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之戰,第三座難啃的城池,是花剌子模的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是一座極其古老的城池,帖木兒統帥印度莫臥兒帝國大軍在此城與漠南軍、漠北軍、西域軍、吐蕃軍展開慘烈的攻防戰。
帖木兒以撒馬爾罕爲補給點,利用源源不斷從印度半島運來的糧草、兵器對大軍進行補給,進行消耗戰。
帖木兒大軍在前,不給夏軍圍城,撒馬爾罕的傳送陣可以晝夜不停傳送物資、兵馬。
而夏軍的補給主要來自於大宛國,需要維持漫長的補給線,因此,四路兵馬拿帖木兒無可奈何。
帖木兒有人口衆多的印度半島作爲靠山,又背靠一座傳送陣,進行消耗戰時,得天獨厚。
史萬歲、韓擒虎、賀若弼連夜奔襲帖木兒的營地,想要破開帖木兒對撒馬爾罕的保護,然而,帖木兒早有準備,夜間驅趕鐵甲戰象,重創隋朝三將,賀若弼重傷。
夏軍每一次組織攻勢,帖木兒以鐵甲戰象爲肉盾,再憑藉後方運來的弓箭齊射,又讓祭司給炮灰兵種提供增益,用人海戰術將夏軍擊退。
時日一久,夏軍的糧草、兵器不足,攻擊乏力。
河中決戰爆發時,李牧、狄青、論欽陵等武將聚集最後的糧草和兵器對帖木兒進行攻擊,讓帖木兒無法支援黃金家族。
雙方在撒馬爾罕城外的大戰異常慘烈,因爲補給線太長,不少夏軍士兵只能用耐久度下降的兵器廝殺,途中耐久消失而捲刃,被帖木兒殺傷甚多。
吐蕃軍陣亡的武將,竟然多達三十員!
吐蕃大都護扎西的心裡在滴血。
吐蕃都護府在遊戲開始以來,積累的精銳,在與帖木兒的大戰中,幾乎死傷殆盡。
巔峰時期的帖木兒,僅次於聖級統帥,麾下還有諸多的印度武將,憑藉龐大的人口,重創夏軍。
要知道,吐蕃軍只能湊齊十萬人蔘與大夏王朝的第一次西征,而帖木兒調動了印度莫臥兒帝國上百萬兵馬,這還不是印度半島的極限。
印度半島的極限,也可以出動三百萬,甚至五百萬大軍。
吐蕃軍在與帖木兒的一系列大戰中,倖存者僅僅剩下四萬,戰死六成!
吐蕃在作戰時,雖然缺少謀略,但衝鋒陷陣、異常驍勇,往往前隊死絕了,後隊再上。
現在,撒馬爾罕城北,四萬倖存的吐蕃軍還有人倒下!
帖木兒的戰象軍團不再打頭陣,而是在雙方鏖戰後,再出現在戰場,帖木兒直接讓戰象軍團不分敵我踐踏!
配合戰象軍團進攻的是作爲炮灰的低級種姓,在帖木兒眼中,犧牲低級種姓,可以交換夏軍的百戰之師,那麼就是物有所值,反正低級種姓,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炮灰!
“大都護大人,這樣下去,我們吐蕃軍會全軍覆沒!”
一個吐蕃勇士已經忍受不住異常慘烈的大戰和恐怖的損失比,幾乎帶着哭腔向扎西吼道。
可以讓一個征戰沙場多時的漢子言語間帶着哭腔,可見此戰的慘烈,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的心理承受範圍。
“我知道!但,背後是山河社稷,不能退!”吐蕃大都護扎西拔劍,“都護府衛隊,隨我來!”
扎西帶着吐蕃軍最後一支預備隊——1000人的都護府衛隊,視死如生,投入慘烈的大戰!
他們的任務是牽制帖木兒,即使將所有兵力拼光,也要完成任務!
即使帖木兒可以擊敗他們,帖木兒付出的代價也是元氣大傷,無力繼續爭奪河中地區。
這個時候,吐蕃軍只能全力以赴。
唯一可以令他們停止作戰的,就是河中決戰戰場那邊傳來獲勝的消息,這樣,撒馬爾罕這邊的戰場的夏軍,纔可以從容退出。
這是分工,也是使命。
輸了河中決戰,背後的中原河山將會被敵人征服!
