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城而起_第一百一十章 征途—起航!

烽火大陸紀元一年六月四號。

整個烽火大陸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迎來了充滿生機的春天。漫山遍野的土地上,生滿了綠色,讓人看着就是一陣神清氣爽。寒冷的天氣已經漸漸的開始轉暖,北辰國的百姓們,也都脫去了厚厚的棉襖,穿上了單褂。

蕭晨現在也是開心不已啊,他妹的,總算是熬出頭了。在平叛戰爭後,已經連續休息了兩三個月了,自己差點沒有閒的蛋都碎了。如今,已經開春了,溫度不冷不熱的。這麼好的時候,自己要是不在世界上刷刷存在感,實在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於是,在蕭晨的決定下,其餘一衆大將的雙手贊同下,身爲丞相的荀彧不得不同意這羣戰爭狂的要求。北辰國再次進入備戰時期,預計爲期三天的時間,六月八號大軍則在西屏關舉行誓師大會。

原本荀彧還打算在好好的休養生息幾個月呢,這樣糧草武器等物資也能夠更加的充分一些。但還是被蕭晨的幾句話給打敗了,自己北辰國能夠修養生息,那麼西面那些剛剛經歷了百城大戰的傢伙也都可以恢復些元氣了。

這樣一來,原本簡單就能拿下的城池,就必須得耗很大的力氣才能夠搞定了,有點得不償失的感覺。

三天的時間內,足夠北辰國調集各種物資了。現在北辰國的奴隸人數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因爲李昭亮那廝居然把他手裡的那些個奴隸押回來了大半。東林縣和安南縣內的各種道路、溝渠什麼的都差不多修建完整了,那一百多萬的奴隸全部都解放了出來,加入了運送物資的大隊中。

再加上北辰國這一段時間內,人口也從一百零七萬增加到了一百二十萬(僅東林縣和安南縣兩地)。龐大的人口基數自然代表着無數的士兵和民夫啦,三十萬的民夫被招募起來,全權負責大軍的後勤補給問題。

另外,現如今北辰國的軍隊已經發展了六十一萬的正規大軍和九萬的僕從大軍。其中騎兵協依舊是兩個,分別爲騎一協和騎二協。水師擁有了七萬人馬,戰船達到了近四百隻,運兵船八十艘,足夠一次性運送八萬的士卒,當然如果擠一擠的話,運送個十五萬不成問題。

七萬水師分爲七個協,其中五個協爲戰鬥協,每協分別一艘樓船,兩艘車船,五艘鬥艦,艨艟數十艘。另外的兩個協爲運輸協,每協四十艘運兵船。不過,這兩個協,在戰鬥協兵力不足時,隨時可以堵上。

近衛協和羽林的協的編制依然未變,本來打算擴編的蕭晨,在一羣人的反對之下,也只能無奈的放棄了。因爲軍中的那羣混蛋說,自己一擴編,肯定要抽掉大量的老兵。這樣的行爲實在是太傷部隊的戰鬥力了,而且,那兩個協擁有大量的老兵,卻都不參與戰鬥,擴編他們幹啥,嫌自己兵多了嗎?

好吧,理由很強大,本大王啥也不說了。不讓擴編就不擴編了唄,話說到底我是老大,還是你們是老大啊!

步兵擁有五十協,從第一協一直排到第五十協。共計二十萬的刀盾兵,二十萬長戈兵,十萬的弓箭兵。僕從軍九萬人馬,擁有九個編制,分別爲僕從1協直到僕從9協。

全軍六十一個協並不是都在東林縣境內,其中駐守巨林四座城池的有着六個步兵協,分別爲步兵第五、步兵第六、步兵第七、步兵第十、步兵第十一、步兵第十二協。駐紮在東林縣的有四個協,爲近衛協、羽林協、步兵第一協、步兵第二協,全部都是軍中的精銳部隊。

另外,在西屏關內也駐紮了三個協的軍隊,分別是步兵第三協、步兵第四協、步兵第八協。安南縣內有五個協的大軍,其中在平安城附近駐紮了兩個協步兵第八協和步兵第九協,震懾整個安南縣。

