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

爲什麼要造反?

事到如今,問這種事情還有意義嗎?

大秦的建立和大明的覆滅已經成爲既定事實,現在再去思考這些問題,還有意義嗎?

反正蕭如薰認爲這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並不打算回答,連思考都沒有,直接就走了。

還是那句話,他的時間非常寶貴,現在他連睡覺都不敢耗費太長的時間了。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安排,太多的事情需要做,這天晚上吃的飯都是直接從軍隊裡調緬甸的老火頭進皇宮來做的,宮裡面原來的人不放心,所以就調派了緬甸跟來的老火頭充當御廚。

話說明朝的時候是沒有御膳房這個機構的,最早皇上吃飯是光祿寺來負責的,但是光祿寺等於是現在的集體大食堂,做飯做菜中規中矩,大鍋飯,實在不好吃。

後來據說因爲光祿寺做飯太難吃以至於京師聞名,皇上也受不了,加上嘉靖皇帝開始皇帝就不怎麼願意出門溜達,於是就乾脆把做飯的事情交給太監們來負責了,由太監負責給皇上採購食材做飯吃。

太監果斷比光祿寺的廚子要貼心的多。

比如崇禎大帝爲了表示節省和虔誠,每月與皇后吃十次素食,可是真正的素食連平常人都覺得食之無味,更何況是從小錦衣玉食的大帝,大帝果斷嫌素齋沒有味道,虔誠之心開始動搖,於是太監們想到了一個方法。

將整隻鵝掏去內臟,塞入素菜煮沸,取出來後用酒洗淨,再用香油烹飪,大帝吃了以後非常高興,對這種素齋讚不絕口,以後就對吃素沒有排斥了。

由此可見太監的確是非常貼心的存在,爲了皇帝能做到很多正常人都想不到的事情,而且還沒有後代,無法傳承,靠山只有皇帝,不爲皇帝生卻爲皇帝死,這樣的忠僕去哪裡找呢?

蕭如薰也開始頭疼明宮裡遺存的數萬閹人還有今後是否要保留閹人這樣一個問題。

毫無疑問,閹人集團是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的皇室最貼心的忠僕集團,甚至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世界上但凡是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基本上都出現了閹人,中國尤甚。

對於大一統政權的皇帝來說,閹人首先被去勢,沒有生育能力,不可能有後代,因此就不可能傳承,權力也好財富也好地位也好,都是浮雲,全是皇帝賜給,死了以後也會被收回,這是一筆很好的買賣。

閹人被去勢之後也不可能被原有的家族接受,血脈傳承的年代你被去勢就意味着和過往的一切隔離,就一生一世只能有皇家這樣一個歸宿,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歸宿。

因此閹人永遠是皇帝的附庸,無論權勢多麼滔天,只要皇帝一句話,就會被拿下,唐朝閹人那是藉着安史之亂的契機掌握了兵權,脫繮了,但是在此之後,閹人從來就沒有逃開過皇帝的掌握。

一句話總結,最忠心的就是閹人。

面對文官集團和武將集團對權力地位的渴望,皇帝孤身一人往往難以抗衡,開國帝王往往具有巨大的威望和影響力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後代帝王就難了。

但是藉由閹人集團的存在,皇帝就可以通過完全心向皇帝的閹人來平衡朝野勢力,從而達到唯我獨尊的地位,因此閹人在歷史上絕大部分的時間裡都是皇帝親自指定的背鍋俠,所做的一切都是皇帝指示。

而且別的不說,閹人也能保證皇帝的後宮不出亂子,不至於讓皇帝的腦袋上綠油油的煞是好看,還能保證皇室血統的乾淨,還有一點,如果捨棄閹人用女官代替的話,總有一些重活是女官無法承擔的,更不要說外出宣旨這種女人根本不可能去做的事情。

而且皇帝也總有一些隱私需要一些絕對可靠的人去做,閹人就是當仁不讓的選擇。

思慮良久,蕭如薰決定繼續保留閹人羣體。

並且下令給周曜着手開始挑選明宮內還能繼續留用的,和皇室沒什麼瓜葛的等級底下的年輕小內侍,而那些和皇室人物牽扯過多的少監太監之類的就可以排除在外了。

鬼知道這些傢伙會爲了自己的主子做什麼事情。

但是今後總有一些事情是需要閹人去做的,無論是皇宮的日常生活還是政治需要,蕭如薰都要保證有一個可靠的閹人羣體來利用,這些忠心耿耿別無他想的傢伙們實在是最好的背鍋俠了。

至於閹人羣體本身存在的不正當性,蕭如薰並不想多做考慮。

什麼時代考慮什麼時代的事情,這個時代,皇權最大,皇權的穩定最重要,其他的一切都可以靠邊站。

躺在皇極殿的偏房裡,蕭如薰有些疲勞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怎麼說呢,這種感覺真的挺奇妙的。

一旦決定要做皇帝,忽然發現自己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多了,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需要安排需要去做,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要擔心要疑慮。

而且這種孤身一人的感覺,真的不太好。

不過蕭如薰眼下並沒有打算把彩雲和一雙兒女還有老父親叫到京師來,眼下一切都還沒有安定,他至少要等到京師被他完全掌握在手裡萬無一失之後,纔會下令從緬甸把家人帶來。

至少眼下緬甸比京師要安全多了,蕭如薰並不想把家人置於危險的境地當中。

所以掌握京師的速度總是要加快的,家人總要放在身邊纔可靠,兒子也要放在身邊親自帶着纔好。

自己既然做了皇帝,眼下也沒有別的兒子,振邦就是最好的太子人選了,不把振邦帶在身邊教導,蕭如薰可不放心自己死後把偌大王朝交給他。

處於對這份偌大基業的重視,蕭如薰覺得,總要讓他知道一些事情纔可以。

蕭如薰帶着這樣的思慮緩緩入睡,又因爲思慮太多,所以大約只睡了兩個多時辰便醒了。

“來人!現在什麼時辰了?”

蕭如薰揉着眼睛喊人進來。

進來的是周曜,他一晚上沒離開,就在外面鋪個毯子靠在牆壁上睡了,給蕭如薰守夜,蕭如薰一喊,他就醒了,趕快跑進去。

“回陛下,現在還不到辰時。”

蕭如薰站起身子,伸了個懶腰。

“給我打點水來,我要洗漱一下。”

“是!”

周曜趕快出去弄水,因爲沒有經驗,弄得有些遲緩,蕭如薰有點不耐煩了他才找來幾個宮女樣的女人給蕭如薰送來了洗漱用的東西,還向蕭如薰告罪說自己沒有準備,實在是死罪。

這也算死罪?

“算了,第一次,大家都沒有準備,這本來也不是你負責的事情,不是你的錯,你洗過了嗎?”

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十 夜襲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七十二 癡兒啊!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十二 煩躁的哱雲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七十二 癡兒啊!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四十七 戰後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八百八十七 恨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三百 翁婿夜話(上)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
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十 夜襲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七十二 癡兒啊!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十二 煩躁的哱雲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七十二 癡兒啊!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四十七 戰後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八百八十七 恨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三百 翁婿夜話(上)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