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

從小長到大,努爾哈赤都不敢違背李如鬆的意思,小的時候不敢,現在更不敢。

站在壯碩如牛的李如鬆身邊,努爾哈赤連一點大明龍虎將軍、建州女真部首領的氣勢都拿不出來。

李如鬆的命令對他而言就是聖旨,比明朝皇帝的旨意還要管用,有李如鬆來提人,他根本不敢不尊從。

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一次,他又得到了李如鬆的庇護,海西女真是絕對不敢在他入關作戰的時候入侵建州女真的,這一點他是相信的。

畢竟這幾年李如鬆南征北戰到處搞事情,整個遼東附近的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都快給他打麻木了。

兩萬騎兵準備完畢,乾糧和裝備準備好,呼嘯出動,一路風馳電掣,從命令抵達到抵達北京城,他只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二十三日下午就抵達了北京城,吃過晚飯之後,兵部傳令,令李如鬆所部連夜向紫荊關緊急支援。

因爲紫荊關已經連續兩次求援了。

結果,當天晚上,就在兵部指令下達一刻鐘以後,李如鬆麾下將領還沒有到齊開會的時候,突然從宮裡面傳來了皇帝的手令——

令李如鬆所部騎兵就地安營紮寨,嚴守營寨不得擅自離開,一應飲食供給由朝廷提供,另外允許李如鬆個人進城回家探望親人。

這封和兵部的命令背道而馳的皇命讓李如鬆萬分糾結,按照過往的規矩,兵部指令最正規,將領在外需要服從兵部的指令。

但是,皇帝到底是名義上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從大義的角度上來說,全國軍隊都必須要遵從皇命,以皇帝的命令爲最高指令,就算是兵部,也是借皇帝的名義下達指令的。

可現在兵部和皇命一前一後兩道截然相反的指令下達,叫李如鬆如何對待呢?

他連忙上書給兵部詢問這個事情,並且在第二天一早就進城趕赴兵部詢問這個情況,他已經是急不可耐的要去救援自己的父親了。

不過此時此刻,兵部也相當的不解,那麼多年了,皇帝雖然在戰爭中有自己的見解,也曾經下達命令,但是那些命令也都是和兵部知會過,並不干擾前線戰況的指令,或者是在戰爭開始之前的告誡指令,沒有實際指揮命令。

這一次,李如鬆抵達京城之後立刻出兵支援紫荊關的命令也是兵部知會了皇帝,並且得到了皇帝的允許的。

在現在的局面之下,軍事行動還是以皇帝的意思爲主,言官統統閉嘴,緊張兮兮的擔心着蒙古人打到京城來會要了他們的命。

但是皇帝就在兵部行文一刻鐘之後,下達了緊急手令,下令李如鬆不得前進,就地安營紮寨,也沒有其他的解釋,也沒和誰商量,這讓正在緊急爲戰爭忙碌的羣臣感到十分的不理解。

如今情況皇帝也不該不知道,大同基本淪陷,平型關告破,紫荊關告急,大明損失慘重,甚至於山西的五臺都失陷了,太原似乎也成了蒙古人的進攻目標。

雁門關守將戰死,平型關守將戰死,山西總兵董一奎戰死,數名高級武官戰死,數萬兵馬被屠戮,百姓更是悽慘絕倫,蒙古人這一次玩得很大,大明很危險!

趙志皋和兵部尚書石星連夜趕到皇宮,試圖詢問皇帝的意見,得到的消息是皇帝已經睡下,有什麼事情明日再說。

趙志皋和石星萬般不解,這個十萬火急的檔口,爲何皇帝下令李如鬆的精銳騎兵不前去支援岌岌可危的紫荊關呢?

但是皇帝就是什麼都不說。

李如鬆頂着黑眼圈一晚上沒睡,第二天天一亮就衝進了北京城,去兵部討要說法,石星也一晚上沒睡,頂着個黑眼圈正打算等皇帝睡醒了去找皇帝討要說法。

而此時,皇帝不允許李如鬆進軍的消息也傳了出去,傳到了不少文臣言官的耳朵裡,這些人頓時不淡定了——

這一次蒙古人也威脅到了他們的身家性命,他們對此可是關注的很,他們恨不得李如鬆立刻出兵把蒙古人趕走,他們才能安心繼續政治鬥爭,可是如今李如鬆的兵馬就在京城卻不前進,難道皇帝要打一場京城保衛戰?

種種猜測不一而足,各種謠言滿天飛,趙志皋和石星帶着李如鬆在第二天上午再次進宮詢問消息,朱翊鈞接見了三人,好言好語的安撫了焦急的李如鬆,然後說,李如鬆暫時不用進兵,紫荊關還沒有那麼危險,他自有安排。

皇帝都不着急,一副心如止水勝券在握的樣子,這副模樣讓趙志皋和石星萬般疑惑,也讓李如鬆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是皇帝不着急,他們就算想着急也沒有用,沒有皇帝的命令,他李如鬆還真敢抗旨出擊不成?

那他分分鐘就要被拿下幹掉。

明中央政府的權威還是十足的,更別說不遵命的武將了。

羣臣不敢和皇帝唱反調,因爲皇帝自己也身處危險之中,沒有理由會下達白癡一樣的指令,只能說皇帝真的另有安排,但是至於皇帝究竟有什麼安排,他們是真的不知道,也不敢想象。

皇帝總不至於和蒙古人串聯起來坑自己吧?

紫荊關要真的完了,皇帝是要負責任的。

李如鬆只能在煎熬中度過了艱難的四天,三十日一大早,他實在是忍不住了,再次進城去詢問兵部他到底何時才能出兵,與此同時,兵部也十分的焦急,這幾日不斷的有文官來詢問皇帝到底何時出兵,後來連武勳都來了不少,詢問何時出兵。

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現實版本了……但是這些人是太監嗎?

石星和趙志皋疲於應付,可是皇帝那裡總是敷衍了事,李如鬆在兵部喝了七碗茶,上了三次廁所,也沒有得到一個準話兒,急得都快爆了,然後兵部忽然一陣喧譁慌亂,李如鬆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忽然聽到有人喊了一聲——

“蕭鎮南到京城了!還帶了兵馬,一來就被陛下招到宮裡面去了!”

李如鬆皺了皺眉頭。

蕭鎮南?誰啊?

姓蕭?鎮南?

哦!好像蕭如薰就是鎮南侯,在緬甸鎮守大明南疆來着……

蕭鎮南不就是他嗎?

李如鬆忽然瞪大了眼睛。

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八十七 密謀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四百一十 合作(上)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九十五 僵局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六百九十九 殺心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三百七十一 大勝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七 成立鳥銃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
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八十七 密謀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四百一十 合作(上)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九十五 僵局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六百九十九 殺心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三百七十一 大勝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七 成立鳥銃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