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晉升鎮國軍節度使

(一萬六已更,)

整個河東的戰局一片混亂,四處開花。

十一月七日,勝州刺史高文順率一千兵馬匯合朔州牢城使高文集四千兵馬,共五千兵馬趕到雲州。隨後,當夜傅文達便想趁鎮東軍還沒收到雲州援軍到來的消息突襲鎮東軍大營。

結果高文集兄弟與沙陀三部落中的薩葛部與安慶部早已經暗中投靠李璟,是夜,夜襲唐營的李友金所部受到薩葛部與安慶部臨陣倒戈背後突襲,傅文通所率的四千雲州兵也受到高文順所率四千朔州兵的突襲。幾路兵馬打的一片混亂,李璟卻率鎮東軍圍而不攻,坐看這幾支兵馬內戰。

最後,李友金所部戰死九百餘衆,只有李友金混亂中換上薩葛部鎧甲,並在胳膊上綁了條白布,趁亂帶着幾個家丁逃脫。高文順部也取得勝利,他們突襲雲州兵後,李璟的鎮東軍一部將他們包圍,不斷的收縮,最後傅文通率餘部三千餘人投降。

周德威率銀槍與侍衛二營飛馳前往牛皮關下,剛趕到時,牛皮關正在混戰,高文集率兵突襲了傅文達的府第,周德威率鎮東軍一到,最後的一點抵抗也被徹底輾壓。奪下牛皮關後,傅文達知道大勢已去,最後只得投降。隨後,周德威帶着傅文達一路返回雲州和雲中守捉二城,用傅文達詐開二城,很順利的就將只有千餘兵馬留守的二城奪下。等到第二天,雲州境內的武周城、靜邊軍相繼攻陷。整個雲州徹底落入鎮東軍之手。

奪下雲州,鎮東軍前後無一人傷亡。並且招降薩葛、安慶二部。高文順高文集兩兄弟,以及傅文達傅文通兩兄弟,降兵多達一萬五千人馬,騎兵多達五千,步兵一萬。可以說,這是一場輝煌的勝利,雖然其中精銳不多,但光是數量上就已經十分驚人了。

鎮東軍拿下蔚州時。只打了三仗,殲敵不到五千,俘虜幾乎沒有。拿下代州時,更只是兵馬轉了一圈,就回來了了。而這次下蔚州,可是真正的將沙陀人重兵防守的關城給拿下了。奪下了雲州,這下是把沙陀人的退路給斷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比李璟的牛皮關之戰還早一天,李克用和李國昌進入忻州,在忻代邊境上的唐林城乘夜突襲了李鈞所率八千義成軍。這一戰,李鈞的義成軍事前毫無準備,被八千沙陀精銳突襲,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混戰持續了一夜。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屠殺。義成軍全軍覆沒,連招討副使、義成軍節度使李鈞也被在洪谷一戰中大露風頭的白袍史敬思一箭擊殺。

李璟的雲州大捷和李鈞的忻州大敗這兩個消息幾乎同時傳回到了晉陽城中鄭從讜的耳中,加上剛撤回晉陽的拓跋思恭帶回來的摭虜軍使蘇弘軫的三千兵馬覆沒的消息,讓鄭從讜都有憂喜交加。

都虞候張彥球見兩路兵馬大敗,也是沒敢繼續前進。而是在天門關駐軍不前。

十一月十二日,天德軍節度使於琄率本部及赫連部兵馬收復中受降城與東受降城。十五日,收復勝州,十九日,收復銀州。

十二月一日,李璟在收復了雲州之後,再次南下,派王重收復了除雁門關以外的代州,並隨後收復了忻州。鎮東軍終於與中路軍匯合。

十二月五日,天德軍節度使於琄在收復了振武軍全部地盤之後,從嵐州合河津渡過黃河,兵馬進入嵐州,隨即收復嵐州全境。十二月八日,天德軍、鎮東軍、以及昭義、河陽、忠武、河東六鎮兵馬在天門關匯合。

除了全軍覆沒的義成軍,此時各路招討兵馬彙集一起。招討使兼北都留守、太原府尹、河東節度使、同平章事鄭從讜親自趕到天門關,並帶來大量的酒肉慰問勞軍。

隨各鎮趕來的,還有不少蕃兵胡部。有隨天德軍前來的吐谷渾赫連部赫連鐸和白義誠所率的五千吐谷渾騎兵,還有已經跟着李璟身邊的米海萬的三千薩葛騎兵,史敬存部的三千安慶部騎兵。另外還有在代北前來依附李璟跟隨南下的鐵勒部契必璋的三千契必部騎兵,拓跋思恭這段時間則是和鄭從讜打的火熱,已經公然改投了鄭從讜的麾下,見到李璟到來,也只是派人送了點禮物而已。

對於拓跋思恭的這個選擇,李璟倒無所謂。攀高枝,也是人之常情。他李璟與鄭從讜比起來,還是多有不如的。畢竟不說鄭從讜乃是宰相位出任河東這樣的重鎮節度使,就是滎陽鄭氏,也不是一般人能攀的上的。

