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爭霸_第396章 稱帝(3)

爵位的修改事情暫且放到了一遍,無論是荀彧、蔣琬還是蕭晨都好像刻意忘記了這件事情似得。每天荀彧依然是在忙活着自己的政務,蔣琬也依然在做着自己該做的事情。爵位的修改實在是一個大麻煩,前面就已經說到了封地的問題。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中大臣們的心理想法。既然國家要晉級帝國,那封一批侯爺是必須的,甚至封王都有可能。

一旦爵位修改的政令下來,絕對有一大批人削尖了腦袋要爭取一個好的爵位。但是,這可能嗎?先不說北辰國原本使用的爵位制度就比秦漢二十爵要高,既然高了總不能所有人都按照原本的爵位往上升吧。往上升,那些個有爵位的自然是高興,可蕭晨肯定不會樂意。往下降也是不可能的,大家好不容易混到了這個爵位,就等着國家晉級帝國,然後期望着在往上升一升呢。

若是往下降的話,估計國內立馬就有人造反。畢竟期待了這麼久,結果沒升爵位也就算了,可到最後整了個降爵,任誰也不會受不了。而不升不降也不是個好法子啊,大家都不知道在現在的爵位上呆多久了,就指望晉級帝國能夠在升最後一下呢。若是不升的話,恐怕不滿的情緒會充滿整個朝堂。因此,這種超級麻煩的事情,誰也不願意去承擔啊。能夠承擔的只有自家的王上了,所以,荀彧和蔣琬這幾天就裝的好像沒事人一樣,該幹啥幹啥,絲毫不管宮裡那位怎麼想的。

蕭晨在宮裡面自然是沒有閒着,爵位的事情,蕭晨心裡明白的很。荀彧和蔣琬兩個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幫自己出謀劃策了,這樣的事情只能由自己來做,而且還是親力親爲。畢竟,兩人雖然是位極人臣,但始終是臣子。他們無論是獻策還是直接執行爵位修改,都會使得朝堂上大多數的人怨恨,這不僅僅是對他們不利,甚至對國家的發展也是極爲不利的。

現在北辰國的政務條令大多數都是由荀彧下達的,若是荀彧和蔣琬兩人遭到下面大臣的怨恨,那北辰國很可能陷入一蹶不振的狀態。這可不是蕭晨所想看到的,因此,只好自己親自來了。只可惜,腦力始終有限,連續想了好幾天蕭晨都沒有想出什麼好方法。封地的問題,升爵和降爵的問題,哪一個都不是小事情,這根本就是爲難人。

王國高層的寧靜,並沒有影響到整個王國。相反,出了宮城,整個王都都陷入了熱騰之中。

吏部侍郎高志勸請王上登基爲帝的事情,在有心人的傳播之下,早就傳遍了王城,甚至開始往地方上蔓延。

老百姓雖然也希望王上登基爲帝,但是或許感覺自己人微言輕,在加上沒有組織,並沒有鬧騰起來。但是,王城之內的學院就不一樣了。首先爆發起來的就是太學和京師武備軍校兩個學院。這兩個學院的學院的山長,都是由蕭晨親自擔任。如此情況下,身爲天子門生,兩所學院的學生當然是非常希望王上登基稱帝了啊。

畢竟現在王上僅僅是王,還不是皇帝,自己頭頂上的天子門生都是外人送的。但只要王上稱帝,那麼天子門生的頭銜就真正的名副其實了。因此,兩所學院的學員們在教師的宣傳之下,立馬就爆發出了影響全國的力量。

歷經數年時間,太學院的學員已經是全國初中高級學院中最頂尖的人才了。數以十萬計的莘莘學子進入太學,即便是距離畢業的時間還很長,但可以想象數年之後這些人才會爲北辰國創造多麼大的財富。太學院內不僅有着授予政務的專業課程,還有這商業、農業、匠作、科技等等多種技術專業,這些學員在畢業之後都將到達各自擅長的專業位置上,擔任重要的職務。

全國的目光都是集中在太學院之上....

