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烽火連城

送走韓信,歐陽朔又單獨見了劍氣雷音。

說實話,事前歐陽朔也沒想到,【聽雨樓】這次竟然這麼拼,且不說王宮刺殺,僅那一萬冒險玩家的出擊,就在戰場立下大功。

爲此,【聽雨樓】也付出慘重代價,總部被燒成平地不說,洛陽城內的產業也被衛青下令損毀殆盡,陣亡玩家更是超過千人。

劍氣雷音的果決,讓歐陽朔刮目相看。

有付出就有回報,隨着洛陽城被拿下,【聽雨樓】的收穫絕對物超所值,歐陽朔給劍氣雷音兩個選擇,“留在洛陽,或者遷往山海城,都是可以的。”

如果留在洛陽,【聽雨樓】被損毀的產業,將由即將組建的中原行省總督衙門負責重建,甚至還有相關補償,絕不讓【聽雨樓】吃虧就是。

歐陽朔已經決定,任命前大漢舊臣主父偃爲第一任中原總督,中原行省諸郡縣主官,也儘量啓用漢朝舊臣。

提起主父偃,也是西漢名臣,此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

元光元年﹐主父偃抵長安,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當天就被召見,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爲郎中。不久又遷爲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並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除了主父偃,另一位大漢名臣董仲舒,則被歐陽朔安排進西南大學堂,做了孔子的經學助手,不準其踏入官場。

董仲舒在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漢武帝元光元年,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爲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爲華夏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爲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有人更是戲稱,董仲舒乃兩千年封建統治的總設計師。

董仲舒提出的學說,迎合了當時的統治需求,加強了帝王集權,維護帝王正統,在當時並無對錯之說。

只是具體到大夏,董仲舒的這一套學說並不符合歐陽朔的政治願景,自然只能棄之不用,能將他安排到孔子門下,也是出於惜才考量。

送走董仲舒,也有利於打破中原行省過於濃郁的儒學氛圍,歐陽朔可沒忘記,漢武帝一入主洛陽就摒棄百家,獨尊儒術,跟大夏百家爭鳴不合。

歐陽朔此番打破常規,大量任用大漢舊臣,一則中原行省在大漢的經營下,政局穩定,海清河晏,郡縣主官以漢臣爲主,不存在無法勝任的問題。

二則還是爲了穩定民心,不想引起動亂。

中原大戰纔剛剛開始,歐陽朔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中原行省,因此不宜在此時掀起動亂,大肆撤換官吏,搞得人心惶惶。

況且軍中徵糧,也需要這些本土官吏的配合。

真要梳理中原官場,大可等到年末考覈時,根據吏治署考評結果,再行調整,想必到了那時,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如果【聽雨樓】選擇遷往山海城,待遇自然是向【血煞傭兵團】等超級行會看齊,針對洛陽損失,同樣會有額外補償。

聽到可以留在洛陽,劍氣雷音有那麼一絲心動。

洛陽畢竟是【聽雨樓】的大本營,經營數年之久,在此地根深蒂固,又沒有其他競爭者,一家獨大是很容易實現之事。

這麼一想,誘惑實在太大。

好在劍氣雷音不是目光短視之人,她立刻意識到,在定居大夏的諸行會都將總部設在山海城的情況下,【聽雨樓】留在洛陽,必將成爲一個另類。

即是另類,自然就無法被這個圈子接納。

更重要的是,劍氣雷音已經打探到,在山海城,大夏針對行會的整編已經進入快車道,兩者正在加速融合,大量冒險玩家被招進軍中任職。

一個新的行會生存模式正在成型,劍氣雷音不想落伍。

“我選山海城。”劍氣雷音回答的斬釘截鐵。

“聰明!”