此時楚天已經獲勝,只是消息還沒有傳至位於野外的撒馬爾罕戰場的夏軍的軍中!
一千名吐蕃都護府衛兵在大都護的帶領下,攻擊帖木兒的重騎兵!
兩支騎兵撞擊,一個吐蕃騎兵用鐵骨朵砸中對方的頭盔,而後者的長矛則貫穿了吐蕃騎兵的鎖子甲!
擁擠的戰場,幾乎沒有多少花哨的動作,沒有多少迴避的餘地,所有將士在用最有效的方式殺死眼前的敵人!
“孃的,就沒有經歷過如此慘重的大戰,當初要是可以擒殺帖木兒,或許不會如此艱苦。”
西域大都護霍安的西域軍,情況僅僅比吐蕃軍好一點。
西域都護府的人口比吐蕃都護府的人口多三四倍,武將也很多。
縱使如此,霍安也陷入了無比慘烈的大戰。
西域都護府二十萬兵馬參與西征,征服大宛國的大戰,死傷約四萬人,俘虜了一批烏茲別克騎兵,又將兵力維持到了二十萬人的規模。
然而,撒馬爾罕的大戰,西域軍打到現在,竟然陣亡了六萬人!
大唐猛將李嗣業配合高仙芝衝擊帖木兒的大軍,遭到帖木兒的戰象軍團不分敵我的踐踏!
李嗣業的大唐陌刀隊可以對付重騎兵,面對戰象軍團,卻稍顯乏力,李嗣業被鐵甲戰象撞飛,立即重傷!
高仙芝的安西軍在戰象軍團的攻擊下,損失也十分慘重。
帖木兒爲了獲勝,已經喪心病狂,在印度兵馬與安西軍交戰以後,驅趕戰象軍團從印度兵馬後方一路衝撞過去,導致安西軍難以迴避。
漠南軍,完顏銀術可帶領女真騎兵連續衝擊敵陣,女真騎兵幾乎拼光,最終被數以千計的印度士兵圍攻,在敵陣戰死!
夏軍前赴後繼的牽制,讓帖木兒也意識到必有大事發生,於是更加着急去與窩闊臺匯合,所以拼盡全力進攻。
夏軍有武將陣亡,印度莫臥兒帝國也損兵折將。
各個印度王公面面相覷,他們麾下的武將,各有傷亡,卻已經難以收手。
帖木兒和這些王公像是狂熱的賭徒,既然已經投入了成本,便要看到結果。
“大都護大人,陛下那邊終於有消息了,我軍大勝!”
在霍安因爲損失慘重而幾乎無法堅持時,楚天那邊的消息終於從最近的城池傳來!
傳令的騎兵爲了儘快將消息帶到撒馬爾罕戰場,活生生跑死了三匹戰馬!
“終於可以撤兵了,告知漠南軍李牧、漠北軍燕太子、吐蕃軍扎西,交替撤退!西域軍、吐蕃軍爲一隊,漠南軍、漠北軍爲一隊!”
霍安如釋重負。
獲得印度半島支持的帖木兒玩起人海戰術,霍安現在的兵力還真的打不過帖木兒,所以決定退兵。
河中決戰獲勝,一戰定河中,已經達到戰略目的。
帖木兒憑藉撒馬爾罕以及印度王公們的支持,獲得戰術上的勝利,卻根本無法改變河中地區歸屬於大夏王朝的結局,而且很有可能帖木兒要被迫讓出撒馬爾罕。
戰略層面比戰術層面更高一級。
李牧、燕太子、扎西等主帥收到消息,也如釋重負,相互配合,交替撤退,不給帖木兒徹底獲勝的機會。
“夏軍開始敗退!”
“追上去,一鼓作氣,摧毀他們!”
印度王公們損失不少,他們見夏軍四路兵馬交替撤退,認爲己方大獲全勝,於是想要上前追殺,以擴大戰果。
帖木兒望見夏軍撤退,卻陷入了猶豫。
夏軍突然大舉進攻,又向後撤退,那麼,多半是河中決戰的結果已經出來。
帖木兒始終被這四路夏軍拖延在撒馬爾罕,無法北上與窩闊臺匯合,這讓帖木兒無法面對黃金家族的掌權者。
“如果大汗獲勝,那麼完全可以進行追擊,徹底消滅眼前的幾十萬夏軍。如果大汗失敗……或許應該退回印度半島,平定叛亂,然後再自立爲印度王。”
帖木兒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黃金家族獲勝是最理想的情況,他可以乘勝追擊,再以戰功領有印度半島。
如果黃金家族失敗,草原帝國瓦解,那麼他只能割據印度半島。
“還沒有大汗的消息嗎!!”
