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定策神眷

蓋亞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三。天 籟小說

新年的第三天,歐陽朔的行程,依舊被排的滿滿的。

上午,歐陽朔召見范仲淹等三位署長以及永夜縣令沈追。

草原各部歸順,爲了加強對草原的統治,勢必要在草原建立城池。剛好,原友誼縣的三個二級附屬領地的名額,還沒有使用。

歐陽朔的意思,是在神眷湖旁,天訖部落的大本營處,建立神眷城。再在草原的東西兩側,各建一座衛城。

以三城爲基礎,組建神眷府。

未來的神眷府,將是廉州郡諸府當中,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府。

歐陽朔中意的知府人選,便是沈追。

沈追一向被歐陽朔看好,既有物資儲備署的歷練,又擔任過縣令,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足以擔當神眷府知府一職。

與其他幾府不同,神眷府幾乎是一窮二白,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一上午,歐陽朔聯合三位署長,對神眷府的展,作出四點規劃。

其一,遷各部落之牧民到三城定居。

草原上,加上此前歸順的天豐部落,共計一個大型部落以及八個中型部落,人口總數也纔不到十三萬人。經過廉州之戰,刨除戰死的士卒以及接受整編的騎兵部隊,草原上的實際人口已經不足十萬之數。

神眷府地廣人稀,畜牧業就是其生命線。將牧民集中到城中,就是要結束牧民零散、粗放式的放牧,轉而組建大型的牧場和農場,進行集體放牧。

其二,建設城牆。

未來的神眷府,將由草原各族與漢人雜居,各族共存。建立城池的前提,就是建設一道堅固的城牆。

如此,才能將漢人先進的農耕文明,融入到草原的遊牧文明當中。

草原上既沒有木材,也沒有石材,對建設城牆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好在草原不缺紅土,有足夠的條件建立大型的磚窯。

神眷府一城二縣的城牆,都將以土城牆爲主,外面再砌一層青磚。

城內的建築,同樣以磚結構爲主,同時兼顧草原各族特色。可以考慮,在城內劃出一片區域,允許牧民建設蒙古包。

兩種文明的交匯,也是未來神眷府的一大特色。

同樣,也是對知府沈追的一大考驗。

歐陽朔甚至提議,在草原各族當中,公開選拔德才兼備之士,在即將組建的府衙和縣衙中,擔任要職。

即便是即將遷居至山海城的貴族,只要能力突出,同樣可以獲得重用。

神眷府的運作,離不開草原各族的支持。

這項工作,就需要沈追,協調行政署和內政署,來一起完成。

當然,被選中的官吏,照例都要到西南大學堂,接受爲期三個月甚至是半年的深造。順利結業之後,才能獲得任用。

其三,展草原深加工產業。

畜牧業是草原之根本,卻不足以支撐起神眷府的經濟。隨着廉州之戰結束,各大商會,已經將目光瞄準廣袤的草原。

牧民們辛苦積攢下來的毛皮、牲畜,被商人廉價收購,殊爲不值。

擁有卓越眼光的歐陽朔,自然不會放任草原野蠻生長。

深加工,纔是草原崛起的契機和出路。

無論是羊毛、皮革,還是牛奶、羊奶,都要就地進行深加工。羊毛可以織成毯子、皮革可以製成皮靴或者皮衣。

就算是羊奶、馬奶,也能製成奶皮子、奶酪等奶製品。

其四,保護草原生態,維繫青蚨馬的生長環境。

未來的神眷府,對領地最大的貢獻,就是提供源源不斷地青蚨馬。歐陽朔已經將青蚨馬的培育,提升到領地戰略層面。

沈追要做的,就是將各族的青蚨馬種馬集中起來,在環境優美的神眷湖附近,建設一座大型的軍馬場。

神眷湖軍馬場,將越疾風谷軍馬場,成爲領地最大的軍馬場。

而要保持青蚨馬的數量,保護草原的生態,就勢在必行。神眷府的一切展和建設,都要以不破壞草原生態爲前提。

定下神眷府的大方向之後,剩下的人員、物資以及資金的調配,歐陽朔就不再插手。需要沈追親自協調行政署、內政署以及財政署。

沈追離開前,歐陽朔將三枚黑鐵級建村令牌交給他。

這三枚令牌,並未使用融合令,是從友誼城的石碑上,直接分離出來的。

至此,山海城九枚二級附屬領地的建村令牌,全部分離完畢。

北海城的三枚,被用在天風城、宜水縣以及斷刃城。友誼城的被用來組建神眷府,泅水城的三枚,還躺在歐陽朔的儲物囊中。

處理完神眷府一事,已經是晌午。

歐陽朔離開書房,回到後殿用膳。

“哥哥,你回來了咧!”