距離高侍郎勸進王上登基的那天已經過去足足半個月了,這一天的上午,太學院內所有的學員都聚集在學院中的校場之上。所有的學員都穿着自己的校服,整整齊齊的在校場之中。校場中的點將臺

上站立着太學院所有的教師、教授以及副山長李銘。

李銘在這幾年之內一直很是低調,不僅沒有擔任過重要的職務,反而還做了好幾年的王宮管家,這對於一個老功臣外加上國丈身份他實在是太苛刻了。但是,自從太學院正式成立之後,李銘就再次高調出現在衆人的眼前。身爲太學院副山長的李銘,現在已經是北辰國舉足輕重的人物了。真正的山長雖然是王上,學員們也是王上的門生。但是任誰也不會小覷這個副山長,往大的方面說,李銘這個副山長和學員們接觸的時間還要長,纔是學員們真正的老師。

當然,這僅僅是大臣們的看法而已。可事實上會是這樣嗎,如果蕭晨沒有安排的話,還真有可能是這樣的結局。但是蕭晨怎麼可能沒有防備,即便是李銘再忠心,但那也是外戚啊。外戚的威力,蕭晨一直不敢輕視。

於是,太學院內專有的思想政治課程就出現了。這一課程不像其餘專業課程那樣,學員們想學哪個專業就學哪個專業。思想政治是每一位太學院,甚至是京都武備軍校,乃至全國的大大小小的學院,都必須擁有,學員必須進修的課程。而內容自然是忠君愛國,無限宣揚個人崇拜的思想。雖然獨裁在現代人看來是危害全球的思想。但是在這裡,獨裁纔是王道,也是絕大多數人都認同的。

思想統治纔是真正的統治,這一點蕭晨再明白不過了。

“學員們,看到了嗎?看到如今我們北辰國多麼強大了嗎?”身爲副山長的李銘大聲的問道下面的學員。

“看到了!”學員們頓時齊聲歡呼。

“王上奮戰了十餘年,終於今日成爲真正的強國了!亡靈國度多麼強大,連滅二十三國,實力何其強盛。但是如今,依然敗在我們北辰國的手中。王上的功績如何,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你們說,王上配不配稱帝!”

“吾等當上書王上,請王上即帝位!”

“沒錯!今日吾等聚集於此,就是爲了請王上登基爲帝!諸位學子們,可否於吾同往!”

“願同往!”

“好!稍後吾等前往宮城紫禁門,上書王上登基稱帝!”

“同往!”

十幾萬的學員們在副山長李銘以及數千位教授、教師的帶領之下,直接朝着紫禁門而去!

於此同時,一支萬餘人的騎兵快速奔馳在天龍要塞至都城的道路之上。他們正是京師武備軍校的學員們,在高侍郎勸進王上登基稱帝的消息傳到天龍要塞的時候,武備軍校的學員們就再也壓制不住心中的熱血了。他們許多人原本就是跟隨蕭晨南征北戰的將士,如今有人勸進王上登基。雖然被王上委婉拒絕了,但是這可不是學員們想看到的。

他們希望看到的蕭晨身穿龍袍,頭頂瑬冕,手握帝印,君臨天下的樣子。這可是他們期望已久啊,怎麼可能因爲王上的一次拒絕就此放棄呢。因此,今日他們這一萬兩千名武備軍校學子們就乘騎着戰馬,出現在長長的官道之上。

中午的時刻,十幾萬的太學院學子們終於來到了紫禁門外。此時紫禁門所連接的城內主幹道之上,早已經擠滿了太學院的學子,甚至還有許多老百姓也跟着湊起了熱鬧。這樣所造成的後果就是,人越來越多,直達二十餘萬。

蕭晨早就知道了太學院學子的消息,老早就來到了紫禁門的城門樓上。此時,望着樓下高達幾十萬的學子和百姓,蕭晨也是有點無語了。這幫混蛋吧,居然搞出了這麼大的陣仗,不過自己還是得再拒絕一下。

“請王上登基稱帝!”

“吾等莘莘學子,尊王上爲再生父母。望王上念及孩兒奏請,即日登基稱帝!”

“王上啊,五門能夠有今日的太平,多虧了王上啊!還請王上稱帝!”