帖木兒突然急躁起來。
他需要確切的消息,才能做出相對應的決策。
這個時候,一個黃金家族的探馬赤來報:“帖木兒大人,大汗戰敗,正撤往裡海,欲進入波斯!大汗有令,請帖木兒大人固守印度半島,以東山再起!”
“怎麼會……”
一衆在撒馬爾罕好不容易擊敗夏軍的印度王公們臉色慘白。
他們與夏軍鏖戰多時,憑藉人數優勢、補給優勢,取得戰術勝利,但戰略上,一敗塗地。
強盛的黃金家族主力被擊敗,河中地區大部分淪爲大夏王朝的領地!
而他們局部獲勝,卻無法佔領一分土地,甚至連撒馬爾罕都守不住。
有時候,表面獲勝,實則失敗了!
“陸續退回德里,帶走撒馬爾罕所有有價值的財物,不可留給夏軍分毫。”
帖木兒雖然也有幾分沮喪,但作爲一個梟雄,他已經設想到了這種的結果,因此,帖木兒並沒有灰心喪氣。
真正的梟雄,白手起家,意志力遠比常人堅定,屢敗屢戰。
這也是梟雄與常人的區別。
河中決戰失敗後,賽爾柱帝國基本淪爲大夏王朝的勢力範圍,而花剌子模王國的撒馬爾罕在夏軍的打擊之下,楚天隨時有可能會前來與霍安匯合,共同攻打撒馬爾罕。
這也是爲何帖木兒會在得知黃金家族戰敗後,主動放棄這座城池。
如果帶走這座城池所有的財物,再摧毀這座城池,反而還能減少一些損失。
相反,繼續堅守,遲早會淪陷。
“守住貴霜帝國、莫臥兒帝國,窩闊臺、拔都還在流亡,那麼我帖木兒,將總督兩國兵馬!”
帖木兒的野心在鐵木真戰死、窩闊臺失敗以後,終於開始膨脹,將兩國地區佔爲己有,其疆域相當於阿富汗、印度半島。
“我們該如何是好?”
“還是繼續跟着帖木兒好了。帖木兒允許我們保留封地,而華夏人,一向與我們印度人交惡,要是被他們統治,我寧願淹死在恆河之中。”
“只能如此了。”
一羣印度王公們經過簡單的權衡,還是選擇擁護帖木兒。
印度王公們也有不小的奴性,對征服自己的梟雄,俯首帖耳。
帖木兒下定決心以後,他集結在撒馬爾罕的兵馬開始大規模撤退。
撒馬爾罕的傳送陣,每日可以傳送的人數有限,因此,帖木兒乾脆挾裹全城居民在大地圖上行軍,退至阿富汗山區,然後縱火焚燬這一座古老的城池。
“再見了,美麗的撒馬爾罕……”
帖木兒騎着戰馬,見撒馬爾罕黑煙滾滾,滋味難言。
百萬印度大軍挾裹幾十萬居民南下,一路上,難免有印度王公縱兵搶掠,橫屍遍野。
霍安得知帖木兒竟然放火燒城,退至阿富汗山區,在驚訝之餘,卻沒有追擊。
帖木兒的大軍數量實在過於龐大,霍安的兵力已經是強弩之末。
另外,在《領主》裡,貴霜帝國的範圍是阿富汗山區加上印度河北部。
阿富汗山區是有名的“帝國墳場”,即使是蒙古人,在史詩般波瀾壯闊的蒙古西征行動中,也在阿富汗山區吃過虧。
如果在大軍狀態不佳時,貿然追至阿富汗山區,恐怕會頭破血流。
“不管如何,這一次,河中地區拿下,以後征服阿富汗山區、印度半島,難度小了許多。”
霍安並不着急,第一次西征,摧毀黃金家族的主力,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按照楚天的計劃,第二次西征,貴霜帝國、印度莫臥兒帝國都在攻擊範圍之內。
“如此說來,進攻印度半島最大的阻礙就是帖木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