安南縣近十座城池內,總共駐守了三個協的軍隊。步兵21

協、步兵22協、步兵23協,三個協分兵駐守在幾座城池之內。

在遙遠且不知方位的李昭亮手中則有着十三個協,分別爲步兵13協、步兵14協、步兵15協、步兵16協、步兵17協、步兵18協、步兵19協、步兵20協八萬人馬,水軍一協、水軍2協、水軍3協、水軍4協、水軍5協五萬水軍。其餘的兩個水軍協則一直負責運輸各種物資,給予李昭亮所帥兵馬最大的支援。

另外還有僕從軍三個協僕從1協、僕從2協、僕從3協三萬人馬。再加上黎城的三萬兵馬(最後又運送了兩萬兵馬),全軍19萬大軍,按照北辰軍的編制,那就是19個協了。

近二十萬的大軍,想必也足夠李昭亮橫掃周圍諸城池了。唔,有可能現在李昭亮就已經開打了呢。所以,這一次出征誓師內,雖然條令上有着這二十萬大軍,但實際上參與誓師的還是西路大軍和老狼帶領的兵馬。

不過,想比與上一次的誓師,這回的誓師大會的確是熱鬧的更狠了。足足三十八個步兵協啊,三十八萬的大軍這還僅僅是北辰國的實力,還沒算上老狼帶來的軍隊呢。

步軍9協、步軍24協、步軍25協、步軍26協、步軍27協、步軍28協、步軍29協、步軍30協、步軍31協、步軍32協、步軍33協、步軍34協、步軍35協、步軍36協、步軍37協、步軍38協、步軍39協、步軍40協、步軍41協、步軍42協、步軍43協、步軍44協、步軍45協、步軍46協、步軍47協、步軍48協、步軍49協、步軍50協。

駐守巨林城的步軍5協、步軍6協、步軍7協、步軍10協、步軍11協、步軍12協也隨軍出發。僕從軍的九個協除去跟在李昭亮的三個協之外也一起隨軍出征,編制分別爲僕從4協、僕從5協、僕從6協、僕從7協、僕從8協、僕從9協。

另外,同樣出征的還有兩個騎兵協,騎軍1協和騎軍2協。

三十八個協,三十八萬的大軍將繼續延續着上一次西征的道路前進。同時,一起在行動的也有李昭亮的十六個協,和三萬盟軍,計十九萬大軍。此次西征的軍隊將近是上一次的兩倍規模了,近六十萬的大軍齊齊出動。

不對,老狼那廝還沒有派兵過來呢!所以,應該可以超過六十萬人馬了。事實上,老狼也的確算是對得起蕭晨了,一口氣拉過來了五萬大軍,正好使得出徵大軍的人數超過了六十萬人。

蕭晨有點很是不明白,那就是老狼這廝在哪裡整出來那麼的軍隊啊!李昭亮那裡有着三萬的人馬,現在又拉出來了五萬的大軍,家裡面估計也有兩萬大軍在看家。這麼一算的話,那也是十萬的人馬啊,就憑着那三座小城池,怎麼就能夠得到那麼多的兵力呢?

其實,老狼感覺自己的人品挺好的。兩次南征的時候,每次都是北辰軍衝殺在前,自己的軍隊在後面撿便宜。這也是爲什麼黎城和東林城同樣經過兩次南征,但百戰精兵的差距依舊那麼大的原因。

有了東林城的軍隊在前面抗槍子,老狼的部隊損失自然不大。直到第二次南征結束後,老狼才發現自己手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四萬多人馬了。其後,又跟着北辰軍朝西面打,還是那樣,自己的軍隊就是來打醬油的。

倒不是說老狼的軍隊不出力,而是有力氣沒地方撒。攻打個城池,還不等老狼的軍隊上呢,前面就已經衝進城裡面了,這樣的戰鬥,你說你能搶到什麼戰功。只能,鑽進城內後,搜刮一些東西,來安慰自己的小心靈了。

