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大勢二

左右心腹也覺得可怕。

拓跋猗盧感受到了威脅和壓力,這與他的計劃相悖啊,他不由的去看劉琨。

想到晉陽的重要性,拓跋猗盧不由坐到劉琨身邊去。

劉琨糾結了幾日,已經打定主意不去徐州,自然不會告訴別人趙含章調令的事,而趙含章更不會與外人說這樣的機密,所以拓跋猗盧還不知道呢,將來他的鄰居要換個人。

他坐到悶悶不樂的劉琨身邊,笑問,“明日我們就要分開了,怎麼悶悶不樂的?”

大軍行駛速度慢,趙含章決定拓跋猗盧爲先鋒,在前面攻城略地,她在後面接手。

這樣一來,她爲中路,向東北而行,拓跋猗盧向北,石勒則是向東,最後三軍在燕國處匯合,與趙駒、北宮純等人對匈奴成合圍之勢。

趙含章的兩張聖旨當然換不來拓跋猗盧幫她打下整個幽州,他們一開始說的就是收復冀州失地,以及打下幽州的常山郡,再繼續往前,那是另外的價錢了,所以他們今天早上剛在馬車上談過,趙含章應承戰後給他一批錢、一批布匹、一批琉璃和瓷器等,光單子就寫了長長的一張,當然,數量也不少。

僱傭期三個月。

這三個月內,拓跋猗盧聽她調遣,當然,具體的作戰歸拓跋猗盧指揮,趙含章不能插手。

所以,現在拓跋猗盧就相當於她的僱傭軍,她當然要物盡其用,這樣才能不虧本。

劉琨想跟着一起去,或者獨立帶一軍成爲先鋒。

然而趙含章信不過他的軍事能力,讓他跟在她身邊。

別說,劉琨別的不行,打理雜務還是很能幹的,記性又好,範穎忙不過來時她就喜歡用他,問什麼都能回答得上來。

劉琨也察覺到了趙含章對他的滿意,既得意,又不開心。

得意於自己的能力被認可了,不開心於這樣一來趙含章更不肯放他肚獨自帶兵了。

所以拓跋猗盧一問,他就把自己的煩悶說了,“我想親上戰場,但軍令不許。”

拓跋猗盧哈哈大笑起來,不在意道:“越石還怕沒仗打嗎?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與王浚的兩個兒子面對面了,說不定還會碰上匈奴大軍。”

他不經意間問道:“越石可知匈奴大軍此時在何處?”

劉琨還真知道,“聽聞在燕國一帶。”

拓跋猗盧就若有所思起來,趙含章讓他從雁門郡一路到上谷郡,卻沒說去燕國,這是不用他攻打燕國,還是上谷郡那裡也有匈奴大軍呢?

這三個月僱傭期,趙含章打算怎麼用他們?

不知爲何,拓跋猗盧隱約有些不安。

王浚已經被石勒所俘,剩下的幽州軍已不足爲懼,趙含章又不許他屠殺流民軍,爲何還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僱傭他三個月?

除了傅庭涵,軍中沒人知道趙含章有什麼打算,就連石勒在戰場第一線的石勒都不知道。

收到趙含章的命令,他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放棄繼續向北,拎着王浚轉而向東一路攻城略地。

幽州此時正是水深火熱之時,旱災和蝗災都是從幽州開始,也是幽州最爲嚴重。

冀州和幷州等地好歹還有些收入,但幽州是真的全境乾旱,顆粒無水,連河道都乾枯了,別說餓死了,渴死的人都不知凡幾。

王浚不僅不賑災,還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他對手下又嚴苛,這也是幽州轄下各城池看到王浚被抓後呼啦啦開城投降的原因之一。

幽州軍的抵抗意志也不強。

趙含章進城後問過縣令,還看了他們內部的報告,各地農民起義數不勝數,只是規模都很小,他們的目的是衝擊縣衙,搶奪糧庫。

趙含章看過後,當即下令,派人沿線通知各縣,盡全力賑災,安撫百姓,並且在每座城牆上都插上“趙”字旗。

同時讓範穎通知豫州,從各郡縣的學堂中選出優秀學子五百人分別送往幷州,幽州和冀州,她急用。

三州,共二百零一個縣,就算一個縣城只放兩個學生,那也需要四百零二人,更不要說,她還需要往各駐軍、郡守府和刺史府多放幾個人了。

五百人已經是最低要求了,就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選出來這麼多人。

趙含章道:“還是得加強教育,尤其是再教育,讓程叔父開始從士族中挑選年齡合適的學生分級教育吧,他們從小讀書識字,比沒讀過書的孩子能夠更快的畢業。”

傅庭涵,“吏,怕是他們看不上這個職位。”

“那就找能看得上的,”趙含章道:“一縣之長要做的事既多又重要,全是沒經驗的人,還想一出仕就當縣令嗎?”