不過六鎮兵馬聚集,此時最耀眼的還是李璟與於琄這兩路偏師統帥。特別是李璟,不但先後收復了蔚代忻雲四州之地,更是先後殲敵上萬,並且還招降了一萬餘衆。特別是李璟策劃的宥州党項人和振武軍的歸附和倒戈,更曾經將李國昌的兵馬粉碎,殲滅了六千沙陀精銳。

前後幾戰,李璟可謂是閃耀無比。就連他的老師於琄雖然攻破了單于都護府,並且收復了振武軍與嵐州,可也依然不如李璟耀眼。

有李璟師徒在前,倒顯得鄭從讜的中路軍有些碌碌無爲。中路軍先後換了幾次主帥,反而在李克用手下連吃敗仗,曹翔和蘇弘軫先後在洪谷中伏兵敗,更是讓鄭從讜大感面上無光,而義成軍李鈞全軍覆沒並且身死,更是讓人震動,算上曹翔與盧簡方二人,這已經是唐軍討伐李國昌父子以來,死的第三個節度使了。前面兩個,還都不是死在戰場上,總算留了些臉面。可是這個,那可是在戰場上被沙陀飛虎子李克用的義子直接一箭射殺的。

河東的局勢可謂是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如果不是有李璟和於琄這兩路兵馬的出彩表現。估計朝廷又要換帥了。

這些消息傳回長安,一開始幾路兵敗也是讓朝廷擔憂不已。不過隨着李璟和於琄兩路兵馬大放異彩。朝廷上下也是不由的驚喜連連。特別是當各州先後收復,三軍會師太原,李克用父子退守僅餘的朔州之時,連年幼天子都是高興不已,取消了馬球活動,特別召諸位相國議論如何嘉獎諸將。

最後,李儇下旨重賞河東招討諸軍。賞六鎮兵馬六十萬匹絹,錢六十萬貫。並加封於琄爲振武軍節度使。進檢校司徒,封衛國公、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水陸發運使。加正二品特進散階,賜絹一萬匹。加鄭從讜魏國公,賜絹一萬匹。

另外吐谷渾赫連部赫連鐸和白義誠俱加封從三品雲麾將軍,赫連鐸加天德軍節度使,白義誠加豐州刺史。各賞絹三千。並賜女妓十人,京中大宅一座。

党項人拓跋恭因重創李國昌有功,特加封爲夏綏銀節度使,宥州刺史,加金吾將軍。其四個弟弟也俱封爲將軍。

薩葛部米海萬,安慶部史敬存以及契必部契必璋各有封賞。米海萬薩葛都督不變。另加蔚州刺史。史敬存安慶都督位不變,加代州刺史。而契必璋也被加封爲陰山都督,並加雲州刺史。

降將高文順任嵐州州刺史,加金紫光祿大夫,高文集任忻州刺史。加金吾將軍。

至於李璟,原本論功第一。有收復四州之功,並連續擊敗叛軍,且策劃了党項人出兵和振武軍的反戈。不過由於田令孜在背後一直使壞,加上首相盧攜本也是田令孜之人,最後論功,李璟因田令孜與盧攜在皇帝面前屢勸說年紀太輕,不宜封賞過重。最後,天子進封李璟爲齊國公,從二品鎮軍大將軍,檢校刑部尚書,金吾衛大將軍。

雖然田令孜和盧攜一力陰饒,但年青的天子對李璟印象實在是太好,不但李璟進獻勤快且貢品豐厚有趣好玩,而且李璟幾次出兵也確實打的好。並且在他的身邊,除了田令孜他們說李璟的壞話,還是有不少的人一直在幫李璟說好話,因此小皇帝現在對李璟的好印象田令孜也一時無法改變。

最後年青的天子本來準備要讓李璟取代鄭從讜接任招討使的位置,並接任河東節度使、太原府府尹,北都留守等職。田令孜是堅決反對,這下就邊於琮、鄭畋等宰相也不由反對了。河東可是天下重鎮,晉陽更是朝廷的北都,這樣的重鎮,讓李璟一個剛過二十多歲的人來接任,實在是有些太過輕率,無人敢贊同。

“那就將鎮東軍改爲鎮國節,以登州和遼南收復之地,建鎮國軍節度使,以李璟任鎮國節節度使,賜雙旌雙節。此事就這麼定了,擬詔吧。”天子難得的一次堅持己見。

鎮國軍本是駐守同州潼關附近的軍隊,不過如今基本上名存實亡,還頂了個軍號而已。皇帝要把這個軍號給李璟,其它人也沒有什麼可多說的。當下幾位相國一番商議之後,還是同意了皇帝的這個要求,畢竟雖然他們可以駁掉皇帝的要求,三省不予通過詔書。但比起讓李璟接任河東節度使等職位來,一個鎮國軍節度使而已,反正地盤也都是李璟現有的。