“臣等身爲太學院官員,時常向學子們暢敘王上之武功。今日之際,王上功績威望舉世無雙,臣等奏請

王上登九五之位,建不世之功!”

城樓下面的學子、百姓以及參與其中的一些官員,都一個個痛哭流涕,一切都在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登基稱帝。

事件發展到這個地步,蕭晨也不可能在不動於衷了。

“學子們,百姓們,我想問問你們,平常的你們這個時候都在做什麼?”

“吃飯。”“讀書。”“做工。”.....

蕭晨話音一起,下面頓時就亂了套了。幾十萬人在一起回答蕭晨的這個問題,還真是熱鬧非凡。總之,各種各樣的回答都有,雖然重複的很多,但是擋不住人多啊,那麼多人一起呼喊,能不亂套纔怪呢!

蕭晨狠狠的擦了一把冷汗,雙臂趕緊往下壓了壓,示意下面的人肅靜!

“好,你們的回答本王非常滿意。但是看看你們現在在做什麼?學子們不去讀書,那朝廷培養你們這些人才做什麼?難道就是爲了沒事跑到紫禁門來號令本王來做什麼事情嗎?百姓們,我知道你們心中的想法。但是,這個時候你們應該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吃飯。或者是去做工,爲家裡賺更多的錢財。本王奮鬥了十幾年,爲的什麼?不就是爲了大傢伙能夠有頓飽飯吃嗎?不就是爲了孩子們能夠安心的上學嗎?可是,看看你們現在,在做什麼?”

蕭晨一番話畢,場內頓時一陣肅靜。學子們低下了他們那高傲的腦袋,老百姓們大多數都深深的鞠了一躬,緩緩離開了這個熱鬧的城門。

“你們這些官員啊,本王任命你們是爲了讓你們能夠好好的替本王管理天下,教導百姓。但是如今你們居然啜使學子百姓,前來紫禁門上書。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的政務要處理嗎?都給本王退下,好好想想天下的百姓,不要一味的想着本王登基的事情!”

“本王現在把話說明白了,天下百姓不同意本王登基,那麼本王就不會登基。天下百姓若是認爲本王有那個能力,可以讓百信們生活的更好,那麼本王纔會認真考慮!帶着學員們趕緊回去,不要耽誤學員們下午的課程!”

蕭晨一通話說完,頓時讓場中的官員們面面相覷。這話什麼意思啊,聽得出來王上還是有登基的想法的,但是讓天下百姓同意,那算是什麼事啊!

想不通之下,場內的官員們立馬就帶着學子們跑回去了太學院。看得出來,王上對於官員們號召學子前來是真的生氣了。於是,一個個低着腦袋灰溜溜的逃走了。

蕭晨看着下面的幾十萬人如同潮水一般散去,心情總算是好了一點。官員們利用學生這一點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以後必須得好好的整治一番。

正準備下樓之際,遠方忽然傳來了雷鳴一般的聲音。常年征戰沙場的蕭晨當然知道這聲音代表着什麼,這樣的聲音雖然很像是打雷,但是連綿不斷的情況下只有騎兵能夠造成。怎麼回事?怎麼會出現騎兵呢,軍隊這幾天也沒有什麼動作啊?

不等蕭晨派人去打探,紫禁門外遠處的主幹道的盡頭就出現了一片黑影。深紅色的鎧甲正是北辰軍的制式裝備,只不過在距離足夠遠的情況下依然只能夠看到一片黑影而已。

所有的武備軍校學員們都是非常的緊張,縱馬在京城內奔馳可是不允許的啊。不過,這一次守衛都城的郝昭將軍好像知道自己等人要來一樣,不僅疏散了羣衆,而且還讓許多城內守衛清空了這條主幹道。

有大臣權王上登基稱帝的消息,在第二天的時候就傳到了京師的軍營內。將士們自然是非常的高興,因爲王上終於要邁出那一步了。不過王上居然拒絕了,倒是讓將士們心中有點不怎麼開心。如今看到天子門生,又是同袍的武備軍校學員們,自然是要大力支持啊。

武備軍校的動作,早就在軍中傳的一清二楚了,有哪個不長眼的敢阻攔呢。若是王上知道了,日後還不得狠狠的教訓一番啊,用王上的話來說就是沒一點眼色水!

