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接見

慧照法師從來沒想到,他居然會跑到山裡面聖。

明明有皇宮,住啥山裡啊?莫非邵聖看透了世間浮華,要皈依我佛?這—現在還不行啊。

昨晚下了一場秋雨,山路崎嶇溼滑。慧照法師與于闐衆僧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抵達了黃傘蓋所立之地。

「方外之人拜見大國天子。」慧照法師口宣佛號,躬身行禮。衆僧一起行禮。

「賜坐,賜茶。」邵樹德吩咐道。

他仔細觀察了一番于闐僧衆,發現是典型吐火羅人相貌,與粟特人類似。都是蕃人,但蕃人與蕃人也不一樣啊。

東北的蕃人,與漢人長相差別不大。

北方草原的蕃人,則有的像,有的不像。如回鶻,典型的黃種人,雖然這會西遷了,與當地人混血之後相貌會有所改變。

陰山韃靼,就非常複雜了,畢竟有個白韃靼族羣。西北草原,絕大部分都是白人特徵。

但總體而言,西北「白」,東北「黃」,正北白、黃都有黃是主流。畢競歷史上吐火羅人的大規模東遷,是爲匈奴所阻。

「朕參詳吐蕃語多年·····」邵樹德突然說道:「從渤海班師回朝的路上,閒來無事,便讀了讀《月藏經》。」

慧照法師一驚。中原天子居然也學外邦語言文字?

「惜學識有限,看得半懂不懂。書中所言法滅故事,也只明白了個梗概。」邵樹德繼續說道:「法師以爲,此事可會應驗?」

邵樹德早年就精通党項語,不過這種語言沒有文字。

後來學了吐蕃語,但他精力有限,學得不夠精深,水平一般。

也曾學過回鶻語,不過半途放棄了,只懂部分會話和少許文字。隨着年齡上升,記憶力減退,已經放棄學習任何一門外語了。

《月藏經》裡關於法滅的故事他大概懂了:葉婆那王(代指希臘人)、釋拘王(代指塞人)、波羅王(代指帕提亞人)是三位惡王,趁着佛法衰弱,各領十萬大軍進攻天竺俱閃彌國。俱閃彌國經十二年奮戰,消滅來犯之敵,國君難看王爲消弭屠戮兵衆之罪,迎請世上所有僧伽至俱閃彌國。

僧衆都到達後,舉行布薩***。會上僧衆們發生爭執,互相殘殺,到天明後全部死乾淨了,至此佛法盡滅。

故事挺扯淡的,考慮到成書時間(不晚於2世紀)和成書地點(西北印度某處),應該就是印度人因爲經歷了這三個種羣的入侵,編出來的。

「陛下,法滅之事,又何止在天竺應驗。」慧照法師一臉哀傷地說道:「《月藏經》中所記之事,其實還有個前言,吐蕃人並沒有譯下來。」

「說來聽聽。」邵樹德感興趣地問道。

「未來某時,僧人不守誠法,入世營利。世人則不信正法,不喜佛僧,故令佛法式微,佛國衰弱,引得外敵入侵。」慧照法師說道。

「原來如此。」邵樹德感嘆道:「倒也不是無的放矢。」

他知道,西域佛國的僧人們擁有中原人難以想象的特權。以于闐國爲例,緊伴國王身側的便是五十名常年習練武藝的僧人,佛寺、僧衆的勢力遍佈社會各個角落,正所謂物極必反,已經引起了世俗階層的極大反感。

想想看吧,當年邵樹德在綏州處理的三界寺,其僧衆就有各種資產,比如商鋪、磨坊、農田、果園等等,還放高利貸,收不回來債時,直接把欠債人綁回來拷打。

中原的僧人都這麼囂張了,西域佛國又是什麼樣?說難聽的,稅都不好收。

國王要養官僚系統要養軍,從佛寺那裡收到的稅有限,便只能盤剝百姓。百姓能怎麼辦?投靠佛寺唄。

再加上僧衆囂張,與貴族爭搶

利益,已經是從上到下都反感佛教了。「于闐國可會法滅?」邵樹德問道。

慧照法師仰天長嘆,道:「僧衆入世牟利,敗壞佛法,恐不久矣。」邵樹德沉默。

這倒和後世的歷史對上了。綠教創立的時間比佛教晚多了,這會才兩百餘年,正處於上升期,各個利益階層尚未如同佛教在西域那般腐朽墮落,引起社會各階層反感。他們最後能贏,恰如新興戰勝腐朽,幾乎是必然的。

世間興衰輪迴,自有其時。國家、民族、宗教,不外如是。

西域諸國,若沒有外部援助,即便這次能扛住,早晚也要敗落。

「于闐國爲前唐藩屬,卻未接受過大夏冊封。」邵樹德說道:「法師一行數百人,獻上的禮物比一般朝貢物還要多,卻未攜帶國書,朕也弄不明白了,于闐國主到底是怎麼想的?」

于闐國這個使團—姑且稱之爲使團—有幾百人,人數並不少,除了僧人外,還有于闐國的貴族子弟和商人。但一無國書,二無在職官員,身份上屬於標準的民間「文化交流團?」「商業交流團?」「旅遊團?」