大唐皇帝詔曰:“冠軍大將軍、金吾將軍、登州刺史、安東都護、柱國、鎮東開國郡公、食邑三千戶李璟:自處鈞衡,屢來麟鳳,才高應變,動必研機。朕以北門興王故地,以爾嘗施惠化,尚有去思。方當用武之時,暫輟調元之職,佇殲兇醜,副我憂勤。可檢校刑部尚書、金吾大將軍、鎮軍大將軍、登州刺史、安東大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兼行營招討副使充東面行營都統。晉齊國公,上柱國,以鎮東軍改賜鎮國節,以鎮國軍建節設衙,授鎮國軍節度使,賜雙旌雙節,制下,許自擇參佐。”同時旨意到達的,還有絹萬匹,金千兩,銀三千兩。

李國昌父子還沒有被剿滅,依然佔據着朔州,可在朝廷看來,叛軍已經指日可滅了。甚至迫不急待的大加賞賜諸軍將領。諸將之中,賞賜比較豐厚的自然是李璟、於琄、鄭從讜三人。然後就是吐谷渾赫連部、党項拓跋部、以及薩葛部、安慶部還有契必部。就連高文順高文集兄弟、傅文達傅文通兄弟也都獲賞豐厚。

於琄不但升任了振武軍節度使,更兼同平章事,雖然這個宰相頭銜只是虛銜,但也已經是步入使相一級了。

另外這次赫連鐸、拓跋思恭、李璟三人都升任節度使,特別是李璟,他這個鎮國軍節度使完全是新設的,更加的讓人震驚。二十一歲的年紀,就已經白手起家,自己打下一塊地盤,並且成爲一鎮開鎮節帥,這份威名讓人震驚。

特別是從鎮東軍賜名鎮國軍,更見天子寵愛。

“二十一歲的開鎮節度使,李鎮國真可以是大唐開國二百餘年以來頭一個了。真是可喜可賀,前途無量啊。”前來頒旨的依然是老熟人,右監門右大將軍張泰。

李璟接到這份旨意也還是很驚喜的,甚至超出他的預料了。仗還沒打完,這封賞就已經下來了。不但升官晉爵,還開鎮封帥了。相比這些,被提升爲招討聯軍的第三位的招討副使之職,李璟倒是並不太在意了。

改名鎮國軍後,此次參戰的諸將士也都有封賞。不過朝廷只是給了李璟官職告身,至於他如何給下面的人封賞,朝廷並不想管,全於他意。

李璟將皇帝賞賜下來的金銀鐵帛全都拿出來,賞賜給下面的鎮國軍將士,全軍上下頓時歡聲一片。與天德軍與鎮東軍的歡樂相比,鄭從讜的中軍就顯得有些黯淡,這次除了主帥鄭從讜得升魏國公外,其餘幾路將士並沒有得到實際的獎賞。甚至全軍覆沒的義成軍連個撫卹旨意都沒有。

李璟新任招討副使,一下子也成了六鎮聯軍的副帥,對於這些新部下那羨慕妒忌的眼神自然是看在眼裡。好在這次李璟入晉收穫確實不小,便拿出一部份分賜給其它五鎮士兵,平均下來,其餘五鎮近四萬人每人都得到了五貫左右的賞賜。一時間,對於這位豪爽大方的新晉招討副使,諸鎮將士一下子態度大變。李璟在聯軍中,說的話隱隱比起鄭從讜這位相國,和於琄這位使相來,都還要管用。

第190章 騎兵訓練第193章 誘局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925章 搶關第525章 會獵於野(一)第299章 出兵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236章 衙內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274章 扒灰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598章 復國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27章 臣服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498章 調戲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940章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551章 美人歸來佳音再傳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611章 半島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611章 半島第745章 棄卒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179章 增援第893章 堅定第281章 機發飛火 一戰功成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202章 一口吃掉第693章 圍獵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847章 重圍第827章 回馬槍第365章 鐵槍王彥章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22章 軍功五等第678章 突襲幽州第299章 出兵第598章 復國第581章 再起第411章 爭功第104章 軍費第239章 招安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397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989章 編號9527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646章 底氣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601章 橫掃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299章 出兵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371章 窟頭劉仁恭第73章 波詭雲譎第565章 商隊第943章 第十三軍團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498章 調戲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990章 二世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28章 轟動蓬萊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957章 勸進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135章 裡應外合 賊多勢衆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274章 扒灰第671章 搶人
第190章 騎兵訓練第193章 誘局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925章 搶關第525章 會獵於野(一)第299章 出兵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236章 衙內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274章 扒灰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598章 復國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27章 臣服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498章 調戲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940章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551章 美人歸來佳音再傳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611章 半島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611章 半島第745章 棄卒第96章 貴公子與老婦人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179章 增援第893章 堅定第281章 機發飛火 一戰功成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202章 一口吃掉第693章 圍獵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847章 重圍第827章 回馬槍第365章 鐵槍王彥章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22章 軍功五等第678章 突襲幽州第299章 出兵第598章 復國第581章 再起第411章 爭功第104章 軍費第239章 招安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397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989章 編號9527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646章 底氣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601章 橫掃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299章 出兵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371章 窟頭劉仁恭第73章 波詭雲譎第565章 商隊第943章 第十三軍團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498章 調戲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990章 二世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28章 轟動蓬萊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851章 戰爭的呼喚第957章 勸進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135章 裡應外合 賊多勢衆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771章 一夜變幻大王旗第274章 扒灰第671章 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