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別人的藏書

這區域中的藏書沒有任何功法、道術,全是各類隱秘傳聞。

很快,沈文劍找到了自己的目標,二長老推薦的《餘生書》。

就是這麼坑,從書名根本看不出與萬魔吞天有任何聯繫,且大多秘辛書籍爲避諱一些特別詞彙都是如此,自己找還要一本本去翻引言或藏書註腳才知道寫的是什麼。

《餘生書》就有引言:

“靈月蔽日,古海通天,屍山遍野,天地難藏。”

引言所描述的與玉劍山某本藏書描述的場景差不多,詞句不同而已。

這裡有幾個詞做下注釋。

靈月,是天上兩個月亮中輪廓模糊個頭更大的月亮,假如外面是跟另一個世界差不多的宇宙,靈月有可能是另一顆行星,因爲隔着大氣也能看到它表面的顏色變化。還有,靈月是現在的叫法,上一次萬魔吞天之前,靈月是“魔月”!這個詞足以說明這份典籍來源於上一次萬魔吞天之後。

古海,地名,一片水域,因爲沒有衛星地圖,沈文劍也沒有親自去過,僅憑一兩地的地理志無法判斷到底是海還是大型內陸湖。古海的特色是平靜無波、有進無出,盛產各種水妖水怪。

屍山,這裡的屍山並非形容屍體多的形容詞,它是個名詞!玉劍山典籍有多處對屍山的描述,但語焉不詳。按邏輯判斷,要麼是所謂的“魔”有堆屍癖,不過可能性不大,萬魔吞天的週期不定,幾十年到幾百年都有,腐壞是個問題;另一個可能,屍山是某種魔的衍生物或根本就是某種魔的本體。

沈文劍讀過玉劍山全部關於萬魔吞天的典籍,《餘生書》屬於最常見的個人傳記型。

在萬魔吞天的“考古”工作中,個人傳記有優點也有缺點。最大的優點是對細節的描述更直觀,缺點是個人文字著作大部分沒有配圖,而且各種名稱也沒有統一標準。

比如《餘生書》中所載的某怪物叫“枯木妖”,根據描述的特徵與行爲方式進行判斷,這玩意在玉劍山的大部分書籍裡都叫“地兇魔”。地兇魔是一種土屬且會主動攻擊周邊活物的魔物,它只是休息和埋伏的時候是枯木狀罷了,若只知道枯木妖這名字,連人家屬性生克、習性都沒弄清,可能還沒靠近就跪了。

書中記載的大部分沈文劍都已知曉,不過其中描述的大蜈山很是引起他的興趣。

據《餘生書》所載,萬魔吞天期間,大蜈山山腰一處平地原有口百戶,但數十年間並未遭到“魔”的禍害,以至於消息傳出後短短几年間來此避難之人在山腰上建成了一座小城。《餘生書》作者在萬魔吞天結束後再訪此地探查,小城因缺少生計來源已經開始破敗,但所聞皆稱不離大蜈山陰便無事。

“大蜈山。”

把書放回架上,沈文劍從公共倉庫口袋裡拿出個大號本子,差不多是他平時記事本四倍大小。

打開,原來是一張張手繪地圖。

這手繪地圖是他保存在玉劍山倉庫最寶貴的東西之一,閱讀各種典籍時斷斷續續整理出來就花了很多心血,有時爲佐證某地座標還得多翻好幾本不相干的的地理志。拿到衛星地圖前恐怕很難找到細緻程度類似的地圖類道具吧。

因爲剛纔的書裡才提過大蜈山在“海江之陽”,沈文劍很容易就在海江江北地區找到了這座山,按地圖的比例,距玉劍山直線接超過兩千裡,不能飛的話,粗略估計路要長一倍不止。

沈文劍現在只能“跳”路,到大蜈山遙遠了些,暫且記下。

放回地圖,又拿出萬魔吞天考證組中的筆記。

考證組是一套器具,筆記部分分爲還原、考證、秘聞三類,物品包含從玉劍山檔案中復原的天魔偵測陣盤、能減少被天魔發現的旅行配件包。

筆記本上,記錄上《餘生書》與大蜈山,沈文劍還自己寫了推測註釋。

大蜈山當年不受萬魔吞天影響可能有二:有真正的大妖,大妖在普通人眼裡都是大仙,有些在受人香火時的確會保一方平安;剩下的則是地脈有異,魔物們不由自主的忽略了該處。但不管真實情況是哪種,幾千年滄海桑田的變化怕是難以再現當年的末日桃園。

