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項燕與楊無敵

“楚子謀已經回來了,這下他一旦縱兵南下攻打東海國、下邳國,我們缺乏名將,根本就守不住。”

“他下一步多半是要打下整個徐州,成爲名副其實的徐州牧。”

參與第二次反楚天同盟的領主對楚天回到琅琊國感到畏懼。

即使是琅琊國的二三線守軍,都可以打敗十幾萬的聯軍,楚天的一線主力回來,誰可以擋住他的鋒芒?

徐州其他四個郡國的領主都感受到危機感,他們已經聽說楚天向董卓上表徐州牧之事。

如果不是袁紹、袁術拖後腿,董卓差點答應下徐州牧之事。

但徐州其他領主知道,即使楚天沒有順利得到徐州牧,也一定會殺了現在的徐州牧,然後取而代之。

一旦陶謙這股徐州最大的勢力被消滅,面對聲勢浩大的琅琊國軍隊,他們根本就擋不住。

“看來有必要組織第三次同盟了,否則我們會被楚子謀逐一擊破,毫無懸念。”

“第三次同盟的目標不是進攻琅琊國,只是爲了自保而已,以防禦爲主。防禦比起進攻難度要小很多,只要我們利用兵力優勢和堅固的城池阻擋琅琊國的兵鋒,他將會陷入漫長的攻堅戰,然後我們的援軍源源不斷前來支援,將其消耗殆盡。”

“你們忽略了一點,他擁有衆多名將,但我們只有幾個弱小的武將。一個名將甚至可以令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五成,甚至一倍、兩倍。他的兵力看似不多,戰鬥力卻很強。這就是爲何上次我們會失敗。”

“我這裡有史實武將宋江,可以一戰。”

“算了吧,上次你的武將宋江在琅琊國被打的多慘?四萬東海國大軍除了騎兵逃走以外,其餘兵馬全軍覆沒!”

“……”

“陶謙也沒有可以用的武將。儘管陶謙送了很多人頭,但他的兵馬錢糧數量絕對還在楚子謀之上。他缺少的只是名將而已。如果他有兩三個名將,而不是曹豹、糜芳那種草包,或許他可以憑藉雄厚的實力和世家的支持,打垮楚子謀。現在的陶謙,傾盡全力備戰,應該可以拿出十五萬兵馬。”

“徐州的名將幾乎集中在楚天手中,到哪裡去找名將?”

徐州剩下的領主們難以找到一個合格的史實武將擔任統帥。

“徐州英雄,皆在琅琊矣。”

徐州的一衆領主不由感嘆。

琅琊國的武將衆多,如何抵擋?

一個下邳國的領主說道:“我這裡有一個名將,楚國名將項燕。”

“項燕?”

不少領主聽到項燕大名,終於意動。

他們終於擁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名將!

項燕,戰國末期楚國名將,秦將李信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深入楚境,試圖與蒙恬合兵。項燕尾隨在後,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大敗李信的軍隊,斬七都尉,李信逃回秦國。

後來,秦始皇又派王翦率六十萬大軍,這才擊敗項燕,滅亡楚國。

雖然比不上王翦等頂級統帥,項燕憑藉擊敗李信,破壞李信、蒙恬滅亡楚國的攻勢,他就有資格成爲一流統帥。

“之前攻打琅琊國,爲何沒有及時令項燕爲將?”

“我也是最近幾日才招募到流浪到我的領土內的項燕,否則怎麼可能敗給琅琊國的守城部隊。”

“將項燕暫時借給陶謙,利用陶謙的兵力和資源,或許可以擋住楚子謀的攻勢。”

“廣陵郡有一個領主擁有武將楊無敵,若得他相助,項燕統帥步弓兵,楊無敵統帥騎兵,則楚子謀將飲恨沂河。廣陵郡也是徐州五個郡國之一。一旦楚子謀席捲整個徐州,遠在長江邊的廣陵郡也不能倖免。因此廣陵郡的領主應該會派楊無敵加入。”

“楊家將楊業?!”

“正是,他驍勇善戰,曾與宋將潘美於雁門關夾擊十萬遼兵,契丹人但凡見到楊業旗號,即刻逃遁。可惜後來監軍王侁胡亂指揮,以至楊業死於遼軍埋伏之中。”

“有楊無敵和項燕聯手,再加上曹豹、宋江,我們未必會敗給楚子謀!”