就這樣,一直到系統開啓起義系統的時候,老狼回到黎城之後,刷了一百次的抽獎。結果一口氣抽到了近兩萬多的大軍,在加上之前訓練的兵馬。這不,就一不小心達到

了十萬大軍。

這次參與誓師的只有三十七萬人馬,巨林城的六個協則是在那裡時刻準備進攻,殺向西面的城池。

三十七萬的人馬,那得有多少,得佔多麼大的地方。沒有親眼見識過的人,根本就不能夠體會那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感覺。

黑壓壓的一片,蕭晨站在十幾米高的站臺之上,都不能夠望到大軍的盡頭,什麼概念啊!還幸虧蕭晨是讓大軍在西屏關進行集結誓師的,不然就憑東林城的那點地方,說不定前軍到達了西屏關,後軍還在東林城呢。

除去那一眼望不到邊的人數之外,那數不清的長戈,刀盾同樣是讓人感到心驚。一排排列的整齊的步軍,手中六米多長的長戈佇立在地上,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戈林。嗯~那個玉米地大家見過沒有,差不多就跟那聳立着的玉米稈一樣。你數夠二十萬跟玉米稈之後,在整體的望去,相信感覺應該差不多。

無視那密集的戈林,擡頭再看,還是密密麻麻的。只不過,這次換成了旌旗而已。近四十萬的軍隊,需要多少旌旗,就算是一個協一萬人,只有一百多面的旌旗,那也是幾千面的旗幟啊。

再加上自家的老大在此,旗幟的數量更是差點翻了一番。紅色的旗幟,攜帶着長長的布尾巴,在春風之中,來回的輕輕搖擺。紅色將整個天地都染了色,就好比好滔天的血海一般。

這麼多的人,蕭晨也沒說什麼。每一次出征嗷嗷一陣子的誓師發言,實在是讓人受不了。於是,蕭晨乾脆啥也不說了,在軍鼓擂了三通之後,蕭晨就直接下令大軍出發了。

四十萬大軍依照的站立位置,一一朝着西方出發。等到第一個出發的一萬大軍走的沒影后,還剩餘着近十五萬人尚且佇立在原地。之後,蕭晨就只能慢慢的等了。

自己雖然是位於中軍,但也不是這個時候就能夠先跑的。再說了,一個前軍,一個後軍,能需要多少人馬啊。所以,蕭晨還得慢慢的等,等到所有大軍都上路的時候。再騎着快馬,去找軍隊的中間斷,然後那裡就是中軍了。

無所事事的看着身後的一大羣將領,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當朝大將軍王平,隨後是驃騎將軍羅成和鎮西將軍馬超。後面的就是軍師祭酒(相當於參謀)陳宮,以及鎮西將軍章邯。還有大壯、張簡、駱成等數員老臣,兩名神將,兩名歷史名將,一名歷史武將,和一羣小將聚集在一起。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卻是,在兩個神將和兩個名將面前,偏偏就歷史武將級別的王平的官最大。

在等了良久之後,大軍總算是全部出發了。蕭晨也帶着手下的一羣大將們,開始騎着馬匹溜着圈了。四十萬大軍的行軍隊列是非常長的,足足有着二三十里地,這還是北辰軍一向是以六人一列的隊形行軍呢。

主要佔據隊列距離的還是那無數的馬車,每輛馬車上面的物資,對於大軍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糧草、箭枝、武器、鎧甲應有盡有,當然,後面的運輸隊伍的東西更加的豐富。

不要以爲四十萬大軍一出發就完事,這是不可能的。你的大軍再多,沒有專門的運輸隊來運送糧草,早晚餓死你的四十萬人馬。所以,北辰國這次招募的三十萬民夫,全部都是用來押送物資的。

讓那些個奴隸來幹這活,蕭晨是極度不放心。運輸隊伍運送的東西可是非常齊全的,武器、鎧甲、糧草、蔬菜什麼都有。這要是讓那些個奴隸來押送,萬一半路上人家不想幹了,然後搶着東西就跑了。