接下來沈文劍把同書架的書一一拿出來翻看,除了數本類似《餘生書》的“古籍”,還找到兩本飛石門自己整理的關於萬魔吞天的冊子。

飛石門所蒐集的“古籍”年份不長,多都是上回萬魔吞天的記載,絕大部分信息對沈文劍已經沒用。

再看飛石門自己整理的冊子,也發現了問題。

大概是能供參考信息的年代關係,飛石門似乎以爲萬魔吞天是個固定事件,冊子中甚至把徵兆、表現、爆發等作出時間表以求應對方法。

“哎。”沈文劍把手上的冊子放回書架時,故意嘆了口氣,搖搖頭。

“不知小友爲何嘆氣?”書架後傳來問話。

www ★Tтkǎ n ★co

旁邊有人盯着,沈文劍早就知道,因爲對方根本沒有隱瞞身形動靜。

沈文劍覺得自己借閱了他們的書,還是應該反向提供點信息纔算心安:

“貴門整理許多消息,還構思了應對之策,然而魔大半並非‘怪物’。”

“噢?本門的冊子似有記載不少由人變化之魔物,小友的意思是?”

“魔由心生。”

沈文劍停頓稍許才繼續,“任何門派首先對付的是自家人,過不了坎便除名罷了。”

萬魔吞天最可怕的還不是野外的危險,而是親朋好友變成怪物要殺光自家人。

之間有些細節雖有記錄卻無法考證,大概是怪物會保留曾經爲人時的常用法門,還會多出一些只有怪物才能用的力量,實力沒有明顯提升,可是戰鬥方式的變化很容易讓身邊人發生意外。

沈文劍沒有說明更多,趁着書架另一邊沉默下來徑直離開藏書樓。

“魔由心生……嗎?”

沈文劍離開足有半刻,藏書樓裡之前監視他有無偷盜的人才開始自言自語:

“原來如此!玉劍山正是如此才能傳承下來!”

他想到的不是秘密,玉劍山周邊門派幾乎都有耳聞:玉劍山以劍爲名,其實所指並非飛劍,乃是能斬斷七情六慾的心劍!

完全正確!

其實,真正的劍修們築基期已經能駕馭飛劍飛上幾十裡地,有修爲精深的能飛出百多裡,沈文劍這樣只能“跳”路的,正經人一看就知是西貝貨。

就在他恍然大悟之時,有人找到他。

“門主,原來你在這,大長老找你!”

原來這隻有聲音連臉都沒露的,就是飛石門門主。

……

飛石門的長老找門主所謂的事情,沈文劍正在回客房的路上擡頭望着呢。

和他一樣,飛石門的弟子也紛紛擡頭。

天空中一隻背生雙翼的大黑虎狀怪物正招搖過市,上面還坐着人,此僚就在別人門派上空不到三百米飛過,完全視人如無物。

“來者不善啊。”

黑虎已經飛出飛石門的山頭範圍,可方向卻直指玉劍山。

有翅膀的大黑虎名爲類音,既不是雷音也不是類獸,不知是否是年代久遠傳承有誤還是怎的。

類音屬於兇獸,稀有度比蛟不遑多讓,體長可達三丈,依記載有較強的不死性,擅長大範圍音攻,常人觸之即死。

正因類音隨時隨地都可能造出大面積普通人死亡,尋常門派絕不會用它來做靈獸或坐騎,尤其作爲坐騎要經常去別人地盤做客,類音就更不友善了。

沈文劍只是個剛剛築基的菜鳥,哪怕再來幾個他也對付不了類音,何況上面還有人。所以看着此僚飛向玉劍山所在,他只是默默等它飛遠點,拿出傳訊玉簡來。

“有人馭兇獸前往玉劍山,請掌門和外公小心。”

