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
“殺!”
“……”
國戰城城內南部家部衆勢力總共也就1000餘人而已,只是南部家用來維持建設秩序的,最終楊銳將攻城的任務交給了張郃去做,附帶了一條要求,不能損毀城池的任何建築結構。
紀靈一路兵馬則作爲後援,以防萬一的情況出現。
其實以當前的情況,也並不需要什麼後援的,只不過楊銳將張郃、紀靈兩路兵馬都帶了過來,存在一個先下船與後下船的問題罷了,否則無論交給誰來攻城,結果都是一樣的。
“殺啊!”
“殺!”
“……”
城內南部家的兵馬數量本來就少,而且戰力也十分平庸,可以說這是一次沒有任何懸念的攻城,就連楊銳要求不要破壞了城池結構,張郃部衆也是做得非常到位。
“系統提示:恭喜玩家烈陽,攻取倭國文明區域小型城池——國戰城,您獲得功勳值獎勵40000點,積分值獎勵40000點,聲望值500點!”
楊銳指揮國戰城的攻取,並參與了天守閣內最後的戰鬥,在第一時間便收到了獎勵積分值、功勳值和聲望值的系統提示。
“系統提示:尊敬的玩家烈陽,由於您已攻取倭國文明區域本土城池——國戰城,您可以選擇佔領或者銷燬,選擇佔領並超過10個遊戲日的情況下,可擁有該城池正常所有權……”
“我選擇佔領!”
另外一則系統提示再次傳來,提示楊銳選擇處置城池,本來這座國戰城就是楊銳讓上杉娃子策劃建設起來的,楊銳自然是選擇佔領。
系統所規定佔領10個遊戲日作爲擁有所有權的前提,其實是給原本主權方提供一個反撲的機會而已,對於楊銳而言僅僅佔領10個遊戲日並不是什麼難事。
“系統公告:由於三國文明勢力突入倭國文明區域本土,並佔領超過1座以上城池,三國文明區域vs倭國文明區域程序性國戰第二戰場開闢,本次國戰性質發生改變,由程序性轉變爲常規性國戰……”
此後又一則全文明區域系統公告發布出來,竟然是有關國戰性質發生轉變的,令楊銳頗爲意外了一下。
實際上從一開始,楊銳也沒有怎麼弄明白所謂“程序性”的具體意指,這會兒再次轉變爲“常規性”國戰,楊銳仍舊是不明所以,沒有弄清楚二者之間的具體區別在哪裡。
不過這並不影響楊銳參與國戰的進程,此時楊銳的目標已經不單單是消滅王鬍子島倭國部衆那麼簡單了,至少他要通過國戰幫助上杉娃子做點事情了。
此時的上杉娃子也沒有閒着,她從國戰城離開之後,便統帥船隊沿海岸線一路向越後國方向而去,她要聽取楊銳的建議,放棄在沒有優勢的海面之上進行行動,轉而回到陸地之上。
上杉娃子早已經得知了佐渡島上張曼成、波才、卜己、卞喜等黃巾部衆的存在,也很清楚楊銳要在本文明區域規劃的大舉動,自然是要配合好。
“系統公告:國戰中三國文明勢力攻取我方陸奧國戰城,如若佔據超過10個遊戲日,我方便將喪失該城池所有權,倭國文明各方勢力理應自覺反擊,儘快將敵對勢力逐出疆域範圍……”
楊銳攻破國戰城並選擇佔領的消息,也在第一時間於倭國文明區域公告,此時上杉娃子自然也得知了相關事實。
而系統規定佔領10個遊戲日方擁有所有權自然也是有相關設定的,倭國文明區域發佈的系統公告便是發動區域內勢力進行反撲,重新奪下國戰城的。
這種情況之下楊銳部衆自然不可能清閒下來,10個遊戲日內國戰城幾乎時時刻刻都面臨着攻擊!
好在系統並沒有爲此專門安排任務傳送之類的,否則的話楊銳部衆將要面臨整個倭國文明區域的反擊,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守住城池的。
此時倭國文明區域勢力要發起對國戰城的攻擊,則只能通過正常的兵力轉運、正常的物資轉運來進行,以陸奧地區的偏僻與人員稀疏程度,楊銳部衆所面對的反撲也將是有限的。
只不過就算堅守住了10個遊戲日,也只是將城池所有權拿到了手中,從而能夠獲取到城池所有的支配權和功能而已,接下來隨時還可能再被攻擊下來。
一旦被對方奪回,並重新佔據10個遊戲日以上,該城池仍然會重新成爲對方的領地,絲毫不會受到影響,除非是拿到城池的第一瞬間便直接選擇銷燬。
楊銳眼下需要一處落腳點,併爲此通過上杉娃子費力纔打造出了國戰城,自然不可能直接選擇銷燬。
防守方佔據着主場優勢,但是反過來講,除去國戰城之外,楊銳若是再次攻下其餘領地,倒是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銷燬,以免對方再次搶奪了回去。
從這一點上來看,國戰當中一旦被對方攻入到本方領地範圍之內,其實是面臨着很大損失風險的,即使在本文明區域佔據着人力、物力的主場優勢也是如此。
楊銳攻取位於陸奧的國戰城,並全力準備防禦不提,相關消息提示的系統公告在倭國文明區域內發佈,則引起了倭國文明區域的巨大反響,玩家羣體尤其如此。
此前雙方國戰幾乎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兩大文明內部幾乎得不到第一手消息,即使能夠通過玩家羣體死亡復活獲取到消息,也是滯後了很長時間的消息。
然而這會兒三國勢力侵入的消息突然爆出,就像一顆大當量的核彈扔在了倭國文明區域一般,倭國玩家羣體的表情全部都是震驚、憤怒以及難以置信。
而事實上,向着國戰城發起第一撥反擊的,也正是陸奧區域之內的倭國文明玩家羣體,其中包括了2家大型玩家組織以及數十家其他各色玩家組織,1個小時內動員的總人數便已經超過了100萬之多。
相比之下,楊銳部衆數量則未超過60萬之數,其中的三分之一還要留在海面船隻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