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西部大開發戰略

長平之戰後,歐陽朔是時刻處在風間浪頭。

隨着兵聖孫武在山海城創辦6軍講武堂的消息傳播開來,已經6續有兵家門徒,通過山海城駐各王城辦事處,趕到山海城。

來的門徒,基本上都是籍籍無名之輩,他們也是構成兵家一派的基石,很好地填補6軍講武堂教官隊伍。

兵家的其他代表人物,尚沒有現身。

論壇上,倒是有一位領主宣稱兵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尉繚,曾經來過他的領地,可惜最後沒有留住,不知是真是假。

隨着消息的傳播,大理和泉州,這兩座跟山海城關係密切的王城,尤其是泉州,再次出現一個人才涌入的小高峰。

一大批不得志的武將,選擇離開王城,來山海城謀求出路。

這批武將,雖然基本上都是初級武將,但畢竟是科班出身,又有着豐富的軍旅經驗,實在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他們,纔是軍中真正的基石。

白起將他們一一安置在三大師團和城衛師團,進一步提升軍隊的戰鬥力。軍隊因爲擴編而引起的後遺症,已經基本得到消除。

山海城軍隊的底蘊和人才儲備厚度,除了戰狼的赤血縣,無人可以匹敵。

因爲東西兩部諸領地守軍的整編,城衛師團提前半年組建完成。

城衛師團雖然屬於城防部隊序列,但是因爲肩負的是拱衛大本營的任務,因此實際上,在各方面的配置和要求上,他們都是按照野戰軍的標準在執行。

唯一讓歐陽朔感到遺憾的,是城衛師團還缺少一位能夠挑大樑的師團長。

權宜之下,歐陽朔也只能讓白起兼領城衛師團師團長一職;被歐陽朔看重的趙四虎,則被任命爲副師團長,負責城衛師團的日常工作。

根據山海城的最新規劃,城內水道交錯,城衛師團除了正常的配置,還設立一個獨立的水師營,負責河道的巡視。

隨着整軍步伐的加快,領地野戰軍、城防部隊以及預備役三級軍隊體系,基本組建完畢。

未來的野戰軍,除了直接從俘虜中篩選,另外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將各地城防部隊轉爲野戰軍,再由預備役轉爲城防軍,以此類推,分級遞進。

構建完善的三級軍隊體系,可以有效地避免領地擴軍之後,因爲大量新兵的涌入,而導致軍隊戰鬥力的急劇下降。

水師方面,在佔據月兒島之後,歐陽朔就指示裴東來,加強水手以及水師預備役的招募工作,爲來年的水師擴軍提前做好準備。

尤其是水手,軍營是沒有水手轉職這一選項,只能一步步培養。

月兒島水師基地,也在北海城的協助下,順利建設完成。基地除了駐紮一個水師營,還從北海城遷入五千普通百姓。

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水師士卒的家屬,極爲可靠。

駐紮在月兒島的水師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繪製周邊海域的航海圖,爲未來水師挺進深海,做好前期的測繪工作。

除此之外,偵查周邊的海盜,也是水師營的重要任務之一。月兒島的黑鯊海盜,在北海灣不過是小兒科,更大的海盜組織還沒有現身。

從月兒島繳獲的《北海灣藏寶圖》中的描述可以推斷,北海灣海盜組織,強盛的時候,可是數以十萬記,不可小覷。

水師對白起而言,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暫時還只能倚重裴東來一人。

總而言之,山海城軍隊在以肉眼可見的度,快成長。

**

在整編軍隊期間,領地政務系統也沒有閒着,同樣碩果累累。

東西兩面的掃蕩行動,爲山海城帶來三萬餘人口,但是相比山海城龐大的人口基數,還不足十分之一,實在是任重道遠。

隨着魏冉和崔守嗣兩位知府的上任,兩府架構已經基本搭建完畢,開始正式投入運作,標誌着“廉州郡”時代的來臨。

廉州侯府和山海府的分割,也已經完成,上百位基層官吏,從廉州侯府下放到山海府,充實山海府的架構。

與此同時,西南大學堂當期畢業的兩百餘位學員,經過行政署的考覈之後,被分配到各府縣任職,積累政務經驗。

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則被廉州侯府各司署選中,直接進入中樞。

藉此機會,秘書郎柏南浦領導的書記室也迎來一次擴編。書記室的書記官除了協助歐陽朔這位侯爺處理公函,三位署長也都配備一名專職書記官。

經過半年的輪訓,領地基礎政務人員基本上都在西南大學堂接受過培訓,培訓週期從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