這樣的話,你說有什麼法子,所以蕭晨只好讓同身爲漢族的民夫們來運送。雖然需要花點錢財,但一旦後勤出了問題,害死了四十萬大軍,自己哭都沒地方哭。

畢竟,前是買不回已經徹底消失的東西的。

(本章完)

大國之爭_第195章 又是伏擊據城而起_第138章 生兒子的大問題大國之爭_第259章 比武大國之爭_第349章 大清洗前奏帝國爭霸_第412章 新大陸據城而起_第140章 積分兌換大國之爭_第177章 局勢突變大國之爭_第218章 蘭戈退兵帝國爭霸_第430章 陣前斬將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大國之爭_第344章 大神雲集大國之爭_第390章 阿爾薩斯的離去大國之爭_第317章 血戰鎮國倉據城而起_第45章 與八千鐵騎的血戰據城而起_第98章 回到東林城據城而起_第36章 通天閣之羅成逞威大國之爭_第146章 勢如破竹大國之爭_第331章 宿夜大國之爭_第241章 沙魯國沒有水師大國之爭_第269章 追殺加拉哈德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大國之爭_第317章 血戰鎮國倉據城而起_第38章 大軍集結據城而起_第141章 拜大神帝國爭霸_第432章 請大秦兵蒙古據城而起_第34章 再次進入戰鬥副本大國之爭_第155章 我們結婚吧大國之爭_第283章 轉機帝國爭霸_第407章 九龍傳國玉璽大國之爭_第352章據城而起_第23章 東林城的發展大國之爭_第151章 夜間血戰大國之爭_第348章據城而起_第130章 梟雄四起之初賽戰決帝國爭霸_第408章 大封羣臣大國之爭_第165章 神將隕落據城而起_第98章 回到東林城據城而起_第123章 活動前奏據城而起_第84章 地道戰很是牛叉啊大國之爭_第223章 烏茲國滅大國之爭_第155章 我們結婚吧據城而起_第116章 大軍前進大國之爭_第184章 戰鬥不息大國之爭_第322章 大敗藍納國海軍據城而起_第71章 各種倒黴孩子帝國爭霸_第401章 稱帝(8)大國之爭_第279章 火燒維拉加斯山大國之爭_第148章 鐵騎永不可擋大國之爭_第271章 大火焚城大國之爭_第231章 大軍出師大國之爭_第378章 曠世之戰-啓大國之爭_第389章 談判大國之爭_第337章 同居大國之爭_第151章 夜間血戰大國之爭_第243章 新日不落國據城而起_第134章 梟雄四起之美人恩義大國之爭_第327章 實力至上大國之爭_第349章 大清洗前奏據城而起_第141章 拜大神大國之爭_第327章 實力至上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大國之爭_第206章 殺出生天帝國爭霸_第396章 稱帝(3)大國之爭_第334章 回師帝國爭霸_第406章 北辰帝國大國之爭_第194章 伏擊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據城而起_第26章 小勢 成了大國之爭_第275章 兵圍錫隴城大國之爭_第174章 海戰大國之爭_第330章 偷窺大國之爭_第217章 堅持待援大國之爭_第213章 趙雲子龍大國之爭_第152章 馬超的扭轉勢局據城而起_第137章 梟雄四起之天下三雄據城而起_第111章 第二次西征開始!大國之爭_第171章 二月大國之爭_第168章 大軍班師大國之爭_第383章 曠世之戰-嚴防死守大國之爭_第187章 東部戰結大國之爭_第299章 城破之日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帝國爭霸_第416章 冤家良緣大國之爭_第369章 聖戰據城而起_第17章 踏青郊遊據城而起_第112章 戰鬥打響大國之爭_第255章 三策之計據城而起_第38章 大軍集結大國之爭_第334章 回師大國之爭_第219章 騎兵衝鋒大國之爭_第257章 攔路索財帝國爭霸_第427章 蒙古突騎據城而起_第33章 正式結盟帝國爭霸_第402章 稱帝(9)大國之爭_第383章 曠世之戰-嚴防死守大國之爭_第165章 神將隕落據城而起_第138章 生兒子的大問題據城而起_第90章 關雲長顯威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四章 羣架據城而起_第66章 巡察水師之後