“我去聯繫廣陵郡的領主,他好像快要統一廣陵郡了。楊業不愧是無敵,縱橫廣陵郡,所向披靡。”

四個郡國的領主紛紛籌備兵馬。

他們已經意識到琅琊國很快就要南下佔領整個徐州,只有四個郡國的領主聯合才能擋住琅琊國的兵鋒。

目前東海國還有兩個大領主、下邳國三個大領主、彭城國三個大領主、廣陵郡只剩下一個大領主。

除了這些大領主,還有作爲最大勢力的徐州牧陶謙。

廣陵郡,一個領主攻陷了郡城,大將楊業率領騎兵進城。

廣陵太守張超在討伐董卓時,於虎牢關之戰被殺,他留守廣陵郡的兵馬被廣陵郡的領主吞併,擁有楊業的領主趁機席捲整個廣陵郡,攻陷郡城,成爲坐擁大半個廣陵郡的大領主,領土比起楚天也不遑多讓。

不過他對楚天十分畏懼。

他的武將數量不及楚天,而且他佔領廣陵郡的時間太晚了。

楚天已經消化琅琊國,在琅琊國建立秩序,自成體系,各座城池民心、治安都很高,還有任命的官員按部就班處理內政。

琅琊國內的黃巾軍、泰山賊、山賊被肅清或者被招攬。廣陵郡內還有山賊、水匪橫行,僅僅這一點就足以看出兩個郡國的差距。

一旦進入開戰狀態,琅琊國可以源源不斷地徵兵、運糧,沒有後顧之憂,廣陵郡不是對手。

“我比楚子謀慢了半年的時間,這已經很吃虧。如果讓他吞併東海國、下邳國,我區區一個廣陵郡,又如何擋住他的兵鋒?楊無敵,你隨我利用傳送陣,抵達下邳,我們去拜見州牧大人。”

這個領主細思一番,最終決定加入抵擋楚天南下吞併徐州的大軍。

徐州開始備戰,再次陷入兵荒馬亂之中,人心惶惶。

暴風雨到來之前,所有人都感到窒息。

陶謙沒有拿出五萬兩白銀賠償,而是繼續在曹豹的支持下,從各座城池募兵,然後在郯縣一帶佈防。

郯縣與開陽縣相鄰,郯城到夏城只要一百多公里,在《領主》裡,並不算遠。

所以雙方的較量在於郯城和夏城之間。

徐州城五個郡國,除了楚天掌握的琅琊國,其餘四個郡國的領主齊聚,商議如何加固郯縣的防線,阻擋琅琊國的兵鋒。

項燕、楊無敵、宋江,三個史實武將在他們的領主帶領下,與陶謙謀面。他們分別是下邳國、廣陵郡、東海國領主的史實武將。

他們有名將,而陶謙有錢糧兵馬,於是一拍即合。

不只是徐州,其餘各州也開始內戰,實力稍次的領主往往會聯合起來對付大領主。

此時身爲徐州焦點的楚天正在杜甫草堂與東漢末年的大儒們交談。

有了“四世三公”的特性以後,楚天發現盧植、蔡邕還有其他文人看待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在他們眼中,楚天也是世家出身,好感度倍增,不再小看楚天。

琅琊國楚子謀,四世三公,桃李滿天下。

楚天在東漢末年英雄眼中的家世背景悄然改變。

總之擁有世家身份,拉攏東漢末年的名士更加容易。

詩聖杜甫也參與交談,以唐詩與漢樂府詩交流,令盧植、蔡邕等人驚歎不已,所以他們又在夏城多停留一段時間。

楚天打算在夏城組建文人團體,徹底提升夏城的影響力,成爲東漢區的文化中心。

曹魏有個建安七子,楚天也可以搞個琅琊七子、開陽七賢、徐州八大家……

文化影響力對領土同樣重要,提升經濟、民心、特殊人才誕生概率。

楚天在與蔡邕的閒談中,得知他的女兒蔡文姬在陳留家中,於是楚天提醒他儘快遷走蔡文姬,防止被南匈奴掠奪。

蔡邕聽到楚天的建議,雖然不知爲何,但默默記下。

楚天算是仁至義盡。

實際上楚天也沒有必要擔心蔡文姬被匈奴擄走一事,因爲擁有廉頗的領主守在幷州,不教胡馬度陰山。

有親兵低聲來報:“主公,徐州四郡國的領主正在下邳城聚集,商議以後抵擋琅琊國南下之策。”

“一羣烏合之衆,無足掛齒。如果還是曹豹擔任主帥,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

“他們打算任命項燕爲中郎將,統帥徐州步弓兵,任命楊無敵爲騎都尉,統帥徐州騎兵。”

“……”

這下楚天不淡定了。

無論是項燕還是楊業,楚天都知道,一個是戰國名將,一個是北宋名將,都打過大勝仗的名將。項燕更多是偏向於統帥,楊業更多偏向於武力。

兩個名將聯手,再加上宋江、曹豹等二三流將領,以陶謙的財力,那麼統一徐州的大戰也不容易。

楚天揮了揮手,讓前來報信的親兵撤下。

盧植見楚天表情凝重,不禁疑惑:“子謀爲何憂慮?發生何事?”

