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暴力機構

“接下來,就議一議武運司。”

這又是一項牽涉軍政雙方的議題,需要雙方通力合作。

此議題是攻滅爪哇之後引發的,在得知大量爪哇戰鬥職業玩家選擇留下之後,歐陽朔就一直在考慮,如何對這一羣體加強監管。

再由爪哇冒險玩家,發散至帝國境內的所有冒險玩家。

隨着帝國疆域日漸穩固,重心慢慢由外轉內,冒險玩家羣體,因爲個體武藝非凡,又持有兵器,成爲帝國治安最大的隱患。

鑑於遊戲環境,禁止民間持有兵器,是不可能做到之事。

真要強力推行,只會冒天下之大不韙。

古語有言,“堵不如疏。”

最好的辦法,就是能有一個機構,對該羣體進行有效引導,必要時,進行監督,使風險維持在可控範圍之內。

歐陽朔一下就想到武運司。

此前,因閩南的一樁所謂“劫富濟貧”大案,讓朝廷將對江湖門派的監管,提升日常,這纔有了武運司的組建。

這次藉着爪哇難題,歐陽朔準備擴充武運司職能,監管對象從武林門派,擴展到帝國境內所有持兵刃的武者。

因着異人羣體的強大,武運司想要鎮住場面,擴容就勢在必行,先是擴容總部,跟着在所有郡城一級,設立分部,將觸角遍佈帝國境內。

這就厲害了!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歷史上錦衣衛一類的機構。

如此,武運司就從一個單純的監管機構,演變成一個兼具監管與震懾雙重職能的暴力機構。

擴容之後的武運司,幾可與藏在暗處的山海衛抗衡。

武運司總部採取一指揮使,一副指揮使,三鎮守使的超強陣容。原指揮使林越,降爲鎮守使,武林出身的林越,是鎮不住場面的。

指揮使人選,歐陽朔圈定最信任的猛將之一鎮軍將軍惡來。同爲猛將的鳳翔軍第二軍團軍團長冉閔,將接替惡來,出任南亞軍統領一職。

不錯,歐陽朔此番正是要藉助軍方的力量,來鎮壓一衆武者,在短時間內,樹立起武運司強悍的形象。

爲此,不惜調來一位統領級大將鎮守。

調任武運司的不僅是惡來,還有一批軍中將士,其中又以從禁衛軍裁撤下來的長槍兵跟騎兵爲主,是真正的百戰精銳。

這些精銳在戰場沒有市場,放到武運司,那可就是一羣餓狼。

武運司副指揮使,由羽林軍副統領血色浪漫調任,作爲華夏冒險玩家第一人,血色浪漫性情灑脫,不願受拘束,相比軍中,還是更喜歡江湖。

此番調任,是血色浪漫主動申請的。

血色浪漫離開羽林軍時,羽林軍一衆副軍團長戲稱,血色浪漫這是要一統江湖,出任武林盟主了。

在傭兵團沒實現的目標,反倒在朝廷實現了。

血色浪漫笑而不語,顯然也是對新崗位比較中意,爲此甘願放棄軍職。

作爲前【血煞傭兵團】團長,冒險玩家第一人,血色浪漫出任武運司副指揮使一職,無疑能對一干異人,形成強大的震懾效應。

同樣,武運司將從超級行會的精英中,挑選一批精銳,進入武運司。

如此雙管齊下,確立武運司的地位。

在有歐陽朔跟朝廷的鼎力支持,相信不論是哪個異人或者異人組織,都不敢挑釁武運司的鋒芒,否則的話,迎來的就是疾風驟雨一般的打擊。

毫不容情!