大國之爭_第195章 又是伏擊據城而起_第138章 生兒子的大問題大國之爭_第259章 比武大國之爭_第349章 大清洗前奏帝國爭霸_第412章 新大陸據城而起_第140章 積分兌換大國之爭_第177章 局勢突變大國之爭_第218章 蘭戈退兵帝國爭霸_第430章 陣前斬將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大國之爭_第344章 大神雲集大國之爭_第390章 阿爾薩斯的離去大國之爭_第317章 血戰鎮國倉據城而起_第45章 與八千鐵騎的血戰據城而起_第98章 回到東林城據城而起_第36章 通天閣之羅成逞威大國之爭_第146章 勢如破竹大國之爭_第331章 宿夜大國之爭_第241章 沙魯國沒有水師大國之爭_第269章 追殺加拉哈德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大國之爭_第317章 血戰鎮國倉據城而起_第38章 大軍集結據城而起_第141章 拜大神帝國爭霸_第432章 請大秦兵蒙古據城而起_第34章 再次進入戰鬥副本大國之爭_第155章 我們結婚吧大國之爭_第283章 轉機帝國爭霸_第407章 九龍傳國玉璽大國之爭_第352章據城而起_第23章 東林城的發展大國之爭_第151章 夜間血戰大國之爭_第348章據城而起_第130章 梟雄四起之初賽戰決帝國爭霸_第408章 大封羣臣大國之爭_第165章 神將隕落據城而起_第98章 回到東林城據城而起_第123章 活動前奏據城而起_第84章 地道戰很是牛叉啊大國之爭_第223章 烏茲國滅大國之爭_第155章 我們結婚吧據城而起_第116章 大軍前進大國之爭_第184章 戰鬥不息大國之爭_第322章 大敗藍納國海軍據城而起_第71章 各種倒黴孩子帝國爭霸_第401章 稱帝(8)大國之爭_第279章 火燒維拉加斯山大國之爭_第148章 鐵騎永不可擋大國之爭_第271章 大火焚城大國之爭_第231章 大軍出師大國之爭_第378章 曠世之戰-啓大國之爭_第389章 談判大國之爭_第337章 同居大國之爭_第151章 夜間血戰大國之爭_第243章 新日不落國據城而起_第134章 梟雄四起之美人恩義大國之爭_第327章 實力至上大國之爭_第349章 大清洗前奏據城而起_第141章 拜大神大國之爭_第327章 實力至上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大國之爭_第206章 殺出生天帝國爭霸_第396章 稱帝(3)大國之爭_第334章 回師帝國爭霸_第406章 北辰帝國大國之爭_第194章 伏擊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據城而起_第26章 小勢 成了大國之爭_第275章 兵圍錫隴城大國之爭_第174章 海戰大國之爭_第330章 偷窺大國之爭_第217章 堅持待援大國之爭_第213章 趙雲子龍大國之爭_第152章 馬超的扭轉勢局據城而起_第137章 梟雄四起之天下三雄據城而起_第111章 第二次西征開始!大國之爭_第171章 二月大國之爭_第168章 大軍班師大國之爭_第383章 曠世之戰-嚴防死守大國之爭_第187章 東部戰結大國之爭_第299章 城破之日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帝國爭霸_第416章 冤家良緣大國之爭_第369章 聖戰據城而起_第17章 踏青郊遊據城而起_第112章 戰鬥打響大國之爭_第255章 三策之計據城而起_第38章 大軍集結大國之爭_第334章 回師大國之爭_第219章 騎兵衝鋒大國之爭_第257章 攔路索財帝國爭霸_第427章 蒙古突騎據城而起_第33章 正式結盟帝國爭霸_第402章 稱帝(9)大國之爭_第383章 曠世之戰-嚴防死守大國之爭_第165章 神將隕落據城而起_第138章 生兒子的大問題據城而起_第90章 關雲長顯威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四章 羣架據城而起_第66章 巡察水師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