“唉,在下爲朝廷平冀州黃巾、收編泰山賊、鎮壓青州黃巾、討伐國賊董卓,戰功赫赫,一心爲了天下太平。然而……”

楚天長吁短嘆。

盧植和蔡邕對視一眼,對這個年輕後輩的煩惱好奇:“子謀不妨直說,如果我等力所能及,定當相助。”

“然而徐州牧陶謙卻屢次出兵攻打琅琊國,戰火波及平民,遍地骸骨。不久前我前去洛陽討伐國賊,他卻縱兵襲擊琅琊國,險些令我前功盡棄。現在,他又屯兵三十萬,打算一舉滅掉琅琊國,真是令人擔憂。陶謙不能用人,唯親是舉,危害一方,如果琅琊國爲其治理,定當民不聊生。”

楚天儘量誇大陶謙的缺點,以引來盧植、蔡邕等名士的同情。

他是弱勢的一方啊。

一個太守,出兵討伐董卓,卻被州牧欺負。

聽楚天這麼一說,本來就對楚天有好感的盧植和蔡邕有點同情楚天。

事實便是如此。

楚天去參加討伐董卓,陶謙卻沒有參與。相比之下,楚天這個琅琊相更加受到東漢名士的歡迎。

陶謙以前還有名聲的優勢,現在楚天“四世三公”,對世家的吸引力還在陶謙之上。

所以不難理解,盧植、蔡邕傾向於幫助楚天。

“我打算曆數陶謙的罪名,討伐陶謙,救徐州千萬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在下缺少軍師,所有斗膽請盧大人出山,到時擔任一路軍師,克徐州。”

楚天首次試圖招攬盧植。

盧植的資歷實在太老了,以至於楚天都不敢輕易請盧植出山。而且實在不知道給盧植什麼職位。

盧植的官職比楚天還高,總不能當一個別部司馬、或者都尉,即使當校尉也太低了。

盧植以前擔任的北中郎將已經是高級軍官,不像是現在一樣,將軍到處都是。

所以楚天左思右想,決定讓年老的盧植擔任軍師,房玄齡擔任參軍。實際上兩個人都可以當謀士使用。

盧植是統帥、智力型的英雄,而房玄齡是智力、政治型的英雄。

楚天只有房玄齡一個謀士,只能兼顧一路。

要是有多幾個謀士,爲每一路將領搭配一個謀士,那麼軍團的實際戰鬥力將會上升。

盧植聽楚天想要拜他爲軍師,終於有點動容。

即使人老,英雄終究是英雄,真正有機遇時,多半還是會不甘寂寞,所以纔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慨。

黃巾之亂盧植沒有打完就被董卓替代,盧植終究有些遺憾。

“如果到時雙方交戰,也許我可以出任軍師……”

聽見盧植終於鬆口,楚天不由大喜。

這麼說來,盧植向他效忠了?