傅庭涵點頭,“軍中的人才缺口也很大,後勤和醫療體系都需要增加人手。”

趙含章道:“我讓程叔父在太學中再加兩科,在洛陽和陳縣建立分院,全國招收相關人才。”

趙含章與他一商量,要做的事的脈絡就清晰多了,有時候她就是需要有個人在旁邊聽她說話,可惜,這也不是誰都能聽的。

趙含章抽出信來給趙程寫信。

傅庭涵把手中的公文處理好,將桌面收拾乾淨,就把小矮桌給摺疊收起來。

這是他讓工匠打的,趙含章總在外面征戰,牀都是拆的車上的板子搭建起來的,需要用到桌子時,基本上是擡來一隻箱子當桌子使。

好幾次他看到她縮着腿腳低頭在箱子上辦公,通常一坐就是兩個多小時,再站起來時不僅脖子痠疼,下半身都麻了。

所以傅庭涵就讓人打了可以摺疊收縮起來的小桌子,再配一張又矮又微軟的坐墊,他們就是在野外都能辦公,不至於再縮手縮腳。

他扭頭朝人羣中看了一眼,見拓跋猗盧和劉琨共坐,湊在一個火堆邊烤火,就扭頭問趙含章:“爲什麼讓拓跋猗盧去上谷郡?一起去燕國打劉聰不是更有勝算嗎?上谷郡不是降了嗎?”

趙含章道:“因爲那裡有段部鮮卑,還因爲他未必會盡力與我剿滅劉聰。”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第392章 我們是一樣的第635章 他們是豫州人第637章 不見經傳的對手第662章 調解第1066章 會心一擊第627章 好處第449章 看不起第8章 心腹第1235章 基礎不同第573章 歌謠第741章 回信第1367章 番外 成長(四)第424章 哄和警告第4章 趙二郎第320章 民生多艱第1152章 均田制第909章 晉陽活了第408章 意欲何爲第632章 越過邊界線第1074章 養家第366章 收復第163章 出戰(補更)第573章 送別第209章 借地方第633章 救命第902章 多疑第1286章 登基大典第242章 會殺了你第791章 軍令調動第517章 交換第334章 請戰第1129章 提醒第245章 暗示第791章 軍令調動第1254章 反對第557章 處罰第227章 收買第338章 罵人第314章 能做主的人第278章 亂民暴動第1020章 小民生活的改變第1189章 大勝第1323章 騰飛(一)第168章 拉攏第1260章 嚇死你們第992章 出鹽第979章 表率第402章 拿捏第759章 王玄第779章 教你開源節流第823章 誘惑第645章 奢靡論下第826章 收復第338章 罵人第110章 亂起第135章 加深認識第1117章 官營鹽第921章 利益交換第1287章 祭天第97章 燒窯第888章 天命第568章 選定人第1034章 訊息的重要性第844章 利益爭奪第938章 收集第488章 差女郎多矣第640章 拋棄她吧第1061章 天地的顏色第1106章 蘆村第830章 流亡第1138章 照顧1398.第1383章 番外 陰間(四)第42章 脫險第434章 雜稅第107章 同情第836章 撤退第1276章 阻擊第977章 恩威並施第606章 離心第1118章 減免賦稅第1248章 囤糧第860章 逃走第219章 找人第391章 倆人殺一個第220章 誤導第952章 談判第402章 拿捏第1009章 賣地第397章 不是那樣的人第1151章 我是他弟第587章 水力煅壓機第590章 鼓動第537章 進步是爲難自己第37章 安息第568章 選定人第802章 勸說第561章 盤活經濟第636章 局勢緊張第1292章 威逼第265章 只剩一個
第392章 我們是一樣的第635章 他們是豫州人第637章 不見經傳的對手第662章 調解第1066章 會心一擊第627章 好處第449章 看不起第8章 心腹第1235章 基礎不同第573章 歌謠第741章 回信第1367章 番外 成長(四)第424章 哄和警告第4章 趙二郎第320章 民生多艱第1152章 均田制第909章 晉陽活了第408章 意欲何爲第632章 越過邊界線第1074章 養家第366章 收復第163章 出戰(補更)第573章 送別第209章 借地方第633章 救命第902章 多疑第1286章 登基大典第242章 會殺了你第791章 軍令調動第517章 交換第334章 請戰第1129章 提醒第245章 暗示第791章 軍令調動第1254章 反對第557章 處罰第227章 收買第338章 罵人第314章 能做主的人第278章 亂民暴動第1020章 小民生活的改變第1189章 大勝第1323章 騰飛(一)第168章 拉攏第1260章 嚇死你們第992章 出鹽第979章 表率第402章 拿捏第759章 王玄第779章 教你開源節流第823章 誘惑第645章 奢靡論下第826章 收復第338章 罵人第110章 亂起第135章 加深認識第1117章 官營鹽第921章 利益交換第1287章 祭天第97章 燒窯第888章 天命第568章 選定人第1034章 訊息的重要性第844章 利益爭奪第938章 收集第488章 差女郎多矣第640章 拋棄她吧第1061章 天地的顏色第1106章 蘆村第830章 流亡第1138章 照顧1398.第1383章 番外 陰間(四)第42章 脫險第434章 雜稅第107章 同情第836章 撤退第1276章 阻擊第977章 恩威並施第606章 離心第1118章 減免賦稅第1248章 囤糧第860章 逃走第219章 找人第391章 倆人殺一個第220章 誤導第952章 談判第402章 拿捏第1009章 賣地第397章 不是那樣的人第1151章 我是他弟第587章 水力煅壓機第590章 鼓動第537章 進步是爲難自己第37章 安息第568章 選定人第802章 勸說第561章 盤活經濟第636章 局勢緊張第1292章 威逼第265章 只剩一個