烏鴉和孔雀199——所謂的公道274——小唐在哪裡?[二]189——不要拿師傅當病貓143——離去309——端木齊和端木陽的因果關係268——師傅,別離開我268——關於東羊氏[一]149——袁烈的質問322——尋找落照067——若有一天,你不再是師傅339——天各一方247——大紅VS落照的緣起121——比烏鴉更令人討厭的,就是烏鴉嘴321——孔雀王的故事[三]069——失態299——舊事重提273——他回來了,她卻已經忘記了所有的關155——女人們的較量139——山西雷家的慘案178——爾虞我詐331——再一次的失之交臂[一]054——誰的陰謀?068——歿281——下一步的計劃152——誰是誰的劫?095——完顏月320——噩夢和殺戮140——去,還是不去?100——身份與真相239——唐方之忍受的極限[一]220——本命佩132——莫名其妙的幫忙[二]083——錯了,就是錯了304——兇手就是端木齊284——禧貴妃的召喚278——鞭打133——誰是家賊[一]254——端木玉之反戈一擊266——等着他醒來095——完顏月335——黎明前的告別195——故人已去274——小唐在哪裡?[二]018——反擊259——死亡的感覺[二]139——山西雷家的慘案261——以殺止殺036——誰在背後搗鬼?177——袁烈的女人們的挑釁041——誰在身後
104——陶心蘭的心事181——良禽擇木而棲116——兄弟[二]263——分庭抗禮[二]139——山西雷家的慘案300——陰謀的開始184——誰會成生此意,202——落家子弟192——暗機080——爾虞我詐002——兩敗俱傷300——尋找小唐221——落照的蛻變[一]135——誰是家賊[三]219——一搏天下185——攬月郡主272——九天墜落274——小唐在哪裡?[二]249——端木玉的選擇043——南去280——落照VS丹珠278——落照VS落殤[四]271——這個世界之外的樂土284——悔不當初258——美人醉,醉美人041——誰在身後047——神秘男子310——端木陽VS落照的較量003——只有你,還是原來的樣子047——神秘男子246——落陽的計策[一]207——朝堂之上的紛爭253——怒打端木灼[三]258——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329——夢想中的世外桃源292——端木玉VS落陽之往事和誓言299——舊事重提211——李太后之死241——唐方之忍受的極限[三]159——再見小唐[二]284——悔不當初196——攬月郡主需要的真相[一]065——戰,戰,戰348——不願意觸及的回憶,以及其他227——他的女人[一]270——關於東羊氏[三]123——愛闖禍的徒弟270——諸葛英武的痛249——再一次地擦肩而過324——烏鴉和孔雀199——所謂的公道274——小唐在哪裡?[二]189——不要拿師傅當病貓143——離去309——端木齊和端木陽的因果關係268——師傅,別離開我268——關於東羊氏[一]149——袁烈的質問322——尋找落照067——若有一天,你不再是師傅339——天各一方247——大紅VS落照的緣起121——比烏鴉更令人討厭的,就是烏鴉嘴321——孔雀王的故事[三]069——失態299——舊事重提273——他回來了,她卻已經忘記了所有的關155——女人們的較量139——山西雷家的慘案178——爾虞我詐331——再一次的失之交臂[一]054——誰的陰謀?068——歿281——下一步的計劃152——誰是誰的劫?095——完顏月320——噩夢和殺戮140——去,還是不去?100——身份與真相239——唐方之忍受的極限[一]220——本命佩132——莫名其妙的幫忙[二]083——錯了,就是錯了304——兇手就是端木齊284——禧貴妃的召喚278——鞭打133——誰是家賊[一]254——端木玉之反戈一擊266——等着他醒來095——完顏月335——黎明前的告別195——故人已去274——小唐在哪裡?[二]018——反擊259——死亡的感覺[二]139——山西雷家的慘案261——以殺止殺036——誰在背後搗鬼?177——袁烈的女人們的挑釁041——誰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