按武運司要求,凡帝國境內,一應武者,不管是江湖人士,還是異人冒險者,均需向戶籍所在地的武運司分部登記,報備。

除登記實力登記,就是使用的兵器,也要一一登記在冊,並且迎上特殊標記,相當於相當社會的“持槍證”。

按律,武者使用未經登記,也就位沒有特殊印記的武器,將被視爲謀逆,武運司可協助內政院,對其定罪。

如此就對民間兵刃,實施了一定的管理。

當然,歐陽朔深諳剛柔並濟,恩威並施的手腕,武運司在打擊“不守規矩武者”的同時,對守規矩的武者,提供了很多福利。

其一,各地的武運司分佈,可作爲武者之間的交流平臺。

無論是交流功法,還是兵器交易,武者之間往往缺乏信任,如果武運司在其中充當中介,自然就什麼問題都沒了。

甚至於說,朝廷還會定期拿出一些兵器鎧甲,對武者出售。

其二,舉辦賽事,提拔新秀。

經血色浪漫提議,武運司每年組織一次武林大會,角逐出年度新秀、年度最強劍客/刀客、年度門派等榮譽頭銜,同時給予豐厚獎勵。

其三,仲裁爭端。

武者之間起了衝突,往往都是刀刃相加,一個不好,就會出現傷亡,成本太高。武運司則可充當仲裁機構,或是調教,或是比鬥,以此解決爭端。

甚至門派之間的爭端,都可由武運司仲裁。

如此,也是變相保護了弱者一方的正當權益。

以上福利,還只是武運司的初步構想,待機構不斷運作下去,必將有更多,更周到的服務推出。

用歐陽朔的話來說,“武運司既是一個監管機構,也是一個服務機構。朕倒是希望,後一種職責能越來越重要。”

那也意味着,武者羣體基本被朝廷馴服。

…………

四項議題,足足討論了一天,才宣告結束。

次日,歐陽朔又單獨召見內閣,商議朝廷的一些機構設立。

首先就是報紙。

隨着工業革命推進,報紙這一新聞載體,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容易走進千家萬戶,而非官府獨有。