顯然通訊的對象是玉劍山的五長老,他外公。

玉劍山有玉礦產業,門內擁有各種洗煉玉石的東西,傳訊玉簡人手都有幾個,用起來不心疼。

至於山上能不能“招呼”好惡客,自輪不到沈文劍嘮叨。

出飛石門回到山下,沈文劍在客棧裡住下沒有離開,他在等順子過來匯合。

等待期間,他對自己的修行情況作了次細緻檢查。或許是之前做了太多準備工作,功法足夠靠譜,雖然真元的壯大速度似乎快了些,卻沒發現任何問題和隱患。

稍作檢查後,再回頭看飛石門之行的得失。

看過飛石門關於萬魔吞天的藏書,沈文劍意識到尋常門派似乎不太可能找到最近一次萬魔吞天之前的記錄,參考價值即使有也十分有限。而那些傳承夠久的門派,外人想要借閱藏書,難度太高了些,至少以他此時的修爲和身份,那些門派是不會賣面子的,看樣子還是要回去練級。

住過一晚順子如期而至,兩人繼續前往下個材料採集點。

接下來的採集物對常人較爲危險,是一種菌類,恩,就是蘑菇。

鐵線蘑菇,麻醉型微毒,徒手抓取時會發生菌絲穿刺,很難處理。更爲危險的是穿刺有很小的機率導致傷者在數十日內逐漸變成植物。

用另一個世界的知識來解釋,鐵線蘑菇是典型的寄生型真菌,生存方式有些類似於冬蟲夏草。區別在於鐵線蘑菇不止寄生蛇蟲,對恆溫動物也具備一定的寄生成功率。

因爲對活人有危險,人們見到植物化的動物就會燒掉,有時多了還會燒山,因此即使知道產地所在,想找到能用的菌體也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有順子這樣對野生動植物都很有經驗的人幫忙。