歐陽朔微微一笑,主動伸手,笑道:“那麼,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劍氣雷音同樣笑容燦爛,【聽雨樓】終於要重新煥發生機。

…………

接下來幾天,歐陽朔一直留在洛陽。

出席漢武帝、衛青等人的葬禮,接見漢朝舊臣,接見駐紮在洛陽的行會跟商會代表,出面安撫民心……

事情一件接一件,很難有休息的時候。

封查大漢府庫時,還尋到兩枚【傳送符】,歐陽朔將其中一枚用在夏威夷郡,正式開通該郡傳送陣,不至真的一直孤懸海外。

剩下的一枚【傳送符】,暫時收了起來。

期間,在姜尚的親自主持下,中原行省總督衙門的大框架已經搭設完畢,很快就能投入運作,協助朝廷穩定中原大局。

在豹韜軍的全速掃蕩下,中原行省全境也已被拿下,過程中,豹韜軍還在在抓緊時間籌措糧草,爲下一場大戰做準備。

韓信的鬥志,讓歐陽朔非常欣賞。

更讓歐陽朔欣慰的是,進入八月,持續了大半個月的大雨終於停了。

久違的陽光重新普照大地,各地百姓齊齊出動,儘可能地搶收快要爛在地裡的糧食,能收上一點是一點。

這對中原大戰,同樣是一個利好。

再過兩天,等到洛陽局勢穩定下來,歐陽朔就準備前往落鳳城,以盟友的身份,給大晉王朝打氣助威。眼下,大周跟大晉的戰爭已經進入關鍵時期。

在大周的窮追猛打下,大晉被打得節節敗退。

就在昨天,大周御林軍的先鋒部隊已經出現在落鳳城郊外,意味着這場大戰將很快由全面對抗,轉爲最艱難,也是最慘烈的攻城戰。

落鳳城一旦失守,大晉覆滅就在眼前。

作爲大晉王朝的鐵桿盟友,也是【山海盟】盟主,期間,大夏並未直接援助大晉,甚至還要大晉爲豹韜軍提供糧草。

如此,難免讓大晉生疑,以爲被大夏拋棄。

鳳囚凰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歐陽朔如果出現在落鳳城,情況立馬就會不一樣。

…………

八月二日,夜,洛陽城。

明天一早,歐陽朔就將啓程前往落鳳城,趁着最後一點時間,歐陽朔準備挑燈夜戰,將手頭之事儘快處理完。

房間裡,歐陽朔正在閱覽前線戰報。

西北,草原雙雄已經正式交手,爲了拿下西突厥汗國,成吉思汗不僅親自出徵,麾下大將也近乎齊出,動用的騎兵部隊超過七十萬之巨。

西突厥汗國也不甘示弱,傾國迎戰。

因爲是騎兵之間的對抗,戰爭勢必不會持續太久,軍機處戰爭觀察參謀預計,最多一個月,雙方就將決出真正的草原霸主。

北地,大夏滅清之戰也已走向正軌。

大夏參戰的十一個野戰軍團已經悉數就位,大量糧草物資通過海路,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北疆行省。