而他們獻上的禮物,計有:鑲嵌精美玉石的玉帶一根、東河大玉三團、崑崙山玉十團、東河玉五十團、玉裝秋轡一百具,這是比較有價值的。

另有白氎(di)布(于闐棉織成的細棉布)、犛牛尾、紅鹽、鬱金、硇砂、大鵬沙(硼砂)、樂器、刀具等物事若干。

于闐盛產美玉,其器用服飾上多用玉石裝飾,國王的印璽也是玉石製成。團是于闐玉的一種計量單位,但並不代表重量。

歷史上尉遲蘇羅送給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的禮物中,就有大玉一團,重80斤;中玉一團,重42斤;純玉一團,重10斤;玉一團,重5斤。

這次於闐國進獻大夏的東河大玉多在80—100斤,崑崙山玉則爲40—60斤,東河玉則都在20斤以內。

于闐國經常用玉石與周邊進行貿易。他們曾經用30斤玉從歸義軍那裡換來了200匹絲綢,老實說,就這個交換比例,倒爺的利潤會飛起。

他們的玉石資源,好像無窮無盡一般,連帶着周邊勢力手中都有大量玉石。932年,歸義軍向後唐朝廷進獻玉36團。

940年,甘州回鶻向後晉進貢玉100團。942年,甘州回鵲再次進獻玉100團。948年,甘州回鶻向後漢進貢玉73團。

951年,高昌回鶻向後周進貢玉6團,另有摩尼教法師貢玉77團。

難怪後世和田玉資源接近枯竭,實在是這年頭搞得太狠了。

「國主年邁,不便遠行,便令貧道出門看看,方今天下是何年。」慧照法師說道。「自敦煌一路行來,可曾看到了?」邵樹德問道。

「貧道經河西入靈州,復南下,經關中入河南,復又自滑州北上,一路至北平。」慧照法師回道:「聽聞最近數十年中原不太平,兵戈連歲,百姓苦不堪言。而今一路走來,但見瘡痍漸復,百姓自安,偶有小亂,旋即平復。再看郡邑村鄉,不似十室九空的模樣,貧道只能說,大夏聖人是有大智慧、大氣魄、大毅力之人。」

「比之前唐如何?」邵樹德追問道。

「就實力來說,當不遜於前唐初年。」慧照法師答道。

「法師對中原倒是門清。」邵樹德笑道:「聽法師所言,比之前唐初年似乎還差了一些?」「陛下固有大智慧,而今還需做一些大勇氣之事。」

「何爲大勇氣之事?」

「前唐太宗李世民不遠萬里,滅高昌國。今又有高昌回鶻據其舊地,殘害商旅,抄掠他國,陛下何不興兵討之?」

「朕若出師于闐國可願相助?」「固所願也

。」

「可惜法師並非使者。」邵樹德嘆了口氣,道:「朕欲遣一使團,出訪于闐,法師覺得如何?」「于闐國主定然歡迎。」慧照法師說道。

「但朕總覺得於闐國主對朕有些誤會。」「使者一至,或可消除誤會。」

「若使者攜帶冊書而至,於誾國主可還歡迎?」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邵樹德一窒。他大爺的,又跟我說車軲轆話。

「也罷,法師過些時日便回返吧。朕會遣一使團隨行,攜帶冊書。于闐王自掂量即可。」邵樹德說道。說罷,又與慧照法師聊了聊于闐的風土人情,並旁敲側擊問了問高昌的情況,得知高昌的僧衆同樣享有巨大的經濟特權,依附於寺廟的莊園遍佈各個綠洲。

不用想了,當初與僕固俊翻臉西逃蔥嶺對面的那部分回鶻人,其國內大概也是這種情況。

當面臨綠教強敵的時候,和尚們難道還這麼善財難捨?不知道讓渡部分利益出來,支持世俗貴族整軍經武,對抗強敵?世俗貴族敗了,還可以改信,投靠綠教,和尚們敗了是什麼下場,自己心裡沒數嗎?

聊完之後,他便讓慧照法師一行人離開了。

同時發出數道命令:

河西道徵發百姓、牧人修繕大磧道。沙州大建倉城,以備物資囤積。

河西、隴右二道州兵土團加強訓練,都指揮使隨時抽查,樞密院定期派人巡視。司農寺清查各大牧場牲畜保有量,重點檢查馬匹數量。

召河隴各蕃部酋豪入京覲見。戰爭不會立刻發動,但準備還是需要提前做的。

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一章 調查(一)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1034章 纏鬥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二章 昆明池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十二章 觀魚第969章 朱全昱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十二章 新徵程階段總結兼感謝第1052章 邯鄲第三十章 西行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六十八章 逮住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八十章 分裂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五章 彙集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一章 世界名畫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964章 廢物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十章 蹲草叢第八章 學習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章 驚喜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1010章 嘗試第1063章 狠辣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四章 調查(四)第八章 蕃兵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四章 調查(四)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1083章 一言堂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四十三章 縊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586章 後備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
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一章 調查(一)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1034章 纏鬥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二章 昆明池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十二章 觀魚第969章 朱全昱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十二章 新徵程階段總結兼感謝第1052章 邯鄲第三十章 西行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六十八章 逮住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八十章 分裂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五章 彙集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一章 世界名畫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964章 廢物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十章 蹲草叢第八章 學習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章 驚喜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1010章 嘗試第1063章 狠辣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四章 調查(四)第八章 蕃兵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四章 調查(四)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1083章 一言堂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四十三章 縊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586章 後備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