冰兒早就等在飯堂,等着開飯。小丫頭修習《無垢心經》後,其他變化看不出來,飯量倒是增加。

對《無垢心經》,歐陽朔一無所知。

他能做的,就是靜觀其變。

據紫蘇講,除了一日三餐,冰兒還經常要吃些糕點。有時候,還沒到飯點呢,就一個勁地喊餓。

偏偏小丫頭又擰巴,每次都要等歐陽朔回來之後,再一起吃。

歐陽朔無奈,也只能每天按時“下班”。

飯後,歐陽朔回到房間小憩。

下午,還有一場重要的政議,等着他主持,歐陽朔必須養精蓄銳。

*****

下午兩點,正殿。

三大署,十二司,共計十五位主官,全部到齊。

歐陽朔高坐上,主持侯府年後第一次政議。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議事”一詞已經成爲過去,取而代之以“政議”。

一字之差,涵義卻打不相同。

政議的“政”字,代表領地文官集團走向正規化,話語權和地位,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真正成爲軍政兩極中另外一極。

同時也宣示着,歐陽朔這位君侯的權威,日漸鼎盛。

政議二字,就將歐陽朔這位領主和領地文官集團,劃成兩個階層。

歐陽朔,獨佔一層。其下,纔是文官集團。

相比此前的領地議事,政議有兩個顯著的變化。

其一,就是需要各司署互相協調的事務,逐漸多了起來。隨着領地規模的擴大,一些領地事務,再不是某一司,甚至是某一署,就能夠解決的。

比如,現在正在討論的“關於建設廉州郡道路網”一事,就至少涉及到建設司、審計司以及四海錢莊三個主要部門。

建設司負責道路規劃設計,審計司負責對工程預算進行審覈,四海錢莊負責資金劃撥以及財政轉移支付。

除了三個主要部門,其他各司也都或多或少地牽扯其中。比如,官道沿線驛站的設置,就牽涉到文教司和治安司。

除此之外,官道沿線的府衙、縣衙,也都統統牽涉其中。

更不用說,還有沿線數以百計的定居點。道路從哪個定居點經過,不從哪個定居點經過,可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其中事務之複雜,早已不是鎮縣時期,能夠想象的到的。

這在考驗各司的同時,對三位署長,更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好在無論是范仲淹,還是田文鏡,都是巨擘級的大員,倒還能駕輕就熟。

正是因爲事務複雜,其中的利益關係盤根錯節。

議政之時,歐陽朔大部分時間,都是做一個傾聽者,輕易不會表態。

而這,正是政議的第二個變化。

歐陽朔,逐漸完成了角色的轉變。

開始從一個參與者,變成純粹的決策者。

除非涉及到領地重大戰略,一般情況下,歐陽朔都會讓各司署拿出處理意見或者明確的方案,而不會再去主動指導各司署的工作。

如此一來,三位署長的權力,就得到急劇提升。

他們的角色定位,也在經歷一次轉變。

此前的議事,一般都是由歐陽朔唱主角戲。無論是范仲淹,還是崔映柚,充當的更像是一個執行者的角色。

範田二人的光芒,完全被歐陽朔巨大的背影蓋住,存在感極低。

現在,他們纔算是真正的巨頭,擁有極大的決策權。

對范仲淹和田文鏡而言,揮他們自身才乾的舞臺,纔剛剛開始。

未來,兩人帶領一署,在這個舞臺上,迸出怎樣奪目的光彩?