明年開始,西南大學堂的招生對象,就將面向各府縣私塾或者學堂推薦的優秀學生,以及從社會招生。

政務系統的在職官員,將不再被列入西南大學堂招生範圍。

西南大學堂的學制,也將正式確立爲一年和半年兩種學制。一年學制,針對的是私塾或者學堂推薦的學生;半年學制,針對的是社會招生。

不論是哪一種學制,只有學成期滿,並且通過學院嚴格的考覈之後,才能順利地從西南大學堂畢業。

至此,西南大學堂的運作,徹底走向正軌。

因爲正好遇到領地架構大調整,官員調動頻繁。一年一度的政務系統考覈,行政署長范仲淹採取冷處理的辦法。

除了一些行爲惡劣的官員被解除公職,剩下的都移交各地府衙處理。

臨近月底,天海路提前竣工。

天海路的竣工,徹底打通天風城和山海城之間的聯絡通道,標誌着西部區域真正融入山海領體系。

西部的流寇,在城西大營的連番圍剿之下,已經基本被肅清,爲該區域的展,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保障。

藉此機會,歐陽朔正式啓動西部大開戰略。

廉州侯府負責統籌,山海府和天風府負責具體的執行,計劃在天海路沿線,建設數以百計的農業定居點。

新增的流民,大部分都被安置到這些定居點。

定居點的任務也很明確,就是開墾農田,種植桑麻。

西部廣袤的土地,不能被荒廢,除了保留山丘、樹林以及其他特殊地段,剩下的要全部開墾出來。

根據土地條件,或是種植水稻、土豆、玉米等農作物,或是建設果園、茶園,或是種植桑樹、棉花......

總而言之,就是要大力展農業。

雖然自領地建成始,歐陽朔就一直在強調刺激手工業和工商業的展,以此激活領地經濟;但是歐陽朔並沒有頭腦熱,他始終清醒地認識到,在古代社會,農業纔是立國之本,永遠排在各行各業的位。

廉州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決定了它是一個完美的大後方。

根據歐陽朔的規劃,未來的廉州郡,除了作爲領地大本營,還將成爲領地的農牧業基地,爲領地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支撐領地的對外軍事擴張,提供最強有力的後勤保障。

歐陽朔大手一揮,財政署、農業司以及戶籍司就忙得暈頭轉向。

好在有諸位農業專家的協助,一切都還忙而不亂。

真要實施西部大開戰略,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要一條,就是鉅額的財政撥款。不論是採購農具、種子、耕牛等物資,還是興修水利設施,每一項都是大筆資金的投入。

除了資金的扶持,還有就是農業技術的革新,包括耕犁、水車、育苗等一系列措施,以此保證農產品產量的提高。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農業規劃,哪些區域適合種植水稻、哪些區域適合種植棉花、哪些區域適合種植桑樹,都有講究,馬虎不得。

現在的領地事物,早已不是歐陽朔一人能夠搞定的,他本事再大,也無法完成上述工作,只能藉助諸位官員和專家學者的力量。

頂多,他也就起個居中協調的作用。

歐陽朔指點江山,親自安排領地規劃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

西部大開戰略的實施,將帶動一些列產業升級。藉此機會,領地桑園的種植面積,將呈現爆式的增長。

歐陽朔順勢而爲,將由財政署產業司主管的彩蠶養殖下放給地方府縣。具體的協調工作,則交由紡織協會負責。

不僅如此,無論是商會還是個體戶,都可以進行彩蠶養殖。

聽聞侯府要放開彩蠶養殖的門檻,各大商會的負責人是欣喜若狂,當即表態,將投入鉅額資金,在西部區域租賃土地,種桑養蠶。

作爲成功的商人,他們太清楚彩色絲綢的利潤。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商會要想獲取彩蠶養殖技術,就必須支付給財政署一大筆的技術轉讓費用。同時,他們還必須承諾,不允許將技術泄露給第三方。