期間大周還企圖動用艦隊,襲擊大夏運糧船,只是有崖山艦隊跟濱海艦隊全程護航,大周的小算盤,註定只能徒勞無功。

在損失了十餘艘戰艦之後,大周這才停止了小動作。

五十萬清軍,二十萬駐紮在大周邊境,三十萬駐紮在京都城,企圖內外呼應,跟大夏打一場持久戰。

李靖卻不上當。

在李靖部署下,鷹揚軍統領李牧親率鷹揚軍的三個軍團,繞到京都城西南面,駐紮在兩路清軍之間。

剩下的八個軍團則集中火力,準備複製韓信戰術,圍攻京都城。

如果二十萬清軍企圖救援京都,則勢必遭遇鷹揚軍伏擊攔截,如果不來救援,則京都城破也就指日可待。

這一下,將清軍整的難受不已。

康熙帝沒有時間後悔,也沒精力去斥責想出這戰術的鰲拜,他現在只能期盼着,大周早一點攻滅大晉,以解大清之圍。

這種將一國命運交付他人之手的感覺,自然是非常不好受的。

可康熙已別無他法。

歐陽朔放下戰報,也是感慨不已,因爲大夏這個異數的存在,華夏區的這九位雄主,註定無法像前世那般,叱吒風雲了。

就在歐陽朔準備休息時,門外突然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三百二十三章 五指山第五百零三章 新王加冕第一百三十一章 涿鹿之戰 五 300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資料片:世家崛起第八百八十八章 保險業橫空出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瀛洲行省第四百七十章 白起敗走蒼城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吐蕃之戰結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黑鯊號第二百四十六章 王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驅儒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都輸不起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九百七十四章 奇緣秘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三百五十三章 加冕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達開是個膽小鬼第五百一十八章 聞喜裴矩第四百九十六章 蠻荒戰歌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贏了,也是輸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二次遠洋航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鎮魔軍橫空出世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子爵與九州鼎 16/18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大夏銀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凝聚軍魂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祗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役之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征伐大清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五帝真經》第二百七十一章 各有勝負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淵第五百一十七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私人訂製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城融合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魔槍第五百五十一章 四大美女第二百三十四章 密室尋寶第五十章 城牆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戰而降第六百九十九章 劉備私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文化聖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下棋之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張良論博弈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地緣格局第六百二十四章 滅國之戰第七十五章 二級鄉鎮第一百一十四章 視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個瞭望手的日常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逼到絕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一千零九十章 張獻忠上鉤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拍賣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七百三十七章 殺出一個明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白銀掉色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鳳堡之戰 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道森王朝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獸潮與炸營 二合一第九百八十九章 安史之亂第九百七十章 氣氛詭異的東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六百六十五章 全球首富第七百八十七章 吳起獻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叛第四十二章 裂痕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貨幣全球化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四十二章 集團軍的構想第二百九十二章 郡縣制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遷都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二百九十七章 鴻門宴第七百七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九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子嗣第七百零二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擊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四十四章 離開天京城第五十二章 天下第一鎮第三百九十一章 煙火妖孽
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三百二十三章 五指山第五百零三章 新王加冕第一百三十一章 涿鹿之戰 五 300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資料片:世家崛起第八百八十八章 保險業橫空出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瀛洲行省第四百七十章 白起敗走蒼城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吐蕃之戰結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黑鯊號第二百四十六章 王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驅儒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都輸不起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九百七十四章 奇緣秘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三百五十三章 加冕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達開是個膽小鬼第五百一十八章 聞喜裴矩第四百九十六章 蠻荒戰歌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贏了,也是輸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二次遠洋航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鎮魔軍橫空出世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子爵與九州鼎 16/18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大夏銀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凝聚軍魂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祗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役之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征伐大清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五帝真經》第二百七十一章 各有勝負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淵第五百一十七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私人訂製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城融合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魔槍第五百五十一章 四大美女第二百三十四章 密室尋寶第五十章 城牆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戰而降第六百九十九章 劉備私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文化聖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下棋之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張良論博弈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地緣格局第六百二十四章 滅國之戰第七十五章 二級鄉鎮第一百一十四章 視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個瞭望手的日常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逼到絕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一千零九十章 張獻忠上鉤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拍賣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七百三十七章 殺出一個明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白銀掉色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鳳堡之戰 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道森王朝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獸潮與炸營 二合一第九百八十九章 安史之亂第九百七十章 氣氛詭異的東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六百六十五章 全球首富第七百八十七章 吳起獻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叛第四十二章 裂痕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貨幣全球化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四十二章 集團軍的構想第二百九十二章 郡縣制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遷都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二百九十七章 鴻門宴第七百七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九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子嗣第七百零二章 王於興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追擊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四十四章 離開天京城第五十二章 天下第一鎮第三百九十一章 煙火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