不過系統沒有任何認主的提示。

楚天明白過來,盧植估計和現在趙雲處於一個狀態——願意出力,但出於某種原因,還不願意認主。

趙雲是因爲短時間內不願意出仕新主,而盧植沒有認主是因爲他的輩分太高,不會輕易認主。

可以爲自己效力已經不錯了。

楚天沒有逼迫盧植一定要認自己爲主公。

至於盧植是否會背叛,多半是不會背叛的。這種剛直的人,讓他們背叛比殺了他們還難。

這樣一來,楚天就有兩個軍師,一個房玄齡,一個尚未認主但承諾可以效力的盧植。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價的神級道具(二合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三次國戰,東漢的唯一盟友第六百四十八章 五帝聯軍來襲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敗織田信長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換俘虜第九百七十八章 太子妃人選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慶之與侯景第六十一章 烽火第九百九十五章 李廣弓第三百二十九章 漠北之戰(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全軍覆沒的瓦蘭吉衛隊第八十三章 世界格局第九百八十九章 大破六國後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爭奪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擒獲第一千三十八章 針對吳起的斬首戰術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楚武與法蘭西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背水一戰(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李牧、廉頗聯手第四十九章 控制凌煙鎮第一百一十七章 馮唐易老第七百八十三章 危險的第五次史詩戰役第六百六十三章 北歐雄獅(二合一)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九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聖騎士!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八百八十章 西涼軍的武將們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雄鷹戰士第九百七十三章 羅馬軍團對北府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大打出手的四大文明!(補更41/100...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木蘭的長裙(萬賞加更)第二百五十章 被房玄齡算計了第六十四章 長社戰場第六百零四章 文鴦兇猛(補更14/20)第一千八十二章 波斯皇家野豬(補更27/100)第五十九章 黃巾英雄張樑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三百一十八章 徐州牧成親第五百四十六章 岳飛初戰第一千九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六十六章 蒙古式大迂迴!第八百一十四章 遼西烽火起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官第九百零七章 討伐月護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扈三娘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立花山城,攻心爲上第三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方領主會議(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戰人選與佈局第九百四十五章 大征服計劃開始(補更19/100)第二百零八章 平陽公主李秀寧第四百五十五章 佈局漠南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反擊(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九章 刺客列傳第四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漢帝國第九十九章 細柳營到來第六十九章 轉戰廣宗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崔浩的離間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性獎勵(萬賞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反擊開始!(五一加更)第八百六十六章 奪回西涼第五章 排行榜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解的霍去病第九十九章 細柳營到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三分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伊犁河谷第八百六十九章 秦將效忠(上)第一千六十四章 漢帝國的兵力第九百九十九章 大秦死戰,最後的機會!第一千零八章 大迂迴,重返南蠻!第二百七十九章 船王與名相第七十九章 戰役結束第八百零八章 鮮卑聯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與羅馬的第一次交鋒第三百零七章 孔文舉,武安國第一千五十四章 下成都,神算王猛!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失的楚子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國戰獎勵第一百四十七章 倒塌的土山第八百七十七章 臥薪嚐膽窩闊臺(補更3/100)第四十五章 兩鎮衝突第三十五章 世界第一鎮第六百三十七章 百萬大軍伐漠北第一千八十二章 波斯皇家野豬(補更27/100)第一千一十四章 中唐安西名將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破元寇防壘!第六百七十七章 金帳汗國滅亡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關平之災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將軍楚天第五百章 鐵浮屠再現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五百七十八章 輪臺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窩闊臺與霍安第一千一十二章 呂布的女兒第七百八十七章 演員烏孫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我們的對手是東漢第六百一十七章 跛子帖木兒的反擊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價的神級道具(二合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三次國戰,東漢的唯一盟友第六百四十八章 五帝聯軍來襲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敗織田信長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換俘虜第九百七十八章 太子妃人選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慶之與侯景第六十一章 烽火第九百九十五章 李廣弓第三百二十九章 漠北之戰(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全軍覆沒的瓦蘭吉衛隊第八十三章 世界格局第九百八十九章 大破六國後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爭奪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擒獲第一千三十八章 針對吳起的斬首戰術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楚武與法蘭西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背水一戰(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李牧、廉頗聯手第四十九章 控制凌煙鎮第一百一十七章 馮唐易老第七百八十三章 危險的第五次史詩戰役第六百六十三章 北歐雄獅(二合一)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九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聖騎士!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八百八十章 西涼軍的武將們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雄鷹戰士第九百七十三章 羅馬軍團對北府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大打出手的四大文明!(補更41/100...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木蘭的長裙(萬賞加更)第二百五十章 被房玄齡算計了第六十四章 長社戰場第六百零四章 文鴦兇猛(補更14/20)第一千八十二章 波斯皇家野豬(補更27/100)第五十九章 黃巾英雄張樑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三百一十八章 徐州牧成親第五百四十六章 岳飛初戰第一千九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六十六章 蒙古式大迂迴!第八百一十四章 遼西烽火起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官第九百零七章 討伐月護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扈三娘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立花山城,攻心爲上第三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方領主會議(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戰人選與佈局第九百四十五章 大征服計劃開始(補更19/100)第二百零八章 平陽公主李秀寧第四百五十五章 佈局漠南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反擊(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九章 刺客列傳第四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漢帝國第九十九章 細柳營到來第六十九章 轉戰廣宗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崔浩的離間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性獎勵(萬賞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反擊開始!(五一加更)第八百六十六章 奪回西涼第五章 排行榜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解的霍去病第九十九章 細柳營到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三分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伊犁河谷第八百六十九章 秦將效忠(上)第一千六十四章 漢帝國的兵力第九百九十九章 大秦死戰,最後的機會!第一千零八章 大迂迴,重返南蠻!第二百七十九章 船王與名相第七十九章 戰役結束第八百零八章 鮮卑聯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與羅馬的第一次交鋒第三百零七章 孔文舉,武安國第一千五十四章 下成都,神算王猛!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失的楚子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國戰獎勵第一百四十七章 倒塌的土山第八百七十七章 臥薪嚐膽窩闊臺(補更3/100)第四十五章 兩鎮衝突第三十五章 世界第一鎮第六百三十七章 百萬大軍伐漠北第一千八十二章 波斯皇家野豬(補更27/100)第一千一十四章 中唐安西名將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破元寇防壘!第六百七十七章 金帳汗國滅亡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關平之災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將軍楚天第五百章 鐵浮屠再現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五百七十八章 輪臺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窩闊臺與霍安第一千一十二章 呂布的女兒第七百八十七章 演員烏孫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我們的對手是東漢第六百一十七章 跛子帖木兒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