一切,都只有留待時間的檢驗。

而對於各司的司長而言,日子就有些不好過。

權利和責任,從來都是並存的。

歐陽朔在賦予各司署更大權力的同時,各司署自然就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諸位司長,如果因決策失誤,導致領地的利益受損,自然就需要問責。

輕者,在年終考評中降低等級。重者,可就要調整崗位。

十二位司長中,有那麼三四位,位置都是不太穩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崛起於草莽,再加上資質有限,自然備受考驗。

現任戶籍司長杜荃、稅務司長錢禮飛以及產業司長杜小蘭,這三位,位置是最不穩的。

只要時機成熟,歐陽朔就會將他們下放到府衙。

至於考功司長秦時堅、農業司長孫巖農以及建設司長郝建成,這三位,就屬於還在考察階段。

其餘六位司長,無論是能力還閱歷,都比較突出,暫時無憂。(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三章 蚩尤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收回桂林郡第六百八十三章 鐵面衛鞅第一千三百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謀聖張良第四百六十章 大航海時代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四百三十五章 典牧署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登基爲皇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九百六十章 狡兔三窟第八百九十三章 帝塵鋤奸第七百八十九章 師徒對決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第八百四十三章 立國任務達成第七百九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八章 報復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獸潮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報復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內政署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刺殺漢武帝 謝盟主“江南V神話”賞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殺手鐗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領地法典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三百二十六章 魔神附體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陵淪陷第六百四十七章 羣體復活卷軸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重複,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一百零八章 報復 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殘忍手段第六十五章 除夕 下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八十六章 領地更新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密室尋寶第四百六十八章 下棋之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且戰且退第四百九十九章 魏章戰死第九百九十六章 范陽淪陷第八百六十八章 烈焰焚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豪氣沖天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糧丸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逆天黑科技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蓋亞時代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自保爲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維京海盜第五百一十八章 聞喜裴矩第一百八十章 閃電行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馳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三百九十二章 中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帝國榮光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決戰第一千零一十章 海軍碾壓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帝塵奪權第九百零二章 戰爭豁免卡牌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二百二十四章 逆轉第九百七十三章 利莫里亞大陸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國戰速覽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塹變通途第三百四十七章 祖孫對答第七百零五章 無名英雄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西海行省第五百零十四章 離間第二百七十章 烽煙再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蛙人大隊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聯邦瓦解 17/18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大結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漢武帝出世第六百零一章 遲來的授勳儀式第七十二章 水匪 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四百零七章 白起掌兵第一百八十章 閃電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第一郡第八百三十五章 神探狄仁傑第九百四十八章 狗咬狗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六百五十章 商貿之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儲君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八百三十一章 考覈官的小伎倆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王師已至
第三百零三章 蚩尤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收回桂林郡第六百八十三章 鐵面衛鞅第一千三百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謀聖張良第四百六十章 大航海時代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四百三十五章 典牧署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登基爲皇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九百六十章 狡兔三窟第八百九十三章 帝塵鋤奸第七百八十九章 師徒對決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第八百四十三章 立國任務達成第七百九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八章 報復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獸潮來襲第一百零七章 報復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內政署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刺殺漢武帝 謝盟主“江南V神話”賞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殺手鐗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領地法典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標天霜縣第三百二十六章 魔神附體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陵淪陷第六百四十七章 羣體復活卷軸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重複,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一百零八章 報復 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殘忍手段第六十五章 除夕 下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八十六章 領地更新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密室尋寶第四百六十八章 下棋之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且戰且退第四百九十九章 魏章戰死第九百九十六章 范陽淪陷第八百六十八章 烈焰焚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豪氣沖天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糧丸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逆天黑科技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蓋亞時代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自保爲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維京海盜第五百一十八章 聞喜裴矩第一百八十章 閃電行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馳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三百九十二章 中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帝國榮光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決戰第一千零一十章 海軍碾壓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帝塵奪權第九百零二章 戰爭豁免卡牌第八百八十一章 帝塵認慫第二百二十四章 逆轉第九百七十三章 利莫里亞大陸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國戰速覽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塹變通途第三百四十七章 祖孫對答第七百零五章 無名英雄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西海行省第五百零十四章 離間第二百七十章 烽煙再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蛙人大隊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聯邦瓦解 17/18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大結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漢武帝出世第六百零一章 遲來的授勳儀式第七十二章 水匪 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四百零七章 白起掌兵第一百八十章 閃電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第一郡第八百三十五章 神探狄仁傑第九百四十八章 狗咬狗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六百五十章 商貿之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儲君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八百三十一章 考覈官的小伎倆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七百七十章 地毯式搜查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王師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