(本章完)

大國之爭_第367章 捷報連連帝國爭霸_第424章 抵達咸陽大國之爭_第366章 戰勢帝國爭霸_第396章 稱帝(3)大國之爭_第355章 武備軍校勾出太學大國之爭_第201章 連明戰死大國之爭_第392章 勝利的消息大國之爭_第200章 被發現的地道據城而起_第127章 梟雄四起之前奏大國之爭_第149章 戰鬥永不停歇帝國爭霸_第397章 稱帝(4)帝國爭霸_第421章 出使大國之爭_第315章 突然出現的城池帝國爭霸_第397章 稱帝(4)大國之爭_第218章 蘭戈退兵據城而起_第78章 鬼城大國之爭_第338章 烏茲國後患據城而起_第115章 計成大國之爭_第349章 大清洗前奏大國之爭_第348章大國之爭_第263章 敗亡據城而起_第116章 大軍前進據城而起_第115章 計成大國之爭_第352章據城而起_第74章 佔領淮陰城據城而起_第111章 第二次西征開始!大國之爭_第344章 大神雲集據城而起_第58章 陰溝了翻了小船大國之爭_第209章 天下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大國之爭_第163章 大戰前的小戰鬥大國之爭_第179章 血戰連天大國之爭_第213章 趙雲子龍大國之爭_第250章 斷柴之計大國之爭_第370章 戰端大國之爭_第368章 大爭之世大國之爭_第384章 曠世之戰-準備大國之爭_第392章 勝利的消息帝國爭霸_第402章 稱帝(9)大國之爭_第207章 定局大國之爭_第387章 曠世之戰-火燒連營大國之爭_第325章 這是北辰國的水師?據城而起_第129章 梟雄四起之騎兵大戰據城而起_第32章 結盟前議大國之爭_第375章 秋風掃落葉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大國之爭_第232章 進兵大國之爭_第272章 異變突起據城而起_第4章 兵力副本的初戰大國之爭_第344章 大神雲集大國之爭_第257章 攔路索財帝國爭霸_第404章 大典據城而起_第6章 自家後院的那些事大國之爭_第375章 秋風掃落葉大國之爭_第256章 遷徙百姓大國之爭_第194章 伏擊大國之爭_第313章 騎兵大會戰據城而起_第68章 水師抵達黎城大國之爭_第353章大國之爭_第224章 大旱大國之爭_第161章 暴風雨前奏據城而起_第1章 烽火世紀據城而起_第100章 夜襲!一戰盡功!大國之爭_第223章 烏茲國滅大國之爭_第178章 哈赤要塞之大戰將起據城而起_第111章 第二次西征開始!據城而起_第14章 偷城與奪城帝國爭霸_第401章 稱帝(8)大國之爭_第143章 回到東林城據城而起_第116章 大軍前進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大國之爭_第176章 郝昭大國之爭_第360章 時光飛逝大國之爭_第272章 異變突起據城而起_第114章 斷首軍大國之爭_第333章 哥薩克國滅大國之爭_第220章 蘭戈敗亡據城而起_第81章 討賊檄文大國之爭_第156章 結婚大國之爭_第335章 老頭子來了帝國爭霸_第441章 連敗數陣據城而起_第5章 瘋狂的後院大國之爭_第362章 npc可以生孩子帝國爭霸_第436章 蒙古突騎大國之爭_第144章 原住民中的超級牛人帝國爭霸_第438章 殺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帝國爭霸_第409章 第一帝國——閱兵(上)大國之爭_第306章 國有公主據城而起_第118章 大軍會戰帝國爭霸_第421章 出使大國之爭_第222章 攻城血戰大國之爭_第307章 高速發展的商業經濟大國之爭_第387章 曠世之戰-火燒連營大國之爭_第300章 凱旋迴朝帝國爭霸_第418章 轉變的大局大國之爭_第277章 全面攻勢據城而起_第6章 自家後院的那些事大國之爭_第392章 勝利的消息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