鐵線蘑菇在修行人士手上是添加劑材料,通過和簡單配方一起水煮的方式能大幅度強化其他絲線的靈力承載力,可以說凡是能稱得上法器的絲質類衣物,大都有這道處置工藝。

它的應用範圍比紫牡丹蜘蛛絲更大,玉劍山上有存貨,外面也能買到,只不過沈文劍打算囤積些存貨用於擴充現金,並沒有打算花錢。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仙一號發射(上)第五十六章 蘭龍鎮開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返虛劫幫扶計劃第三期(上)第五十四章 考察樂園城的外地人(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何對待“鄰居”第十九章 白蛇第一百九十四章 限購解除(上)第八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師餘靈珊(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魔族生存危機”第六十五章 南宮夢軒的質疑第二百二十一章 人造人落地(下)第一百零七章 魔物王朝(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聲音的力量(下)第三十九章 抓人的“老對手”(下)第二十五章 不同的氣氛(下)第九十一章 險境中的機遇(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六)第九十八章 人類的奸細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規與新人(下)第十七章 靈智初開第九十六章 從頭開始第十六章 災害預警第二百九十一章 王儲的小陷阱第二百六十二章 上門送禮(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紅豆成丹第三百八十九章 氫彈(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專利模式第五十章 震一下第一百零九章 產能縮減與擴充第六十九章 新的生力軍第二章 接任掌門?第九十四章 險境中的機遇(十)第八十一章 成功組與失敗組(上)第二百一十章 活肉轉移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林大教堂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原戰爭(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多拉(上)第一百七十章 法術發射器!第一百三十章 想扔蟲子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人造人落地(下)第九十七章 驗血第一百七十五章 院子外(下)第二十四章 找掌門第八章 退休第四十七章 好貴的藥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線的切磋第四百三十章 女王的憂慮(中)第四十二章 “賽琳”(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星月着陸第四百二十二章 草堆的探險路第五十七章 到港第二百五十五章 把二鬼子也安排上第四百章 老祖和娘娘(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角交流(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俘虜安排第二百一十六章 語種之辯第三十章 新度量第四百一十八章 紅夜的安置第八十一章 古代語和化肥廠(中)第四十二章 “賽琳”(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陰損陣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山風評被害第四十一章 浮空石偏差第五十四章 再起航第六十九章 拍賣場第三十八章 抓人的“老對手”(上)第三十四章 微型化進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師餘靈珊(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用法術欺負一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驚豔的牌子(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卦第一百七十四章 別人的商業智慧第二十三章 圍觀成丹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危險之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胖子”進攻(上)第五章 離退休生活第一百零六章 生態圈?第三百五十三章 智能開發外遷計劃(下)第二百七十章 傳媒的力量(二)第六十六章 抽水銀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個部落的初會第十五章 弟子第二百零八章 電磁對抗?第四十九章 物價鬆綁第一百七十八章 用妖族充數?第一百七十章 “真相”(下)第九十八章 誓言的秘訣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的人在哪?第二百六十五章 量產超算?第一百零八章 伊索萊姆的新生活(下)第二百五十章 以“理”服人(上)第五十三章 二號種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王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長老退位第三百七十一章 斷崖(下)第一百六十章 異常的重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龍靈補完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機器人(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十)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仙一號發射(上)第五十六章 蘭龍鎮開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返虛劫幫扶計劃第三期(上)第五十四章 考察樂園城的外地人(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何對待“鄰居”第十九章 白蛇第一百九十四章 限購解除(上)第八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師餘靈珊(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魔族生存危機”第六十五章 南宮夢軒的質疑第二百二十一章 人造人落地(下)第一百零七章 魔物王朝(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聲音的力量(下)第三十九章 抓人的“老對手”(下)第二十五章 不同的氣氛(下)第九十一章 險境中的機遇(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六)第九十八章 人類的奸細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規與新人(下)第十七章 靈智初開第九十六章 從頭開始第十六章 災害預警第二百九十一章 王儲的小陷阱第二百六十二章 上門送禮(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紅豆成丹第三百八十九章 氫彈(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專利模式第五十章 震一下第一百零九章 產能縮減與擴充第六十九章 新的生力軍第二章 接任掌門?第九十四章 險境中的機遇(十)第八十一章 成功組與失敗組(上)第二百一十章 活肉轉移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林大教堂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原戰爭(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多拉(上)第一百七十章 法術發射器!第一百三十章 想扔蟲子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人造人落地(下)第九十七章 驗血第一百七十五章 院子外(下)第二十四章 找掌門第八章 退休第四十七章 好貴的藥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線的切磋第四百三十章 女王的憂慮(中)第四十二章 “賽琳”(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星月着陸第四百二十二章 草堆的探險路第五十七章 到港第二百五十五章 把二鬼子也安排上第四百章 老祖和娘娘(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角交流(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俘虜安排第二百一十六章 語種之辯第三十章 新度量第四百一十八章 紅夜的安置第八十一章 古代語和化肥廠(中)第四十二章 “賽琳”(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陰損陣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山風評被害第四十一章 浮空石偏差第五十四章 再起航第六十九章 拍賣場第三十八章 抓人的“老對手”(上)第三十四章 微型化進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師餘靈珊(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用法術欺負一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驚豔的牌子(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卦第一百七十四章 別人的商業智慧第二十三章 圍觀成丹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危險之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胖子”進攻(上)第五章 離退休生活第一百零六章 生態圈?第三百五十三章 智能開發外遷計劃(下)第二百七十章 傳媒的力量(二)第六十六章 抽水銀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個部落的初會第十五章 弟子第二百零八章 電磁對抗?第四十九章 物價鬆綁第一百七十八章 用妖族充數?第一百七十章 “真相”(下)第九十八章 誓言的秘訣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的人在哪?第二百六十五章 量產超算?第一百零八章 伊索萊姆的新生活(下)第二百五十章 以“理”服人(上)第五十三章 二號種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女王戰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長老退位第三百七十一章 斷崖(下)第一百六十章 異常的重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龍靈補完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機器人(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瀆神者那哈爾奧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