雙方經過幾輪洽商,最終將技術轉讓費用確定爲5ooo金幣。

如此一來,僅憑各家商會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用,就足以支撐西部大開戰略前期的資金投入,一舉兩得。(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引爆第九百九十七章 詩聖杜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騎兵時代的餘輝爆更無法如期而至,致歉!!!第九百七十八章 來自新西蘭的請求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二次遠洋航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朱元璋與康熙第九百九十三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忽必烈親征第二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家聖地第六百一十三章 水師大將施琅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負起全球治理責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祗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七百四十八章 舞傾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軒轅丘請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暹羅歸附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壯懷激烈第二百五十二章 月兒島戰役 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崖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地緣格局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九百九十八章 吐蕃王朝與突厥汗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兩面開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迎難而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一百一十三章 審計司第五百零六章 進擊太平天國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四百五十四章 市井第一百三十九章 涿鹿之戰 十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晉升公爵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都在看戲第七百五十章 猛將顏良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戰落幕上架感言第八百七十八章 鬥爭與團結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六百六十章 空中偵查小隊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生之我幸,死之我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棋子與棋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與海娛樂控股集團第三章 創建角色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大周出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法蘭西王國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戰狼宿命第八百八十七章 鎮之以靜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少年劍客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四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三百八十六章 水軍將領第三百六十八章 沉寂的三月第四百八十二章 經濟中心第十九章 初級武將第三百五十一章 十萬點傷害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逼到絕境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沒有聖誕,只有春節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三百五十八章 虎賁軍團第四百九十四章 天下爭龍第四百七十七章 基礎公共事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戰略空間第八百九十四章 吳起掌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百七十章 情報網絡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四百零三章 遊戲補丁第三百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一百一十二章 提刑司第八百一十八章 衛星城爭奪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邊防軍第三百零六章 刺殺第九百四十三章 降罪第一百五十二章 流寇攻城 中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八百二十四章 道德制高點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鳳堡之戰 下第一章 重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韓信的驚天一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揣測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河內告急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撤銷府衙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零四章 鄭和歸來第九百一十八章 人海戰術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引爆第九百九十七章 詩聖杜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騎兵時代的餘輝爆更無法如期而至,致歉!!!第九百七十八章 來自新西蘭的請求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二次遠洋航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朱元璋與康熙第九百九十三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忽必烈親征第二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家聖地第六百一十三章 水師大將施琅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負起全球治理責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祗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七百四十八章 舞傾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軒轅丘請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暹羅歸附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壯懷激烈第二百五十二章 月兒島戰役 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崖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地緣格局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九百九十八章 吐蕃王朝與突厥汗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兩面開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迎難而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一百一十三章 審計司第五百零六章 進擊太平天國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四百五十四章 市井第一百三十九章 涿鹿之戰 十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晉升公爵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都在看戲第七百五十章 猛將顏良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戰落幕上架感言第八百七十八章 鬥爭與團結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六百六十章 空中偵查小隊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生之我幸,死之我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棋子與棋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與海娛樂控股集團第三章 創建角色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大周出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法蘭西王國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戰狼宿命第八百八十七章 鎮之以靜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少年劍客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四十九章 豪華陣容第三百八十六章 水軍將領第三百六十八章 沉寂的三月第四百八十二章 經濟中心第十九章 初級武將第三百五十一章 十萬點傷害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逼到絕境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沒有聖誕,只有春節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三百五十八章 虎賁軍團第四百九十四章 天下爭龍第四百七十七章 基礎公共事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戰略空間第八百九十四章 吳起掌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百七十章 情報網絡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四百零三章 遊戲補丁第三百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一百一十二章 提刑司第八百一十八章 衛星城爭奪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邊防軍第三百零六章 刺殺第九百四十三章 降罪第一百五十二章 流寇攻城 中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八百二十四章 道德制高點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鳳堡之戰 下第一章 重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韓信的驚天一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揣測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河內告急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撤銷府衙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零四章 鄭和歸來第九百一十八章 人海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