大國之爭_第367章 捷報連連帝國爭霸_第424章 抵達咸陽大國之爭_第366章 戰勢帝國爭霸_第396章 稱帝(3)大國之爭_第355章 武備軍校勾出太學大國之爭_第201章 連明戰死大國之爭_第392章 勝利的消息大國之爭_第200章 被發現的地道據城而起_第127章 梟雄四起之前奏大國之爭_第149章 戰鬥永不停歇帝國爭霸_第397章 稱帝(4)帝國爭霸_第421章 出使大國之爭_第315章 突然出現的城池帝國爭霸_第397章 稱帝(4)大國之爭_第218章 蘭戈退兵據城而起_第78章 鬼城大國之爭_第338章 烏茲國後患據城而起_第115章 計成大國之爭_第349章 大清洗前奏大國之爭_第348章大國之爭_第263章 敗亡據城而起_第116章 大軍前進據城而起_第115章 計成大國之爭_第352章據城而起_第74章 佔領淮陰城據城而起_第111章 第二次西征開始!大國之爭_第344章 大神雲集據城而起_第58章 陰溝了翻了小船大國之爭_第209章 天下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大國之爭_第163章 大戰前的小戰鬥大國之爭_第179章 血戰連天大國之爭_第213章 趙雲子龍大國之爭_第250章 斷柴之計大國之爭_第370章 戰端大國之爭_第368章 大爭之世大國之爭_第384章 曠世之戰-準備大國之爭_第392章 勝利的消息帝國爭霸_第402章 稱帝(9)大國之爭_第207章 定局大國之爭_第387章 曠世之戰-火燒連營大國之爭_第325章 這是北辰國的水師?據城而起_第129章 梟雄四起之騎兵大戰據城而起_第32章 結盟前議大國之爭_第375章 秋風掃落葉據城而起_第24章 陣前挑將大國之爭_第232章 進兵大國之爭_第272章 異變突起據城而起_第4章 兵力副本的初戰大國之爭_第344章 大神雲集大國之爭_第257章 攔路索財帝國爭霸_第404章 大典據城而起_第6章 自家後院的那些事大國之爭_第375章 秋風掃落葉大國之爭_第256章 遷徙百姓大國之爭_第194章 伏擊大國之爭_第313章 騎兵大會戰據城而起_第68章 水師抵達黎城大國之爭_第353章大國之爭_第224章 大旱大國之爭_第161章 暴風雨前奏據城而起_第1章 烽火世紀據城而起_第100章 夜襲!一戰盡功!大國之爭_第223章 烏茲國滅大國之爭_第178章 哈赤要塞之大戰將起據城而起_第111章 第二次西征開始!據城而起_第14章 偷城與奪城帝國爭霸_第401章 稱帝(8)大國之爭_第143章 回到東林城據城而起_第116章 大軍前進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大國之爭_第176章 郝昭大國之爭_第360章 時光飛逝大國之爭_第272章 異變突起據城而起_第114章 斷首軍大國之爭_第333章 哥薩克國滅大國之爭_第220章 蘭戈敗亡據城而起_第81章 討賊檄文大國之爭_第156章 結婚大國之爭_第335章 老頭子來了帝國爭霸_第441章 連敗數陣據城而起_第5章 瘋狂的後院大國之爭_第362章 npc可以生孩子帝國爭霸_第436章 蒙古突騎大國之爭_第144章 原住民中的超級牛人帝國爭霸_第438章 殺據城而起_第一百零五章 境內全平帝國爭霸_第409章 第一帝國——閱兵(上)大國之爭_第306章 國有公主據城而起_第118章 大軍會戰帝國爭霸_第421章 出使大國之爭_第222章 攻城血戰大國之爭_第307章 高速發展的商業經濟大國之爭_第387章 曠世之戰-火燒連營大國之爭_第300章 凱旋迴朝帝國爭霸_第418章 轉變的大局大國之爭_第277章 全面攻勢據城而起_第6章 自家後院的那些事大國之爭_第392章 勝利的消息大國之爭_第208章 國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