日前,朝廷決定,將此前創立的《山海日報》更名爲《帝國日報》,作爲帝國第一大報。

百曉生,這位華夏新聞界的翹楚,被任命爲帝國日報社的社長。

沒了王城這樣的自由土壤,百曉生的新聞集團,必須看帝國眼色行事,只要歐陽朔不發話,百曉生就要失業。

此番同意出仕,也算是找到出路。

能執掌《帝國日報》,對百曉生而言,可是莫大的殊榮。畢竟報紙除了發佈信息,還肩負着宣傳跟引導輿論的功能,是帝國喉舌陣地。

除此之外,帝國還將創立其他報刊,比如《大夏軍報》、《生活週刊》、《半月談》、《諸子百家》、《工業報》等等。

於此同時,朝廷還允許行省一級衙門,創立地方報紙,比如南疆都護府真正籌辦的《南疆日報》,非洲都護府籌辦的《非洲週報》等等。

如此,必將極大地豐富百姓的業餘生活。

“足不出戶,而知天下大事”,將不再是諸葛孔明的專利,大夏的每一位普通百姓,都能做到這一點。

鑑於報刊的增加,歐陽朔決定在四大院之外,設立新聞出版署,主管帝國新聞出版事業,對新興的新聞出版業,起到監督、引導以及規範作用。

除此之外,爲了發展帝國體育事業,歐陽朔決定設立體育署,主管帝國體育事業,優先發展田徑、馬球、蹴鞠、格鬥以及馬拉松等項目。

尤其是像馬球、蹴鞠這樣的華夏傳統體育項目,更要大力弘揚。

體育署,自然也是獨立於四大院。

如此,在四大院之外,內閣之下,朝廷已經相繼組建了工業署、大夏銀行、交通署、資產管理署、新聞出版署以及體育署六大部門。

此既是帝國發展需要,也是在削弱四大院的權力,防止尾大不掉。

體育署組建之後,首要任務,就是籌辦帝國第一屆全民運動會,開啓帝國體育運動之先河,讓全帝國運動健兒在京師一展風采。

爲了給各地一個準備時間,帝國運動會暫時定在蓋亞八年十一月。

新聞出版署跟體育署的設立,標誌着大夏正逐漸擺脫封建王朝的標籤,與時俱進,而非固步自封。

工業革命對帝國的影響,將是全行業、全方位的。

既然這一潮流不可逆轉,歐陽朔就不準備螳臂當車,而是主動去順應潮流,將被動防禦變爲主動引導。

他要做一位永遠的弄潮兒,獨立潮頭。

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將挺身而出?第七百九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偉大航路上的隱憂第八百三十六章 集團軍滿編第八百四十九章 壯志凌雲第四十五章 大師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啓動暗雷,佈局天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八百三十一章 考覈官的小伎倆第六十章 年貨第七百七十五章 兒郎們,歡迎回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三大戰區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都輸不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坐道論法第九百四十七章 潰敗 二合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三大神器第九百零九章 狄仁傑辦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三百二十五章 鐵甲獸第八百九十一章 草木皆兵與風聲鶴唳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最尷尬的帝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九百零七章 以和爲貴第八章 理念第三百二十五章 鐵甲獸第四十七章 揭牌儀式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六十七章 文教司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四十二章 裂痕第九百五十章 斬草除根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艦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降 900訂閱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怪招破陣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熱熱鬧鬧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五百章 魔神血脈的秘密第六百七十四章 屠龍者第三百四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是一枚棄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涅槃第九百四十九章 在劫難逃第六百六十二章 聖克魯斯侯爵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一千零四十一戰 雄主隕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第二個皇朝第三百八十六章 水軍將領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是一枚棄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忽必烈親征第六百七十章 地中海聯盟第六百七十三章 鐵娘子大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球在線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二百七十七章 怪招破陣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張獻忠的野望第九百二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七百五十章 猛將顏良第九百八十六章 來自聯邦總統的邀請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要抱就抱金大腿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商第一百四十三章 涿鹿之戰 十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零二章 南疆都護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七百七十四章 馬騰戰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軍隊整編第二百三十二章 智取惡獅嶺 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燎原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七百五十八章 西征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蛙人大隊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九百零五章 唧唧復唧唧 謝“龍驤軍”賞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劉備震怒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塹變通途第二百九十二章 郡縣制第八百零七章 賽德克族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
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將挺身而出?第七百九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偉大航路上的隱憂第八百三十六章 集團軍滿編第八百四十九章 壯志凌雲第四十五章 大師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啓動暗雷,佈局天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八百三十一章 考覈官的小伎倆第六十章 年貨第七百七十五章 兒郎們,歡迎回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三大戰區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都輸不起第三百七十七章 坐道論法第九百四十七章 潰敗 二合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三大神器第九百零九章 狄仁傑辦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三百二十五章 鐵甲獸第八百九十一章 草木皆兵與風聲鶴唳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最尷尬的帝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九百零七章 以和爲貴第八章 理念第三百二十五章 鐵甲獸第四十七章 揭牌儀式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六十七章 文教司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四十二章 裂痕第九百五十章 斬草除根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艦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降 900訂閱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怪招破陣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熱熱鬧鬧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五百章 魔神血脈的秘密第六百七十四章 屠龍者第三百四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是一枚棄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涅槃第九百四十九章 在劫難逃第六百六十二章 聖克魯斯侯爵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一千零四十一戰 雄主隕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第二個皇朝第三百八十六章 水軍將領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是一枚棄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忽必烈親征第六百七十章 地中海聯盟第六百七十三章 鐵娘子大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球在線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二百七十七章 怪招破陣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張獻忠的野望第九百二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七百五十章 猛將顏良第九百八十六章 來自聯邦總統的邀請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要抱就抱金大腿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商第一百四十三章 涿鹿之戰 十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零二章 南疆都護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七百七十四章 馬騰戰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軍隊整編第二百三十二章 智取惡獅嶺 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燎原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戰餘波第七百五十八章 西征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蛙人大隊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九百零五章 唧唧復唧唧 謝“龍驤軍”賞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劉備震怒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塹變通途第二百九十二章 郡縣制第八百零七章 賽德克族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